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植物生长周期播种的第一天算吗
植物的生长周期应该从种子发芽开始算,经过种子发芽、长出幼苗、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到产生第一粒种子,这段时间就是该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应该从播种的第一天算的。谢谢
② 求植物生长周期
年生长周期是指每年随着气候变化,植物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与外界环境因子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年生长周期中,这种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植物器官的形态变化时期称为物候期(phonological
period)。不同园艺植物种类、不同品种物候期有明显的差异。环境条件、栽培技术也会改变或影响物候期。生产上常以此来调节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年生长周期变化在落叶果树和落叶观赏树木中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之分;常绿树木在年生长周期中无明显的休眠期。1年生植物仅有生长期。介于两者之间,2年生植物中部分有明显的休眠期,有些则没有。现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例,阐述园艺植物年生长周期特点。
(1)生长期(growth
period)
生长期是指植物各部分器官表现出显着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时期。落叶树木自春季萌芽开始,至秋季落叶为止。主要包括萌芽、营养生长、开花坐果、果实发育和成熟、花芽分化和落叶等物候期。而常绿树木由于开花、营养生长、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可同时进行,老叶的脱落又多发生在新叶展开之后,1年内可多次萌发新梢。有些树木可多次花芽分化,多次开花结果,其物候期更为错综复杂。尽管如此,同一植物年生长周期顺序是基本不变的,各物候期出现的早晚则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变化,尤以温度影响最大。
(2)休眠期(dormant
period)
休眠期是指植物的芽、种子或其他器官生命活动微弱、生长发育表现停滞的时期。植物的休眠器官主要是种子和芽。如苹果、桃、板栗、牡丹等种子须低温层积处理,减少种皮及胚乳中抑制发芽物质后才能发芽。而芽的休眠则包括落叶树木越冬时的休眠、大蒜和马铃薯等的鳞茎、块茎休眠。
①
落叶果树的休眠:落叶果树的休眠期通常指秋季落叶后至来年春季萌芽前的一段时期。休眠期长短因树种、品种、原产地环境及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等而异。一般原产寒带的植物,休眠期长,要求温度也较低。当地气候条件中尤以温度高低影响最大,直接左右休眠期的长短。通常温度越低,休眠时间越短;温度越高,休眠时间越长。落叶树木所需要的低温一般为0.6—4.4℃。
②
块茎、鳞茎的休眠:马铃薯的休眠实际上始于块茎开始膨大的时刻,但休眠期的计算则是从收获到幼芽萌发的天数,其为自然休眠,在25℃左右温度下,可休眠1—3个月。自然休眠结束后,至播种前,尚需在O一4℃继续被迫休眠。洋葱、大蒜等的休眠与马铃薯类似。
③
常绿果树、观赏林木等的休眠:常绿木本植物一般无明显的自然休眠,但外界环境变化时也可导致其短暂的休眠,如低温、高温、干旱等使树体进入被迫休眠状态。一旦不良环境解除,即可迅速恢复生长。
③ 作物生长期怎样计算
从作物播种出苗以后到成熟收获或者生产出足够数量的合格产品采收这一阶段为作物的生长期。
作物,直接或间接为人类需要而栽培的植物。“作物”一词由日语转借而来,在中国古籍中则称“禾稼”或“谷” 。古代有所谓“五谷”、“六谷”、“九谷”、以至“百谷”之称,其中谷的含义不断发展,由稻、黍稷、麦、菽,逐步扩大到麻类、瓜果、蔬菜乃至所有栽培植物。中国农业文献中自20世纪初开始引用“作物”一词,今已普及,俗称“庄稼”。
④ 树木的年龄怎样计算
人们都会唱“HappyBirthday”这支生日歌,每年自己或朋友过生日时,大家都唱生日歌以示祝贺。那么,树木也有年龄吗?怎么计算它们的年龄呢?
许多人家的厨房里都有一个圆圆的厚木墩,那是切肉用的。当刚刚买来这种木墩的时候,你对它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上面有一圈又一圈的密密麻麻的木纹,这些木纹有深颜色和浅颜色,宽度也不一致,这就叫做年轮。树木的年轮记录着它们的年龄,每年长出一轮,因此数一数年轮就知道树木的年龄了。一年四季当中,树木生长的速度并不相同。春天阳光明媚,雨水充足,气候温和,树木生长得很快,这时生长出来的细胞体积大,数量也多,因此细胞壁较薄,木材的质地疏松,颜色也浅;而在秋季,天气渐渐凉了,雨量减少了,阳光也失去了夏天的炎热,树木生长速度就减慢了,这时生长出来的细胞体积小、数量少,细胞壁变厚,质地紧密,颜色就比较深。到了第二年,在去年深颜色的秋材之外,又生长出浅颜色的春材,这样年复一年,深浅不同的颜色互相间隔,就形成了一圈又一圈层次分明的花纹。根据树桩的年轮就能知道树木的年龄了。
和植物的年龄比起来,动物的年龄就太短暂了。鲸鱼大约可以活70多年,大象可以活60多年。但是,许多树木至少都可以活100年以上,葡萄树能活80~100年;杏树和柿子树能活100多年;枣树能活100~200年;苹果树能活200年;柑橘和板栗树能活200~300年;梨树能活300年;核桃树能活300~400年;杨树能活200~600年;榆树和国槐能活500多年;红杉树能活将近4000年。山相是落羽杉的近亲,墨西哥南部的圣玛利亚德图尔教堂就有棵山相,它高47米,周长将近40米,年龄大约有4000年了。50年代科学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一棵刺果松,据说它的年龄已有4500岁。
在我国也有许多1000多年的老树。据说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皇帝的陵园里,有一棵“黄陵古柏”是轩辕皇帝亲手栽种的,到现在已有近5000年的树龄;在山东曲阜孔庙有一棵松树,据说是孔子种植的,距今已有2400多年;南京有一棵六朝松已经活了1400多年;江西庐山的黄龙寺有一棵晋朝的银杏树年龄将近1600年了;北京西山的潭拓寺也有一棵高大繁茂的银杏树,树高约40米,直径将近4米,据说是辽代种植的,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其他地方的树木爷爷也很多。西伯利亚松可以活到1200岁;欧洲的雪松和紫杉可以活到3000岁;前面讲过的坦桑尼亚的波巴布树年龄最大的竟然有5150岁了。1749年,法国科学家亚当森到非洲西部的一个小岛上旅行,发现了300年前英国人刻在一棵大树上的文字,经测量,他判断这棵树已有6000年的树龄了。在大西洋的一些岛屿上,有一种龙血树,活5000岁或6000岁的树木只能算是中年。早在500年前,一位西班牙人在位于非洲西北部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岛上测定过一棵龙血树,估计它的年龄大约是8000岁到1万岁,但是,在1827年受到暴风雨的袭击死去了,这可能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年龄最大的树木了。
根据树木的年轮,科学家不仅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还可以了解到许多重要的信息。年轮的宽窄与树林生长的气候有很大关系。如果树木生长时雨量丰富,阳光充足,气温适宜,年轮就宽;反之雨量稀少,气温偏低或偏高,阳光也不充足,年轮就狭窄。因此,科学家往往要根据年轮的变化来推测自然历史和气候变迁的情况。美国科学家就根据从年轮得到的信息,发现美国西部草原每隔几年就发生一次干旱,因此成功地预报了1976年的严重旱情。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有一个梅萨费尔德国家公园,古代印第安人在那里留下了300多座住宅,它们代表了印第安人的村落普韦布洛的最高水平。但是,在13世纪后期他们突然离开了自己的家园,那里成了一片废墟,为什么?根据年轮提供的气象信息分析,原来在13世纪最后的25年里,那里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人们只好背井离乡。
年轮在环境科学和医学方面也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帮助。德国科学家用光谱法对3个地区的树木年轮进行对比,掌握了将近120年到160年间这些地区铅、锌、锰等金属造成的污染,找出了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科学家发现黑龙江省和山东省一些地区的树木中钼的含量变化与克山病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关系,年轮中钼的含量低,克山病发病率就高。另外,美国科学家还利用年轮进行地震研究。由于地震往往会造成地面倾斜,而树木又有笔直生长的倾向,因此年轮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就可以了解当地历史上发生地震的时间、强度和周期,于是就有可能做出成功的地震预报。
从树桩的横断面把树木锯开,自然很容易看到了年轮的变化,但是,这样一来,这棵树木也就死了。如果要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如果遇到非常珍贵的树木,条件不允许这样观察它们的年轮,该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专用工具:钻具。它能从树皮一直钻到树心,然后取出一个薄片,如果它提供的信息不够充分,我们可以再换一个角度,另取一片,这样就不会影响树木的寿命和生长,而又能了解树木的年轮所包含的各种数据。近年来,日本科学家又把CT扫描方法用来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而且还可以对古代建筑的木质结构和古代木雕进行科学研究。
⑤ 大豆生长期怎么算
生长期指植物任意两个发育期相间隔的日数,它表示两个发育期之间持续生长的时间。
大豆生长期指植物任意两个发育期相间隔的日数,它表示两个发育期之间持续生长的时间。
例如,大豆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持续日数,表示该作物的整个生长时期。
⑥ 植株生长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1.去胚乳小麦幼苗法
此法是测定抑制光合作用除草剂的专用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挑选出长势一致的幼苗,摘除幼苗的胚乳后,用供试药液处理幼苗,培育一定的时间,测定幼苗的株高,以株高抑制率来衡量药剂的活性。该方法测定周期短(一般只需6~7d),且操作简便。
2.萝卜子叶法
此法适用测定触杀性及影响氮代谢的除草剂。一般步骤是先将萝卜籽催芽成幼苗后切下子叶,并用不同浓度的供试药液处理子叶,保持恒温,并在一定的光强下培养一段时间,称量鲜重及测定叶绿素的含量,计算IC50。
此外类似的方法还有番茄法、再生苗测重法、浸液浸渍法等。
⑦ 什么是生长速率法
一、生长速率
植物的生长速率有两种表示法。一种是绝对生长速率(absolute growth rate,AGR);另一种是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
1.绝对生长速率 指单位时间内植株的绝对生长量。可用下式表示:
AGR=dQ dt (8-1)式中的Q-数量,可用重量、体积、面积、长度、直径或数目(例如叶片数)来表示。T-时间,可用s、min、h、d等表示。植物的绝对生长速率,因物种、生育期及环境条件等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例如,雨后春笋的生长速率可达50~90cm·d-1;而生长在北极的北美云杉生长速率仅为每年0.3cm ;小麦的茎杆在抽穗期生长速率为5~6cm·d-1 ;拔节期的玉米生长速率为10~15cm·d-1,而抽雄后的株高就停止增长。
2.相对生长速率 在比较不同材料的生长速率时,绝对生长常受到限制,因为材料本身的大小会显着地影响结果的可比性,为了充分显示幼小植株或器官的生长程度,常用相对生长速率表示。相对生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比值,或者说原有物质在某一时间内的(瞬间)增加量。可用下式表示:
RGR= 1/ Q × dQ/dt (8-2)
Q-原有物质的数量,dQ/dt-瞬间增量。例如竹笋的相对生长速率约为0.005mm·cm-1·min-1;而黑麦的花丝在开花时的相对生长速率可达2.0mm·cm-1·min-1。
在试验期间的平均相对生长速率(R)可用下式表示:
R=(lnQ2-lnQ1 )/(t2-t1) (8-3)
Q1-第一次取样时(t1)的植物数量,Q2-第二次取样时(t2)的植物数量。Ln-自然对数。RGR或R的单位依Q的单位而定,Q如以干重表示,RGR或R的单位为mg·g-1·d-1。
⑧ 植物株高怎么计算
植物株高怎么计算?
植物株高计算最简单的方法是让植物长在土壤以上的杆部一直到植物最高处的第一个胚芽来计算。
生长率就是一段时间的生长高度除以时间,比如你6月1号测定株高15cm,6月3号测定株高21cm,植物生长速率就是(21-15)/2=3cm,就是说每天生长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