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引来蜜蜂自己养殖
蜜蜂最为人熟知的是采花酿蜜,所酿制的蜂蜜是一种天然营养品,真正的纯天然土蜂蜜在市场上非常畅销,因此养蜂也成为了很多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如何获取蜂源是个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怎么引来蜜蜂自己养殖吧!
五、收捕蜂群
蜜蜂诱回来后要及时过箱饲养,在这里推荐大家尽量采用活框蜂箱养殖,活框蜂箱的优势就不细说了,用过的人都知道,过箱后要及时补饲一次,饲料可用是糖浆也可以是蜂蜜水,有条件可以从其他蜂群中抽调一些子脾进来,这有利于快速稳定蜂群,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晚上用稀糖浆或蜜水奖励饲喂,直至蜂群恢复正常发展。
总结:养蜂是一件极为“甜蜜”的事业,但怎么引来蜜蜂是一个技术活,不但要具备一定的蜜蜂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要多和哪些经常诱蜂的人多交流,早日成功诱来自己的蜂群。
B. 养蜜蜂怎样养得好视频
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在消化道中花蜜可以被转化成蜂蜜。所有的雌蜜都有一种刺。蜜蜂和大蜂(一种体积较大的、较圆的蜂,身子是黑色的)都是昆虫,但是这种种类的蜂大多数都是单独居住,有一些蜂住在别的蜜蜂的蜂窝里,并且从别的蜂那里获得食物。蜜蜂这个典型的群体有一个能产卵的蜂王,性别上未发展进化的雌蜂(工蜂);还有许多能生育的雄蜂。
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蜜蜂非常有用。因为他们也能像传花粉给植物的昆虫一样行动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实际上养蜂人使用的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C. 很多农民都是通过养蜂而走上了致富之路,发展蜜蜂养殖都有什么好处呢
蜜蜂养殖是指人工饲养蜜蜂而取其蜂产品养殖项目,有数千年之久的历史,谈起养蜂人们都称其为“甜蜜的事业”,事实上也有很多农民都是通过养蜂而走上了致富之路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发展蜜蜂养殖有什么好处吧!
四、管理较简单
蜜蜂养殖的日常管理比较简单,平时定期开箱检查一下蜂群的情况,帮忙驱赶一下胡蜂、蚂蚁等敌害,在分蜂季节可能会比较忙碌,尤其是数量多的时候,这几天可能会忙得你手忙脚乱,但蜜蜂养殖在技术要求上可不简单,尤其是在疾病的防控方面,一不留神可能就会导致全军覆没,因此新手最好是先少量养殖作为副业积累经验吧!
五、劳作强度小
蜜蜂养殖的劳作强度相对其他养殖业来说要小很多,就拿定点养中蜂来说,养一箱蜂的效益和养一头猪差不多,但养一箱蜂的劳作强度比养一头猪要小很多,比如一个劳动力在农村定点养蜂可以管理30~40箱左右,而且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很空闲,如果你让一个人在农村养30~40头猪(这里不是指机械化养殖哟),估计这个人会被累死吧,
D. 蜂农怎么做才能提高蜜蜂的蜂蜜产量该如何养蜂蜜
养蜜蜂即蜜蜂养殖是人力喂养蜜蜂而取其商品包含蜂蜜、蜂王浆、蜂胶胶囊、蜂花粉、液体石蜡、蜂蛹及蜂毒等商品的工作,包含在理论上的畜产内,因此广义地说蜜蜂都是牲畜。蜜蜂养殖的历史文化有几千年时间,蜂蜜的运用是以捕鱼时期进行的。传统式养殖方法。传统式养殖蜜蜂的方法如今还有很多人们在养。就我附近而言,传统式养殖的全是养的不多的是。由于传统式养殖不便于管理蜜蜂,因此并没有一定的工艺也无法发展趋势变成经营规模
而当测算好日子的禁王,蜂王释放时恰好外部大流蜜,因为蜜蜂有随意王,蜜蜂组织纪律性正常的产生激动大回蜜水,巢内缺口蜂巢蜂王赶不及下蛋就被蜜蜂运用,随处巢房放满香嫩,这时候,蜜蜂在外部流物功效下改变了蜜蜂功效,由繁育转生产蜜环节,这类方式叫禁王增产产蜜方式,你学会了吗?好啦,养蜜蜂并没有什么知道蜜蜂生产量低后才想起有什么补求方法,我就是荔乡养蜜蜂种植户,只了解正宗蜂蜜由蜜蜂从自然界花卉收集而成,在外部流蜜前仅有想办法提前塑造适龄青年蜂,种好蜂的方法才有产蜜生产量高。
E. 养蜜蜂怎样致富
笼蜂饲养管理
笼蜂饲养管理包括:笼蜂的饲养方式,生产和饲养笼蜂的条件,蜂笼的构造,饲料的配制,笼蜂蜂王的培养,笼蜂的生产,装笼工作,笼蜂的运输,笼蜂饲养技术。
笼蜂是只有蜜蜂和蜂王,不带巢脾和蜂箱,装在纱笼中出售(或运输)的蜂群。欧美养蜂发达国家的蜜蜂繁殖场出售的笼蜂是按蜜蜂的重量(磅)计算的,所以过去称为磅蜂。蜜蜂繁殖场和养王场大多设在南方有春季蜜源的地方,主要在3~5月份出售给北方饲养。
在北方饲养笼蜂,大多采取饲养1个养蜂季节(半年左右),到秋季采完蜜以后将蜂群杀死。这样既节约了蜂群越冬的饲料蜜,提高了蜂群的单产,又省去了半年的人工管理。我国南方春季有油菜、紫云英、蚕豆等丰富的蜜粉源,气候温暖,有利于蜂群的繁殖,是理想的生产笼蜂的地方。北方群越冬时间长,饲料消耗多,蜜蜂越冬死亡率高,但是,夏季主要蜜源植物丰富,如饲养笼蜂,有利于夺取蜂产品的高产。
(一) 笼蜂的饲养方式
饲养笼蜂的方式有以下数种:
1.供北方养蜂场生产饲养
北方的养蜂场春季从南方购买笼蜂,过入蜂箱饲养,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秋季无蜜源时将蜂群杀死,还可以取得蜜蜂虫蛹。将蜂箱、巢脾、养蜂用具清理消毒以后,妥善保存备用。这种饲养方法可以节约蜂群越冬饲料蜜20千克左右,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还省去了半年管理蜂群的工作。
2.用笼蜂加强弱群和无王群
北方越冬的部分蜂群,由于饲料不佳、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越冬以后,群势削弱到难以独立生存,或者丧失了蜂王,可以将笼蜂与它们合并,使它们在大流蜜期到来时能够投入生产。
3.推广良种
出售笼蜂的蜂场必须保证质量,必须是蜂蜜、蜂王浆高产的蜂种,以青年蜂为主,蜜蜂健康无病虫害。南方的种蜂场将蜂蜜、蜂王浆高产良种或者将选育的抗病虫蜂种以笼蜂的形式推广。
4.辅助强群长途运输
在炎热季节,3~7日的长途运输,蜂群容易受闷死亡。如果采取开巢门运蜂的办法,会有部分蜜蜂飞失,使蜂群削弱,同时影响车站作业的安全。在起运蜂群以前,可以从强群分一部分蜜蜂,放人1个王台,装笼运输,到达目的地以后,除去处女王再与原群合并。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群长途运输的安全,又能防止蜜蜂飞出。
5.为农作物授粉
利用笼蜂给植物授粉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6.南北合作
南方和北方的养蜂场互助合作或者联营从事笼蜂饲养是理想的办法。这样可以减少蜂群在北方越冬、在南方越夏的损失和蜂蜜的消耗,并且节约非生产期的人工开支。
(二)生产和饲养笼蜂的条件
生产笼蜂的蜂场除去在蜜源植物丰富的地方建立场址以外,需掌握蜜蜂良种繁育技术,不断选育高产、抗病的蜂种;掌握人工育王技术,及时培育出大量的优质蜂王;掌握蜂群的快速繁殖技术,使蜂群尽早、尽快地发展壮大,以便提早供、多供应笼蜂。
饲养笼蜂的地方,同样需要具有1个以上的主要蜜源植物和丰富的辅助蜜粉源。由于笼蜂是不带蜂箱和巢脾的蜂群,所以必须预先准备好蜂箱、巢脾、巢础框和饲料(糖、蜂蜜和花粉或者花粉代用品)。购入笼蜂以前,要掌握笼蜂的运输、过箱和饲养技术。
(三) 蜂笼的构造
装运蜜蜂的蜂笼,通常是用木板钉成长方形四框,两面钉上铅丝纱制成的。长度不超过440毫米,高度不超过240毫米,可以放人标准蜂箱内,便利于过箱操作。蜂笼的上下和左 右四面是用10~12毫米厚木板钉成的,顶板正中开一个直径100毫米左右的圆洞,以供放饲料罐或者饲料罩,同时也是装进蜜蜂的入口。如果采用蜂蜜等液体饲料,就在此处安装饲料罐;采用炼糖等固体饲料时,在此处安装饲料罩。饲料罩是用8~10目铅丝纱制作,直径95毫米,高100~130毫米,罩口有15~20毫米的外沿。
蜂笼的大小根据装蜂多少而定。装1.5千克蜜蜂的蜂笼,外围尺寸为长440毫米、高240毫米、宽160毫米。每增加或者减少0.5千克蜜蜂,蜂笼的长度和高度不变,宽度增加或者 减少20毫米。然后在四框的前后两面钉上铅丝纱,铅丝纱要卷边,用鞋钉钉严密,不能让蜜蜂钻出。在顶板的圆洞一侧锯一条长10毫米的锯缝,旁边钉一小钉。在这里用铅丝吊着固定邮寄蜂王笼。
圆筒蜂笼是用瓦楞纸或者纤维板制造的,长350~400毫米,大头口径200毫米,小头口径180毫米。筒内安一个Z字形铅丝纱网,在其中部捆扎饲料罐和蜂王笼,让蜜蜂攀附在铅丝纱上。蜂筒两头安装铅丝纱网和由数根25毫米宽的通风鳍片组成的塑料筒塞,以防止蜜蜂飞出和防止通风不畅。
(四)饲料的配制
空运笼蜂使用固体饲料,铁路或卡车运输使用液体饲料。
1.炼糖
笼蜂运输期间的饲料与邮寄蜂王使用的炼糖相同。配制的炼糖软硬度和含水量要适宜,以在15℃时不干不硬,在37℃时不流动为宜。用优质的白砂糖和蜂蜜配制。普通粉状白糖含有微量的矾,红色原糖含杂质多,均不宜做炼糖,更不能用有铁锈或者含病菌的蜂蜜配制炼糖。
(1)加热法
优质白砂糖2份加水1份,加热,搅拌,使糖完全溶化,双层纱布过滤。蜂蜜l份加热到60℃,过滤。将清 洁的糖汁加热到112℃,对入蜂蜜混合均匀,继续加热并且不停地搅拌,直到118℃时撤火,放温到70℃左右,继续搅拌到成为乳白色的糖团为止。调制好的炼糖装入容器,密封,放于凉爽、干燥处储藏。
(2)研磨法
将优质白砂糖研磨成细粉,经80~100目细筛筛过,粗粉再研磨、过筛,直到全部成为细粉。先取70%的糖粉,放在案板或者厚玻璃板上,加入25%的蜂蜜(蜂蜜经过加热、过滤),然后来回进行揉搓,如同和面一样,揉时逐渐加入剩余的糖粉,直到揉成白色的糖团,不软不硬,不粘手,放置不变形为止。糖粉和蜂蜜的比例约为4比1。
1.5千克的笼蜂在运输期间平均每天约消耗固体饲料100克,通常每笼加入炼糖500克。如果个别蜂群在运输途中吃完了饲料,可以随时添加。
可以采用转化糖代替蜂蜜调制炼糖。转化糖的制法是:1千克白砂糖加800毫升水,加酒石酸3克,煮沸30~45分钟。
2.液体饲料
利用火车、卡车、轮船运输笼蜂,使用液体饲料效果好。将蜂蜜装入玻璃瓶或者马口铁听内,盖上钻2~3个小孔,盖朝下倒放于蜂笼顶板的圆洞里,固定好。空运笼蜂时不能使用液体饲料,因为飞机飞行时气压变化大,容易使瓶内的蜂蜜流出。
(五)笼蜂蜂王的培养
笼蜂使用的蜂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预先按需要数量作好计划,按计划培养,以便能够及时地满足供应。 保证蜂王是人工培育的当年的或者日龄不超过6个月的产卵王,符合种性要求,蜂王产卵力强,其后代蜜蜂采集力强,分蜂性弱,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力。为了在3月份能够提早供应笼蜂,需提前1个月培育蜂王,提前1个半月培养雄蜂。这时由于气温低、蜜源少、蜂群还没有进入发展强盛时期,人工育王有困难,需要在头一年秋季培养一批蜂王,储存起来,在供应第一批笼蜂时应用。4月份及以后供应的笼蜂,使用当年培育的蜂王。培育蜂王的数量,按提供笼蜂的多少有计划地进行安排。培育蜂王时,移虫的数量要比需要蜂王的数量多1倍左右,因为移虫的接受率为80%~90%,处女王交尾成功率在50%~80%, 蜂王产卵以后还要淘汰一部分。
(六)笼蜂的生产
生产笼蜂的工作应在前一年的秋季开始,除去培养一批蜂王以外,还要彻底治螨,培育健康的越冬蜂,作到强群越冬。在南方冬季气温比较高、有蜜粉源的地方,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促进和加速蜂群的发展。
根据当地的气候蜂群和蜜源条件提出适宜的早春蜂群快速繁殖法,可使蜂群尽快发展强壮。现有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是:
在12月底或者1月初检查蜂群,了解并详细记录蜂群的情况,将3框蜂以上的蜂群列为大群,3框蜂以下的列为小群。小群组成双王群,采取双群同箱的管理方法,可以两群群势相当,也可以一强一弱。提出巢内空脾使蜜蜂密集,即第一次“密”,3~4框蜂的单王群留2个脾,放于箱内中央,两侧加隔板和保温物(保温框或者草卷),盖布上加盖20张草纸,既保温又吸潮。蜂箱巢门留10~15毫米宽,面朝南或者西南,背靠墙;各蜂箱之间间隔10~15厘米;箱底垫10厘米厚干草,箱背后和各箱之间空隙填上千草;箱上盖上草帘和塑料薄膜。晴天翻晒保温物。双王群的中间闸板要十分严密,两群的蜜蜂不能在箱内互通;闸板两侧的两个群各留2个脾,巢脾紧靠闸板和外侧隔板,使蜜蜂集中在两脾之间的一条蜂路内,箱内外保温与上述相同。紧脾当天傍晚开始喂蜂,在3日内喂足,使每个脾上有500克以上的饲料储备。在糖浆中加磺胺类药物(每框蜂0.2片)或者抗生素(每框蜂5000单位)。以后每日进行奖励饲喂牛乳糖浆。500克白砂糖和250克水加热溶解,再加250克牛(羊)奶和1克食盐,放温后喂。奖励饲喂不间断,开始时小群每次喂50克牛乳糖浆,以后逐日增加10%。寒潮期可在早晚各喂1次。
8~10天以后,巢内有整框子脾时开始加脾。第一次加空脾时加在蜂巢中央。4~5天后第二次加脾,加在最外侧巢脾的里面,即边2位置,以后再加脾时同样加在边2位置。同时将新封盖子脾调到外侧,把老封盖子脾调到中间,新蜂出房后蜂王能在其中产卵。经过几次加脾以后,每脾上的蜜蜂减少到七成蜂左右,但是子脾数量增加了,这是第一次“稀”。当蜂群发展到占用8~9个脾时,暂缓加脾,这时采用割开子脾上的蜜房封盖和调动巢脾的办法扩大蜂王产卵面积。由于蜜蜂大量出房,蜜蜂数量增加,逐步达到蜂脾相称(平均每个巢脾有 2000只蜜蜂),或者蜂多于脾(每脾有2000只以上蜜蜂),达到第二次“密”。当群势发展到9框蜂以上时,加上继箱,调到继箱1个蜜脾和2个子脾,并补加2个空脾,巢箱也补加2个空脾。经过这样处理,巢脾上的蜜蜂又稀了,即第二次“稀”。但是巢内有6~8个子脾,新蜂陆续出房,青幼年蜂多,哺育力强,同时气温已经升高,蜜粉源增多,可以进一步促进蜂王产卵,可为笼蜂培育提供大量的蜜蜂。
七)装笼工作
根据交蜂日期,事先准备好用具、饲料,按步骤将蜜蜂装入蜂笼。
1.用 具
使用的用具有蜂笼、蜂王邮寄笼、饲料罩或者饲料罐、台秤、漏斗、铁钉、 铁纱、钉锤、钳子等。 抖蜂漏斗,上口直径30厘米,下口直径10厘米、上段长55厘米为圆筒形,下段长35厘米呈漏斗状。用镀锌铁皮制作,也可以用塑料薄膜制作。大量装笼时,在一空继箱下钉上一块隔王板,箱下连接一个上口与继箱同样大的漏斗,既可提高抖蜂效率,又可避免将蜂王和雄蜂装入蜂笼。
2.装笼时间
在流蜜期装笼,要在蜜蜂大量出巢采集以前进行,以免蜜蜂到达目的地以后失重太多。在蜜源缺乏时,容易发生盗蜂,装笼工作困难,装笼时间需安排在清晨或者黄昏蜜蜂很少飞翔时进行。一旦发生盗蜂,立刻停止,等蜜蜂安静后再继续。
3.装蜂王
打开蜂王邮寄笼上的铁纱,在饲料室内装上炼糖,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炼糖干燥或者潮解,再将铁纱固定好。将蜂王和7~10只蜜蜂从蜂王笼侧面的圆孔装入,用软木塞或者蜂蜡把出入孔塞住,称出重量。用铅丝将蜂王笼从蜂笼的圆孔放人笼内,铅丝卡在锯缝里固定在顶板上,使饲料室位于下方。
4.抖蜂装笼
将蜂笼放在台秤上,抖蜂,漏斗插在蜂笼上。打开蜂箱,找到有蜂王的巢脾放在一边;提出其他青幼年蜂多的巢脾,将蜜蜂抖入漏斗,再将巢脾放回原箱。依次提脾抖蜂,直到笼内蜜蜂重量少许超过要求,立刻抽出漏斗,盖好圆洞。纱盖、隔板和边脾上附着的蜜蜂大多是日龄较大的,不要将它们抖入笼内。更不要把蜜蜂抖入塑料带内过秤以后再装入蜂笼,因为蜜蜂在塑料带内聚集在一起,气温高时只要几分钟就会伤热而脱水,伤亡很大。在无蜜源时,不要将几群蜜蜂混合装入一笼,以免互相咬杀。
5.加饲料
将预定数量的笼蜂装好以后,把附着在蜂笼外面的蜜蜂扫干净,搬离蜂场,将饲料罩装在圆洞内,罩口上沿每隔3~4厘米钉一图钉或者鞋钉把它固定住。再将一定重量的炼糖或者液体饲料罐放入饲料罩内,然后用薄木板钉在顶板上把上口封住。将饲料重量记录在登记卡上。把封装好的笼蜂放在树荫下或者凉爽通风的室内,使蜜蜂保持安静。
(八)笼蜂的运输
可用卡车、火车或者飞机运输笼蜂。注意做好蜂笼的固定和途中管理。
1.固定蜂笼
为了使笼蜂通风、散热和便于搬运,将每3~4笼用4根木条或者竹板钉连在一起,各笼的纱窗与纱窗相对,间距70~80毫米,木条钉在蜂笼侧壁的上下两端,一面两根。木条或者竹板的长度根据蜂笼的数量和宽度而定,两头还要长出30毫米。
2.途中管理
卡车或火车运输,途中时间较长,必须有人押运,照看笼蜂和联系有关事项。飞机运输时间短,两边电报联系,有人接送就可以。装运或者途中停留时,将蜂笼叠放整齐,对齐空隙,使蜂笼保持空气畅通;并且用绳子捆扎固定,防止互相碰撞。用喷气式飞机运输,将笼蜂装在前舱,螺旋桨飞机则装在后舱,以减少震动。火车要装在棚车内通风良好的门窗附近。 押运人员应随身带面网、钉子、锤子、钳子和炼糖饲料,沿途指导笼蜂的装卸和安放等工作。不能将笼蜂倒放,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运输途中,每天喂水2~3次,察看饲料消耗情况,及时给予补充。
(九)笼蜂的饲养技术
饲养笼蜂要预先做好计划,与笼蜂生产场签订购销合同,订购所需数量的笼蜂,约定交蜂日期。笼蜂群过入蜂箱饲养,大约经过1个月才能恢复到原有的蜂数,经过2个月才能发展强壮。需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蜜源情况确定交蜂日期。笼蜂能够在当地最早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时或者开花以前半个月运到最理想。
(4)中蜂标准箱
中蜂标准箱是专为科学饲养中蜂设计的蜂箱。它使用高135毫米的浅继箱,继箱外围长420毫米,高125毫米。
(5)简便转运蜂箱
浙江农业大学设计的转运蜂箱,特别适合转地饲养,结构基本上和10框标准蜂箱相同。特殊结构是:
①前后箱壁内侧承框槽60~100毫米处,装设巢脾快速固定器;
②两侧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上钉上盖板,关上巢门,翻板时,又可作为蜜蜂的栖息走廊;
③箱底距前缘120~220毫米处开一底气窗,有滑板,可开闭;
2.蜂箱的巢门档
在巢箱与箱底之间设有巢门,供饲养时蜜蜂出入。在不同季节蜜蜂出入口的大小不同,这就需要用巢门档来更好地调节巢门的大小。对活动箱底的蜂箱,一般用方条木巢门档,其长为380毫米,宽与高都是22毫米。在方条木的不同方向上,开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缺口,大缺口宽165毫米、高9毫米,小缺口宽50毫米、高8毫米,这样可组成蜜蜂三种不同的出人口。盛花期需要大的出入口,可将整个巢门口成为出入口;在准盛花期酌情选择巢门档上的一大一小两个缺口其中之一做为蜜蜂的出入口。对固定箱底,巢门档一般用复式巢门档,即长380毫米,厚10毫米,高30毫米的长方形木条。木条放在巢门踏板上,高度部分盖住巢门的。木条上开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凹槽,凹槽高9毫米,宽度是60毫米和40毫米,使凹槽对着巢门踏板,凹槽之内各嵌人大小与凹槽一样的小板条,小板条用钉子穿在木条的凹槽内,使小板条能活动自如。其巢门口大小的调节,一是调节整个巢门档与巢门踏板的距离;二是固定好巢门档,仅调节两活动板条的高度来控制开口大小。
3.隔板与隔离板
用于隔离蜜蜂的为隔板,它可切断蜂路。当在蜂箱中需要饲养两群或两群以上的独立蜂群时,就要求在一个蜂箱内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空间,这时就应用隔离板,使其插入蜂箱中,作为“墙壁”。将空间隔开,切断前、后、上、下的蜂路,使各群的蜜蜂不能来往。
F. 在农村应该如何养蜂挣钱
养蜂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致富项目,很多农民在农村养殖蜜蜂获得了收入。如果养蜂业想赚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蜂群管理是养蜂成功的关键!作为一种养殖业,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养蜂业对春、夏、冬三季的管理有不同的侧重点!
春季:重视早春蜂群管理,促进其快速发展,是实现蜂蜜、蜂王浆全年高产的关键。早春蜂群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工蜂,促进工蜂产卵,培育强大的蜂群,恢复蜂群潜力。主要措施有:换脾紧架、促进蜜蜂排泄、注意保温、加脾扩巢、奖励饲养等。
夏季:春季繁殖后,蜂群在夏季变得强大。在蜂群中培育了大量适合年龄的采集蜜蜂,并且蜂群潜力很强。当蜂巢内外有过多的劳动力时,就会出现蜂热,影响蜂群的繁殖和生产。因此,应及时做好集束热的预防工作。主要措施包括:更换新国王、防热降温等。
秋天:秋天,各种植物开花结果,天气逐渐变凉。蜂群由繁衍繁衍阶段向逐渐衰退阶段转变。在管理方面,还注重保持强度和储存饲料,为安全越冬奠定基础。重点是:保温和降温。
以上就是在农村养殖蜜蜂的方式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G. 如何养殖蜜蜂
蜜蜂的养殖方法是:
春繁期,将每两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无风的傍晚,给每群蜂喂糖水或兑水蜂蜜250~300ml,2小时后,待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升高,即可进行抖蜂紧脾。
紧脾时,只选留1张脾即可,多余的脾全部提出,能促使蜂王快速产卵。这样可防止早春低温多寒潮的袭击,使产卵圈不受冻,蜂子健康发育,同时也使一部分蜜蜂得以休息,延长寿命。
注意事项:
蜜蜂回巢以后,要将紧脾后的1张脾放在蜂箱中央,此时蜂足以保护巢脾。靠近邻箱的一侧放1隔板,另一侧放1隔板,板外再放保温物。
箱外保温的做法是:箱底垫草,两蜂箱之间填杂草,用塑料布防湿保温,在阴雨天度或较冷的傍晚,用塑料布将蜂箱全部覆盖,谨防堵死巢门。傍晚视气温隋况,可关闭巢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蜜蜂
H. 蜜蜂养殖入门教程
蜜蜂的初步认识
1、蜂的认识。在养蜂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蜜蜂的知识。目前我国饲养着7百万群蜜蜂,其中90%是从国外进口的欧洲蜜蜂,包括意大利蜂和东北黑蜂等;还有10%是中华蜜蜂。意大利蜂,简称意蜂。广泛饲养在华北、东北地区。意蜂蜂王产卵力强,工蜂育虫能力强,不仅在生产上起重要作用,而且是重要的育种素材。东北黑蜂,是欧洲黑蜂的过度类型。繁殖力强,在寒冷地区越冬性能好。但在纬度低的地区不能保持强群。中华蜜蜂是简称中蜂,适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生活。中蜂飞动敏捷,嗅觉灵敏,勤奋,抗病、耐寒、耐热力强。但产蜜量和分泌王浆的能力略低于欧洲蜜蜂。通过介绍,您就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
2、蜜蜂是群居昆虫。一群蜜蜂通常由一只蜂王,占1%的雄蜂,和占99%的工蜂组成。蜂王、雄峰、工蜂在群内各有专职,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蜂王是蜂群中的雌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群蜜蜂中只有一只蜂王。蜂王的职责是产卵。蜂王交尾一次,受精囊中储存的精子,就可满足一生繁殖的需要。交尾后2~3天开始产卵。一只蜂王一昼夜可产卵1500~2000粒。
3、蜂王产两种卵。一种是受精卵,可发育成工蜂另一种是未受精卵,可发育成雄峰。蜂王由蜂王房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蜂王房也称为王台。蜂王房内的卵因为吃蜂王浆长大,所以发育成蜂王。大家已经知道一群蜜蜂中只能有一只蜂王。蜂王的寿命可达3~5年,为了保持较高的产卵率,一般一年左右就要更换新蜂王,那么蜂群内要产生新蜂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蜂群中的蜂王丢失或死亡,新蜂王发育出来大约需要16天。
②蜂群过大需要分群。
③需要更换老蜂王。
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通常在秋季进行(通常在夏季进行),为来年高产作好准备。当蜂群中出现两只蜂王,就会相互争斗,直到剩下一只蜂王为止。工蜂是蜂群中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工蜂幼虫孵化后,前三天由成年工蜂饲喂蜂王浆,从第四天起改喂蜜和花粉混合饲料。由于营养条件改变,促使生殖器官受到抑制,失去产卵能力。工蜂的职能是负担巢内外一切工作。而随着日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工。刚孵化出房时,颜色苍白,不能飞翔,还不能担当其他工作,称为幼蜂。1~3日龄的幼蜂开始负责巢内保温和清理巢房的工作。4~5日龄的幼蜂负责饲喂大幼虫。6~12日龄的工蜂王浆腺发育成熟,并负责分泌王浆,饲喂小幼虫。13~18日龄的工蜂蜡腺发达,担负分泌蜂蜡建造巢脾,酿蜜,清巢,搬运蜜蜂尸体,保卫蜂巢的工作。18日龄以后的工蜂,主要担负采集花蜜,花粉,树胶和水等项工作,直到死亡。流蜜期工蜂可活30~45天。在北方越冬期可活半年左右。
4、雄峰与工蜂不同。它没有工作的本能,专职与处女蜂王交尾。大多数雄峰7~10日龄开始飞行,12日龄性成熟。交尾一般在晴天的下午1~5时进行。交尾后不久便死亡。尽管雄峰寿命可达3~4个月,但由于雄峰食量很大,秋末蜜源期终止后,就会被驱除出巢,冻饿而死。
5、每只蜜蜂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蜂四个阶段。
6、蜂王将受精卵产在蜂房内后,6小时以内,工蜂就会本能的在卵的周围分泌一些王浆。3天后,卵膜便会破裂,孵出幼虫。幼虫孵出后每36小时蜕皮一次。经过4次蜕皮,6天后就变成了蛹。幼虫化蛹后,不活动也不吃食,只消耗体内储备的营养。11~12天后,咬开房盖,爬出蜂房就成为了幼蜂。整个发育过程:蜂王需要16~17天;工蜂需要20~21天;雄蜂需要22~24天。掌握了蜜蜂的发育周期,可以便于我们根据当地的蜜源植物情况培育适龄蜂,以提高蜂产品产量。
蜜蜂养殖所需要的设备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饲养蜜蜂所需要的设备:蜂箱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蜂巢,是蜜蜂栖息、繁殖、贮存食料的场所。蜂箱由大盖、草帘、覆布、副盖、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几部分组成。脾的两面有几千个排列整齐、相互衔接的六角形蜂房。
1、脾。脾固定在木制的边框上,称为一框巢脾。根据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虫的数量,分别称为蜜脾、粉脾、和子脾。根据日龄的大小子脾又分为:卵脾、虫脾、封盖子脾和空脾。装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广泛标准蜂箱。可以通过叠加继箱的方式,及时扩大蜂巢。
2、蜂路。各巢脾之间的距离叫作蜂路。
3、隔王板用于将育虫区和贮蜜区分割开,有利于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产效率。
养蜂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了蜜蜂的大概情况,在着手养蜂之前,还应该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1、可供蜜蜂采集花蜜、花粉的植物称蜜源植物。蜜源是养蜂生产的基础。在确定放蜂地点之前,一定要调查清楚蜜源植物的种类、面积、花期等情况。能采集到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料作物中的油菜,牧草绿肥中的草木犀、苜蓿,果树中的枣树,林木中的槐树,灌木中的荆条等。通常,一群蜜蜂大约需要2~4亩蜜源植物。还要了解清楚各种蜜源植物的开花期,以及历年放蜂产蜜的情况。放蜂地点应选在距离主要蜜源植物2km内的地点。蜂场离蜜源植物越近越好。蜂场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如湖泊、小溪。水渠等,以保证蜜蜂采水和养蜂人员生活用水。蜂场应选在地势平坦、干燥,向阳,东南方开阔,没有障碍物。
2、西北面最好有小山坡或房屋、篱笆的位置。附近有高音喇叭、路灯、诱虫灯的地方不适于放蜂。
3、选购蜂群必须根据当地的蜜源、气候等条件选择蜜蜂种类。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平原地区,夏季干燥,有流蜜期较长的大蜜源, 可以选择意大利蜂。东北的山区,冬季长而寒冷,春季短,主要蜜源花期早,可以选择耐寒能力强的东北黑蜂。如果当地位于山区,没有集中的大蜜源,可以选择中蜂。
4、选购蜂群的时间最好在早春,气温日益回升,并趋于稳定,蜜源植物开始开花时购买。这个时期购买,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当年见效。也可以在夏、秋季节购买,但应当注意,当年至少还应有一个主要蜜源。这样,即使不能得到很多商品蜂蜜,至少能够保证蜂群越冬需要的饲料储备,注意,全年蜜源结束以后不宜买蜂。因为这时买蜂除了购买费用外,还要买糖喂蜂。越冬时,蜂群还可能死亡,购买蜂群还应注重蜂群品质,蜂王的年龄不要超过两年,如果在夏、秋买蜂,最好选择当年的新王。质量好的蜂王,腹部大,尾部略尖,四翅六足健全,行动稳重。产卵面积大,而且整齐。品质好的工蜂个头大,颜色鲜亮。开箱提脾时,不到处乱爬,性情温顺。整个蜂群要健康无病,蜂群中蜜蜂的数量,早春不宜少于2框,夏秋应在5框以上,并有一定的子脾。例如,蜂量为5框的蜂群,应有子脾3~4框,其中,封盖子脾至少应占一半。此外还应注意,每张巢脾上,必须有饲料脾0.5~1 kg。巢脾不要过于陈旧。巢脾上不应有很多雄峰房。
5、蜂群运回后,如果箱内吵闹,可把箱盖架空,放置在副盖上通气,并对巢门喷水。如果场地宽敞,蜂箱可以单箱排列。要求前排与后排错开,各排之间相距2~3米,蜂箱之间相距1~2米,便于蜜蜂认巢和人员管理。如果场地小,也可双箱并列。两箱一组,相距20厘米。排列蜂箱时,巢门方向一般朝南,也可朝东。注意,巢门不能朝西,以免下午的阳光直射巢门,使巢温过高。
6、蜂蛰是蜜蜂的一种自卫本能,当管理动作粗暴,或站立在蜂箱前,阻挡蜂路时,或养蜂人员身上有异味,都会引起蜂蛰,蜂蜇对人没有害处,万一不慎被蛰,不要紧张地用手乱拍。要沉着地用手指甲刮去蛰刺。不要用手拔刺,以免使毒液更多地进入皮肤。被蛰的部位可以用水洗涤。随后涂一点氨水,或肥皂水,
以上,我们对蜜蜂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作好了养蜂的准备工作,接下来,我们看看蜂群的日常管理。
蜂群的日常管理
1、蜂群检查
通过对蜂群的检查可以让我们掌握蜂群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为蜜蜂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检查的方法分为开箱检查和箱外观察。开箱检查蜂群时,为避免蜂蜇,应穿浅色服装,带好面罩。人要背向阳光。启动副箱盖时,先用刮刀轻轻撬动,再用手指推移副盖,使其与箱口粘着的蜂胶脱离。翻转副盖,平放在蜂箱前。一端搭在巢门板上,便于副盖上的蜜蜂爬回巢内。用刮刀轻轻拨动隔板和巢框,使框耳与箱身槽沟分开。用双手拇指和食指紧捏两端的框耳,小心的将巢脾垂直提出。注意,巢脾不能相互擦碰,以免擦伤蜂王或激怒蜜蜂。检查巢脾的方法有两种。
①是把巢脾提到视线的高度,先看面对的一面,再以巢脾上的梁为轴翻转,看另一面。注意,翻转时巢脾与地面始终保持垂直,防止蜜汁与花粉从巢房中掉出。
②是先看面对视线的一侧,然后将巢脾放低,把巢脾的上部向视线倾斜45度,看另一面。
检查巢脾时,必须在蜂箱上方进行,尤其是双王群,最好在提脾的一侧上方观察,以免蜂王掉落,造成损失。因为蜜蜂拥挤,不利于观察,可在巢脾提出箱口一半时,用腕力上下快速振动几下,利用惯性抖掉蜜蜂。如果巢脾上剩余的蜜蜂多,可用柔软的蜂扫轻轻拂去。
2、需要检查的内容
①要检查蜂王是否存在。从蜂群中央提出巢脾,如果看不到蜂王也看不到卵,蜜蜂四处乱爬,并发出振翅般的叫声。这就是蜂群丧失蜂王的表现。如果巢房中有多粒卵,而且多产于房壁上,很凌乱,表明失王很久,工蜂已经开始产卵。检查要经过两到三次,确认确实没有蜂王了,才能放入新王。否则,一旦出现两只蜂王相遇,就会两败俱伤,给农户带来损失。
②检查蜂王产卵情况。揭开箱盖,蜜蜂工作有条不紊,巢脾上可以看到卵,表明蜂王在产卵。一个单王的蜂群中,卵、幼虫、封盖子脾的比例应为1:2:4。也就是:一个卵脾,2个虫脾,4个封盖子脾,以及1~2框蜜粉脾。如果子脾上产卵面积大则表明蜂王产卵旺盛,群势正常。如果蜂王胸腹部小,颜色变深,跛行,缺翅,表明这是劣质蜂王,如果脾上没有卵,而有自然王台,蜜蜂怠工,预示将要分蜂。如果子脾面积小,蜂群比其他蜂群发展慢,表明蜂王产卵力差,或产卵处于低潮。
③检查蜜蜂和巢脾的关系。揭开副盖时,如果发现副盖上、隔板外、边脾上挤满了蜜蜂,就表明蜜蜂多于巢脾,需要加脾。如果巢脾上蜜蜂稀少,隔板上没有蜜蜂,说明巢脾多于蜜蜂。如果隔板上蜜蜂多,而巢脾上蜜蜂少,则说明巢内温度高、湿度低,蜜蜂离脾。
④检查箱内贮蜜情况。揭开巢盖时,能够闻到蜜的香味,可以看到各巢脾上部有加高的白色的蜂蜡蜜房盖。提起边脾,感到沉重。表明箱内蜜足。如果开箱后,蜜蜂表现出不安或惊慌,提脾感到轻,并且有蜜蜂掉落,说明箱内缺蜜。无病情,但子脾上蜂子不整齐,表明曾经缺过蜜。如果子脾有抛弃蜂子的现象,表明缺蜜严重。
3、巢脾原位装回
巢脾检查完成以后,必须按原位装回,装回时,注意蜂路应保持在8~9毫米。插上隔板,轻轻地上下摇动副盖,催促蜜蜂离开箱沿。最后盖好箱盖。开箱检查一般10~15天一次,早春时节最好在中午进行,而夏季最好在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时进行
I. 如何养殖蜜蜂
我国每年的蜂蜜消费量很大,此外蜂王浆、花粉的消费市场也比较稳定,因而蜜蜂养殖也是一条致富途径。蜜蜂养殖有一些关键技术和环节,处理得好,经济效益很高;处理不好,可能就会亏本。下面就来具体谈。 一、要做好春繁管理。农业生产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养蜂也是如此。如果春季蜜蜂繁殖好,一年的丰收就有了希望和保证;天气晴好,浆、蜜、粉都会高产大丰收;就是天气多雨,王浆也能丰收。一般情况下,家庭养蜂以160~180个大群为宜,不管定地或转地都是如此。即使遇上滴蜜无收的年成,仅王浆收入就足以养活整个蜂场。如何做好春繁工作呢?这里有四个建议:(1)适时加脾扩巢。从春繁开始养强群,紧脾时每只蜂王紧成一框,这就是所谓的“单脾开繁”,南北方都适用。要提早春繁就得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工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兴奋起来,积极分泌王浆饲喂蜂王,促使蜂王产卵多产卵快。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盖后再加,第二框封盖以后再加第三框,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可以加到满箱的巢脾了。巢箱在大流蜜期要加到单王7框,双王8框。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场,这时要给哺育蜂补充蛋白质,可用鸡蛋饲喂蜂群补充蛋白质,连喂三天就会明显好转。 (3)做好春繁养强群。蜂群在第一个油菜蜜源期若群势不是很强壮,每群蜂量达不到5公斤以上的蜂场应重点抓繁殖,不要急于求收成。油菜盛花期,天然蜜粉充足,是大好的繁蜂季节,每三天加一框就巢础,到油菜期结束就都成了封盖子脾。 (4)强群高产有技巧。很多养蜂人错误地认为蜂王产卵多了,蜜蜂只好顾着饲喂幼虫面不出去采蜜,因而就控制蜂王产卵;事实上,只有早春育强群,采集蜂量多,才能在天气晴好的蜜源期取得大丰收。强群蜂场在流蜜初期,适当控制蜂王10天左右的产卵量,进入大流蜜期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可提高工蜂采蜜积极性。有些人为了多产蜂蜡,每次取蜜每次割胖脾,这种做法也会大大影响采蜜量。 二、要做好蜂群治螨工作。蜂螨是蜜蜂最主要的病虫害,严重危害蜂群,影响生产。防治螨害有效的措施有两个:(1)大蜂螨的灭除。在越冬断子时用杀螨药水喷治大蜂螨,与喂越冬饲料同期进行。喷洒药水前须得用糖水喂饱蜜蜂,这样蜜蜂容易中毒,同时药水浓度不宜过高。最好多喷几下,被药水喷到的蜂螨必死无疑。 (2)小蜂螨的灭除。小蜂螨的繁殖速度比大蜂螨快,小蜂螨刚发现时很易治疗。可以把少量升华硫放在框梁上,蜜蜂爬过框梁时身上的绒毛和足都粘上了升华硫,并会携带到各个巢房房眼。升华硫挥发快,对小蜂螨杀伤效果很好。如果小蜂螨危害很严重,就要用升华硫刷封盖子脾和大幼虫。 做好了春繁和螨虫防治,蜜蜂养殖就成功了大半,此外还有一些养殖细节可以参考有关书籍,也可以请教有经验的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