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跑步的正确姿势、方法和技巧
一、跑步的正确姿势:
首先,人的左脚要学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90厘米左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1)跑步训练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1、健身跑步锻炼一般安排在早晨最好,其次是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5点左右。中年人由于工作,一般安排在早晨锻炼,一是不与工作发生冲突;二是早晨跑步空气新鲜,新鲜的空气对呼吸系统有好处。另外,人经过睡眠,体力得到恢复,但从生理上讲人仍然存在一定的抑制状态。早晨锻炼,有利于神经的兴奋、振奋精神,促进新陈代谢,对保持充沛的精神和体力投入一天的工作大有好处。
2、早上的氧气含量少(植物呼吸作用),空气新鲜只是可吸入颗粒少,而且傍晚人的精神状态最佳,所以应在晚上大约五点至六点进行锻炼。
3、饭前、饭后不宜进行跑步。饭后跑步或跑步后立即进食都会引起胃酸分泌减少,影响对食物的消化,久而久之会引起胃病,一般饭后1个小时后进行锻炼为好,睡前跑步锻炼不好,睡前锻炼会使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多梦或不容易入睡的不良反应。
Ⅱ 怎样练长跑
早晨时段:晨起(日出后)至早餐前
上午时段:早餐后2小时至午餐前
下午时段:午餐后2小时至晚餐前
晚间时段:晚餐后2小时至傍晚(日落前)。
不知道你的技术怎么样?长跑训练必须科学才能出成绩。首先,你的动作是否规范就是很重要的问题。争取把一些浪费时间的小动作改掉,这个你可以有机会看看世界级选手的比赛录像,并不是学他们的风格,主要是看看她们标准的动作。
另外呢,比赛中的战术也很重要。比如,你要是耐力型的选手,就像孙英杰,适合一起跑就出来领跑;如果是速度型的选手,就可以一开始跟随考前的选手,最后冲刺。
至于训练的话,可以按照“一般耐力”、“速度耐力”的交替训练来进行。一般耐力就是有氧长跑训练;速度耐力就是主要练后程的冲刺,可以在训练中冲一冲150米、300米、600米等等。另外还得加强全身素质、力量,比如腰腹、胳膊等等。
跑时注意节奏、呼吸,还可以补充些营养,注意饮食。
心理要自信!祝你成功!
正确掌握跑步时的呼吸方法,是练好中长跑的重要一环,也是掌握中长跑的跑步节奏以及节省体力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
一、 中长跑教学中学生呼吸所存在的问题
1、有意识地憋气,然后喘粗气练习
在中长跑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初练时,身体往往会出现无意识的紧张,从而导致呼吸不顺畅,并引起胸部和肌肉的紧张,心肺等胸腔内的脏器受到压迫,形成憋气,然后喘粗气跑步。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憋气、喘粗气会使胸内压增大,阻碍静脉血回流,使心输出量减少。而且由于憋气、喘粗气,可反射性的使肌肉持续紧张,限制了组织间的交换,尤其是在氧代谢不足的情况下,更加剧了组织的缺氧,肌肉中的乳酸浓度快速提高,导致身体过早产生疲劳,影响了训练的效果。另外,由于学生初练,很容易影响身体动作的规格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奔跑速度。
2、步法与呼吸的节奏感差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奔跑中呼吸与步子配合不起来,在练习时动作不协调,一堂训练课下来,看上去十分吃力。跑步时呼吸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步一吸一步一呼和二步一吸二步一呼。这个动作就涉及到呼吸与步子之间的节奏是否一致,一些学生由于初学不够熟练,节奏感较差,加上吸气不深,呼气不足,奔跑时就出现了吸气快,动作慢,从而造成步子与呼吸不能协调一致,最终导致喘粗气,失去了奔跑时的节奏。
二、 中长跑教学中呼吸与步法配合的教学方法
1、简单配合提前教
在刚开始练习中长跑时,先有意识的教会学生呼吸的方法以及一些练习呼吸的辅助方法,如肺活量练习等,并过渡到与手臂的摆动相配合,要求学生一次或者两次手臂摆动做一次呼吸配合,在教学时要注意摆臂的速度刚开始不要过快,这样经常性的进行反复练习,呼吸与手臂的配合就会慢慢地协调起来,这个阶段是练习中长跑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在这个阶段中对呼吸要领讲细、讲清,并时刻注意观察、提醒、纠正,然后短距离与步子配合练习,让学生自己体验,教师从旁指导,通过反复地强化,加深学生对奔跑节奏的感觉,为中长跑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初练时强调呼吸自然
在进入中长跑练习的初始阶段,应突出强调呼吸的自然就行。因为在刚开始练习时,由于学生还不熟练造成太在意呼吸与步子的配合,呼吸有些过于做作,导致动作僵硬,反而形成身体的不协调,呼吸不自然,上下难顾,这时根本谈不上呼吸与步子的紧密配合或呼吸的柔和细长。所以在刚练习时应向学生强调呼吸自然,心静体松,在这个基础上再强调与步子的配合,就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3、熟练阶段应强调意识,突出呼吸与步法配合的教学
当学生逐步建立了完整、正确的技术概念,也已达到了中长跑的技术要求,即动作规范,呼吸与步子的配合协调、柔和,这时应强调呼吸的意识,突出呼吸与步子的紧密配合教学,达到象武侠小说中所说的“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跑姿轻松自然,呼吸顺畅,中长跑的测试成绩也有了突飞猛进地提高。而且“极点”出现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出现的“极点”反应也越来越小。应该说中长跑成绩的提高是不断地克服“极点”来实现的,可见呼吸节奏的好坏对中长跑成绩好坏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长跑成绩的提高,不容质疑呼吸与步法的紧密配合是关键的,但是还要与其它的手段相配合,包括科学的训练手段、方法等,这样才会起到好的效果。
Ⅲ 长跑怎么训练
1. 计划真的很重要
我们想要在长跑中表现出色,取得好成绩,那么我们一定要学会制定一份合理的计划!你要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下就能做到的,长跑需要积累,需要循序渐进!
给自己定个目标,训练三个月,打到5km的距离!然后我们就可以把5km分散到三个月,每天我们又要增加多少跑步的距离,这些我们都可以设一份计划!
详细的标明出来,循序渐进的进步,一天增加一点点,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跑步能力在逐步的提高!
2. 双重肌肉训练
如果我们想要提高跑步的水平,那么肌肉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肌肉在运动中就相当于发动机,发动机不好我们是跑不长远的!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上坡跑,或者是抗阻跑,这两种训练可以极大程度的增加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其实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肌肉下手,利用高抬腿,靠墙静蹲来加强自己的肌肉!
3. 营养让肌肉恢复
如果我们只是埋头死练不注意饮食,那么我们跑步的进步也是很慢的!身体在锻炼的过程中会受到损伤,充足的营养可以修复身体,这就可以保证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强!
如果光练不吃,身体素质就会下降,全身就会疲乏无力,整个人都会精神萎靡,如果你想进步的快,那么我们就要学会补充充足的营养!
4. 复合训练
在我们跑步时,我们应该选择更多种多样,多元化的训练方式!如果我们天天只会慢跑,那么我们跑步的瓶颈就很难打破,就会越跑越弱,越跑越累,越跑越慢!
慢跑完以后我们可以花五分钟进行冲刺跑训练,冲刺100米休息,100米在冲刺100米休息一百米,来回练上五到六次!这非常有助于提高长跑的速度和表现!
想要提高跑步的水平,你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需要一个磨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只要克服它,你的水平就能提高!
Ⅳ 跑步的方法
跑步的种类与区分
放松跑
放松跑是跑步最基本训练方法。体现在所有的跑步之中。无论哪种跑步,都必须放松。自然放松,除了蹬地一霎那,其余都放松,这样可以省力,跑起来协调,流畅,敏捷,轻盈。给人们一种十分舒服的感觉。
沙滩跑
在海边沙滩上跑。这种训练法曾盛行一时,在沙滩上跑得距离长,易造成局部肌肉交替疲劳,而难以继续训练,提高成绩缓慢。沙滩跑是基础素质训练。因为沙滩有深有浅,跑步时腿部力量使用不均匀,所以跑步距离不超过2公里。可以反复跑几次。一定注意恢复,所以一周训练一次即可。在沙滩上可以赤脚跑,但不能超过20分钟。起到按摩作用。
台阶跑
这是常用的提高腿部力量训练法。跑友们都尝试过,请跑友们注意,重心要高,向前上。防止疲劳,训练强度自己掌握,应该在训练准备期训练,赛前调整期尽量不要练。
Ⅳ 户外跑步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
户外跑步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
户外跑步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人们都觉得跑步很简单,不就撒开脚丫使劲跑吗,其实不然,正确的跑步很有讲究,绝对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简单。下面分享户外跑步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
1、慢速放松着跑
就像是不加任何努力的慢跑。一般慢跑时会感到轻松舒服,无任何疲劳感,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10—130次左右,呼吸自然,可能会有稍微的气喘。动作无任何要求。一般每周练2—3次,每次练习20分钟左右。坚持经常锻炼,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着明显的健身效益。
2、快速跑步法
就是用比较大意志努力,比较快的速度向前跑进方法,练习时心率一般都在人体最高的水平,170—180次/分左右。这种跑法运动强度比较大,持续时间也比较短,一般只能有几秒钟做鱼,但可以重复的练习。每周练习1—2次就可以了,每次重复3—6次。练习中应该循环渐进才行,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防止疲劳过度。这种方法能够对提高人体无氧耐受力,肌肉功能,以及心脏功能有一定的作用。最后有内脏慢性病、心血管、肝、肾病尤为不能练习。防止重病的发生。快跑停止时,要慢慢的停下来,多走几步为好,千万不要一停下来就蹲在地上,这都是对身体伤害很大的。
3、定时跑步法
就是限定一定的时间,进行跑步移动的距离,或限定一定距离,缩短跑步时间的练习方法。比较有名的定时跑是12分钟跑,6分钟跑,用来评价自我锻炼的效果,和身体功能的水平。经常进行定时跑练习,可以帮助自我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锻炼中如出现难以跑下去的疲劳极点现象,应逐步放慢跑速,甚至停止练习,以防发病现象出现,做好放松活动。只有适当的跑步锻炼才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才行。
4、原地跑步法
就是在固定的一块小地方做原地跑步动作的练习方法,比如:在房间里、阳台上、跑台上做跑的动作,持续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受场地、气候、设备条件限制,是一种较方便的锻炼方法。但练习时间应较长,重复步数应较多,一般要练习10分钟以上,才相当于跑进800米距离的慢跑运动量。因此,要求练习比较长,练习时大腿抬高一些,重复次数加快些,锻炼效果就好些。这方法适用于户外无法练习时,或有疾病做康复保健练习。
跑步的装备
一双好的跑步鞋是必不可少的,价格昂贵并不等于那鞋就会更好,挑选适合你的跑步鞋要看你的体重,脚的形状,你跑步的方式和你伤病情况。买鞋之前要试穿一下,并试跑一小会,看看是不是有足够的弹性和是否合脚,另外鞋底要较易于弯曲,如果你抓住鞋的两头来折弯它,弯曲最大大部分应该在脚掌部分,脚跟部分要合适,太大的话会使你跑步的时候不稳定,这样容易损伤脚踝。
另外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是跑步的路面,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土路或是塑胶跑道是健身,这样对你关节的`冲击力会减少,如果你只能找到水泥地或沥青地面跑步,那你的跑鞋要选择鞋底弹性大一点的,帮助你对减少对关节的冲击,经常更换跑鞋也是非常必要的,一双鞋的最佳状态也就能保持半年到一年。
跑步的正确姿势
很多人跑步时喜欢低头向下看,好像脚尖前面正在放映美国大片,低头往往会导致整个背部和颈部前屈,脊柱也就不在正常生理状态,承受冲击力的能力也大打折扣,这就为运动损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腹肌应该收紧,后背也不要太向后弯,臀部也不要太向后翘,肩膀应该放松。不要耸肩,往往自己意识不到身体姿势的错误,经常询问同伴或朋友你的跑步姿势是否正确,摆臂应该在靠近身体两侧,也就是我们说的胳膊肘不要向外拐,不要握拳太紧。
健身频道专家提醒:跑步时抬起前腿的膝盖而伸直后退,步子太小就像带了脚链一样别扭,让脚跟先着地,在到脚掌和脚趾,不要整个脚掌同时着地,否则你的膝关节跟小腿经受不住长期的冲击。
正确跑步姿势
1、过大步幅
顶尖跑者的上身倾斜角度、摆臂可能千差万别,但是相同的地方都是落地前大腿后侧发力,使脚掌落地靠近身体中线。
但是我们在落地前,大腿后侧没有发力,导致脚掌在身体前方过远的地方落地。
地面带给人的冲击力是向后的,过大步幅会导致膝盖疼痛。
改善训练:
后勾腿两组20米,注意大腿后侧发力,脚跟踢向臀部。膝盖往后收。
垫步回勾20米两组,支撑腿挺髋,前腿快速大腿后侧发力,使小腿回勾。
2、臀部发力推进
正确跑姿应该用臀肌而不是大腿前侧发力往前跑。
错误的跑姿是大腿上抬,特点是后腿蹬不直、步幅过小。
由于膝盖在股四头肌的下方,用大腿前侧发力不仅使大腿变粗,还会造成膝盖紧张、疼痛。
跑步负责挺髋推进身体的肌肉应该是臀大肌:
Ⅵ 求田径运动员训练方法视频(要新的清晰的)哪里有.
现就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提出几点体会,
一、变速跑、间歇跑是体育考生800米训练的主要手段
8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典型项目。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训练既要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强无氧供能的能力。
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
间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过度酸化”,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
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
体育考生800米训练, 第一阶段多采用变速跑训练;第二阶段变速跑和间歇跑训练交替采用;第三阶段多采用间歇跑的训练。
二、周训练计划中,800米训练的合理安排
周训练计划是根据阶段训练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内容与要求制定的。在制定周训练计划时,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训练水平,周密地考虑训练的运动负荷量,兼顾各专项训练。周训练计划中的800米训练安排:在第一、第二阶段,每周一般要有两次,第三阶段每周不得少于一次,训练间隔不得少于两天;必须与力量素质训练(特别是杠铃负重练习)叉开,一般安排在大强度力量素质训练前一到两天,或者周末,通过星期天的调整,以求达到超量恢复。
三、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体育考生800米训练,第一阶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第二阶段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同时加大运动负荷强度,第三阶段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或适量减小运动量)。下面是第二阶段800米训练运动量及强度的课计划安排:
1. 变速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4倍左右,如采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间用100米慢跑作为调整,训练量为:跑12~14个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12个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强度不低于70%,慢跑段的时间不超过快跑段时间的三倍。
2. 间歇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10~12个200米跑;或者6~8个300米跑;或者5~6个400米跑。跑的强度不低于自己最高速度的80%为最佳。如果跑的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机体就没有足够刺激,对提高成绩意义不大。
提高短跑成绩的几个重要因素
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一)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专项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教员 要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因为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三)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一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但我认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所谓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说的速度耐力是有区别的。具体到训练手段来讲,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强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强度来完成的100~200米段落跑;它的特点是重复次数不多,间歇时间较长,强度很大。而速度耐力是指强度稍低(80%~90%)的250~500米段落跑;其特点是重复次数较多,要求跑平均强度,间歇时间相对要短一些。有些运动员的后程能力不好,其结果是专项成绩也不会很好,分析的结果是该运动员的步频能力不好。但实际上很有可能该运动员50米以内的短程节奏很好,强度也很高。那么,该运动员的绝对步频应该是不错的;只不过是相对的步频不好,也就是说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够好。如果该运动员通过针对性的系统训练,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够保持他原有的步频和速度;那么他的专项成绩和全程的步频指标也肯定就相应地上去了。
http://..com/question/283690.html
华奥星空视频 v.sports.cn
http://folk.uio.no/perel/
去看看这个全英的网站,上面会更新的,直接右键“另存为”或用下载工具下就可以了。
http://www.xbxb.cn/movie/player_4301_6875696B61692E776D76.html
中国的胡凯首获大运会男子百米金牌比赛视频
http://www.crazystudy.com/crazy/archiver/?fid-102.html
121学校体育网-中国学校体育网-中国最大体育教师群>> 视频>> 首页
推荐视频, 田径运动精彩瞬间——跳高, 10-28. 普通视频, 田径运动精彩瞬间——铁饼, 10-21.
普通视频, 田径运动精彩瞬间——短跑, 10-21 ...
www.5ity.com/movie/
http://www..com/s?tn=sitehao123&cl=3&rn=10&ct=0&lm=0&word=%B6%CC%C5%DC%D1%B5%C1%B7%CA%D3%C6%B5
楼主你知道找这些地址有多难吗?累死我了。我找了30分钟。
Ⅶ 跑步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
减肥瘦身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且部分健身人士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目标,很多朋友会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然而一些朋友在准备跑步前的时候,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正确跑步,不正确跑步的话很容易导致做的运动事倍功半,前功尽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种自己不知道如何正确跑步的情况呢?那么接下来就由我来介绍一下正确跑步的步骤吧。
第一步:
首先要注重平时不跑步时间的及时休息,以保证日常生活营养摄入和有充足的体能。
第二步:
跑步前选择一双适合自己脚的宽松舒适的跑鞋,否则很容易在跑步过程中伤害到自己的脚趾脚背或者是脚踝。
第三步:
跑前要有一个跑前热身运动的过程,比如快步先走一公里或者是原地高抬腿三组,每组20次左右即可。
第四步:
开始跑步要注意节奏和每步间的步幅,不可过大过小,应该是呼吸均匀。
第五步:
时速一般保证每小时6公里以内就可以了,跑一段时间感觉心律上来了就要及时调整自己呼吸节奏,按自已习惯三吸一呼或者是四吸一呼都可以,只要感觉身体没有过度疲劳就好。
Ⅷ 中长跑的训练方法是什么
呼吸方法
中长跑过程中,人体消耗能量大,对氧气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长跑途中,为了加大肺通气量,呼吸时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的方法。呼吸节奏应和跑步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七、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中长跑时,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这是中长跑中的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后,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在中长跑运动中,多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发生腹痛情况,主要是由胃肠痉挛引起,此时学生切不可紧张,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减慢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一段时间,疼痛就会消失。
或者采用跟随跑战术:出发后,始终跟随在领先者或小集团后面,力争在最后冲刺阶段超过对手,率先通过终点。
还有跑步的动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时一定要放松、协调。这就要求建立在正确动作的基础上,脚的着地应用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正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的摆动。
Ⅸ 如何训练长跑
中长跑的训练方法和要领:
1、把握项目的根本属性和特点,现在的中长跑比赛已不再是耐力而且是速度的较量,运动员都是在高速中跑完全程。这就需要我们在训练中把速度和耐力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高强度的训练,把培养队员保持速度的能力为训练的根本目的。
2、一阶段的训练应根据间歇训练和超负荷训练进行大运动量的耐力、速度训练。采用预计成绩和平均速度进行各种距离的训练。由短到长分段练习,从而准确的控制每一段落的速度,培养每一段落的速度感,建立阶段性的速度动力定型。例如,不等距离等间歇时间的练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