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公式结合案例更易理解!
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购房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那等额本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
一、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设贷款额为a,月利率为i,年利率为I,还款月数为n,每月还款额为b,还款利息总和为Y
1:I=12×i
2:Y=n×b-a
3:第一月还款利息为:a×i
第二月还款利息为:〔a-(b-a×i)〕×i=(a×i-b)×(1+i)^1+b
第三月还款利息为:{a-(b-a×i)-〔b-(a×i-b)×(1+i)^1-b〕}×i=(a×i-b)×(1+i)^2+b
第四月还款利息为:=(a×i-b)×(1+i)^3+b
.....
第n月还款利息为:=(a×i-b)×(1+i)^(n-1)+b
求以上和为:Y=(a×i-b)×〔(1+i)^n-1〕÷i+n×b
4:以上两项Y值相等求得
月均还款:b=a×i×(1+i)^n÷〔(1+i)^n-1〕
支付利息:Y=n×a×i×(1+i)^n÷〔(1+i)^n-1〕-a
还款总额:n×a×i×(1+i)^n÷〔(1+i)^n-1〕
注:a^b表示a的b次方。
二、房贷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每月应还利息=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序号-1)〕÷〔(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序号-1)÷〔(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总利息=还款月数×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
假定借款人从银行获得一笔20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贷款期限20年,贷款月利率4.2‰,每月还本付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每月应偿还本息和为1326.41元。
上述结果只给出了每月应付的本息和,因此需要对这个本息和进行分解。仍以上例为基础,一个月为一期,第一期贷款余额20万元,应支付利息840.00元(200000×4.2‰),所以只能归还本金486.41元,仍欠银行贷款199513.59元;第二期应支付利息(199513.59×4.2‰)元。
以上介绍的等额本息计算公式以及案例计算你是否弄懂了呢,希望以上信息能对你还房贷有所帮助!
‘贰’ 本息和的计算公式
本息计算方式:本息和=本金+本金×年利率×时间。
在贷款时,我们常常用到的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贷款方式的计算方法是: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金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 ^ 还款月数]/{[(1+月利率) ^ 还款月数]-1}。
补充资料:
等额本息还款是指购房者在还款期内每个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等额本息还款和等额本金还款是不一样的概念,虽然刚开始还款时每月还款额可能会低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的额度,但是最终所还利息会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
等额本息还款法: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由于每月的还款额相等,因此,在贷款初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少;在贷款末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多。这种还款方式,实际占用银行贷款的数量更多、占用的时间更长,同时它还便于借款人合理安排每月的生活和进行理财(如以租养房等),对于精通投资、擅长于“以钱生钱”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适用于家庭收入较为稳定的人群,特别是暂时收入比较少,经济压力比较大的人士。因为虽然每个月还款金额相同,但是所含本金和利息的比例不同,初期所还部分,利息占较大比例,而贷款本金所占的比例较低,不适合有提前还贷打算的人士。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
事例计算为准。
‘叁’ 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公式(附实例)
我们常见的房贷还款方式有两种即: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还款法,很多人因为这一字之差弄得云里雾里,简单来说等额本息每个月还款额相同,便于记忆,但利息较高,具体等额本息还款如何计算下面举个例子来向大家介绍。
等额本息还款法简介
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
由于每月的还款额相等,因此,在贷款初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少;而在贷款后期因贷款本金不断减少、每月的还款额中贷款利息也不断减少,每月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多。
这种还款方式,实际占用银行贷款的数量更多、占用的时间更长,同时它还便于借款人合理安排每月的生活和进行理财(如以租养房等),对于精通投资、擅长于“以钱生钱”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公式
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月预期年化利率×(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数〕÷〔(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数-1〕
每月应还利息=贷款本金×月预期年化利率×〔(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数-(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序号-1)〕÷〔(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数-1〕
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本金×月预期年化利率×(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序号-1)÷〔(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数-1〕
总利息=还款月数×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
以下面一项武汉二手房贷款为例,来说明在“等额本息”还款的情况下出借人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如何计算(计算中采用四舍五入)。
出借金额元,出借年预期年化利率:12%,出借期限:36期,月预期年化利率:年预期年化利率/12=1%。
利息 = 上期剩余本金 X 月预期年化利率,剩余本金 = 上期剩余本金 - 本期收取本金(第0期剩余本金即为原始出借金额)。
第1期,出借人收取利息元( × 1%),收取本金元,剩余本金元( - 第2期,出借人收取利息元( × 1%),收取本金元,剩余本金元( - 第3期,出借人收取利息元( × 1%),收取本金元,剩余本金元( - 之后各期,依此类推。
由于往期计算中四舍五入的缘故,最后一期的利息跟计算结果稍有差别(第36期,实际收取利息元,计算所得的利息为元)。
以上36期,出借人每期收取的金额是一定的(收取本金 + 收取利息 = 元)。累积收获利息元。
‘肆’ 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公式
个人购房抵押贷款期限一般都在一年以上,则还款的方式之一是等额本息还款法,即从使用贷款的第二个月起,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每月等额还本付息额
P:贷款本金
R:月利率
N:还款期数
其中:还款期数=贷款年限×12
如以商业性贷款20万元,贷款期为15年,则每月等额还本付息额为:
月利率为5.58%÷12=0.465%,还款期数为15×12=180(月)
即借款人每月向银行还款1642.66元,15年后,20万元的借款本息就全部还清。
如果你认为这个公式太复杂不好用,你可以直接用搜房网的贷款计算器算算,也可以到公积金贷款万元还本息金额表和商业贷款万元还本息金额表查出对应期限的万元还款系数,乘上您的贷款额(万元)就可以了。
拓展资料:
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指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是不一样的概念,虽然刚开始还款时每月还款额可能会低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的额度,但是最终所还利息会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该方式经常被银行使用。
还款法
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这种方法是最为普遍,也是大部分银行长期推荐的方式。
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
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贷款金额/贷款月数)偿还贷款本金,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两者合计即为每月的还款额。
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还款公式推导
设贷款总额为A,银行月利率为β,总期数为m(个月),月还款额设为X,则各个月所欠银行贷款为:
第一个月A(1+β)-X
第二个月(A(1+β)-X)(1+β)-X=A(1+β)^2-X[1+(1+β)]
第三个月[A(1+β)-X)(1+β)-X](1+β)-X =A(1+β)^3-X[1+(1+β)+(1+β)^2] ?
由此可得第n个月后所欠银行贷款为 A(1+β)^n _X[1+(1+β)+(1+β)^2+?+(1+β)^(n-1)]= A(1+β)^n _X[(1+β)^n - 1]/β
由于还款总期数为m,也即第m月刚好还完银行所有贷款,
因此有 A(1+β)^m _X[(1+β)^m - 1]/β=0
由此求得 X = Aβ(1+β)^m /[(1+β)^m - 1]
还款法与等额本金计算
1.等额本息还款法还款金额:
每月应还金额:a*[i*(1+i)^n]/[(1+i)^n-1]
(注:a:贷款本金 ,i:贷款月利率, n:贷款月数 )
2.等额本金还款法还款金额:
每月应还本金:a/n
每月应还利息:an*i/30*dn
每月应还总金额:a/n+ an*i/30*dn
(注:a:贷款本金,i:贷款月利率,n:贷款月数,an:第n个月贷款剩余本金,a1=a,a2=a-a/n,a3=a-2*a/n...以次类推dn 第n个月的实际天数,如平年2月为28,3月为31,4月为30,以次类推)
‘伍’ 等额本息贷款的详细计算方法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等额本金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金额= (贷款本金÷ 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等额本息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拓展资料:
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付清。这种还款方式,便于借款人合理安排每月的生活和进行理财(如以租养房等),对于精通投资、擅长于“以钱生钱”的人来说,无疑是较好的选择。举例说明假设以10000元为本金、在银行贷款10年、基准利率是6.65%。
比较下两种贷款方式的差异:等额本息还款法月利率=年利率÷12=0.0665÷12=0.005541667月还款本息=〔10000×0.005541667×(1+0.005541667)^120〕÷〔(1+0.005541667)^120 -1〕=114.3127元合计还款13717.52元合计利息3717.52万元。
等额本金还款法:每月还款金额= (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10000 ÷120)+(10000—已归还本金累计额)×0.005541667首月还款138.75元每月递减0.462元合计还款13352.71元利息3352.71元。
许多人由于不了解银行的利息计算原理,误以为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法就可以节省利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回事。贷款利息的多少由什么因素决定,大家都知道,钱在银行存一天就有一天的利息,存的钱越多,得到的利息就越多。同样,对于贷款来说也一样,银行的贷款多用一天,就要多付一天的利息,贷款的金额越大,支付给银行的利息也就越多。
银行利息的计算公式是:利息=资金额×利率×占用时间。因此,利息的多少,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决定因素只能是资金的实际占用时间和占用金额的大小,而不是采用哪种还款方式。这是铁定不变的道理!不同的还款方式,只是为满足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消费观念人们的不同需要或消费偏好而设定。
其实质,无非是贷款本金因“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式的先还后还,造成贷款本金事实上的长用短用、多用少用,进而影响利息随资金实际占用数量及期限长短的变化而增减。可见,不管采取哪种贷款还款方式,银行都没有做吃亏的买卖、客户也不存在节省利息支出的实惠。
‘陆’ 等额本息的计算方法公式是什么
等额本息就是定期付息的意思,也就是要求借款人按相等的金额偿还每月贷款本息。所以它的计算公式是:等额本息每月还款金额 =〔月利率*贷款本金*(月利率+1)^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区别是什么?
1、等额本金的特点。
每月的还款额不同,呈现逐月递减的状态;它是将贷款本金按还款的总月数均分,再加上上期剩余本金的利息,这样就形成月还款额,所以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的还款额多,然后逐月减少,越还越少。
2、等额本息的特点。
每月的还款额相同,从本质上来说是本金所占比例逐月递增,利息所占比例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即在月供“本金与利息”的分配比例中,前半段时期所还的利息比例大、本金比例小,还款期限过半后逐步转为本金比例大、利息比例小。
也就是说,在等额本息还款的方式下,随着贷款剩余的本金的逐渐减少,利息的比例逐渐减少。而等额本金还款的方式里面,每月还款的本金数目一直不变,但是利息逐渐变少,每月还款的数额就越来越少。
等额本息提前还款划算吗?
从还款方式来看,目前的还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等额本金还款,另一种则是等额本息还款了。选择等额本息贷款的购房者在前期的时候还款本金少、利息多,提前还款时需要还的本金会比较多,因此提前还款时会比较吃亏,即不划算。如果购房者有提前还款的打算,那么在选择还贷方式的时候应该采用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虽然等额本金前面还款压力大,但是你提前还款时会少受损失。
当然并不是说采用了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购房者就适合提前还款了,这还是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实现的。如果购房者选择了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但是依然想提前还款的话,那么可以先向银行申请改用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这样一来就可用等额本金提前还款了,不过这是有前提条件的,需要银行同意改还款方式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