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09 06:34:56

什么叫基尼系数

⑵ 什么是基尼系数我国的情况如何

1、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2、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2003年至2015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数值多在0.47-0.49之间。且显示基尼系数在2008年达到顶峰0.491,近几年逐步下行,2012年为0.474,2015年为0.473。

知识点延伸:

基尼系数具体含义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⑶ 各国的基尼系数

先来说说什么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关于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该系数可以是0和1之间的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则越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再来看看网上找到的一份各国基尼系数比较表:

基尼系数国际比较表(单位:%)

国 别 年份 基尼系数
中 国 1998 40.3%
印 度 1997 37.8%
日 本 1993 24.9%
韩 国 1993 31.6%
菲律宾 1997 46.2%
泰 国 1998 41.4%
南 非 1993-1994 59.3%
墨西哥 1995 53.7%
美 国 1997 40.8%
巴 西 1996 60%
法 国 1995 32.7%
德 国 1994 30%
意大利 1995 27.3%
俄罗斯 1998 48.7%
英国 1991 36.1%
澳大利亚 1994 35.2%

制作人:蓝鹰(网名),万年老妖(大话西游名)
制作于:2003-6-30

有意思的是,关于中国的基尼指数问题,不同媒体提供的数据竟然相差是如此之大,试举几条如下:

中国的“基尼系数”在1994年就翻过了“警戒水位”,达到了0.434,1998年达到了0.456,1999年达到了0.457,2000年达到了0.458,2001年达到了0.459,每年以0.1%的速度在递增。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来源:崇明县工商联网站

按中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来分析,可以先算出两个基尼系数:一个是城市的基尼系数,另一个是农村的基尼系数。然后再用加权平均方法算出一个基尼基数。据测算,我国城市和农村两个基尼系数在0.32-0.35之间,加权平均之后,也大致在这个水平上。
来源:中国企业报 2002-1-12

昨日记者从国家计委经贸流通司获悉,2003年市场运行存在着很多有利因素�预计200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在9%左右,情况好于去年。但国内市场运行中,还存在6大问题值得高度注意。据国家税务部门测算,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39,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值提醒,国内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已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阶段。
来源:和讯网 编辑:晓华 作者:洛涛

今年“两会”曾有记者对朱总理提出规范社会分配秩序,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总理根据1999年的调查和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0.39,认为收入差距接近于国际认为的警戒线水平。当时仅仅是接近,从接近到现在的进入,只经过了短短5个多月时间。
来源:长春藤教育网 作者:刘成友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近五年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数据是:1995年0.389,1996年0.375,1997年0.379,1998年0.386,1999年0.397;其中,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到1999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124,0.2407,0.2406,0.2417,0.2416,0.2439,0.2267,0.3042,0.3045,0.3026,0.3099,0.3099,0.3072,0.3134,0.3292,0.3210,0.3415,0.3229,0.3285,0.3369,0.3361;同期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16,0.16,0.15,0.15,0.15,0.16,0.19,0.19,0.20,0.23,0.23,0.23,0.24,0.25,0.27,0.30,0.28,0.28,0.29,0.30,0.295。
来源:《工商时报》

根据长期从事中国收入分配研究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陈宗胜等人对国家统计局资料的计算,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1988年的0.35上升为1997年的0.40,当计入偷税漏税,官员腐败,集团消费转化,其他非法收入之后,我国居民收入实际基尼系数由0.42上升为0.49。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实际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 ,属于世界上收入分配不平等比较严重的国家。
转自:牧文财经论坛. 作者:王绍光 胡鞍钢 丁元竹

我想不用再举了,单单是上面几家的数据,同年相差也有0.1以上!
当除去一部分非法收入以后,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动可以达到如此之大么?还是有人在统计的时候说了谎?

中国人到底有多穷?我想在自己熟悉的版面,做个小小的调查,希望网友把自己周围认识的有代表性的人的生活收入水平写一下,不管是极穷的人,还是极富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我先举几个例子,我在上海,周围大多数同龄的中国的朋友的收入在每月几千元人民币,租房或者是贷款买房,有个别能力强的收入在万元以上.
国外的朋友多是西方人,拿工资的同龄人,收入最少的,大概在1000美金左右,多的有几千,上万的一般就是30岁以上的了.
老家在山东,一个中型城市,效益最好的企业单位,普通职工月工资福利3000-4000人民币,中层更多.不好的单位,职工工资700左右.听说有的在400以下.事业单位隐形收入太多,不予评价.中学教师收入,基本工资1000左右,隐形收入大于基本工资
没有农村的亲戚,对农村没有发言权.
8月开始在中国南部流浪了三个月,云南旅游区酒吧打工的年轻女孩工资500左右.牵马的老农一个月有1000多.

希望HJ和FQ吵架之余,也看看别人的生活.

⑷ GDP 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的概念 计算方法和反映的内容,请详细讲解一下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
曾有人给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个经济学家走在路上,经济学家甲指着一肮脏之物对经济学家乙说:“你把它吃了,我就给你100万元。”乙在诱惑之下吃了,再向前走,又见一肮脏之物,乙对甲说:“你把它吃了,我也给你100万元。”甲亦不能抗拒诱惑吃下了脏东西。两人继续前行,忽然想到:“咱俩什么也没得到!”再一转念恍然大悟:“咱们为GDP创造了200万元。”讲故事的人问:“这是创造了GDP吗?”
许宪春笑着告诉记者,诸如此类的笑话,他听过很多,原因是人们对GDP缺乏基本的认识。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
从产品形态来看,它表现为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这里所谓的“产品”,不仅包括诸如食品、衣服、汽车等有形的货物,而且包括诸如教育、卫生、理发、美容等无形的服务。所谓“最终产品”是指那些不再被用于生产过程,或虽被用于生产过程,但不会被一次性消耗或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产品。例如,一个汽车制造厂在利用购进的各种零配件组装汽车时,各种零配件(如轮胎)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所用的电被一次性消耗掉,它们被称为中间产品,只有组装完的成品汽车才是最终产品。GDP中之所以不包括各种零配件和电等中间产品的价值,是因为作为最终产品的汽车的价值已经包括了它们的价值,把这些中间产品的价值与最终产品的价值相加,就会重复计算。所谓“所有的”是指GDP所包括的产品的全面性。它不仅包括所有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且包括所有未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货物的价值,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以及部分未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服务的价值。但是,GDP不包括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如照顾老人、养育儿童、清扫房屋等。
从价值形态看,GDP表现为一个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与同期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GDP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 定时期内的生产活动所形成的原始收入之和。它包括常住单位因从事生产活动而对劳动要素的支付、对政府的支付、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以及获得的盈余。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工业生产总值却不完全转化为GDP

1857年,世界着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收入变动百分比

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恩格尔系数的概念及其广泛运用
恩格尔系数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恩格尔对当时比利时的三个阶层作了统计调查,得出如下图表:
食粮费 衣着费 住宅费 燃料费 文教卫生娱乐费
一般劳动者家庭
中等阶层家庭
高等阶层家庭 62%
55%
50% 16%
18%
18% 12%
12%
12% 5%
5%
5% 5%
10%
15%
从这个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收入少的阶层指出食粮费的比率反而高。随着收入的增加,食粮费支出比率渐次减少,衣着费的支出比率也渐次减少但比率变化较少,住宅费、燃料费的支出比率保持不变,文教卫生娱乐等杂项费用支出比率随所得增加急速增长。
恩格尔系数是经济学中最早确立的两个函数关系之一。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一直被广泛运用于统计工作之中。人们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衡量一个家庭或国家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水平和经济状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在中国,恩格尔系数同样受到高度重视。无论是政府机关的工作报告,还是新闻媒体关于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报道,都可以见到恩格尔系数踪影,使用频率极高。2003年我国发布的第一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中指出: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47.7%(小康),而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37.9%(富裕)。在新华社的网站上,几乎每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都有一篇关于本地区恩格尔系数数据的报道,以反映本地居民的生活状况。
更重要的是,政府机关的很多工作计划的依据就是本地的恩格尔系数。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之一就是恩格尔系数法:根据国家营养学会提供的年度标准食物谱及标准食物摄取量,结合标准食物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得出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再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

什么是基尼系数?
说到贫富悬殊,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个概念,这就是“基尼系数”。

什么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基尼系数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基尼系数越小,则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
农村居民基尼系数、
城镇居民基尼系数、
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基本适用。
专家建议: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

⑸ gini基尼系数是多少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基尼系数注意:

基尼系数严格地讲不是一个统计指标,它是依照一些基础资料,通过不同的方法算出来的。统计局也在认真研究其他学者的计算方法和不同的学者、不同单位的研究结果,特别是研究方法的相互交流,也有助于国家统计局不断地改进收入调查,不断改进对基尼系数的计算。

⑹ 中国现在的基尼系数是多少怎么现在网上差不上了

基尼系数(英文:Gini index、Gini Coefficient)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1994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除1999年),并总体趋势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此后,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国内的基尼系数。此后的基尼系数大都是经济学者的估计。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中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5-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⑺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

选C 等于零,意为100%的收入没人都占1%,即每个人的收入都是一样的。

1、收入基尼系数即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收入基尼系数最大为“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是绝对不平均的,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最小等于“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是绝对平均的,即人与人之间收入是完全平等的,并且没有任何差异。

2、但是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因此,收入基尼系数的数值只能介于0与1之间,收入基尼系数越小,那么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那么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则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3、国际惯例通常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7)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关于基尼系数的注意事项:

1、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2、基尼系数没有显示出来在哪里存在分配不公。且在国际间,并无制定基尼系数的准则,一些问题如应否除税项,应否剔除公共援助受益者,应否剔除非本地居民,并没有一致性,以至没有比较的准则。

⑻ 怎样查找中国历年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里是没有基尼系数的,只有恩格尔系数。如果你想要得到基尼系数,你可以用别人已近算好的基尼系数,不过由于使用的数据和方法不同,不同的人算出来的系数会不一样。你也可以自己动手算,目前我看到的用统计年鉴的数据算基尼系数的方法有三角形法和收入五等分法,你可以先学习这些方法再计算。

⑼ 贫富差距怎么计算

基尼系数(英文:Gini index、Gini Coefficient)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组织或教科书给出最适合的基尼系数标准。但有不少人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时,居民收入过于平均,0。2-0。3之间时较为平均,0。3-0。4之间时比较合理,0。4-0。5时差距过大,大于0。5时差距悬殊。
基尼指数最早由意大利统计与社会学家Corrado Gini在1912年提出。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9-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阅读全文

与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成为牛人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373
思力华的使用方法 浏览:764
扒胎机的使用方法教程 浏览:39
最简单的查找器制作方法 浏览:655
latoja使用方法 浏览:484
故事启发的教学方法 浏览:574
都有哪些种植的方法 浏览:549
企业分析法是选股的方法吗 浏览:110
Wto分析方法内容 浏览:745
图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404
破壁孢子粉的鉴别方法 浏览:254
腘伸肌锻炼方法 浏览:393
婴儿拉肚子的鉴别方法 浏览:261
如何培养正气的方法 浏览:566
oppo的ip地址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84
思维方法特点是什么 浏览:11
简单万用表使用方法完整视频教程 浏览:865
儿童痣治疗方法 浏览:489
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教学 浏览:401
fema安全分析方法 浏览: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