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劳动法的n十1是怎么算法
劳动法的n+1是根据劳动年限来计算的,即用人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员工的每工作一年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的方式予以补偿,这个补偿就是n,而+1的部分是当月的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② 昆明退休人员工龄工资怎样算
工龄工资是企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金额不是很高,但工龄工资的作用不可小瞧。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昆明退休人员工龄工资怎样算,希望能帮到你。
一、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可从办理退休手续后的下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二、参保人员2007年1月1日以后退休,且无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后按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三、参保人员2007年1月1日以后退休,有视同缴费年限,符合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参保人员1994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2007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计发基本养老金时,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以外再发给过渡性补贴。
四、基本养老金的计算 1.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用公式表示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U+Va)÷2×N×1% U—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N—参保人员缴费年限;
Va—参保人员退休时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计算公式为: Va=Vn-1×t1 t1—参保人员退休时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当年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小数点后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 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分段计算。实际缴费年限的每年缴费工资指数为参保人员实际缴费年限内历年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当地(统筹范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视同缴费年限的每年缴费工资指数按1.0000计算。
按上述办法计算出参保人员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后,将各指数相加,除以实际参与计算缴费工资指数的年数,即为参保人员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计算公式为: t1=[(n1×1.0000)+(W1/V1+W2/V2+……+Wn-1/Vn-1)]/M1 n1—视同缴费年限。
M1为n1+M,当参保人员无视同缴费年限时,n1为零;当n1不是整年时,n1的值为n1的整年数加1;
M——M的数值等同于W1/V1+W2/V2+……+Wn-1/Vn-1各比值项数之和,其中,W1与V1、W2与V2……Wn-1与Vn-1应为同一自然年度,下同; W1、W2……Wn-1——参保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下简称建立个人账户)至退休时的历年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申报的自然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经社保经办机构审核确定之后的数值);
V1、V2……Vn-1——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至退休上年的历年当地(统筹范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用公式表示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J÷y J—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 y—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的规定执行,见《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附件1)。
企业执行工龄工资的政策各不相同。少数企业觉得工龄工资所占比例小、意义不大,干脆不设置这项政策;多数企业的工龄工资政策呈线型,即确定X元/年的标准,员工实际所得工龄工资为工作年限×分配标准;有的企业还规定了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满几年起计发。
线型工龄工资政策计算简单,统计方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一、 没有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
以前的企业多是国营性质,人才流动率低。即使流动,也多在国企之间,因此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意义不大。现在,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流动频率也高了起来,而工龄工资的分配应以企业工龄为主,企业工龄参照社会工龄的分配方式不尽合理。
二、 没有根据员工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
员工到新的企业工作,其贡献由零开始。随着对企业情况的不断熟悉和各项业务的逐渐精通,贡献不断增大,并在一定时候达到巅峰。
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较长时间后,其创造力、能动性等会有所削弱,加之个人工资的总额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边际贡献相对逐渐减少。因而,企业按同一标准分配工龄工资不尽公平。
三、 在标准不高的情况下,拉不开工龄工资的差距
不少企业工龄工资的标准较低。有的参照国家机关,标准仅为1元/年,按此标准计算,一个在企业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员工与新员工工龄工资总额仅相差二三十元,工龄工资好似一项摆设,其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制订抛物线工龄工资政策
1、将员工总工龄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社会工龄,即员工非本企业的工作年数;二是企业工龄,即员工为本企业工作的年数。
员工的总工龄=社会工龄+企业工龄
③ 关于excel设置工龄及工龄工资计算公式的问题。
假定B2为工龄数,求工龄工资公式:
=MIN(IF(B2<6,B2*A,5*A+(B2-5)*B),150)
将公式中的B2换成你工作表中工龄所在单元格地址,A和B分别换成相应的等级数值即可。
④ 工龄的计算方法及其相关规定
法律分析:1、工龄计算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 要来源的工作时间的计算。工龄的计算即工龄的长短,标志 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 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2、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
第五条 工作人员退职或复员后参加工作的,前后工作的时间可以合并计算工作年限。
第九条 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计算.在计算退职金、退休金时,按周年计算后剩余的月数,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六个月和不满六个月的按半年计算。
⑤ 退休工龄工资国家规定是怎样的退休工龄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赚钱养家,避免不了要工作,工龄简单来说就是工作的时间。在退休后人们也会把自己的工龄计算出来。通常情况下,退休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三种,分别是工龄折算法 、合并计算法以及连续计算法。
第三,连续计算法也被人们称为是连续计算工龄的方法,这个是最好理解的,就好比一个职工从一个单位或公司调到另一个单位或公司,在第一个地方和第二个地方不间断的工作时间计算为连续的工龄。国家对退休工龄工资的规定是职工在该单位或者公司开始工作起,在此工作期间获得的工资收入。并且,退休工龄的长短也意味着职工工作时间的长短,职工工作的时间越长,工龄就会越长,反之,工作的时间越短,工龄的时间自然就越短。同时,工龄不仅反映出了职工的工作时间,还反映出了职工在工作期间对单位或者是公司所作的贡献等。
⑥ 如何计算工龄工资
一、员工工龄工资的设定标准:
1.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50元整。
2.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两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00元整。
3.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三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50元整。
4.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四年的员工每月工龄工资为¥180元整。
5.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相应增加¥30元整。累计十年封顶。
6.员工连续请假超过15天或年内请假累计超过30天者,取消工龄按新员工待遇执行并重新计算工龄(总经理特批的除外)。
7.员工辞职后又复职,原工龄取消,按照新入职时间重新计算工龄。
8.试用期间不计算工龄。
二、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例:某员工于2009年11月份入职,那么该员工应于2010年12月开始享受公司的工龄工资每月¥50元整,于2011年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00元整,于2012年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50元整,于2013年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80元整,以此类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相应增加¥30元整。
⑦ 工龄工资计算方法
计算工龄工资的规定:如果职工在企业的工龄每增加一年的,工龄工资也按照企业依法规定的比例或数额来增加,例如职工在该企业工龄每满一年的,可增加三十元,依次累计计算。⑧ 工龄工资如何计算
一、工龄工资,又称年功工资(wage for seniority,是企业按照员工的工作年数,即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的积累给予的经济补偿。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二、计算方式
计算工龄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3种: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⑨ 工龄工资怎么算
每个企业计算工龄工资的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工龄工资的说法。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固定每年多少钱,然后乘于工作年限;二是按照年进行月工资的方法,前几年每个月多少钱,中间几年每个月多少钱,达到多少年之后每个月多少钱。
1、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
关于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大概有两种。第一种是线型发放标准,这种是按照年划分,每年给到多少钱,实际所得等于工作年限乘于分配标准。假如第一年50元,第二年可能就是100元,第三年就是150元;第二种是常见的发放标准,按照阶段进行划分,比如工作前三年每月150元,三年到十年每月300元,十年以上500元。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采用哪种方法要看公司规定,哪怕公司没有这项规定,也不违法。
2、主要作用
工龄工资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员工跳槽代价。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吃苦耐劳,工作三年可能就想跳槽,因为工厂工资都差不多,所以去哪里都一样。而有了工龄工资就不同,假如自己工作时间长,已经可以拿到工龄奖励,在跳槽的时候就要考虑这点。毕竟现在大多数公司在计算工龄的时候,已经不再包括社会工龄,就是单纯地看在公司工作了几年。
3、看实际规定
因为工龄工资并不是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像五险一金或者其他,是公司必须要缴纳的,所以有些公司就没有设定相关的制度。具体要看我们找的工作,如果没有相关制度,那就没有工龄工资的说法。其实这个东西,并不是必要的,现在很多企业都不包含这一项,尤其是一些小公司,能够把该给的东西给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