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子厂流水线正常加班工时(分)怎么算
摘要 你好电子厂流水线工段的标准工时常用有两种计算方法,由不同企业自行定义选择,公式如下:
年生产量/12月/每个月的工作日(约等于22天)/日产量(每人每8小时的产量),这个公式不对。
产线产能公式:
产能=单位工作时间/节拍时间。
其中:节拍时间是指该拉产出单位产品的时间间隔,它等于该拉的瓶颈时间。
单位工作时间是指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工作时间:员工的实际的作业时间,由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良品产出数:生产现场的产出必须一定要是良品才能作为产能计算的依据。
(2)电子生产线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产能计划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企业已有的生产能力,是近期内的查定能力;其次是企业在本年度内新形成的能力。后者可以是以前的基建或技改项目在本年度形成的能力,也可以是企业通过管理手段而增加的能力。
计划能力的大小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当期生产规模,生产计划量应该与计划能力相匹配。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要考虑市场需求量,能力与需求不大可能完全一致,利用生产能力的不确定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生产能力作短期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老企业可能由于产品方向有所改变,或者是产品结构重新设计,也可能因为工艺方法有所改进等种种原因,当初的设计能力已完全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这时需要对企业的产能作重新核准,称此结果为查定能力。
查定能力是企业的实际能力,对于企业各类计划有指导作用,是企业计划工作的基本参数.
计算工作通常从底层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先计算单台设备的能力,然后逐步计算班组(生产线)、车间、工厂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流水线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成批加工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和服务行业的生产能力计算。
C.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方法
要衡量工艺总平衡状态的好坏,我们必须设定一个定量值来表示,即生产线平衡率或平衡损失率,以百分率表示。 首先,要明确一点,虽然各工序的工序时间长短不同,但如前所述,决定生产线的作业周期的工序时间只有一个,即最长工序时间--瓶颈工序时间。同时需要区分瓶颈时间与节拍时间,所谓的节拍时间TAKT TIME 是按照客户要求设计的,他的计算方法是等于工作时间*3600sec/需求产量
1、生产线的平衡计算公式
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工站数*瓶颈工序时间))*100%=(∑ti/(工站数*CT))*100%
2、生产线的平衡损失率计算公式
平衡损失率=1-(各工序时间总和/(工站数*Takt 时间)) ;
可以参考附图
D. 关于生产线生产周期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产线生产周期的计算方法就是一个月一为一个生产周期,然后算出来总产量和总消费。
E. 生产流水线的计算方法
流水线各段执行时间最长的那段为整个流水线的瓶颈,一般地,将其执行时间称为流水线的周期。
若在计算n个任务地执行时间时,将各个子功能段的实际执行时间限制为周期时间,则称为各段均取周期法。
该方法中,计算公式为:
T总=(n+k-1)×周期 其中,k为总段数,n为任务总数。
各叠加段取最大值法:
该方法中,计算公式为:
T总=t1+max{t1,t2}+max{t1,t2,t3}+…+max{t1,t2,…,tk-1}
+max{t1,t2,…tk}×[n-(k-1)]+max{t2,t3,…,tk}
+max{t3,t4,…,tk}+…+max{tk-1,tk}+tk
其中,k为总段数,n为任务总数。 该方法中,计算公式为:
T总=t1+t2+…+tk+max{t1,t2,t3,...,tk}×(n-1)
其中,k为总段数,n为任务总数。
采取哪种方法?
当各段执行时间不一样时,上述3种方法才存在区别。若各段执行时间一样,三者无区别。第2,3种方式依各段时间取值不一样而可能存在区别。
F. 生产线设备实际用电量计算
全是感性负载,三相电机不一定完全工作在满负荷区间,只要能测量出平均电压值、电流值就可以按公式计算:p=根号3×u×i×cosφ
(功率因数cosφ一般为0.7~0.8之间,取0.76为宜)
估算:每1kw=2a(三相用电)
G. 电子行业生产流水线标准工时怎么计算和公式是怎样的
先要理清以下术语定义:
标准工时: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合格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以正常的速度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宽放时间:指作业员除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必须的停顿及休息的时间。包括私事宽放、疲劳宽放、管理宽放、其他宽放等计算时通常先定义宽放率。(电子行业的宽放率一般为4%~15%不等)
标准工时的产生,通常的作法是IE人员用秒表,通过对接近上述标准条件的作业对象进行观测,所计算的结果而来;比较普遍常用的标准工时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工时=观测时间X(1+宽放率)
例:观测某工位作业周期时间的平均值为10秒,当宽放率设定为10%时,则该工位的标准工时=10X(1+10%)=11秒
产能的计算:
确定产能的计算公式前,首先应明确产能的单位,通常使用每小时(即3600秒)产能为单位,即:"Pcs/H"
产能公式: 产能(Pcs/H)=3600秒/工位标准时间(秒)
如上例,则该工位的产能为每小时327PCS: 公式 3600/11=327(Pcs/H)
以上为计算任一工位的标准工时与产能之计算公式与方法,若计算某一工段(如插件段、装配段等)的标准工时与产能,则首先要计算该工段的标准工时,再依瓶颈工位时间计算产能。
工段的标准工时常用有两种计算方法,由不同企业自行定义选择,公式如下:
(1 )标准工时=各工位标准工时相加的总和
(2 )标准工时=节拍时间*(该工段所有工位)人数
工段的产能计算公式:
(1 )产能(Pcs/H)=3600秒/节拍时间(秒)
希望以上能解决你的疑问,如果要更深入了解,建议去网络文库搜相关专业资料。我最近会上传一份EXCEL档《标准工时表》于网络文库,到时下载后研究一下公式,也许对你会有更多帮助。
H. 电子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电子行业的成本核算与其他行业的一样,没有大区别
核算方法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8)电子生产线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的方法
1.设立材料明细帐,按主材,辅材分类
2.确定工时单耗(可以是计划工时,也可是实际工时)
3.按生产计划(或作业单)投料
4.汇总直接费用,(动力费,制造费,直接人工费),并按工时分摊费用.
5.按完工产品品种数量结转完工成本(在产品材料核算可以分步投料或全额投料或约当比例,生产周期短的在产品可以不分摊费用,待完工时时在分摊费用)
6.期初在产+本期投产-本期完工=本期在产(生产成本借方余额)
I. PC生产线产能怎么计算,目前国内产能最高的PC生产线是哪种类型的
各产品生产线产能计算原理都会大同小异(流水线形式);
首先需要了解掌握(测定)生产线各工位单个产品的生产节拍,耗时最长工位的节拍即为生产线节拍;根据生产线节拍可算出每天"产品"生产数;而PC生产线的“产品”数为模台使用量,而每个模台有效利用率是受PC构件尺寸及工艺摆放的影响的。
月均产能=每日模台数*单个模台用砼量(理论体积)*台模有效利用率%*28天/月;
其实从上面产能公式可看出,台模有效利用率是最其不可控的,涉及因素较深较广。PC生产线实际产能与设计产能还存在差异,设计产能主要是衡量设备产能、实物流转的评估;未考虑人员因素(技能、人数等)、设备异常等等。
因此,需要使PC生产线PC生产线的产能最大化,需PC生产线设计产能较大、生产管理运营高效、规范化;最好行业成熟厂家加盟或引进相应管理技术模式等,例如筑友装备、远大都是行业内排头兵,可以咨询这些专业厂家。
J. 电子厂生产线怎么做
市场部下单
工程部按照市场要求开发产品,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评审通过后
采购部按照BOM表采购相关物料
由PIE部组织试产
试产合格后再由生产部进行量产
品质部检验合格后交成品仓出货。
生产线就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生产线活动所构成的路线。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
生产线的种类,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
生产线的主要产品或多数产品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劳动量比例,决定了一条生产线上拥有为完成某几种产品的加工任务所必需的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的排列和工作地的布置等。生产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适应多品种生产的需要;在不能采用流水生产的条件下,组织生产线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在产品品种规格较为复杂,零部件数目较多,每种产品产量不多,机器设备不足的企业里,采用生产线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