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体育课强度指数计算方法

体育课强度指数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6 15:26:22

⑴ 人体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是什么

1.所谓适量运动,如果以运动时心率作为标准的话,可用以下公式计算:60岁以下的人运动时心率=180-年龄(±10);60岁以上的人:运动时心率=170-年龄(±10)。
如果在运动后感觉不适、疲倦或运动后15分钟心率仍未恢复到安静状态,即为运动量偏大,应及时加以调整。
动量一般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左右,也可以分2次(每次15分钟)进行。运动的种类可以是多样性的,其中专家提倡散步是老年人最好的运动,其他如慢跑、快走、健身气功、社区健身点的大多数练习项目都可以被选用。
2.如果运动量合适,也可以通过其他指标反映出来:
①体重指数(BMI):BMI通常可以反映你当前的体重是否适合你的身高,来确定你是否需要加大运动量。对于一般人而言,通常情况下:BMI指数维持在18.5~24.9之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BMI的计算方式(BMI指数)=体重(kg)/身高(m)/ 身高(m)。
②肌耐力、肌力、柔韧性:肌耐力就是肌肉能够保证有效地收缩舒张的持久力,肌力就是肌肉在一次收缩过程中所能克服的最大外力,柔韧性是指人体一个关节或者是一系列关节所能产生的动作幅度。这三项指数通过适量运动应能达标。
③血压:健康的血压指数,应是合适运动的结果。既不偏高,也不偏低。

⑵ 运动强度怎么计算

运动强度可以采用脉搏来衡量。有氧运动时脉搏应达到最大心率的 60%~75%,可以参照公式:脉搏= (220 —年龄)X(60%~75%)。如10岁 儿童有氧运动时的脉搏应达到126~157次/分。开始运动时心率可以控制 在低限,随着适应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频率。

⑶ 体育课的密度计算公式

体育课的密度计算公式如下:

(3)体育课强度指数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由于体育教学的复杂情况,在各种活动中究竟是什么不合理地利用时间,是很难判断和掌握的。在实践中,一般不必严格区分什么是不合理的使用时间,而是要客观地记录这五项活动中使用的时间,并计算出它们所占的比例,供教师提高教学参考。

比密度是指班级的一项或两项活动的时间占班级总时间的比例。学生的习题时间与课堂的习题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体育课密度是指体育课的运动密度。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体育活动密度一般为20 ~ 30%合适。在适当的条件下,最好高于这个标准,但不要简单地追求体力活动密度。

⑷ 1.何谓运动强度、运动负荷它们各用哪些主要的生化指标进行评定

一、运动强度

1、定义

运动强度是指动作时用力的大小和身体的紧张程度。决定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运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练习的密度、练习的间歇时间、动作速度、练习所负的重量、要求投掷的距离、每次跳高的高度以及动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2、评定指标

常用生理指标表示其量值。如以心率衡量学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大小,一般认为,120次/分以下的运动量为小;120~150次/分的运动量为中等;150~180次/分或超过180次/分的运动量为大。

二、运动负荷

1、定义

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量以及消耗的热量,由完成练习的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

2、评定指标

组成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运动运动与不运动的影响通常运动量大的人,心脏更强壮,因此心率较常人慢,肺活量也更大。但不能一味追求增加运动量,因为在锻炼时只有运动量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量过小过大都不行。

(4)体育课强度指数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运动强度与健身效果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促进心脏和呼吸功能,增加肌肉强度和骨质密度,提高反应灵敏度,减少抑郁感,从而增强体质。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加大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会对健康长寿更有利,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一般来说,超强运动无益于身体健康。生理学家曾进行了两项研究,一是比较低强度和高强度运动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二是测定连续运动和间断运动时,血压与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强度和间断运动,均能对健康产生良好影响。因此,专家们提示,每天进行低强度运动,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可以减少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⑸ 什么是运动量指数,怎么计算

睡眠:每睡一个小时记0.85分。计算一下每天睡几个小时,就按这个单位的乘积记分。

静止活动:包括案头工作、阅读、吃饭、看电视、坐车等。这些活动的运动量最低,把消耗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加起来,以每小时记1.5分计算。

步行:如果是悠闲缓慢的散步,每小时记3分;如果是快步走,每小时记5分。

户外活动:慢跑每小时记6分,快跑每小时记7分;游泳、滑冰每小时记8分;各种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每小时记9分;骑自行车每小时记4分;做体操、跳舞每小时记3分。

家务劳动:每小时记5分。

每当一天的各项活动结束后,就可以把以上的分数加起来。如果获得的总分数在45分以下,说明运动量不够,应设法增加活动量;如果总分数在45至60分之间,就说明运动量正合适;如果总分数超过了这个限度,只能说明活动量已经过度,对身体没有更多的益处,是适合调整一下运动尺度的时候了。

⑹ 学生上体育课时运动心率负荷指数的计算方法是( )

一节课的平均心率÷课前安静心率。小强度为1.2--1.4,中强度为1.4--1.6,大强度为1.6--1.8,最大强度为1.8--2.0

⑺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怎么算

计算课的平均心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面积计算法,另一种是点算法。面积计算法比较准确,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点算法是要求各点数据的平均值。将所测课中各次心率相加,除以测量次数,即得课的平均心率。

1、平均心率计算法

计算公式是:X= X1+X2+X3+¨+ Xn/n 。


注:X、X2、X3代表课中各次心率数, n代表测量总数。


如根据脉搏测定曲线表中课中脉搏测定数据,用上述公式计算,是平均心率为:
x=(90+96+114+126+114+131+120+138+126+144+132+144+126+156+168+162+156+144+132+108+96)/21=130(次/分) 。


2、运动负荷指数计算法


运动负荷指数计算法是在计算出课的平均心率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运动负荷指数=课中每分钟脉搏平均数/课前安静状态每分钟脉搏数。


例如:课中每分钟平均脉搏数为147次/分,课前相对安静状态时每分钟脉搏数为84次/分,则:运动负荷指数=147次/分÷84次/分=1.85 。

(7)体育课强度指数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一般一节课的运动负荷模式有标准型、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标准型指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持续一定时间后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学生承受两种运动负荷较高的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运动负荷较大,后半部分较小。

前低后高型则与前高后低型正好相反,运动负荷由小变大,如课的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定跳远。任不管采取哪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

通常把正常学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次/分之间,而一节课上,将此心率的保持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上,并以中等强度和中等量结合的运动负荷为主,兼顾学生的课后恢复。

⑻ 体育课运动指数的公式是什么

BMI=体重/(身高)^2。

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kg/m2算式写法:BMI=体重/(身高)^2。

正常体重:体重指数=18.5-25(中国体质标准:正常范围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超重:体重指数=25-30。

轻度肥胖:体重指数>30中度肥胖:体重指数>35重度肥胖:体重指数>。

计算方法:

标准体质量指数为18至24,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来计算。BMI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的指标。世界上公认的最简单方法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用千克计体重,用米计身高,标准的身体质量指数在18至24之间。

相对来说,超过24、25和28之间就叫做超重,超过28就叫做肥胖。在18以下(称为)的人比较瘦,身体质量指数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来计算。这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标志。专家提醒:标准的BMI在18-24之间,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来计算。

⑼ 体育课中的强度指数是什么

运动强度,指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是构成运动量的因素之一。常用生理指标表示其量值。如以心率衡量学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大小,一般认为,120次/分以下的运动量为小;120~150次/分的运动量为中等;150~180次/分或超过180次/分的运动量为大。

(9)体育课强度指数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适量锻炼:

在人的大脑侧面,有一个像海马一样凸起的部分被称作海马体,它是大脑中主管学习和记忆的组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索尔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喜欢在滚轮上走动的老鼠,其大脑内的海马体上会长出新的细胞,而被关闭在普通笼子里的老鼠,则没有长出新的细胞。

由此研究人员认为,人如果能经常进行有规律的、适量的运动,也能让大脑中的海马体长出更多的细胞,让人的思维、感觉和反应都能更灵敏,从而让人变得更聪明起来。

大强度运动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大脑机能造成损害。

运动时能源物质ATP的耗竭,可能是中枢神经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运动过程中机体血液的重新分配、自由基的大量堆积及血流加速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使脑的血液和氧供应减少,局部酸性产物的堆积等不仅影响脑的能量供应,而且直接遏制神经的活动,使脑机能下降。

有研究显示:短期的大强度运动使大脑皮层活动减少,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则使广泛的脑组织兴奋性降低。

生活中人们常常觉得剧烈运动后不仅身体的反应迟钝了,而且脑子也有短暂的“跟不上”的现象。

这不仅与上述因素有关,而且是机体本身的“保护性抑制”机制作用的结果。

过量运动时,由于人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为防止能量进一步消耗而出现机能抑制,这时人们会感觉极度疲劳,浑身无力,大脑反应减慢。

如果长期进行过量运动,机体的“保护性抑制”机能敏感性下降,使大脑机能受损,其表现的症状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等等,长此以往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运动是否适量,标准主要看心率,应该是最大心率的60%~85%。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与安静心率相比,应相差15%~30%,甚至更多,所以选择最佳运动量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体力状况、健康水平、体育基础、生活环境、目的任务等不同情况来决定。

检验运动量是否合适还可以看运动后人体的相对反应。

比如可以参照运动状态下人的汗流量和轻松度。

还可以留意自己的食欲、睡眠以及次日是否还有参加运动的欲望。

相对而言,老年人在有氧运动的前提下可多进行手部的单项锻炼,增强人体的协调能力。

小孩则要多做一些机械运动,如摆放积木等等,看似简单,其实能大大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及手眼协调能力。

关键要把握好运动强度,除了心率保持在适当范围,还要有强烈的时间概念,一般而言有氧状态下每次的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一旦过量,不仅无益,反倒可能损害身体机能。

锻炼:

开始的跑速以你本人能慢走2分钟,后过渡到大步快走2分钟,慢跑5--10分钟为宜。

如果达到身体微热,稍稍出汗为宜。

注意运动过程中身体姿态的保持和呼吸的配合。

身体稍前倾,腹部稍用力,两脚向前走、踏跑台,躯干保持正直,两手臂自然前、后摆动:左脚踏步吸气,右脚踏步呼气,一步一呼吸,熟练后到两步一呼吸,三步一呼吸(如左右左吸气,右左右呼气)。

跑速控制在3/5公里/小时,心率控制在100--120次/分。

因人而异。

此外,你也可以找你喜欢的方式进行准备活动,如我们的科学健身就有一节准备活动操。

然后逐渐提高速度到8公里/小时,心率控制在120--160次/分。

这时要跑起来,注意戴上安全扣,保持身体平衡,两手屈肘在腰间前后摆臂,加快呼吸频率,呼吸要主动,腹肌主动参与呼吸,两眼平视前方,头正。

最高心率控制在180次/分。

如果能配合好呼吸,锻炼一个月后就能达到此水平。

此阶段要保证35/45分钟,速度调节很重要,可以快慢结合,最好不要停下来。

你可以听音乐,小口饮水,看看镜子微笑,鼓励自己。

运动量不要太大,以免过度疲劳。

此时以说话不困难为宜,否则减速。

结束部分要逐渐降低跑速,由8到5,再到3公里/小时。

持续10分钟左右。

让身体逐渐放松,此后最好专门做各关节、大肌肉群的放松,如稍有控制的抖动四肢,拉伸腰背部及大腿的前后肌群及韧带,同时有益于心脏的养生保护和健康。

阅读全文

与体育课强度指数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用绳子做蝴蝶结的方法 浏览:367
vivo手机语音控制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47
足外翻治疗方法如何治疗 浏览:382
做小扇子的简单方法 浏览:226
医美洗脸的正确方法 浏览:37
脑膜炎引起瘫痪哪里可以治疗方法 浏览:632
桥梁搭建方法视频 浏览:344
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法 浏览:30
如何处理活的大龙虾的方法 浏览:264
新手机密码锁定方法 浏览:580
水晶玉器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29
如何只用一种方法就能减肥 浏览:105
什么是大学计算方法 浏览:703
敏感肌怎样才能好有哪些方法 浏览:745
面对问题要能够找到解决方法作文 浏览:379
毛豆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 浏览:435
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操作方法 浏览:974
如何挑选牛仔裤的裁剪方法 浏览:361
甲亢的常用诊断方法 浏览:360
天固智能门锁安装方法 浏览: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