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粉煤灰烧失量的试验方法
粉煤灰烧失量的试验方法,即用坩埚加热,称量。具体如下:
步骤:
1、称取约1g试样(m1),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温的瓷坩锅中。
2、将盖斜置于坩锅上,放在高温电子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 1000"C下灼烧15~ 20min,取出坩锅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3、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粉煤灰来源
燃煤飞灰
在小型固定床试验台上开展了烟气成分对燃煤飞灰汞吸附影响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在CO2-O2-N2的体系中,单独加入SO2,飞灰的汞吸附能力表现出与SO2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单独加入0~100×10?6HCl,随着HCl浓度的增加,飞灰的汞吸附能力逐渐增加,在50×10?6左右达到最佳吸附效果,而后飞灰的汞吸附能力有所降低,但影响不大;单独加入NO,大大促进了飞灰对汞的吸附。
HCl和SO2共同作用时,飞灰对汞的吸附效果要好于SO2单独存在时,但比HCl单独存在时要差一些;再加入NO后飞灰的汞吸附效率与吸附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飞灰对Hg0的吸附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双重作用的结果。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粉煤灰
❷ 谁知道国家标准的粉煤灰烧失量是怎么做的呀
粉煤灰烧失量的测定:称取约1g(m1)试样,精确至0.0001g,放入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m0)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25)℃下灼烧15min~20min,反复灼烧,直至恒重。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m2)。
计算:粉煤灰烧失量=【(m1+m0-m2)/m1】×100
粉煤灰烧失量一般不能大于10%,烧失量超过10%时,需水量增加、延长初凝时间、降低强度、可塑性差、收缩比大、浇注不稳定。需要对加气混凝土设备生产线进行技术调整。一般的火力发电厂三级粉煤灰皆能均能满足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要求。
形成
第一阶段,粉煤在开始燃烧时,其中气化温度低的挥发分,首先自矿物质与固体碳连接的缝隙间不断逸出,使粉煤灰变成多孔型炭粒。此时的煤灰,颗粒状态基本保持原煤粉的不规则碎屑状,但因多孔型性,使其表面积更大。
第二阶段,伴随着多孔性炭粒中的有机质完全燃烧和温度的升高,其中的矿物质也将脱水、分解、氧化变成无机氧化物,此时的煤灰颗粒变成多孔玻璃体,尽管其形态大体上仍维持与多孔炭粒相同,但比表面积明显地小于多孔炭粒。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煤灰粉
❸ 烧失量的测定
烧失量又称为灼烧减量,是试样在1000℃灼烧后所失去的质量。烧失量主要包括化合水、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硫、氟、氯、有机质等,一般主要指化合水和二氧化碳。
在硅酸盐全分析中,当亚铁、二氧化碳、硫、氟、氯、有机质含量很低时,可以用烧失量代替化合水等易挥发组分,参加总量计算,使平衡达到100%,即可以满足地质工作的一般要求。
在碳酸盐的简项或全分析中,以灼烧减量代表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易挥发性组分的含量。当试样的组成复杂或上述组分中某些组分的含量较高时,高温灼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如有机物、硫化物、低价化合物被氧化,碳酸盐、硫酸盐分解,碱金属化合物挥发,吸附水、化合水、二氧化碳被排除等。有的反应使试样的质量增加,有的反应却使试样的质量减少。例如,当试样中有碳酸盐与黄铁矿共存时,将同时发生质量减少和质量增加的化学反应。
将准确称量的样品,放入1000℃灼烧至恒重的瓷坩埚内摊平,置入高温电炉内,在1000℃下灼烧至恒重,减少的质量即为烧失量。
严格地说,烧失量是试样中各组分在灼烧时的各种化学反应所引起的质量增加和减少的代数和,当样品较为复杂时,测定烧失量就没有意义。例如,当试样中亚铁含量高时,试样在高温灼烧时转变成三氧化二铁后质量增加,烧失量测定结果偏低,甚至出现负值;若样品含有机质较多,并且Fe2O3或MnO2含量较高时,Fe2O3和MnO2被有机质还原会引起质量减少,从而导致灼烧减量的结果偏高。
❹ 水泥中的“烧失量”指什么
烧失量是指坯料在烧成过程中所排出的结晶水,碳酸盐分解出的CO2,硫酸盐分解出的SO2,以及有机杂质被排除后物量的损失。烧失量是用来限制石膏和混合材中杂质的,以保证水泥质量。所以,
一般建筑用水泥的常规试验都有做这项的.
❺ 粉煤灰烧失量的试验方法是什么
首先,将粉煤灰干燥至恒重(105℃);
取一干燥后的坩埚,称重m1;
用分析天平称取约1.0000g粉煤灰物料,实际重量m2;
一同放入马弗炉或电阻炉中,开始升温,在850-900℃恒温15-20min;
取出,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取坩埚连物料重量m3;
烧失量的计算方法:
(m1+m2-m3)/m2×100%
❻ 怎样计算水泥熟料的烧失量谢谢大侠们哈~
称物料约0.5000克(N),倒入30毫升瓷坩埚,放高温炉中,约850度烧0.5小时。取出,冷却。称样得M克。
计算:(N-M)/N乘100
❼ 谁知道国家标准的粉煤灰烧失量是怎么做的呀.详细一点
一、粉煤灰烧失量(%)试验取样方法及数量
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亦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率小于1%)的重量计算。
散装灰取样——从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3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试样)。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中抽10袋,并从每袋中各取试样不少于1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试样)。
二、试验方法:按四分法取样, 准确称取1g试样,置于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与坩埚上,防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以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三、计算:烧失量(%)S=(G1-G2)/G1*100
G1烧前质量,G2烧后质量。
四、粉煤灰必试项目试验结果评定标准
评定依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其品质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烧失量(%)不大于
Ⅰ级5%
Ⅱ级8 %
Ⅲ级15%
❽ /粉煤灰烧失量怎么计算
加气混凝土设备粉煤灰提供硅质材料与钙质材料进行反应,生成水化产物,贡献制品的强度。粉煤灰还可作骨架,减少混凝土制品的收缩性。粉煤灰的质量应符合《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jc/t409-2001)的要求。细度(0.045um方孔筛筛余量);i级≤30%;ⅱ级≤45%;标准稠度用水量:i级≤50%;ⅱ级≤58%;烧失量:i级≤7%;ⅱ级≤12%;二氧化硅含量:≥40%;三氧化硫含量:≤2%;苛性碱的含量:≤2%;铁矿物的含量:≤15%;
粉煤灰烧失量一般不能大于10%,烧失量超过10%时,需水量增加、延长初凝时间、降低强度、可塑性差、收缩比大、浇注不稳定。需要对加气混凝土设备生产线进行技术调整。一般的火力发电厂三级粉煤灰皆能均能满足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要求。
粉煤灰烧失量超过10%小于15%时解决方案:
一、生产过程中增加一道筛网工艺,降低烧失量,增加粉煤灰活性。
二、适量增加水泥比例,提高产品强度。
三、调整石膏用量,增加制品的可塑性,降低收缩性。
四、调整料浆温度,使发泡剂能达到正常发气曲线。
五、提高石灰细度,增加石灰的溶解度,扩大硅钙接触面,使其充分水化反应,减少石灰膨胀系数。
通过以上步骤配方调整,使加气混凝土设备生产线能够生产处优质合格产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加气混凝土设备厂家河南升龙机械技术部联系。
❾ 水泥的烧失量是什么意思
烧失量是指经过105—110℃温度范围内烘干失去外在水分的原料,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灼烧足够长的时间后失去的质量占原始样品质量的百分比。烧失量的计算公式为:
烧失量(%)S=(G1-G2)/G1*100
G1烧前质量,G2烧后质量。
(9)烧石量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烧失量对水泥的影响:烧失量的变化会引起熟料和水泥一些控制指标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荧光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对比发生偏差。
控制水泥中的烧失量,实际上就是限制石膏和混合材的渗入量,以保证水泥质量。要控制水泥烧失量首先要控制熟料的烧失量,保证熟料质量,毕竟熟料占比例最大。虽然混合材配料量比例不大,但烧失量比较高,烧失量变化比较大。
因此,,石膏和混合材的渗入量是影响水泥烧失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石灰石、石膏的水分和烧失量的变化,以及混合材配料秤传感器上落入物料、皮带重量变化、跑边等因素,导致某些混合材多配或少配,从而引起烧失量发生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烧失量
❿ 怎样计算矿石的烧失量
烧失量,即将在105—110℃烘干的原料在1000—1100℃灼烧后失去的重量百分比.原料烧失量的分析有其特殊意义.它表征原料加热分解的气态产物(如H2O,CO2等)和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从而可以判断原料在使用时是否需要预先对其进行煅烧,使原料体积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