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肉鸭日食量计算方法

肉鸭日食量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30 13:36:24

‘壹’ 衡量肉鸭生产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衡量肉鸭的生产性能指标主要有生长速度、活体重、饲料转化效率(料肉比)、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成活率等。

(1)生长速度 以增重情况来衡量,每周空腹称测(以千克为单位)。

(2)活体重 指肉鸭在屠宰前禁食12小时后的体重。

(3)饲料转化效率 包括料肉比和肉料比两方面的概念。料肉比是单位体增重G(千克)的耗料量F(千克),即F/G。肉料比是单位饲料消耗量F(千克)所增加的体重G(千克),即G/F。

(4)屠体重 是肉鸭放血去羽毛后的重量(湿拔法须沥干)。

(5)半净膛重 屠体去气管、食道、嗉囊、肠、脾、胰和生殖器官,留心、肝(去胆)、肺、肾、腺胃、肌胃(除去内容物及角质膜)和腹脂的重量。

(6)全净膛重 是指半净膛胴体去除心、肝、腺胃、肌胃、腹脂,保留头、脚的重量。

(7)肉鸭常用的屠宰率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屠宰率=屠体重/活重×100%

半净膛率=半净膛重/活重×100%

全净膛率=全净膛重/活重×100%

胸肌率=胸肌重/全净膛重×100%

腿肌率=大小腿肌重/全净膛重×100%

‘贰’ 生产中常用那些指标衡量肉鸭的生产性能_

衡量肉鸭的生产性能指标主要有活体重、饲料转化效率(料重比)、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成活率等。_ (1)活体重:指肉鸭在屠宰前禁食12小时后的体重。_ (2)饲料转化效率:包括料肉比和肉料比两方面的概念。料肉比是单位体增重G(千克)的耗料量F(千克),即:F/G。肉料比是单位饲料消耗量F(千克)所增加的体重G(千克),即:G/F。_ (3)屠体重:是肉鸭放血去羽毛后的重量(湿拔法须沥干)。_ (4)半净膛重:屠体去气管、食道、嗉囊、肠、脾、胰和生殖器官,留心、肝(去胆)、肺、肾、腺胃、肌胃(除去内容物及角质膜)和腹脂的重量。_ (5)全净膛重:是指半净膛胴体去除心、肝、腺胃、肌胃、腹脂,保留头、脚的重量。_(6)肉鸭常用的屠宰率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_屠宰率(%)=屠体重/活重×100_半净膛率(%)=半净膛重/活重×100_全净膛率(%)=全净膛重/活重×100_胸肌率(%)=胸肌重/全净膛重×100_腿肌率(%)=大小腿肌重/全净膛重×100_

‘叁’ 肉鸭料肉比怎么

料肉比 也就是转化率 是指料的综合除以毛鸭总重 一般3斤5两左右的鸭最近的转化率在1.63到1.7左右 6斤以上的鸭在2斤左右

‘肆’ 乌鸡的采食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肉鸡:从第一天开始每天增加5克。即1000只白羽肉鸡第35日龄采食量为:
5g×35d×1000÷500=350(斤)
817肉杂鸡:采食量为白羽肉鸡的50%。即1000只817肉杂鸡第35日龄采食量为:
5g×35d×1000÷500÷2=175(斤)
蛋鸡:每只鸡每天的采食量为:(单位为克)前1-9天,采食量为日龄数加2;第10-19天,采食量为日龄数加1;20-49天,采食量为日龄数;第50-120天,采食量为50+(日龄数-50)
÷2;121日龄之后每天的采食量维持在120-125之间。即1000只蛋鸡第35天的采食量为:
35×1000÷500=70?(斤)
肉鸭:十天2两;二十天3两;三十天5两。
肉种鸭:三周末36g,以后每周增加2-3g。开产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限饲

‘伍’ 雏鸡的日食量和饮水量

a)饮水要求
1-3日龄最好使用凉开水,水温在20~25℃之间,以后可以使用自来水或清洁的地下水。水中可适当的添加多维抗应激,如果鸡苗健康可以不加抗生素。
b)水量要求
1-2日龄使用饮水器饮水,为了保持饮水卫生,每天应更换2次,在2日龄左右开始逐步更换用乳头饮水器饮水。
c) 饮水量计算方法
一般春秋两季:给水量=投料量×2(即料水比为1:2)
冬季:给水量=投料量×1~2(即料水比为1:2~1)
夏季:给水量=投料量×2~3(即料水比为1:2~3)

‘陆’ 谁知道鸭的采食量如何计算

肉鸭:十天2两;二十天3两;三十天5两。

有多种日粮因素可以影响采食量。尤其是日粮养分的含量不足时或者大大超过机体需要量时。由于肉禽都已经过了对体增重的选育,它们对日粮因素影响的反应性都低于蛋禽。肉禽采食时,只要不因日粮中含毒素、环境因素或疾病因素等原因而受到限制,通常都吃得非常饱。



(6)肉鸭日食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应激会减少肉禽的采食量。与应激反应有关的应激激素水平的增高,会使机体动用其养分储备。应激反应期间养分的吸收和肠道运动都会减弱,采食量也会相应降低。

尽管急性应激可引起短暂的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受到的影响也很小,但慢性应激则会对采食量产生明显而持久的有害影响。慢性应激可产生于三大环境因子:热应激,恶劣的空气质量,恶劣的垫料质量。

实际生产中,供给动物饲料时,既要使动物的实际采食量符合动物的生理需求,又可通过人为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调控采食量以达到一定的生产目的。

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量中给出的采食量仅仅是定额,它是根据动物营养原理和大量动物实验结果而确定的理论值,为动物不同生产阶段的平均采食量。该定额不等同于实际采食量。

‘柒’ 肉鸭套苗套料公式

摘要 套料,有公式的!一般鸭子能长大6公斤,肉料比按1.8算,一个鸭子大约能吃掉11公斤的饲料

‘捌’ 怎样计算日全食发生的时间及过程和原理

看来你也是个天文爱好者
日食和月食的“季节”
原理:
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即农历初一当日。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但因太阳轨道(黄道)与月球轨道(白道)成5°9′交角,故并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发生,而日食发生时,日月两者皆一定在“黄白交点”(升交点或降交点)附近发生。

日、月食的发生必须是新月和满月出现在黄白交点的一定界限之内,这个界限就叫做“食限”。计算表明,对日食而言,如果新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8度左右的范围内,就可能发生日食;如果新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6度左右的范围内,则一定有日食发生。

对月食而言,如果望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2度左右的范围内,就可能发生月食;如果望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0度左右的范围内,则一定有月食发生。

由于黄道和白道的交点有两个,这两个交点相距180度,所以一年之中有两段时间可能发生日食和月食,这两段时间都称为“食季”,它们相距半年。

太阳每天在黄道上向东移动约1度,由于日食的食限为18度左右的范围,太阳从黄道和白道交点以西的18度运行到黄道和自道交点以东的18度,大约需要36天,也就是说日食的每一个食季为36天。对于月食而言,它的食限为12度左右,因此月食的每一个食季就只有24天。

一年之中有几次

日食的一个食季是36天,这个天数比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29.53还要长。因此在一个日食的食季内必定会发生一次日食,也可能发生两次日食。一年之中有两个日食食季,所以在一年之内至少有两次日食发生,也可能有四次日食发生(如果每个食季中都包含两个朔日的话)。

月食的一个食季为24天,这个天数比一个朔望月的平均大数29.53天还要短。因此在月食的一个食季内可能包含一个望月,也可能没有望月在内,也就是说,在这个食季内可能有一次月食发生,也可能连一次月食也不会发生。一年之中月食的食季也是有两个;”所以在一年之中,可能有两次月食发生,也可能连一次月食也不会发生。

一年之中,日、月食的次数最多时可以达到六次,即四次日食和两次月食.但是实际上有时候一年之中的日、月食次数可以多达七次,即五次日食和两次月食,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如1935年就曾发生过五次日食和两次月食,将来的2160年也会是这样;1917年和1982年就曾发生过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那么,为什么一年之内的日、月食会多达七次呢?

这是由于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黄道和白道的交点会不断地沿着黄道从东向西移动,每年约移动20度,这个方向与太阳沿黄道运行的方向相反,因此太阳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交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这个间隔叫“食年”)比一年(365.2422天)要短,只有346.62天,要约少19天。这样就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年365.2422天之内,包含了两个完整的食季和一个不完整的食季。比方说第一个食季开始1月初,那么经过346.62天一个食年之后,第三个食季就会在同一年的12月中旬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发生五次日食和两次月食;另一种情况是一年365.2422天之内,包含了两个不完整的食季(一个在年头,一个在年尾)和一个完整的食季,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发生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一年中日、月食所可能发生的次数归纳如下:

一年中日、月食最少有两次,而且这两次都是日食;

一年中可能一次月食都不会发生(如1980年);

一年中日、月食最多可以有七次:五次日食和两次月食(例如1935年),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例如1917年和 1982年)。

一般说来,最常见的情况是一年中有四次日、月食:两次日食和两次月食。

上面这些情况只是对全地球来说的。至于对地球的某个地点而言,一年内能看到日、月食的机会就要少得多。

另外,从上面的数字来看,一年中日食发生的次数比月食发生的次数多,但实际上人们却往往看到月食的次数比看到日食的次数多。这是由于月食发生时,背着太阳的那半个地球上的人都可以看到;而在日食发生时,月亮的影锥只扫过地球上一个狭窄的地带,只有在这部分地区的人才能看到日食,尤其是日全食发生时,全食带的范围更小,宽度只不过二三百千米,因此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才能看到。平均起来,一个地方要二三百年才能看见一次日全食。因此有不少的人一生也没有看到日全食是不足为奇的。例如1961年3月2日夜里发生的月食,在我国、整个亚洲以及欧洲地区都可以看到。而1968年9月22日发生的日全食,在我国只有新疆的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全食,在北京只能看到日偏食,而在上海,什么也看不到。

20世纪(1901-1999)发生全世界范围内日食的次数
种类 次数
日偏食 78
日环食 73
日全食 71
混合食 6
总计 228
日食和月食的周期性

由于地球绕太阳和月亮绕地球的公转运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也具有其循环的周期性。

早在古代,巴比伦人根据对日食和月食的长期统计,发现了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有一个223个朔望月的周期。这个223个朔望月的周期便被称为“沙罗周期”,“沙罗”就是重复的意思。

223个朔望月等于6585.3天(223×29.530588),即18年零11.3天,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有5个闰年,那就是18年零10.3天。在这段时间内,太阳、月亮和黄白交点的相对位置在经常改变着,而经过一个沙罗周期之后,太阳、月亮和黄白交点差不多又回到原来相对的位置,因此便会出现同上一次情况相类似的日、月食,但见食的地点会有所变化,这里就不再细述了。

在我国汉代也发现日、月食具有一个135个朔望月的周期。135个朔望月等于3986.6天,约等于11年少31天,也就是说日、月食每过11年少31天重复发生一次。这个循环周期记载在汉代的“三统历”中,因此也称为“三统历周期”。

此外,人们还发现日、月食还有其他的循环周期。比如以358个朔望月为周期的纽康周期(合29年少20日),以235个朔望月为周期的米顿周期(合19年)等等,但这些周期都是非常粗略的,只能粗略地推算出日、月食发生的日期,并不能确定日、月食发生的准确时刻,食分的大小和见食的地区。准确的日、月食发生的时间以及交食情况,需要经过专门的严格推算,这已经是属于相当专门的历书天文学中“食论”的研究范围了。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就担负着日、月食预报的工作。

日全食基本知识
[编辑本段]

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初亏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月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
食既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了。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着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
日食发生规律
每年日食最多出现5次,如果出现5次,那么一定都是偏食。地球上每年至少有2次日食。在南北极地区只能看到日偏食。日全食大约1年半发生一次。每次日食都是在日出时从某一点开始,然后沿着日食带在日没时结束。从开始点到结束点大约绕地球半圈。
沙罗周期
同样的日食(全食、环食和偏食)每18年零11天或者6,585.32天(沙罗周期)会发生一次,但能观测得到的地区并不一样,只是日食时间一样而已,并且日食类型也不一定一样。因为沙罗周期的长度是6,585.32天,并不是整数,所以,如果在地球同一个地点再出现一次日食(并不一定是同一类型日食),要等待3个沙罗期。在每次日食发生后的三分之一个沙罗周期会发生下一次日食,在3个沙罗期大约54年零33天之后,日食会在同一个地区重新出现。现在有12个不同的大沙罗周期出现,一个出现在1937,1955,1973,1991和2009(中国长江流域、武汉、杭州)的连续的大约7.5分钟的日食。
日食带及月球影子
日食带(月球影子)在赤道地区每小时移动约1,100英里,两极则达到每小时5,000英里。最宽的日全食带为167英里。在日全食经过的地区,可以看到偏食的范围最高达3,000英里。日全食带一般经过的地区是在海洋或荒无人烟的地方。
日食原理
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近的点上。发生日环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的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远的点上。食既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了。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着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

之所以会发生日全食,是因为存在一种神奇的对称性。太阳的直径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离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结果,当月亮完全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对那些完全处于月亮阴影中的人来说,太阳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挡了。太阳变成了黑色,只留下一个金色的光环,天空变成了靛青色。鸟儿此时会失去方向,或者会飞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动物则可能睡眼惺忪地出来活动。
日食发生时的影响及现象
发生日全食时,光线穿过树叶的缝隙投影出新月的影子。发生日全食时,动物常常准备睡觉,或行为异常。发生日全食时,当地的温度通常会下降至少20度以上。当99 %的太阳表面被覆盖时,能看到的晨昏蒙影现象。在日全食期间,地平线的周围会有一个窄的光带,这是因为观察者并不是直接站在月亮的影子下面,地球和月亮有一定的距离。在现代的原子钟出现之前,天文学家通过对日食的古代记录进行研究,发现地球旋转的周期每个世纪变慢了0.001秒。
日食过程
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初亏
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月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
食既
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了。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着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
食甚
食既以后,月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就达到食甚。
生光
对日偏食来说,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月亮继续往东移动,当月面的西边缘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它是日全食结束的时刻。在生光将发生之前,钻石环、倍利珠的现象又会出现在太阳的西边缘,但也是很快就会消失。接着在太阳西边缘又射出一线刺眼的光芒,原来在日全食时可以看到的色球层、日珥、日冕等现象迅即隐没在阳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阳光重新普照大地。
复圆
生光之后,月面继续移离日面,太阳被遮蔽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切的刹那,称为复圆。这时太阳又呈现出圆盘形状,整个日全食过程就宣告结束了。
倍利珠/钻石环
在太阳将要被月亮完全挡住时,在日面的东边缘会突然出现一弧像钻石似的光芒,好像钻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闪耀光芒,这就是钻石环(Diamond Ring),同时在瞬间形成为一串发光的亮点,像一串光辉夺目的珍珠高高地悬挂在漆黑的天空中,这种现象叫做珍珠食,英国天文学家倍利最早描述了这种现象,因此又称为倍利珠(Baily Beads)。这是由于月球表面有许多崎岖不平的山峰,当阳光照射到月球边缘时,就形成了倍利珠现象。倍利珠出现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一二秒钟,紧接着太阳光就全部被遮盖住而发生日全食了。
食分
用来表示日食的程度。对于日食而言,食分并不表示太阳圆面被遮俺的面积,而是表示日面直径的被遮部分与太阳直径的比值。以太阳的直径作为1,如果食分为0.5,这就表示太阳的直径被遮去了一半;如果食分为1,那就是太阳的整个圆面被遮住,那就是日全食。很显然,食分越大,日面被遮掩的程度就越大。日偏食的食分是小于1.0的,日全食的食分是1.0。
食带
由于月亮的影锥又细又长,所以当它落到地球表面时,所占的面积很小,至多不会超过地球总面积的万分之一,它的直径最大也只有二百六十多千米。当月球绕地球转动时,影锥就在地面上自西向东扫过一段比较长的地带,在月影扫过的地带,就都可以看见日食。所以这条带就叫做“日食带”。带内发生日全食的,就叫全食带;带内发生日环食的,就叫环食带。可以看到偏食的范围很广阔,已经不像一条带子,而是很大的一片地区。
全食带是一条宽度不过二三百千米,长约数千到10000千米的狭窄路径(有时全食带的宽度甚至只有几千米),只有在全食带扫过的地区才能看见日全食或日环食的发生。全食带的两旁是较广阔的半影扫过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内可见偏食。离全食带愈近的偏食区,所见偏食程度愈大;离带愈远,可见偏食程度愈小;半影区以外的地方是看不见日食的。
由于月球是由西向东运行,所以它的影子也是沿同一方向运行,因此各地看到日食的时间是不同的。当地面上的西部地区已经处在黑影区域内,这一地区的人已经看到日食时,东部地区的人却不能同时看到日食,得在月影向东移来后才能看到日食。所以,西部地区的人总是比东部地区的人先看到日食。
日食每年都有发生,但由于全食带是一条狭窄的影带,据估计,平均每200~300年,某一地区或城市才有机会被全食带扫过,所以,对住在一个城市的人来说,一生可能未看到过一次日全食。
日食持续时间
日食的时间长短,同月球影锥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以及地球的自转方向有关。以日全食来说,由于月球的视直径仅略大于太阳,同时月影在地面移动速度很快,因此日全食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在全食带的某个地点所看到的日全食时间通常只有两三分钟,最多不超过7分钟。如果全食带经过赤道附近地区,日全食时间就可延续到7分40秒,这时是观测日全食的最好机会。
在发生日环食时,月亮总是位于远地点附近,这时月亮运行的速度较慢,因此日环食的时间比较长,如果日环食发生在赤道附近,那么在赤道附近观测日环食的时间可长达12分42秒。
就全球范围来说,如果把月亮半影开始遮掩日面的时间计算在内,日食时间的长度由初亏至复圆的整个过程可长达三个半小时。
日偏食的时候,由于月影范围大于其本影,食相经过的时间长短要视食分的大小而定,食分愈大,时间也就愈长。

=================================================================================

2009年7月22日 上午9点35分 华东日全食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是人类近百年里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到6分钟。
后年可观时间最长日全食
中国在2009年将各有一次日全食。其中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是人类近百年里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到6分钟。这次日全食在长江流域如上海、合肥、苏州杭州等地都能够观看,其中铜陵是最佳观测点。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就能感受天一下子变黑的感觉。有文献指出若发生日全食,若天气晴朗,甚至将可以在日全食期间观测到天上的星星!
因为那次日全食带横扫整个中国人口稠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备受关注。

2008年8月1日
这次日食的食分为1.039,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2分27秒,北美洲东北部、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可见,其中加拿大北部、格陵兰、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蒙古和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部分地区可见全食。
在中国境内,考虑到太阳高度、地理和交通等综合因素,甘肃省金昌市是一个较佳的观测地点,月球本影中心将从金昌市市中心以北仅12千米处经过,可以获得长度约1分45秒的日全食时间

阅读全文

与肉鸭日食量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域故障分析方法 浏览:74
洗衣机使用方法的视频 浏览:512
婴幼儿皮炎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944
广电路由器连接电视方法 浏览:202
消防编码器的使用方法 浏览:721
如何正确方法画出粽子 浏览:645
用什么方法可以查出输尿管癌症 浏览:295
如何止住流泪的方法 浏览:963
怎么发制海参的方法 浏览:210
什么叫分步说明的方法 浏览:429
用哪些方法可以预防糖尿病 浏览:459
甲亢治疗方法比较 浏览:573
分数计算方法如何运用 浏览:493
ipadqq麦克风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59
免疫缺陷病治疗方法 浏览:855
脚尖地面上组合训练方法 浏览:433
海鲜对虾的食用方法 浏览:386
如何理解决策力的方法 浏览:787
颈肩痛的最好锻炼方法骨科医生 浏览:796
钢的热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