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钢琴琶音怎么弹
1.弹琶音的指法是统一的,都是使用1、3、5指或1、2、5指。以下将琶音按上行的前三个组依次称为原位、第一转位、第二转位,第四个组则是原位高八度。
琶音由音阶中的第1、3、5个音组成,短琶音则是一组三个音。
大调的短琶音分别是:上行(do、mi、sol),(mi、sol、do'),(sol、do'、mi'),(do'、mi'、sol'),下行(sol'、mi'、do'),(mi'、do'、sol)、(do'、sol、mi)、(sol、mi、do)。
小调的短琶音分别是:上行(la,、do、mi),(do、mi、la),(mi、la、do'),(la、do'、mi'),下行(mi'、do'、la),(do'、la、mi),(la、mi、do),(mi、do、la,)。
琶音( arpeggio)指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通常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训练用于练习曲中,有时作为短小的连接句或经过句出现在乐曲旋律声部中。
所有练习都有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音阶、琶音的练习也一样。但必须强调的是,技术上的合理是最关键的,当技术的问题解决后,练习的方法、练习的量就是很重要的了。技术上不合理时,加强力度的练习是背道而驰的。技术合理、方法正确的练习才是最有效的。
网络琶音
‘贰’ 求钢琴教学入门的视频,要全套的百度云
你好,如果想要入门学习钢琴的话还是推荐要找一个老师的,如果只是靠自己自学,虽然也能学到一点基础,但是一旦遇到困难 只靠自学是很难理解的,往往要耗费十天半月的时间,所以还是建议在网上找找资料学习一点基础,能够看懂了并且有兴趣就可以找一个老师来系统的学习了 有篇基本的钢琴知识,你可以先看下
学钢琴用好这几个指法,助你事半功倍
按照琴谱标注指法弹奏: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学会按照谱面要求和提示去弹琴;
手指的移位不要多余:弹琴时一个手位(或把位)弹得音越多音越好,如果不需要移位就尽量不要移位,否则总在寻找新的位置做参照(太麻烦);
弹奏黑键要注意,注意1指和5指(即大母指和小母指)如果能不上黑键,就不上黑键;
音阶、琶音、和弦的指法都是相对固定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将24个大小调的主和弦长短琶音、属七、减七和弦弹顺畅,一般情况,这些基本功的指法常常在乐谱中不会标出,这些练习会帮助弹好乐曲;
在乐曲中按一般习惯、正常思维安排指法的顺序,这句话看似简单且无必要,但常常被违反;
一些特殊指法:关键的、特殊的指法需尽早固定,否则摇摆不定、模棱两可的指法在上台演奏时会像地雷难于跨越;
指法安排既要着眼当前,更要“瞻前”和“顾后”。不能光顾着弹完,而要整小节、整句安排好指法。
‘叁’ 古筝琶音是怎么弹才正确
手放在对应弦上,正面触弦,扣住,先一个个松,慢练,再加快,而且手的把位要准。多练练就熟练了。
‘肆’ 琶音的正确弹奏方法 钢琴
使用1、3、5指或1、2、5指。以下将琶音按上行的前三个组依次称为原位、第一转位、第二转位,第四个组则是原位高八度。
右手弹原位和第二转位时使用1、3、5指,弹第一转位时使用1、2、5指。
左手弹原位和第一转位时使用1、3、5至,弹第二转位时使用1、2、5指。下行指法与上行指法相同。
琶音由音阶中的第1、3、5个音组成,短琶音则是一组三个音。
大调的短琶音分别是:上行(do、mi、sol),(mi、sol、do'),(sol、do'、mi'),(do'、mi'、sol'),下行(sol'、mi'、do'),(mi'、do'、sol)、(do'、sol、mi)、(sol、mi、do)。
小调的短琶音分别是:上行(la,、do、mi),(do、mi、la),(mi、la、do'),(la、do'、mi'),下行(mi'、do'、la),(do'、la、mi),(la、mi、do),(mi、do、la,)。
(4)琶音弹奏方法视频教程扩展阅读:
琶音指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
通常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训练用于练习曲中,有时作为短小的连接句或经过句出现在乐曲旋律声部中,也有密集和弦前面加一竖着的波浪线。
琶音分为主三和弦,减七和弦和属七和弦。
琶音的练习是钢琴学习的基本课程,对将来能够完整、准确地演奏一些钢琴作品,提高学生演奏技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很多着名的钢琴家都非常注重音阶和琶音的练习。
‘伍’ 吉他的琶音要怎么弹奏
琶音有上琶音与下琶音之分。上琶音的演奏方法为:右手食指的拨弦从一弦向低音弦方向划弧(不要直着把弦一根根弹响,而是用食指内侧好像把弦“摸一下”那个动作)。一定要以肘部做圆心。下琶音动作一样,不同的是使用拇指而已。多指琶音演奏方法为:使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勾弹琴弦。我再说说其实一些比较常用的技巧吧。滑音:左手某个手指按住琴弦,在弹响之后滑到某个音上。轮指:拇指弹响低音弦,然后用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快速弹响同一根弦。震音:食指与中指合在一起,向上勾两根弦,再用两手指的内侧向上拨一次这两根弦。自然泛音:此技巧在12品比较容易。用某个手指的指肚轻轻地接触12品的琴弦(记住不要用力)在右手弹响的同时左手快速地离开。《心太软》的前奏就是泛音。人工泛音:左手按弦,右手中指在距离按弦位置的12品弹响琴弦,然后食指轻触琴弦。两个手指在上瞬间同时完成。大鼓奏法:用右手 前臂先做回转动作,再用拇指的外侧敲击琴码及离琴码2至3 厘米的琴弦使发出的声音好像打鼓那样。
‘陆’ 怎么练就钢琴琶音技巧
链接:
国内琴童家长刘汉积6年陪学经验及数十万元学费着成的钢琴教学经验实录,是目前国内罕有、销量巨大,且由琴童家长实录的经验指导书碟。
‘柒’ 钢琴的琶音怎么弹希望详细一点。
要求:手指以指尖部位触键,除大姆指尖外,其它指尖与键面成90度直角后倾少许的基本垂直角度。触键时,各手指最前端小关节要挺立,形成向外支撑的弧形状。
原理:弹琴时手指要有一定硬度弹出的音才会结实,有力,而指尖要有硬度,手指小关节就必须挺立如塌陷,手指就会松软无力,就弹不出结实的声音。这就是手指小关节要挺立的原因。
弹琴时,指尖触键时间越短,琴音的泛音震动延留也越长。一般人弹琴如手指弯曲,指尖反应力会比手指平直更敏捷,触键时间也就能比手指平直更短,这是手指要弯曲的又一原因。
参考来源:如何练习钢琴音阶与琶音技术 钢琴教程
‘捌’ 吉他琶音怎么弹
琶音( arpeggio)指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通常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训练用于练习曲中,有时作为短小的连接句或经过句出现在乐曲旋律声部中。
琶音的练习是许多乐器学习的基本课程,对将来能够完整、准确地演奏一些作品,提高学生演奏技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很多着名的音乐家都非常注重音阶和琶音的练习。
(8)琶音弹奏方法视频教程扩展阅读:
1、初学音阶时,两手同向的练习,由于动作的不一致,让我们感觉到音阶、琶音练习的困难,我们不妨在掌握了基本动作后采用反向的音阶、琶音练习,以巩固基本动作,然后再练习同向的音阶、琶音。
2、慢速的练习会强化我们正确的动作,使练习逐步达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的程度。慢速的练习能够强调每个手指的动作,使手指的举起、落下、站稳、和移动都能够做到位,使每一个声音都结实、饱满、连贯。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快落指的速度。
3、分手练习,可以让每一个手的每一个手指得到应有的锻炼。特别是左手的练习,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那些指力比较弱的手指也一样需要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让音阶琶音的演奏达到均匀。
4、变速练习、变化力度练习。这样做既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有通过音阶、琶音练习提高了控制能力。
‘玖’ 钢琴琶音怎么弹
弹琶音时手腕可以略有一些动作,因为手指伸展较宽,手需要跟随每个手指的弹奏作一些平面上的移动。
大指作转弯的动作,手腕可升高一点,使大指容易通过,然后手腕复原。所以,手腕动作略有一点波浪起伏,但需注意动作不太突然,不太过分。
音阶、琶音的声音要弹得非常清楚是不太容易的,特别速度快的时候。在这个问题上,手指独立性应该被强调。
不少人仅注意到手指触键,而不注意手指弹完后的离键,这会影响声音的清楚。
如果手指弹完后果断地抬离琴键,就能使钢琴机件的止音器猛然压到震动的琴弦上,声音就明显地中断,弹出的声音颗粒清楚。
所以,弹奏中应同时注意两个手指的动作,当一个手指弹下时,另一个手指同时抬起,象剪刀那样。
‘拾’ 弹钢琴必知的音阶与琶音正确弹奏方法
弹钢琴必知的音阶与琶音正确弹奏方法
由于弹钢琴要运用眼、手、耳、脚、脑,调动全身感官的能动性,从而大大增强了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记忆力。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弹钢琴必知的音阶与琶音正确弹奏方法,大家快来看看吧。
一、手指要弯曲,以指尖部位触键
触键时,除大姆指尖外,其它指尖与键面成90度直角后倾少许的基本垂直角度。触键时,各手指最前端小关节要挺立,形成向外支撑的弧形状。弹琴时手指要有一定硬度,弹出的音才会结实,有力.而指尖要有硬度,手指小关节就必须挺立;如塌陷,一定松软无力,也就弹不出充实的声音.这就是手指小关节要挺立的原因。弹琴时,指尖触键时间越短,琴音的泛音震动延留也越长。一般人弹琴如手指弯曲,指尖反应力会比手指平直更敏捷,触键时间也就能比手指平直更短,这是手指要弯曲的又一原因。
二、弹琴时,手指要抬高
每个指头弹每个音之前、之后都要抬高,暂间隔不弹的指头也要抬高。抬时,手指要保持弯曲。弹琴时手指抬高,指头才能距琴键一定距离,才可产生足够的惯性力,弹出结实有力的声音,使声音有足够的泛音震动延留。再者,练琴时手指抬高,还可加大指头的动作量,增强手指弹奏机能的训练效果。这就是手指抬高的原因。
三、以手的掌关节为发力点
要以手指与手掌相交处的掌关节为弹奏的主要发力点,掌关节要发出足够的力量,必须做到:1、动作敏捷;2、动作幅度尽量大;3、动作用力。
四、弹音阶与琶音,手指要用力,手腕和小臂要放松。
手腕和小臂这两处弹琴最易紧张,酸累的部位,要尽量放松。这方面,不少人都遇到一个矛盾:手指用力,手腕和小臂即下意识地随之用力和紧张;手腕和小臂放松,手指也随而软弱无力。要尽力协调二者的关系,使前者用力,后者放松。这一课题较难,但必须解决。
五、弹音阶与琶音,要用手指处自身的独立力量,切勿用手腕、小臂来加压、加力。
不少人弹奏,由于手指无力,一味用手腕、手臂加压、加力,这就往往产生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手腕、手臂因而酸累不堪,致难于持续弹奏,个别严重者甚至把手弹坏,变成所谓‘职业病’;一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即由于的手指无力而借助手腕、手臂;又由于借助手腕、手臂,手指养成对借助手腕、手臂的依赖性,自身之力就总练不出,总要借助,依赖。衡量借助手腕、手臂有无加压、加力的外观标准,是看弹奏时手腕和小臂有无强烈抖动。如抖动强烈,则表明在加压、加力;反之,如加以约束使之强烈抖动不得,则失去加压、加力的可能。因此,克服手指因无力而借助手腕、手臂这一毛病的有效办法就是,弹奏时严格约束手腕和小臂的强烈抖动,便手指在无外力借助下自行活动,逐渐练出独立功力。人体手臂的大多处,即手掌、小臂、大臂乃至肩,弹琴都有可能酸累;唯有一处,就是日夜不停地弹,也永不会累,就是手指。因此,只有当手指练出充分独立功力,弹奏不须依赖其它外力,弹琴才能持久、自如,才能弹好。
六、弹音阶与琶音,手掌、手腕和小臂要大体成一直线,并与键面基本平行
手腕最好略低于手掌,而绝不可高于手掌。因为,有条规律:手腕略低于手掌,弹出的音就能结实、有力,果粒感强;而手腕高于手掌,弹出的音必轻飘、模糊、缺乏果粒感。当然,有些乐曲中的音阶或琶音织体,音乐表现特别要求轻飘或模糊的效果,手腕只得高于手掌来弹,这是特定情形,另当别论。有些人弹琴,手腕高出两边的手掌和小臂,像个驼峰。还有些人除此另加手指不弯而直伸,像只爬行的乌龟,弹出的音也模糊不清。这些坏毛病都必须纠正。
七、弹音阶与琶音,手背内、外两端高低要大体相等,整个手背呈基本水平状
人的手指中,四、五指最弱,不少人弹琴因四、五指无力支撑,致手背外端四、五指处向外下斜塌陷,形成手背内高外低,四、五指弹出的音也因而软弱模糊。这样,还往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四、五指无力致手背外端下陷,手背外端下陷,又压住四、五指,使之不能充分抬动,而练不出自身力量,致手背外端下陷得不到改变。克服这一恶性循环的办法是,弹奏时严格限制住手背外端下陷,甚至在使用四、五指时,有意识地将手背外端微微提高,给四、五指以足够空间充分活动,使其力量慢慢练出。四、五指充分抬动,弹出的音就能清晰、明亮、有力了。
八、弹音阶与琶音,大指前半截应自然向里微微弯曲,后半截与手掌要稍有间隙
有些人弹琴,大指前半截不向里弯,而向外逆撇,后半截与手掌紧紧并贴,这种姿势完全违反生理自然。大家可以试试,大指若外撇,不仅大指本身紧绷、僵硬,连手的整个内侧半边也必然紧绷、僵硬。
九、弹音阶与琶音,手指、手掌,特别是掌关节处都要凸起、挺立,整个手,形成一个自然形态的“架子”、“模子”状
这个“架子”、“模子”既不能紧绷、僵硬,又不可松垮、散软,而要松紧、软硬适当,呈自然状态。有些人弹琴,手绷得又紧、又僵、又硬,像只铁爪;有些人弹琴,手松垮垮、软棉棉、像团棉花,都是不对的。
十、弹琴,包括弹音阶与琶音时,整个手臂要置于自己感到适当、舒适的自然位置
有些人弹琴两手肘、两臂紧紧夹着身子。也有些人弹琴两手肘、两臂过分外撇和高悬。这都是坏习惯,应纠正。
十一、弹音阶与琶音,右手往上弹或左手往下弹时,两手大指每弹完一个音后,应即刻向内弯曲收进掌心下。大指收进时,须做到几点:
1、松弛、自然、不可紧张、生硬;
2、在下个弹奏手指弹奏之时同时收,不可迟后;
3、果断迅速收,不可迟疑、缓慢;
4、一收到底,不可只收一半;
5、收时,手腕高低不变,手腕不可拱起。
为什么大指要收进呢?因为音阶与琶音中要用大指弹的每个琴键之间,隔有其它琴键,而且互有一定距离大指每弹完一琴键后,如收进,其再弹下一琴键时,恰到下一琴键位置,就能从容弹出。如不收进,该弹下一琴键时,大指尚在原琴键处,离下一琴键还有一定距离,只能生拐硬跳去弹。大指一次次生拐硬跳去弹必带起手腕和小臂一下下摇晃拐动,非但样子难看,弹出的音也是一团团的。对于大指要收进这一重要要求,许多弹琴者都忽视未顾,甚至根本不知。特别提醒大家要重视。
十二、弹音阶与琶音,右手往下弹或左手往上弹时,两手三或四指继大指之后弹时的抬高动作,要切实做出。
因为,这里三或四指弹时,要交迭越过大指上方,跨度较大,动作较难。不少人弹到这里,往往困难,而只顾使三或四指弹对位置、发出声音,对于这两指的抬高及相应的弹奏效果则忽略不顾。有些人为使三或四指够到目标琴键,甚至拐动臂肘、手腕一起去够弹,弹出的音混浊、模糊,样子也很难看。正确弹法是:大指下弹时,三或四指同时弯曲地抬高,再弹下;三或四指抬高时,掌关节及手掌前端亦一并上抬;而手腕要保持原有高度,勿上拱。
十三、弹音阶与琶音,手指触键有两条重要准则:
1、要尽量集中手指触键那一瞬间的力量;
2、要尽量缩短手指触键那一瞬那的时间。
为达到后一条,手指下弹时动作要敏捷,弹下后要尽快离键抬起(不针对音阶与琶音的慢速弹奏)。
很多人都以为,弹琴手指动作中最难、最重要的.环节是手头下弹;其实,下弹后指头离键上抬的环节同等重要,而且,从一定角度说,难度还超过下弹。以上所说手指下弹后要尽快离键抬起,不针对音阶与琶音的慢速弹奏。因为,慢弹时,手指每弹一键,都要在键上停顿片刻,方可接弹下一键,不可能迅即离键抬起。
十四、弹奏包括音阶与琶音在内的钢琴技术性单音织体,手的各部位中,以两处最为关键,即掌关节和包括手指小关节在内的指尖部位
掌关节的主要功能为:启动手指的弹奏动作,发出手指的弹奏力量,和支配手指的指头变换。指尖的主要功能是将手指弹奏的力量传导至琴键,并在此过程中对手指触键进行细微控制、调整。一些人弹琴手指技术欠佳,归根结底是掌关节和指尖功力不足。因此,训练手指弹奏技能,应着重掌关节和指尖的训练。使掌关节灵活、有力,指尖坚硬、敏锐。
十五、弹音阶与琶音,弹奏者在内心观念与自我感觉上,要以每一个音、每一个琴键、每一个手指各为一独立体,音与音、键与键、指与指之间互不依附、混淆、粘连,一个是一个,干干净净,利利落落,清清楚楚。
人们通常用“颗粒性”一语形容上逑要求。所谓“颗粒性”,包括四个特点:
1、弹出之音如一颗颗、一粒粒,个个独立、凸起、鲜明、清晰;
2、所弹每一个音,都似有一坚实之芯,声音集中、充实饱满;
3、触键短促,弹出的各个音,间隙分明;
4、弹出的每一个音相互均匀、规整、统一。
弹音阶与琶音要达到的效果标准:
1、弹出之音集中、有力、挺拔、饱满、鲜明。
有些人弹奏,声音软弱虚飘,模糊不清,若以视觉形象比喻听觉形象,有如一幅焦距不准而景象模糊的照片,完全不合标准。
2、弹奏准确、乾净、清楚、流利、顺畅。
有些人弹奏漏音不断,错音百出;有些人弹奏不清不楚,糊糊涂涂;有些人弹奏断断续续,结结巴巴。这都不合标准。
3。弹奏均匀。均匀范畴包括速度、力度与音色三方面。
有些人弹奏忽快忽慢,速度不稳;有些人弹奏忽强忽弱,力度不均;有些人弹奏忽明忽暗,音色不一。这也都不合标准。
4、弹出之音色明亮、通透而有厚度,发音延续长、泛音足、共鸣够。
有些人弹奏,音色或暗、或闷、或乾,这也与标准相违。
5、双手弹奏非大体齐整,而是高度齐整。弹奏效果有如人的两排齐整的牙齿,而不能犬牙交错,参差不齐。须知,近些年,世界钢琴舞台对于弹奏的齐整性较过去更为注重。
弹音阶与琶音的几点练习规则:
1、最好每遍弹四个八度音区,儿童也同样。
2、除主要练双手同向弹奏外,也应练双手分向。
3、慢、中、快速都要练。但力不胜任的快速不要练。每弹一琴键后,手指在键上停留许久再弹下一键的那种过慢弹法也不要练。因为,这种弹法,脱离正常弹奏的实际要求。
4、应主要练大、小调平行八度音阶与琶音。也要练其它音阶与琶音(包括和声小调与自然小调)。也要练半音阶,双手三度、六度与十度音阶,属七和弦与减七和弦琶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