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手工制作小风筝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张沿对角线对折,然后在沿着图中的虚线裁剪。此时将纸张打开就等到了一个风筝形状。
2、将竹签折成两段,一段长度与风筝的宽度相等,一段与风筝的长度相等。
3、取一张黄色的纸条,然后沿着图中虚线位置裁剪。得到风筝的尾巴。
4、将一根竹签粘贴到风筝的背面,然后再粘贴上风筝的长长尾巴。
5、此时在固定上另一根竹签,然后系上细线。
6、风筝就完成了。
‘贰’ 如何做小风筝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
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选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韧性做风筝的骨架。根据自己的爱好制成各种各样的风筝骨架,比如蜻蜓状、蝴蝶状。
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色泽白而洁者为佳。把纸糊在骨架上,再系上线,风筝就做好了。
这时,你还可以在做好的风筝上涂上你喜欢的色彩,镶上花边,或者系上丝带,挂上纸环。但不能影响风筝在空中的飞翔,因为附件太多了会使风筝飞翔失衡。
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及几何立体等,而
图案方面,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宣传标致,动物,蝶,飞鸟等,琳琅种种.
风筝的建造材料除了丝绢,纸张外,还有塑胶材料造的,骨杆有竹篾,木材及胶
棒来造,近来有人设计一种无骨风筝,它的结构是引入空气于绢造的风坑之内,今风
筝形成一个轻轻飘的气枕,然后乘风于上.中国,马来亚,菲律宾及日本等,亦有一
种大形的风筝,每到风筝节就将它放到忍蓝的天空,该等风筝之尺码由十至二十尺不
等.骨杆则用大竹升来造,由百多人来放.
做风筝的工具:浆糊, 纸刀
做风筝的材料:竹篾,纱纸条,马拉纸
1) 这种四方形的风筝,现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 风筝的骨架,单单用两支组成非常简单.
3) 做法虽然简单,可是样子的变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 多东西.
做法:
1. 首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再用 刀将竹篾破开,约三份之一粗度,然后修半角,因为稍后要将竹篾贴在马拉纸上,如果太粗,竹篾会拉破纸张,同时竹篾太粗,纱纸条就贴不稳.将修好的竹篾裁成两条长短适当的长度,约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将马拉纸裁成一个四方,长约24吋,马拉纸是一种非常粗糙的纸张,最适合作风筝之用.
2. 到此时就可以将竹篾贴在纸上,但要记着,将长长的竹篾,用纱纸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将它贴好.
3. 最后一步就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
4. 风筝的尾巴是平衡风筝的主要工具,当风筝乘风而上之时,如果一方较重,风筝就会偏向这方,而尾巴最好比较长,因为越长就会有一个重量今风筝头部升起,使全身受风,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将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骨架一般用竹子做,把竹子片成细条,长度视风筝大小而定,但是应该削得很薄比较好,中轴比横轴长一些,中轴一根和横轴三根排成"王"字型,中轴后面适当伸出,以做尾巴,横轴中间的一根比其它两根长一些,然后用结实质轻的棉线把"王"字扎紧; 第二步糊纸,根据个人喜好裁出风筝形状,画上喜爱的图案,用胶水或其它粘剂粘上,系上线轴就OK.
要注意骨架要轻巧,还有骨架以及整个风筝的对称,两边重量相当,飞的时候才不会摇晃.
祝你成功!
‘叁’ 怎么做小风筝
1、首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用刀将竹篾破开,约三分之一粗度。然后修半角,将修好的竹篾裁成两条长短适当的长度。
2、将竹篾贴在纸上,将长长的竹篾,用纱纸扎在短的三分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将它贴好。
3、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将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4、骨架一般用竹子做,把竹子片成细条,长度视风筝大小而定。中轴比横轴长一些,中轴一根和横轴三根排成王字型,中轴后面适当伸出,以做尾巴,横轴中间的一根比其它两根长一些,然后用结实质轻的棉线把王字扎紧。
5、糊纸,根据个人喜好裁出风筝形状,画上喜爱的图案,用胶水或其它粘剂粘上,系上线轴即可。
风筝制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后来又在纸鸢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飞时因风吹而引起哨响弦鸣,声音悦耳,如同鸣筝,故称“风筝”。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根据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
到了唐代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风筝逐渐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
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明清时期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
风筝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种。硬翅风筝骨架不能拆卸,受风力强;软翅风筝骨架可以拆卸装盒,便于保存和携带,放飞时各部件可以自由活动,如“龙头蜈蚣”风筝的龙头双目能转动,利爪能屈伸,鸟禽状风筝可以展开翅翼奋飞云间,金鱼状风筝可以摇头摆尾地缓缓游动,等等。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宫灯、花篮等立体状的风筝。
工艺特色
风筝制作工艺聚集多种手工技艺于一体,由扎作骨架、裱糊、彩绘等环节组成,其中扎作骨架最为关键,骨架扎不好,风筝便无法飞起。裱糊除用绫、绢外,一般常用坚韧受风的绵纸。彩绘在风筝制作中也十分重要,不少彩绘精巧的风筝已被作为艺术品收藏。彩绘颜料中可适当加入桃胶,使色泽更加光亮,同时还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肆’ 小学生风筝怎么做
准备材料/工具:报纸,剪刀,竹签、胶带、绳子。
1、首先要熟悉风筝的构造准备材料。
‘伍’ 自制风筝的做法步骤
第一步:
竹条在中心处连接,相邻两根夹角约15度角,周边骨架依设计内容确定轮廓。双翅骨架上下、左右分别对称,两侧的相接处要注意弯曲并且向后倾斜,以便于排风。
第二步:
软翅类风筝竖向躯体的骨架较为复杂,要根据风筝所模拟的对象进行相应处理。其典型结构为浮雕式造型,需要在双翅的上沿设置左右对称的竹条。
第三步:
面积较大的双翅还可以加辅助竹条作为支撑。立体类风筝的骨架则需要外轮廓竹条与内部支条相结合,内部支条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立体类风筝的骨架要求每一根竹条的长度十分精确,以保证风筝三维造型的准确扎制。
‘陆’ 手工最简单风筝怎么做
传统菱形风筝的制作方法
1
纸、竹子或者木条、尼龙绳、线
将纸折成菱形,或者画一个菱状,将多余的地部分剪掉,使纸变成菱状。可以看到,这个菱形(钻石形)的底部15厘米,而上部为35厘米。
准备好两根木条,一根30厘米长,另一根50厘米长,用它们叠成十字架并且用绳子将其绑牢,十字架的顶部高15厘米,而下部高35厘米。如果用竹蔑来做十字架最好,因为更轻更薄。
把已经剪好的纸的四个角各戳两个小洞,这样就可以用尼龙绳把十架字固定在纸上。也有人是用胶水将十字架固定住的,但这会增加风筝的重量,而且还不牢固,用此法主要是为了减轻它的重量,当然,风筝在空中的时候会不会散架就要考验这纸的质量了。
就差一步就大功告成了,再准备好两根尼龙线,如图所示,将一根绳的两端分别绑在短木条的两端,然后再用一根稍长的尼龙绳的一端绑在这根尼龙绳的中央。
为了美观,用一些自己喜欢的飘带绑在风筝的两端还有尾部。准备飞行时,要在尼龙绳的尾端接上一捆很轻的线,这样风筝就会越飞越高了。祝大家成功!
风筝的制作方法
2
纸;细棍子;粘合剂等。
为风筝贴封面。
为风筝做三条尾巴,先贴还是不贴,看飞的时候的实际情况。
除了三角形,还可以做成菱形的,方法差不多,只是形状稍有变化。
为风筝绑线和试飞,线最好用牢固一点的,飞高了好收回来。绑线的位置可能会影响风筝起飞,所以要注意调整。
‘柒’ 风筝的制作方法 手工
风筝制作步骤 一、做风筝需要的材料:削好的竹篾、防雨纸、纺线、胶水、油画笔、蜡笔、剪刀。 二、钻石风筝做法:1.将竹篾分成长短不一的三条风筝骨干,长度分别是32厘米、45厘米、60厘米;2.将风筝骨架搭成“干”型,交叉口用绑线扎牢,必须按逆时针或者是顺时针方向依次绑好,并用“502”胶水固定;3.将防雨纸用白乳胶粘在风筝骨干上,并在纸上画上图案;4.将放飞的线扎在风筝面上,上中下都要扎。 三、制作风筝注意事项:1.做什么样的风筝,按比例绘出,并按比例将竹篾做成风筝骨干,一般风筝骨架越少越好,能减轻风筝重量;2.风筝骨架交叉口的绑线,按逆时针或者是顺时针方向依次绑好;3.纸蒙糊即防雨纸粘在风筝骨架时,纸要预留一公分,待糊好风干将边上多余纸剪去。 四、放飞风筝注意事项: 1.在放飞风筝时要把握风向。风大时放,风小时收。 2.放飞时要注意安全和对风筝的保护。放风筝时,不论风筝大小,放飞者最好戴上手套,以防手掌或手指被风筝线割破或拉伤。 3.风筝停止放飞往回收线时,不能操之过急,也要注意安全。过急容易将线扯断或在风筝将落地时造成损坏,有时稍不小心还会被线割伤。小型或稍大一点的风筝,可一个人收线。 4.收线时,对一些扎工精细、制作复杂的风筝,一定要注意保护,在风筝落地之前轻轻将风筝托住,以防坠地摔坏或擦破
另一种简单的方法:用细竹签 :2长(40-50厘米,十字交叉作骨架),4短(围边框,做成长方形的比较稳固平衡) 牢牢绑好(用细铁丝,或用保证粘力够强的强力胶), 糊纸,选纸要有韧性,不能薄不能脆,沿边框糊结实,过程中保证纸完整平整,不能有一点破损,否则飞不起来; 粘尾巴,用较轻的纸两条,宽约5-8厘米,长度在3米-10米间(如有特殊需要可更长),两条分别粘于主体同一边上的左右两端(若主体为长方形,粘在较短边),保证粘好后两条尾巴长度相等 绑线,四条线端分别固定在主体四角,提拉在一处(使线呈四棱锥)在手中拉紧,打结(线要拉的正,保证力度平均) 把风筝线系上,完成
‘捌’ 如何自制一个风筝 风筝玩具的制作方法
简易风筝的制做方法:
1、准备报纸、竹丝、小刀、胶布、细线
2、削竹,根据风筝的需要削成风筝的骨架。
3、在细线或纸涂上浆糊将竹篾扎制成风筝骨架
4、根据骨架和风筝的轮廓把骨架裱糊在报纸上,并裁出风筝的样子
5、上色
6、提线,试飞!
‘玖’ 如何制作简易小风筝
1.准备一张韧性好,薄且轻的纸,长50厘米宽30厘米,制作传统风筝所用的纸一般就是用棉制、宣纸、皮纸等。
2.准备好两根木条,一根30厘米长,另一根50厘米长,用其叠成十字架并且用绳子将其绑牢。
3.十字架的顶部高15厘米而下部高35厘米,把准备好的纸用胶枪粘在十字架上,剪掉多余的部分,再准备好两根尼龙绳。
4.一根短的绑在短十字两边,另一根长的绑在短绳的中间,这样,一个简易小风筝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