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2014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2014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04 00:34:10

① 2012、2013、2014年个人所得税是多少怎么计算

工资-(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3500元=X,X再按照个税规定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最后数值就是所要缴纳的个税。

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一般是指定扣除标准,“五险一金”:
1、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
2、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
3、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
4、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5、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6、 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
(以上为国家统一标准,各地区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你自己每个月为你缴纳的“五险一金”比例应该是8%+2%+10块+1%+8%=19%+10块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不超过1500元 3% 0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超过80000以上部分 45% 13505

因为是从2011年9月1日实行新标准,2012、2013、2014年个人所得税按找上面的方法计算。

② 2014年个人所得税是怎么算得

七级累进税率 5500能扣除的有 社保费 然后再扣除3500 剩下的缴纳个税 也就是说5500-3500-社保费 得出来的就要缴纳个税 收入越高税率越高 5500 缴税也就五十多块 35000的个税六七千左右

③ 2014年的个人所得税怎么扣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工资纳税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因此大家要对工资纳税标准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如果大家对2014工资纳税标准了解不清楚的,以下希望能帮到你。

速算扣除数并非税法规定,而是根据税法推算出来的一个方便计算的系数。
现行税法中实际上关于个税的计算这么规定的。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例一:如果某人扣保险后工资10,000,怎么计算个税呢?
10,000=3500+1500+3000+2000
其中3500免征;1500按3%,征税45元;3000按10%,征300元;2000按20%,征400元。
整个算下来征税745元。
这么算很麻烦,所以会计们发明了速算扣除数。
所谓的“速算扣除数”就是: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法中,对计税依据直接乘上最高税率,得到的结果与真实的税额之差,这个差在每一级都是一个常数。事先推出这个常数,对于快速计算税额很有帮助,所以这个数叫“速算扣除数”。
快速计算个税的公式是【计税依据×最高税率-速算扣除数=最终税额】。
税率3%对应速算扣除数为0
税率1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1500*(10%-3%)+0=105
税率2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4500*(20%-10%)+105=555
税率2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9000*(25%-20%)+555=1005
税率3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35,000*(30%-25%)+1,005=2,775
税率3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55,000*(35%-30%)+2,775=5,505
税率4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80,000*(45%-35%)+5,505=13,505
例二:如果某人扣保险后工资10,000,怎么计算个税呢?
10,000-3,500=6,500元。
6,500介于4,500和9,000之间,使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
6,500*20%-555=745
2014工资纳税标准是多少?2014年工资个税如何计算?2014年工资纳税税率表是怎样的?法律快车编辑在下文为您详细解答,欢迎查阅。
2014年的工资纳税标准
2014年个税起征点目前是3500元。所以,工资超过3500元的要纳税,低于3500元的则不用。
2014年工资个税计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2014年工资纳税税率表
2014年实行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免征额3500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④ 2014年保险代理人个人所得税的税计算是怎么样的

保险代理人的收入,需要交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新税法出台之后应该会有调整。
收入为1333.37元以下的,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均为0.
收入大于等于1333.38元小于5000元的,没有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收入乘以60%减800,然后乘以20%.
收入大于等于5000元小于7347.54元的,营业税=收入乘5%,个人所得税=收入乘60%,然后减去营业税,然后减去800元,然后乘以20%.
收入大于等于7343.54元的,营业税=收入乘5%,个人所得税=收入乘60%,然后减去营业税,然后乘80%,然后乘20%.
一、收入5000元以下的,不交营业税。
二、40%的收入不交个人所得税,做展业成本。
三、收入乘以60%,减去营业税后,金额如果小于4000元,那么先减800元,然后乘20%,就是个人所得税的金额。金额如果大于等于4000元,那么先乘以80%,然后再乘以20%,就是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四、营业税的税率在金融保险行业目前是5%.
保险代理人税金计算方法和普通人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对比下,收入低的话,保险代理人交税多。收入高的话,就是保险代理人交税少了,看来保险代理人提高收入是王道。
2009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应缴纳的个税=[(应发工资-四金或三金)-2000]×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⑤ 2014年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解:∵减除费用额为3500元
∴税率表用下面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 每月收入额 - 减除费用额 = 7500 - 3500 = 4000元
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4000 * 10% - 105 = 295元
答:应缴纳295元个人所得税

2011年9月1日起即将执行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了.在此次颁布的个人所得税法中主要变化有如下几点:
对于工资的税前扣除免征额提高即由过去的2000元提高到了3500元.
此次对于工资的税率表由过去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改成了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同时对于税率表中的各档次每月应纳所得税额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新旧比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⑥ 2014工资纳税标准是多少

2014年的工资纳税标准:
2014年个税起征点目前是3500元。所以,工资超过3500元的要纳税,低于3500元的则不用。
2014年工资个税计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⑦ 2014年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社保和公积金单位负担的部分因为不发放到你手里,所以计算个税时不予考虑。除此之外,你说的这些项目统称为工资总额

计算个税的话,个税(工资总额-各种社保及公积金单位负担的部分-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即社保和公积金个人负担的部分是可以扣除的。另外不知道你所说的“各类津贴”都有什么,有一些津贴补贴是免税的,建议你参考你们当地的规定。如果有免税的津贴项目,也应在工资总额中扣除后计税

工资的个税都是单位代扣代缴,没有个人自己交的。单位在成立时在税务机关办理了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手续,每月财务会把你需要负担的个税从员工的工资里扣出来,然后通过银行转给税务部门,并为员工做明细申报

⑧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2014 6268元交所得税是多少

如你当月工资:6268元时:应纳个税所得额=6268-3500=2768;应交个税=2768*10%=276.8,速算扣除=105,实交个税=276.8-105=171.8;你的到手工资:6268-171.8=6096.2元。

那 这样你明白了吧。和你说一下,这个3500元扣减是2011年9月1日开始至今天的政策。所有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都得执行的。只要你的月收入超过3500元就得自觉交的个人所得税,这个政策至今天还在执行哦。不晓得你是不是问这个问题哦。

⑨ 2014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一、薪酬、福利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现行方法
(总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税率-速扣数=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计算7级标准
全月应纳税所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二、奖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2014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焦油含量检测方法 浏览:289
草酸用什么方法能够去掉 浏览:224
红参原液的使用方法 浏览:1002
用电脑键盘关机操作方法 浏览:741
牛皮癣运动治疗方法有哪些 浏览:503
喷雾香水使用方法 浏览:682
戒除美沙酮的最佳方法 浏览:12
大池过滤器安装方法 浏览:507
测量方法技术的起源 浏览:362
岗位分析方法的选择依据是 浏览:983
食用铸铁消除内应力最好的方法 浏览:517
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哪个好 浏览:194
3x97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557
益节美国氨糖食用方法 浏览:561
飞利浦温奶器使用方法 浏览:925
FDMS颗粒物测量方法 浏览:777
2015新君威后备箱进水解决方法 浏览:931
北京标杆企业调研方法有哪些 浏览:115
铅笔生活技巧和方法 浏览:539
烟气控制方法有哪些 浏览: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