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鲎粿的详细制作办法和在过程中如何去掉薯粉酸气
1、网络回答(不详细)
制作鲎粿,要浸米磨浆,然后按比例混和薯粉,和鲎汁盛在模具中,嵌入鲜虾或肉碎,炊熟后,将粿取出,放在油锅里用文火煎至粿心熟透,但粿面不黄不焦,捞出后加上适量的辣椒酱或豉油,就可进食了。
2、这个较详细:
菜 名: 油浸鲎粿
主 料: 潮州白粥500g
配 料: 粟粉20g,莲只20粒,叉烧肉50g,干贝10粒,虾米50g,精盐、味精、白糖各少许
做 法: 1、将白粥磨成浆,加入精盐、味精、白糖拌均;2、用特制盛具将粥浆分成12份,分别加入叉烧肉、干贝、莲只、虾米后放入蒸笼;3、用锅加入食油,将初步加工而成鲎粿放入,油锅中用慢火加热至外微赤内热即成,食时加入酱油、辣椒酱。
特 点: 鲎粿是采用白米粥和薯粉等调制成的,桃圆状。经油浸后,表皮酥脆,肉软柔嫩滑,带有稠度。食时配以酱料,这一搭配更突出其风味特色,是小食品中的佳品。
名家点评: 油浸鲎粿是潮汕历史上有名的小食品,俗称“潮阳鲎粿”。这有其历史典故。
3、还有这个:
主 料:
粳米,生粉,叉烧肉,湿香菇,虾
配 料:
精盐、味精
做 法:
取粳米煮成潮州白粥,再在白粥中加入生粉,调入精盐、味精,搅拌成浓稠的粉浆,将粉浆装入刷过油的粿印内,上面放上一小块叉烧肉,一小块湿香菇及一只虾,上蒸笼蒸熟后,取出成形的粿胚,待凉后放下锅中,倒入生油,浸过粿胚,然后放炉火上,用慢火浸炸至粿胚两面微赤,取出装盘即成。
名家点评:
“潮阳鲎粿”是潮汕地区潮阳一带地方一款历史十分悠久的地方小食,不论制法或口味,都具有十分浓郁的地方色彩。
备 注:
“潮阳鲎粿”吃时在鲎粿上面淋上酱料。酱料的调制法是用辣椒酱加上酱油搅拌均匀。
至于在过程中如何去掉薯粉酸气,我还不太明白……你按上面的方法试试,说不定会自动解决!
‘贰’ 鲎粿配料做法
鲎粿配料做法
主料
红薯淀粉150g 粳米粉50g
鹌鹑蛋6个 虾仁12个
瑶柱若干 香菇10个
辅料
调和油 盐
酱油 花生酱
潮汕小吃之【鲎粿】的做法步骤
1. 泡发香菇,清洗材料。3:1的比例混合红薯淀粉和粳米粉,加入温水调成粉浆。
2. 蒸碗中抹薄油,倒入一勺粉浆。填入鹌鹑蛋、香菇等辅料。
3. 继续添入粉浆,直到没过辅料。
4. 上锅,大火蒸开。
5. 出锅后倒扣,放凉后脱模。
6. 大火烧热油,文火慢煎,直到鲎粿表面形成一层薄脆的外皮,出锅,沥干油。
7. 切十字刀,淋入酱油、辣椒酱或稀释后花生酱,开吃!(此步骤不用加芝麻油之类,煎制出锅油较多)
‘叁’ 鲎粿二字怎么读
鲎(音hòu) 粿 guǒ
鲎粿
鲎粿,是棉城特有的小食品,是富有潮阳乡土味的小食品。有些回乡探亲的华侨、港澳同胞和在外工作的人一到棉城,总想尝尝鲎粿的滋味。
潮阳何时开始有鲎粿,未有查考,据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说,幼年时就有鲎粿了。可见鲎粿是潮阳“历史悠久”的小食品之一。
为什么它叫“鲎粿”呢?原来有两种说法。
先从“鲎”说起。鲎是在海里生活的甲壳类节肢动物,体呈圆形,尾坚硬,形似鞭剑。鲎粿也呈圆形,恰切地说,圆形的一边有凸出似桃状(平面),也就是很似带尾的鲎肉,所以叫“鲎粿”。这是从形似一的说法。
民间传说:县城有一人家,家姑年迈无牙,不便咀嚼食物,以致消化不良,肚常“生风”。民间本来有制腌“鲎鲑”的爱好,因鲎肉无腥味,能助消化、祛风,成为老年人佐餐之需。这家人的媳妇,对家姑虽然尽心体贴,制了鲎鲑供家姑佐餐,可是家姑不会咀嚼粥饭,仍不能如常进餐,日见消瘦。媳妇心里又疼又急,怎么办呀?要是有一种适合她老人家吃的小食就好了!她想呀想,试呀试,终于制成了一种象粿一样的小食品。家姑一尝,哎呀!这粿稠软而不沾粘,竟可咀嚼,觉得分外香甜可口;吞咽下去,到肚里还是热乎乎的,很是舒服;进食后,不仅不会“胀风”,而且消化正常。由于消化正常,身体很快康复了。家姑问媳妇:“这是什么粿?”媳妇因为粿里掺了鲎汁,就答:“鲎粿。”——鲎粿的名称就从此叫开了。
制作鲎粿,要浸米磨浆,然后按比例混和薯粉,和鲎汁盛在模具中,嵌入鲜虾或肉碎,炊熟后,将粿取出,放在油锅里用文火煎至粿心熟透,但粿面不黄不焦,捞出后加上适量的辣椒酱或豉油,就可进食了。
‘肆’ 赵记鲎粿潮汕鲎粿的由来,鲎粿怎么读,鲎粿的做法
鲎粿(潮音hao7 guê8)(普通音hòu guǒ)
关于鲎粿由来的传说有很多,大多是说潮汕地区以前盛产鲎这种水生动物,于是以鲎为食材做成潮汕特色的粿品,就是所谓的鲎粿。而民间最广为流传的一个版本是说鲎粿是潮阳一位媳妇为孝敬无牙的婆婆而创制出来的。
【配料】鲜虾、南乳肉、鲜肉碎、鲜鱿、厚菇、盐、味精
【做法】生粉、粘米粉、开成糊状待用,将鲎粿印先刷油然后每个印先下半印粉糊,再下配料,后再下粉糊至满即为止。蒸熟后从粿印中倒出,放入盛热油盆即可。吃时在鲎粿上纵横切几刀,浇上适量辣椒酱
‘伍’ 请问鲎粿的详细做法,还有具体的材料。
制作鲎粿,要浸米磨浆,然后按比例混和薯粉,和鲎汁盛在模具中,嵌入鲜虾或肉碎,炊熟后,将粿取出,放在油锅里用文火煎至粿心熟透,但粿面不黄不焦,捞出后加上适量的辣椒酱或豉油,就可进食了。
‘陆’ 鲎粿的制作方法
【菜名】鲎粿
【配料】鲜虾、南乳肉、鲜肉碎、鲜鱿、厚菇、盐、味精
【做法】生粉、粘米粉、开成糊状待用,将鲎粿印先刷油然后每个印先下半印粉糊,再下配料,后再下粉糊至满即为止。蒸熟后从粿印中倒出,放入盛热油盆即可。吃时在鲎粿上纵横切几刀,浇上适量辣椒酱
【特点】外带点酥,内嫩鲜甜。
‘柒’ 棉城鲎粿 做法 薯粉和米浆的比例
旧米500克(一定要找去年的老米,沾性越差越好)用水洗净!用清水泡七个小时,发涨,打开磨米机,水和米一起慢慢倒入机内磨出米浆,比例是米1:3水 ,加适量生薯粉30克左右收水!加盐少许,生油30克 倒入浆中搅拌,食品添加剂"硼砂"十份之一小汤匙.(需在中药店买)(搅到用手去捞起米浆时,感觉手有一层薄薄小白米浆在滴下)即搅拌均匀后待用.即可!
米粉配方: (市场上有售,粘米粉,一包25kg, 55元/包)
水磨大米粉500克(一定要找沾米粉),,生油30克,精盐10克,清水1500克,生粉30克,食品添加剂"硼砂"十份之一小汤匙.(需在中药店买)
制作方法:
1、将大米粉500克,精盐10克,生粉30克,生油30克,食品添加剂"硼砂"十份之一小汤匙,用清水1500克搅拌均匀(搅到用手去捞起米浆时,感觉手有一层小白米浆在滴下)即搅拌均匀后待用.
2、每次下蒸抽前都要先搅几下桶里米浆,不要让米膏沉底),用小勺舀起米浆倒入蒸抽后,均匀摇几下,让蒸板上都有米浆,再者下佐料均可,其厚度在1.5毫米左右为佳,旺火蒸约1——2分钟,取出从上向下刮起呈肠粉状即成。
特点:软润爽滑,色白甘香,不肥不腻。
注意事项:
1、对水量应根据大米粉的吸水情况灵活掌握,以上给出的用水量应是参考量;
2、有自制的米浆最好,如没有可用大米粉应该用水磨粉(粘米粉),这样的米粉保证肠粉的细腻滑爽度。
3、蒸制时间不要过长,恰到好处即可。(太稠则蒸熟后过硬,易结块;过稀则蒸不成形)
4、以上是基本肠粉的制作方法,花色随着辅助原料的加入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