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婴儿怎么算体重
在我国,婴儿的体重评价大概是出生时男婴平均体重3.33kg,女婴平均体重3.24kg,上下可以浮动0.39kg。正常足月婴儿,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增加可达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两倍,第一年内婴儿前三个月体重的增加值约等于后九个月内体重的增加值,也就是说,十二个月龄时婴儿的体重约等于出生时的三倍(大约10kg左右)。这是生后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约为12.5-3.5kg之间,两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逐渐减慢,年增长值约为2kg。另外家长可以在网上自行下载生长曲线图,通过生长曲线图,很容易监测到宝宝的体重情况。当宝宝的性别、出生日期以及定时所监测到的体重输入电脑信息时,生长曲线图会自动出现,根据生长曲线图的曲线发展趋势,可以判断体重的增长水平。如果曲线与正常儿童的曲线呈平行状态,发育比较良好,如果呈上扬状态,就是发育比较快一些。当呈下降趋势的时候,提示婴儿的体重增长不良,就需要对宝宝的体重情况、为什么增长不良做出判断,例如疾病的影响或者喂养的关系,以便及时纠正。
2. 1~6个月小儿体重计算公式为
正确答案:A
解析:各阶段小儿体重计算,需要记忆
。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
.7(kg)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
.25(kg)2~12岁:体重(kg)=年龄×2+8(kg)【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体格生长及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
3. 儿童的标准体重公式
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 成年:〔身高(cm)-100〕×0.9=标准体重(kg) 另一种是: 男性: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 女性:身高(cm)-100=标准体重(kg)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最近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50(kg) 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48(kg) 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 1~6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6=标准体重(kg) 7~12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5=标准体重(kg) 1岁以上:8+年龄×2=标准体重(kg)
4. 如何计算婴儿标准体重
宝宝从婴儿到学龄前的时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刻,家长需要通过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来衡量宝宝是否达标。 一、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1、体重标准测量公式: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2、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3、头围标准计算公式: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头围测量可作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头围=身长(cm)×4/10+15 那么,影响宝宝身高发育的因素是什么呢? 二、影响儿童身高发育的因素 1、遗传:遗传因素很重要,儿童身高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等都受到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孩子的身高与父母亲的身高密切相关,按照父母的身高通用公式可推算出子女成年后身高的大致范围。
2、性别:男孩、女孩生长发育各有其规律与特点。一般说男孩身高高于女孩,但在特定年龄段可能女孩高于男孩。如11-13岁左右,因为女孩较男孩青春发育早2年。 3、营养:儿童身高的发育必须有完善的营养素供给,营养需要均衡,在保证必需的热量的基础上,需要提供优质蛋白质类食品,如鱼、肉、蛋、奶等,同时还需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等。营养均衡可使生长潜力得到最好发挥。 4、疾病: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干扰作用十分明显,慢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长期慢性疾病则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发育;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5、母孕情况: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的生活环境、营养、情绪和疾病等各种因素影响,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可影响孩子生后生长缓慢,直至影响最终身高。 6、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对儿童健康起重要作用。良好的居住环境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护理、正确的教养、体育锻炼、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等都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况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5. 一般小儿出生几个月时体重为出生时的三倍
一般小儿出生三个月的体重为出生时的三倍。
小儿体重的计算方法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0.77—12个月:6+月龄×0.252—12岁:年龄×2+8出生体重平均为3kg,出生时3—4个月时体重约。
出生体重是在出生后第一小时内第一次称得的重量。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千克,正常范围2.5~4千克,女婴比男婴轻一些。在出生后的第3~4天,体重会比刚出生时减少200~300克,这叫做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第7~10天就能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5)小儿体重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测量方法:
测量体重是衡量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只有按时、准确地称体重,才能真实地反映小儿的生长趋势。因此,年青的父母应学会在家庭中准确地为宝宝称体重。
婴儿体重最好用婴儿磅秤测量,称体重的前一天晚上,预先把宝宝衣服、尿布、包被的重量称出。在第二天称重量时,要用已经称过重量的衣、物包裹婴儿,所得重量减去衣服等重量、即可得到婴儿体重。若没有婴儿磅秤,可用成人体重计代替。
6. 幼儿标准身高体重如何计算的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7. 儿童的正常体重计算公式
一般来讲2-12岁的儿童可用以下公式粗略估计其身高: 身高(CM)=(年龄-2)X5+85=年龄X5+75 按年龄计算体重公式: 婴儿: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7 后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6X0.7+(月龄-6)X0.5 2-12岁儿童体重(KG)=(年龄)X2+12=年龄X2+8 体重的评价指标如下: 标准体重的60%以下 严重营养不良 标准体重的60-80% 中度营养不良 标准体重的80-90% 轻度营养不良 标准体重的90-110% 正常范围 >标准体重的120% 肥胖 ----------------------------------------------------- 测量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 成年:〔身高(cm)-100〕×0.9=标准体重(kg) 另一种是: 男性: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 女性:身高(cm)-100=标准体重(kg)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最近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50(kg) 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48(kg) 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 1~6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6=标准体重(kg) 7~12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5=标准体重(kg) 1岁以上:8+年龄×2=标准体重(kg) ----------------------------------------------------- 计算身高的公式 利用遗传因素即利用父母的身高进行预测。计算公式为: 儿子成人时的身高=(父高+母高)× 0.54 女儿成人时的身高=(父高×0.923+母高)÷2 此方法未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误差较大,大约在3-5厘米。 2.利用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后天发育情况,即当时的实足年龄、身高、足长进行预测: Hm=A+(B×C)其中Hm为成人后的身高,A为常数,B为相应的系数,C为当时的身高。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常数和系数。A和B是通过统计资料制成的表中查得,这里可查阅《医学网络全书、儿童少年卫生学》第36页提供的预测身高表。儿童青少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足长与身高有着密切关系,它包含着遗传和后天发育情况。中国青少儿体质调查组根据1979年对11万名7-25岁男女学生的测试数据研究出利用足长预测儿童成人时身高的方法,并制定了相应的预测表。此方法由于结合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误差较小,大约在2厘米左右。可查阅《医学网络全书、儿童少年卫生学》36页。
8. 如何算婴儿胎儿体重
胎儿体重(g)= 1.07×BPD×BPD×BPD+0.3×AC×AC×FL(单位:cm)。
B超单主要是通过监测胎儿头围,腹围,股骨长,双顶径等各项指标,代入公式来计算胎儿的体重。计算胎儿体重的公式如下:胎儿体重(g)= 1.07×BPD×BPD×BPD+0.3×AC×AC×FL(单位:cm)。
通过B超单算胎儿体重的原因是可以根据总结的经验,可以根据胎儿头围,腹围,股骨长,这三个方面分别有各自的计算公式来推断胎儿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