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珠江涨潮的计算方法

珠江涨潮的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8 14:52:27

① 谁能给个最简单的计算潮汐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

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

② 珠江什么时间涨潮退潮,具体时间,谢谢

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十五的早上六点和下午18:00潮位涨到最高, 中午12:00和凌晨0:00降到最低。然后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 拖延48分钟 海水涨落潮规律是: 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落潮时间的1小时候后去是最合适,能看到滩涂一点一点从海水中露出。大潮日期:农历的十八和农历的初三 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 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
掌握了规律,记住计算公式应该不是难事,下面就拿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此公式: 1)2000/12/31:农历日期是初六,因此涨潮时间是6*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4点48分2)2001/10/28:农历日期是十二,因此涨潮时间是12*0.8=9.6,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9点363) 2002/01/01:农历是十八,涨潮时间是(18-15)*0.8=2.4,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2点24分4) 2014/07/17:农历是廿一,涨潮时间是(21-15)*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4点48

怎么计算涨潮时间

方法一
1、农历日期小于十五的:
涨潮时间=农历日期×0.8
退潮时间=农历日期×0.8-6
2、农历日期大于十五的:
涨潮时间=(农历日期-15)×0.8;
退潮时间=(农历日期-15)×0.8-6
计算出的时间是12小时制的。
方法二
1、当日高潮时间:
上半月计算方法:(农历日期数-1)×0.8+5.7=涨潮时间
下半月计算方法:(农历日期数-16)×0.8+5.7=涨潮时间
2、明日高潮时间计算法:
今日涨潮时间+48分钟=明日涨潮时间。
举例说明
今假设日涨潮为8点钟,那么明日涨潮时间就是8点48分。
日照海域潮汐为正规半日潮,一天有两个涨潮,两个涨潮×间隔时间为12小时24分,最涨潮至最退潮间隔时间为6小时。

④ 涨潮、落潮的时间是怎么算的

海水的涨潮退潮是受到月球引力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地理现象,因此有规律可循,15天轮回一次。第二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具体测算方法是:
方法一
1、农历日期小于十五的:
涨潮时间 = 农历日期×0.8
退潮时间 = 农历日期×0.8-6
2、农历日期大于十五的:
涨潮时间 =(农历日期-15)×0.8;
退潮时间 =(农历日期-15)×0.8-6
计算出的时间是12小时制的。
方法二
1、当日高潮时间:
上半月计算方法:(农历日期数-1)× 0.8+5.7 = 涨潮时间
下半月计算方法:(农历日期数-16)× 0.8+5.7 = 涨潮时间
2、明日高潮时间计算法:
今日涨潮时间+48分钟 = 明日涨潮时间。
在每日里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发现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现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过当地子午线时)前后。低潮时间则在月出月落前后,并且每日的高(低)潮时间逐日后移约48分钟,即每天晚48分钟(0.8小时)。每月的两次大潮是农历初一、十五附近几天,两次小潮是在农历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几天。但在实际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时间,并不正好是上述时间,因为地球形状很复杂,所以各地发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时间要比理论上拖后几天。如:山东半岛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涨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后潮的涨落又最小。

⑤ 为什么江水每天都涨潮退潮呀没有规律吗

原因:地球上的海水或江水,受到太阳、月球的引力以及地球自转的影响,在每天早晚会各有一次水位的涨落,这种现象,早称之为潮,晚称之为汐。

规律:每月的农历初一到初五活(或者农历十六到二十)为大潮汐,农历初六到十二(或者二十一到二十五)为小潮汐,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延后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

有个计算公式:

满潮时间=(农历日—1或16)乘以0.8+10:32

干潮时间=满潮时间 加或减6:12 

(5)珠江涨潮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潮汐的形成原因如下:

先说月球的作用。把地球和月球看做质点,说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实际上是月球和地球都绕二者的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只是地球的圆周轨道小得多。(双星的两个质量相近的星球的圆周轨道近似相等)以地心为非惯性参照物,地球质点受到月球质点的万有引力正是地球质点绕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而此向心力对应的惯性力与此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地球质点受月球质点的万有引力与这个惯性力相互抵消。

既然地球被看做质点,就可以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动力学规律看做与地球质点完全一样。这样物体受的月球的万有引力和与之对应的惯性力相互抵消。

实际上地球的体积很大,在离月球最近的地面上的物体,绕地、月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明显小于地球质点的轨道半径,物体所受月球的万有引力就会大于所受对应的惯性力,这两个力不能再抵消,其合力与物体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方向相反,使物体的重力明显变小。

如果所说的“物体”是这里的海水,那么这里就会有涨潮发生。用同样的方法研究离月球最远的地面上的物体,月球对此处物体的万有引力小于与之对应的惯性力,它们的合力又是与地球对此处物体的万有引力方向相反,也是使物体的重力明显变小。所以在离月球最远的那部分海水同时也会有涨潮发生。这就使本应是球形的海平面微微呈现出纺锤体形状。

研究太阳对潮汐的作用,与研究月亮作用的方法相同。如果认为地球绕太阳的中心做圆周运动,问题就简单了。这里不做详细论述。

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发生都是上述原因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月亮潮比太阳潮显着。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和—塑性导致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

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磨擦,以1.7TW(1.7x10^12W)的速率消散。

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另外在第天也有涨潮发生,由于月球每天在地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⑥ 计算潮汐时间的简明公式是什么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通过实践总结出许多潮汐的计算方法,如八分算潮法就是其中较为简单的一种。公式为:农历上半月,即初一至十五,日历×0.8,例如是十五,那么当天涨潮的时间就是15×0.8=12,即12点整。到了下半月,只要将日历数(农历)先减去15,再乘以0.8就可以算出潮汐时间,例如是二十,那么当天涨潮的时间就是(20-15)×0.8=4,即4点整。

⑦ 怎样算涨潮落潮

海水涨潮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

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

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

涨潮退潮一般间隔6个小时,一天涨潮退潮各两次。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

(7)珠江涨潮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潮汐是受地球的引力,风力,气压等因素的影响和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月亮或太阳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们把吸引海水涨潮的力叫引潮力。

由于地球表面各地纬度不同和海区地形,深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各处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也出现差异,一般正对着月亮的地方引潮力就大,而背对着的月亮的海水所受引潮力变小,潮汐的大小和涨落时刻逐日不同,因月球的引潮力约为太阳的2.17倍,故潮汐现象主要随月球的变化而变化。

这使地球上的海水发生了时涨时退的运动,从而形成了潮汐现象。海洋中的潮汐其涨潮和退潮所历的时间大致相等,半日潮各为6时12分,全日潮各为12时24分。月亮绕地球一周是24小时48分钟,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时48分钟,一昼夜之间自然有两次涨落。潮汐一般很守时。

关于涨潮、退潮的规律:

在每日里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发现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现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过当地子午线时)前后。低潮时间则在月出月落前后,并且每日的高(低)潮时间逐日后移约48分钟,即每天晚48分钟(0.8小时)。

每月的两次大潮是农历初一、十五附近几天,两次小潮是在农历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几天。但在实际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时间,并不正好是上述时间,因为地球形状很复杂,所以各地发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时间要比理论上拖后几天。

如:山东半岛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涨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后潮的涨落又最小。

⑧ 怎么算涨潮退潮的时间

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

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

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

例子来说明一下此公式:

1)2000/12/31冲动之旅:农历日期是初六,因此涨潮时间是6*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4点48分,

2)2001/10/28:农历日期是十二,因此涨潮时间是12*0.8=9.6,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9点36分,

3) 2002/1/1,农历是十八,涨潮时间是(18-15)*0.8=2.4,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2点24分, (注:此公式是根据道听途说及本人的一些经验整理,尚有待进一步证实,尤其是高潮时间到底的维持多长,确实很难观察判断。)

还有另外一种算法,就是农历十五和农历三十都是12:00的水时,其他时候就都是40分钟的倍数(以初八为例:三十是12:00,初八就是8*40=320分钟,就是12:00加上320分钟,也就是5小时20分钟,就是5:20和17:20)算法比较烦琐,夏天水时都会推后一些。

(8)珠江涨潮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潮水类型

在一个潮汐周期(约24小时50分钟,天文学上称一个太阴日,即月球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所需的时间)里,各地潮水涨落的次数、时刻、持续时间也均不相同。潮汐现象尽管很复杂,但大致说来不外三种基本类型。

半日潮型

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中国渤海、东海、黄海的多数地点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岛、厦门等。

全日潮型

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混合潮型

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中国南海多数地点属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

阅读全文

与珠江涨潮的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荣耀6电量提醒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8
黄褐斑国外治疗方法 浏览:616
煎包机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840
电脑怎么清理桌面垃圾最快方法 浏览:606
轿车轮胎性能检测方法及其标准 浏览:439
pc肌锻炼方法教学视频 浏览:997
接触角测量仪使用方法 浏览:789
冰晶石用什么方法干燥好 浏览:897
紫砂老壶用什么方法最好 浏览:390
10元折桃心方法6步骤图片 浏览:359
天气变化如何保护自己方法 浏览:683
域故障分析方法 浏览:74
洗衣机使用方法的视频 浏览:514
婴幼儿皮炎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946
广电路由器连接电视方法 浏览:204
消防编码器的使用方法 浏览:723
如何正确方法画出粽子 浏览:646
用什么方法可以查出输尿管癌症 浏览:296
如何止住流泪的方法 浏览:965
怎么发制海参的方法 浏览: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