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电路启动计算方法

电路启动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8 11:27:25

Ⅰ 设备启动时冲击电流怎么计算

直流冲击计算很复杂。下面是滤波电容容量的计算公式,反着算就可以算出最大电流啦!
C=0.289/{f×(U/I)×ACv}C,是 滤波电容 ,单位为F。
0.289,是由半波阻性负载整流电路的波纹系数推演来的常数。
f,是整流电路的 脉冲 频率,如50Hz交流电源输入,半波整流电路的 脉冲 频率为50Hz,全波整流电路的 脉冲 频率为100Hz。单位是Hz。
U,是整流电路最大输出电压,单位是V。
I,是整流电路最大输出电流,单位是A。
ACv,是波纹系数,单位是%。
例如,桥式整流电路,输出12V,电流300mA,波纹系数取8%, 滤波电容 为:
C=0.289/{100Hz×(12V/0.3A)×0.08}滤波电容 约等于0.0009F,电容取1000uF便能满足基本要求。

Ⅱ 星三角启动电流怎么计算

1、星三角启动的电机(以22KW为例),实际运行必须是三角形运行才能达到额定值,其额定值电流为线电流I=22÷0.38÷1.732÷COSφ=44A左右。而流过电机各相绕组的相电流(包括为实现三角形连接的外部电缆,即接触器至电机线端的电缆)=线电流÷1.732=25.4A。


2、 三角形运行的电机在星形连接运行时,线电流=相电流,由于加在电机各相绕组的相电压=线电压÷1.732=220V,因此线电流=相电流=25.4A,实际启动电流应按25.4A来乘以启动倍数,而不是按44A来计算启动电流。

3、 电缆的选择是按负荷实际长期电流选择的,不是按启动电流选择的,因此,星三角启动的电缆应按25.4A来考虑。但,电源侧的电缆以及控制柜断路器至接触器的电缆必须按44A考虑,因为流过这段电缆的电流为线电流,只有接触器后至电机接线端的电缆才是流过相电流。

4、 根据供电距离、铺设方式、铺设环境选择电缆,一般电缆额定载流量应该大于25.4÷0.8=32A,所以可选择6或10平方毫米的电缆

5、 选接触器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空载不频繁启动时,两个32A一个25A接触器即可,带负载启动、频繁启动或接触器质量较差,应适当加大接触器型号

(2)电路启动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原理:

1.当负载对电动机启动力矩无严格要求又要限制电动机启动电流、电机满足380V/Δ接线条件、电机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时才能采用星三角启动方法;

2.该方法是:在电机启动时将电机接成星型接线,当电机启动成功后再将电机改接成三角型接线(通过双投开关迅速切换);

3.由于电机启动电流与电源电压成正比,而此时电网提供的启动电流只有全电压启动电流的1/√3,因此其启动力矩也只有全电压启动力矩的1/3;

4.星三角启动属降压启动,它是以牺牲功率为代价换取降低启动电流来实现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以电机功率的大小来确定是否需采用星三角启动,还要看是什么样的负载。

一般在启动时负载轻、运行时负载重的情况下可采用星三角启动,通常鼠笼型电机的启动电流是运行电流的5-7倍,而电网对电压要求一般是正负10%,为了使电机启动电流不对电网电压形成过大的冲击,可以采用星三角启动。一般要求在鼠笼型电机的功率超过变压器额定功率的10%时就要采用星三角启动;

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时电机功率为11KW就需要星三角启动,如额定功率11KW的风机在启动时电流为7-9倍(100A左右),按正常配置的热继电器根本启动不了(关风门也没用),热继电器配太大又无法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所以建议采用星三角启动。

条件:

1、容量7.5KW以上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在启动瞬间造成电网电压波动小于10%的,对于不经常启动的电动机可以放宽到15%;如果有专用变压器S变压器≥5P电机,电动机允许直接频繁启动。

3、满足经验经验公式:Ist/IN<0.75+ST4PN

ST----公用变压器容量,KVA;

PN-----电动机额定功率,KW;

Ist/IN---电动机启动电流和额定电流之比。

4、星三角降压启动的电动机三相绕组共有六个外接端子:A-X、B-Y、C-Z (以下以额定电压380V的电机为例)

A.星形启动:X-Y-Z相连,A、B、C三端接三相交流电压380V,此时每相绕组电压为220,较直接加380V启动电流大为降低,避免了过大的启动电流对电网形成的冲击。此时的转矩相对较小,但电动机可达到一定的转速。

B.角形运行:经星形启动电动机持续一段时间(约几十秒钟)达到一定的转速后,电器开关把六个接线端子转换成三角形连接并再次接到380V电源时每相绕组电压为380V,转矩和转速大大提高,电动机进入额定条件下的运行过程。

Ⅲ 数字电路中计数器实现自启动有几种方法

具体多少种方法我不清楚,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下面列一些方法,当然不止这些,原理也就是计数器清零。
1,用触发器和门电路实现同步加法计数器,输入检验值,观察是否能清零;
2,用触发器和门电路实现异步加法计数器,输入检验值,观察是否能清零;
3,用中规模集成电路74HLS160清零法,它是实现十进制计数,异步清零,同步置数。
还找了一些资料,你看看:
判断一个计数器能否自启动,可将各冗余状态逐个代入各级触发器的驱动方程,若每个冗余状态经过一个或多个计数脉冲,能自动进入有效循环,即冗余状态中无自成闭合无效循环者,则该计数器能自启动。反之,则属非自启动计数器。 将非自启动计数器变为自启动计数器,通常采用下面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加修改反馈网络;另一种方法是在电路进入无效状态时,利用触发器的置位、复位端,把计数器置成有效状态。 加修改反馈网络方法的实质是设法切断无效循环,使每个冗余状态均能自动回复到有效循环中去。
还有其他的我不清楚了,仅供参考。

Ⅳ 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计算公式是什么

由两级三极管直耦构成的放大器,经R2和C支路提供正反馈,引发自激振荡。通过调节R2和C的值,将振荡频率设定在人耳最敏感的音频频段,用来报警或提示音用。

具体原理:电路接通后,某种原因(如电源电压波动、外界电磁干扰、电路噪声干扰等)导致三极管G1基极电流有所增加,经G1和G2连续两级放大,G2集电极电流必然增大,喇叭两端电压升高,喇叭两端电压为R2和C提供向左流经G1基极的充电电流,结果使得G1电流变得更大,G2集电极电流更大,喇叭两端电压更高,向左流过R2、C和G1基极的充电电流更大,……。如此正反馈的结果是迅速导致G1和G2进入饱和状态。
当C充电后期,随着充电接近充满,充电电流越来越小,流过G1基极的电流越来越小,当G1基极电流减小到一定值时,G1退出饱和状态,其集电极电流开始减小、G2集电极电流随之减小,G2也退出饱和状态。喇叭两端电压开始减小,导致电容器开始放电,放电电流有电阻R1提供,放电电流路径为:电源正极→R1→C→R2→喇叭→电源负极。此时G1的be结开始逐渐失去偏置电流甚至最终被反偏,必然导致G1、G2的集电极电流进一步减小、喇叭两端电压进一步减小,C的放电加剧、G1基极电流加剧衰减,……。正反馈的结果是G1和G2迅速进入截止状态。
等C放电到一定程度,放电电流减小到几乎为零时,G1重新获得偏置电流导通,又开始了前面正反馈导致G1和G2饱和的过程,如此反复进行,形成自激振荡。喇叭获得方波电压发出声音。
喇叭获得的方波电压高电平持续周期大概为t1=3R2*C,放电时间大概为t2=3(R1+R2)*C,因此振荡周期为T=t1+t2=3R1*C+6R2*C,振荡频率为f=1/(3R1*C+6R2*C)。
当然,以上计算并不很严格,仅供参考,实际可能略有出入,以实际调试结果为准。之所以公式中反复出现3,是因为RC充放电回路,经过3RC的时间电容C充放电基本差不多结束了。

Ⅳ 电机启动电流怎么计算

因为电机有功率因数的,一般都在0.8左右。

用I=P/(U*0.8)=114,再算上误差,就是这个数,由于在直流电机的供电电路中,直流电机的启动电流很大(理论上无穷大),于是就串联一个电阻来降低启动电流,以保护电源和电机线圈免受大电流的冲击而损坏,这个电阻就形象地叫做限流电阻,所以具体的计算要看电机的参数了。

电机的转子在磁场中旋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才是抵抗所加电压的主要力量,并且,因为是直流,电感量也仅仅在启动的瞬间有用,启动之后电流不变,电感也就失去作用了。另外,直流电机的线圈电阻极小,几可忽略不计的。

(5)电路启动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机主要用途:

1、伺服电动机

伺服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中,能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机轴上的机械输出量,拖动被控制元件,从而达到控制目的。

伺服电动机有直流和交流之分,最早的伺服电动机是一般的直流电动机,在控制精度不高的情况下,才采用一般的直流电机做伺服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从结构上讲,就是小功率的直流电动机,其励磁多采用电枢控制和磁场控制,但通常采用电枢控制。

2、步进电动机

步进电动机主要应用在数控机床制造领域,由于步进电动机不需要A/D转换,能够直接将数字脉冲信号转化成为角位移,所以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数控机床执行元件。

除了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步进电机也可以用在其他的机械上,比如作为自动送料机中的马达,作为通用的软盘驱动器的马达,也可以应用在打印机和绘图仪中。

3、力矩电动机

力矩电动机具有低转速和大力矩的特点。一般在纺织工业中经常使用交流力矩电动机,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和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相同。

4、开关磁阻电动机

开关磁阻电动机是一种新型调速电动机,结构极其简单且坚固,成本低,调速性能优异,是传统控制电动机强有力竞争者,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

Ⅵ 电学所有计算公式

一、 欧姆定律部分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定理的微观解释

设有一段金属导体,横截面积为S,长为L,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U,则导体中的场强E=U/L.这时,一自由电子在电场力F=eE的作用下做定向移动。设电子的质量为m,则定向移动的加速度为a=F/m=eE/m=U(e/mL)。

运动的自由电子要频繁地与金属正离子碰撞,使其定向移动受到破坏,限制了移动速率的增加。自由电子在碰撞后向各个方向弹射的机会相等,失去了之前定向移动的特性,又要从新开始做初速为0的定向加速运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欧姆定律

Ⅶ 电路计算,具体过程是什么

电路模型包括电路的拓扑结构,无源元件电阻R,储能元件电容C及电感L的大小,激励源(电流源或电压源)的大小及变化形式,如直流,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周期性交流等。电路分析分为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两大部分。电路模型的状态始终不变(在-∞<t<∞的范围内)时的电路分析谓之稳态分析,如果在某一瞬时(例如t=0)电路模型的状态突然改变,例如激励源的突然接通或切断等,这时的电路分析谓之暂态分析。不论是稳态分析还是暂态分析,也不论电路中的激励源为何种变化形式,基尔霍夫定律在独立节点的电流方程、基尔霍夫定律在独立回路的电压方程以及每个元件的伏安关系方程,即电阻元件v=Ri,电容元件i=C(dv/dt),电感元件v=L(di/dt)是电路分析所需要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全部方程组。

阅读全文

与电路启动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造价答题技巧和方法 浏览:967
奥克斯压力锅使用方法 浏览:20
狂犬病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580
趣味性幼小衔接教学方法 浏览:804
白坯家具水性漆施工方法和步骤 浏览:823
狮跑故障灯亮电脑板升级方法 浏览:761
板块轮动分析设置页面方法 浏览:556
赛珍珠的价格鉴别方法 浏览:108
丝竹之声训练方法 浏览:882
去除图像瑕疵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601
什么可以调用void的方法 浏览:36
led灯珠检测方法 浏览:162
晚上11点锻炼方法 浏览:553
热水器如何排气的方法 浏览:318
鉴别稀浓硫酸的20种方法 浏览:530
304不锈钢检测方法去哪里检测 浏览:435
电焊焊接的技巧及方法 浏览:653
没有器材锻炼腹肌的最后方法 浏览:608
如何去除蜘蛛痣的方法 浏览:650
偏瘫的稳定训练方法 浏览: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