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计算月平均工资
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计算方式一: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或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月标准工资
计算方式二: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计算方式三: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
1、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社会保险(个人)-其他应收款-公积金(个人)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缴纳社保: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单位)-管理费用-公积金(单位)-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其他应收款-公积金(个人)
贷:银行存款
3、缴纳个税: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② 全年平均工资怎么算
年平均工资为:每月工资总额相加(不包括福利和奖罚工资)再除以年平均人数。
年平均人数为:按月相加人数除以12。
职工年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例如:单位甲2017年工资总额为5000万,年平均人数为800人。
所以甲单位2017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5000/800=6.25万。
平均工资,是一项反映工资总体水平的指标,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不同于每一个人的具体工资水平。
年平均工资是根据年工资总额计算的。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③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平均工资是怎么算的平均工资包括哪些部分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解释: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
根据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
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平均工资,是一项反映工资总体水平的指标,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不同于每一个人的具体工资水平。
全年月平均工资按当年工资总额除以12个月计算。
全年月平均工资按当年应发工资总额,除以十二个月计算。应发工资,是指扣除个人应缴的社会保险费、公积金、个人所得税、以及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之前的工资;工资总额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规定》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费、奖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
2019年5月14日,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80元,比上年增长11.0%。
④ 社保月平均工资应该如何计算
用社保缴费基数计算社保,如下: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⑤ 本人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
工伤赔偿的工资标准是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哪个月没有做足22天的,可以将这个月的工资剔除,不加入计算平均工资。
⑥ 平均工资计算
平均工资分很多种,可以按照公司、行业、地域、国家来计算人员的平均工资,也可按时间来计算平均工资,比如小时、日、月、年的平均工资。常用的平均工资的算法有两种,一种是计算平均数,还有一种是计算众数。
我们先以一个公司为例,简单的说一说平均工资如何计算(以计算月平均工资为例):
按平均数来计算的话,平均月工资的计算公式为:公司某时期工资总支出除以这一时期的总月数就等于公司这一时期平均月工资。比如某公司一年内共计支出人员工资120万,那么这个公司的平均月工资支出就是10万元。个人认为这个平均月工资没有太大的价值,价值更高一些的人均月工资。
人均月平均工资计算起来就稍微有些复杂了。
最简单的一种算法就是计算单月的人均月工资:当月公司工资总支出除以当月领工资的总人数。这里需要注意当月上班时间不足一个月的人员工资对人均工资的影响。假如一个人,当月仅工作了2天,那他本月的工资收入其实仅有两天的,如果把他按整月工资进行计算,必然会影响人均月工资的结果。严格的意义上讲,需要把这名员工的两天折算成月,一般的计算方法是2/30。现实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对于一个人数众多的公司来说,计算人均月工资时,有时是可以忽略这种仅上几天班人员的工资支出的。
人均月工资复杂一点的计算就是计算一个时期内的人均月工资,比如计算一年内的人均月工资。这里会有很多种算法,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算法是:先计算有多少人在这一年内领了多少月次的工资:年度内仅领过1个月工资的人数加上年度内领过2个月工资人数乘以2,一直加到年度内领过12个月工资的人数乘以12,得出一个数值。为了计算的方便,我们把这个数值,简称为M。 这个公司一年内的人均月工资就等于公司年度内支出的工资总额除以M。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也涉及到上班不足一个月的人员工资的折算问题。
另外,有些公司还会计算另外一种人均月工资,就是剔除年度内新入职或年度内离职人员,仅计算12个月均在职的人均月工资。这里的M就变得简单了:M=年度内12个月均在职的人数乘以12。这时的人均月工资就是公司年度内12个月均在职的人的工资总支出除以M。
计算小时、日、年的平均工资的方法与计算月平均工资的方法是相似的。
计算一个行业、地域和国家的平均工资的方法与计算一个公司的平均工资的方法也是类似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取样量上:一个公司可以使用公司的全员作为样本,计算结果相对是精确的,但对于一个行业、地域和国家来说,多数都是抽样,抽样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计算结果的可信性。关于抽样方法,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和法规。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国家统计数据覆盖全员也将成为一种可能。将来的平均工资的计算可能会更精确。
采用平均数法计算平均工资非常简单,但容易受到极端值得影响。比如一个公司有100人,每月的工资支出100万元,那么人均月工资就是1万元。可是公司有3位高管,月工资每人15万,每月的100万被3位高管领走45万,剩下的97人分那55万,人均5670元。这就是极端值对平均数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计算众数的方法。
众数(Mode)是统计学名词,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这里就不赘述了。
⑦ 公司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和月平均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年工资总额是1000万元,年平均职工人数是200 人。那么员工年平均工资=1000/200=5(万元/年),月平均工资=年平均工资/12=5/12=0.4167万元。
员工平均工资计算方法: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方法: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平均工资,是一项反映工资总体水平的指标,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不同于每一个人的具体工资水平。
2015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调查数据,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969元。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20倍。
网络-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