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线金属量计算方法

线金属量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08 15:46:55

㈠ 知道原矿量及其品位如何计算金属量

用已知原矿量乘以品位(即含量)就可以了。例如:原矿量为100万吨,其品位为6%,那么相乘以后等于6。那么该矿总金属吨含量为6吨。

㈡ 在excel表格中要计算线材的重量该如何计算,用什么公式请教高人指点。

好像缺少线材的密度吧
线材的重量(即物理中的质量)
=密度*体积
=密度*截面面积*线长*数量
----------------------------------------------------------
根据楼上提供的数据:
=0.00617*A1*A1*B1*C1/1000

㈢ 金属材料重量的计算方法

重量换算公式:

w=mg

其中W为重量,m为质量,g为自由落体加速度,于地球表面约为9.8m/s2,其值较重力加速度少0.034m/s2。

同一物体,用测力计测出的是物体的重量,用天平测出的是物体的质量,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下,两者测量的结果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3)线金属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2、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3、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4、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5、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6、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7、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㈣ 各种螺纹钢的线重量如何计算

各种螺纹钢的线重量计算:

  1. 方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

  2. 六角钢每m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

  3. 八角钢每m重量=0.0065×直径×直径

  4. 螺纹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5. 角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6. 扁钢每m重量=0.00785×厚度×宽度

  7. 无缝钢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8. 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

  9. 钢板每㎡重量=7.85×厚度

  10.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11. 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12.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13.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14.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螺纹钢是热轧带肋钢筋的俗称。 普通热轧钢筋其牌号由HRB和牌号的屈服点最小值构成。H、R、B分别为热轧(Hotrolled)、带肋(Ribbed)、钢筋(Bars)三个词的英文首位字母。热轧带肋钢筋分二级HRB335(老牌号为20MnSi)、三级HRB400(老牌号为20MnSiV、20MnSiNb、20Mnti)、四级HRB500三个牌号。

㈤ 金属,一个金属量是怎么算的,求解答

一个金属量就是1%的金属。距离。铜精矿1吨。铜金属品位20%。那么铜金属就是1吨乘以20%

㈥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有哪些

参考别人的,给你先看看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
铜排、铝排载流量(安)表

铜铝排(宽/厚) 15×3 20×3 25×3 30×4 40×4 40×5 50×5 50×6 60×6 60×8 60×10 80×6 80×8 80×10 100×6 100×8 100×10 120×8 120×10 2根 2根
材料 结构排放 法 60×6 80×8
铜排 开启 平放 162 212 264 368 485 540 660 740 873 1018 1140 1115 1270 1430 1356 1565 1785 1860 1980 1340 1950
竖放 171 275 285 335 510 580 705 775 920 1070 1195 1205 1370 1540 1475 1685 1870 1955 2170 1410 2120
TMY 封闭 130 175 215 315 400 440 540 605 718 837 935 915 1040 1170 1120 1280 1420 1485 1626 1017 1530
每米重量(kg) 0.40 0.53 0.66 1.04 1.40 1.74 2.18 2.61 3.13 4.18 5.22 4.18 5.57 6.96 5.22 6.96 8.70 8.35 10.50 6.26 11.14
铝排 开启 平放 127 166 205 283 372 417 515 573 680 788 895 864 995 1115 1070 1220 电线电缆材料计算公式:
1.圆单线的面积:S= (d:单线直径)
2.圆单线的重量:W= ?ρ (ρ:材料比重)
3.塑料重量的计算公式:W=π(D+T)×T?ρ×L
(D:线芯直径 T:包胶厚度 L:长度)
4.束丝的外径D和重量W: D=
W= ?z kρ
(z:单线总根数 d:单线直径 k:绞入系数)
5.成缆外径: 圆形:成外=成缆系数×绝缘线芯外径
圆形3+1芯:
(D:表示高度 a.b绝缘厚度 D.b大大线芯外径 D.a小小线芯外径)
6.绕包带重量:=π(D0+nt)nt?
(n.绕包层数 t.带材厚度 1-k.重叠绕包 1+k.间隙绕包)
7.屏蔽重量计算公式:W= ?(D0+2d)P?k?ρ
(d.金属芯直径 k.编织时金属芯交叉增长系数 P.每组金属芯的单向覆盖率)
8.密度ρ:铜芯 8.9 PVC 1.5 PE 1 聚脂带 1.4 无纺布 0.75
钢带 7.85 铜带 8.9 铝箔 2.7 云母带 2.1 玻璃丝 2.1
聚全氟乙丙烯 2.3 交联聚乙烯 1 聚烯烃 1.55 镍铬8.73

㈦ 电线电缆重量计算办法

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

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

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 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

(7)线金属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线电缆产品的命名有以下原则:

1、产品名称中包括的内容

⑴产品应用场合或大小类名称

⑵产品结构材料或型式;

⑶产品的重要特征或附加特征

基本按上述顺序命名,有时为了强调重要或附加特征,将特征写到前面或相应的结构描述前。

2、结构描述的顺序

产品结构描述按从内到外的原则:导体-->绝缘-->内护层-->外护层-->铠装型式。

3、简化

在不会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有些结构描述省写或简写,如汽车线、软线中不允许用铝导体,故不描述导体材料。

案例:

额定电压8.7/15kV阻燃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额定电压8.7/15kV”——使用场合/电压等级

“阻燃”——强调的特征

“铜芯”——导体材料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材料

“钢带铠装”——铠装层材料及型式(双钢带间隙绕包)

“聚氯乙烯护套”——内外护套材料(内外护套材料均一样,省写内护套材料)

“电力电缆”——产品的大类名称

与之对应的型号写为ZR-YJV22-8.7/15,型号的写法见下面的说明。

⒋用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表示绝缘种类、导体材料、内护层材料和结构特点。如用Z代表纸();L代表铝(lv);Q代表铅(qian);F代表分相(fen);ZR代表阻燃(zuran);NH代表耐火(naihuo)。

⒌用数字表示外护层构成,有二位数字。无数字代表无铠装层,无外被层。第一位数字表示铠装,第二位数字表示外被,如粗钢丝铠装纤维外被表示为41。

⒍电缆型号按电缆结构的排列一般依次序为:绝缘材料;导体材料;内护层;外护层。

⒎电缆产品用型号、额定电压和规格表示。其方法是在型号后再加上说明额定电压、芯数和标称截面积。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采用的电线电缆产品主要有架空裸电线、汇流排(母线)、电力电缆(塑料线缆、油纸力缆(基本被塑料电力电缆代替)、橡套线缆、架空绝缘电缆)、分支电缆(取代部分母线)、电磁线以及电力设备用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等。

信息传输系统

用于信息传输系统的电线电缆主要有市话电缆、电视电缆、电子线缆、射频电缆、光纤缆、数据电缆、电磁线、电力通讯或其他复合电缆等。

机械仪表系统

此部分除架空裸电线外几乎其他所有产品均有应用,但主要是电力电缆、电磁线、数据电缆、仪器仪表线缆等

㈧ 电线怎么算铜的重量

电线中铜的重量计算方法为:

电线中铜的重量=铜线截面积×铜线长×铜线密度。

铜密度是8.9g/cm³,用电缆铜的截面积(电缆规格)乘以长度乘以铜的密度就等于铜重了,算的时候单位统一好,电缆规格上说的是平方毫米,密度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可以统一换算到毫米。

举个例子:

1000平方毫米(0.001平方米)的电缆线芯×长度1m(1000mm)×密度8.9=8.9公斤每米。

就是一米1000的电缆出17.8斤的铜。

(8)线金属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铜芯电缆重量的计算方法:

1、可以计算出电缆铜芯体积这样就可以根据密度计算重量,但要考虑到不同厂家电缆绝缘层的质量也不同,所以要精确是不太可能的。

2、如果是标准的截面积可以计算出电缆铜芯体积这样就可以根据密度计算重量,但要考虑到不同厂家电缆绝缘层的质量也不同,所以要精确是不太可能的如果是标准的截面积:m=ρ.V=ρsh

3、各种规格的电缆重量计算方法: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

4、铜芯电缆计算公式: m=ρ×v 也就密度乘以体积,铜的密度一般等于8.5~8.9g/cm³,圆柱的体积肯定会算得。

㈨ 异常的评序

对异常进行初步筛选后,为了更好地安排异常检查和验证工作,要以异常的找矿远景如何评定其先后次序,这就是异常的评序。

在异常评序之前,最好能先从大量的异常中,辨认出它们可能属于何种矿产、何种矿化类型引起的,以便按矿种、矿化类型分别进行评序。

用于异常评序最重要的参数有: 主要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异常的面积和规模、浓集中心的面积和规模、元素比值、分带评价值和累加或累乘指数等。分带评价值是前缘(矿上)元素的线金属量累加(或累乘)值与尾部(矿下)元素的线金属量累加(或累乘)值的比值。线金属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如果测线上采样点是等间距的,线金属量(pl)可按下式计算: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式中: 为测线上平均异常含量,10- 6; Co为背景值,10- 6; l 为测线上异常的长度,m;θ 为测线与异常延伸方向所夹的锐角。

如果测线上采样点点距不等,线金属量可按下式计算: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式中: Cai为第 i 个采样点的异常含量,10- 6; n 为测线上异常内采样点总数; xi为第 i 个采样点至测线某一端点的距离(i =1,2,…,n),m。

异常评序可使用单一参数,也可以使用多种参数。对于规模差异不够显着的大量异常,使用单一参数评序往往效果不好,这就需要使用多种参数来评序。其方法是先依据每一种参数评定的次序分别给异常一定分数,并计算每个异常获得的总分数,再以总分数排定异常的次序。例如,在皖浙赣三省边区 1 万余平方千米内 90 个异常评序时,计算了Cu,Pb,Zn,Ag,As,Sn,W,Mo,Bi,V,Ni,Co 12 个元素的异常规模,按 W 异常的规模从这 90 个异常中选出名列前茅的 18 个异常(见表7-4)。从这些异常的元素组合来看,28 号异常是 Cu 占绝对优势的,应与大型铜矿化有关(为江西德兴斑岩型铜矿的异常),73 号异常是与寒武系底部荷塘组中的矿化有关; 其他 16 个异常可以认为是第一次筛选出来的,可能找到钨矿床的异常。为了进一步评序,选用 W 异常的规模和面积以及分带价值(Cu + Pb + Zn + Ag + As/W + Sn + Mo + Bi)3 个参数,评序的结果见表7-5。根据评序结果筛选出 7 个异常,其中 45,17,52 三个异常可能与出露地表的大规模钨矿化有关,与 71 与 31 号异常有关的钨矿化可能尚未完全出露,而 72 与 70 号异常可能与隐伏钨矿化有关。

表7-4 异常评序表(按 W 异常规模)

表7-5 皖浙赣三省边区重要钨异常的多参数评序表

㈩ 金属重量的计算方式

1 如果是比较规则体型的,先用尺子量长宽高,然后算出体积,然后体积乘以此种金属对应的密度(从书上或网上可以查到);
2 如果是不规则的,比较小的,把此块金属放入量筒中,量筒中盛水,看放进去水面上升多少体积就是多少,用体积乘以密度就是;
根据你已有的器材和测量工具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你题目条件太少,不知道你具体要那种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阅读全文

与线金属量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裁员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724
uv胶水的使用方法 浏览:178
淋浴架子安装方法 浏览:492
贴片电容万用表测量方法 浏览:62
婴儿病毒性感冒鼻塞用什么方法 浏览:896
植物进化的研究方法 浏览:486
使用简写方法实现背景图片不平铺 浏览:139
如何自制消灭蟑螂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684
测距仪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985
在家锻炼屁股肌肉的好方法 浏览:100
西式糕点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521
正确的刹车排空气方法 浏览:990
火龙果冰粉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浏览:82
宽带拨号错误解决方法 浏览:238
杜仲原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181
瓦尔基里之羽快速获得方法 浏览:887
塑料模板的安装方法 浏览:884
直管球阀试压方法如何减小误差 浏览:469
p2p年化收益计算方法 浏览:438
硬拉锻炼方法视频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