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学:怎样计算不同元素的电子详细!方法!
如果是原子,那么在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如果是离子,那么带正电荷的离子是失电子,带几个单位正电荷就失去几个电子,对应的电子数=原子中电子数-电荷数,相反如果是带负电荷的离子,电子数=原子中电子数+电荷数
❷ 物质的量中怎样计算原子,电子,分子,质子
1个物质的量即为 1mol ,n个物质的量为n 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10^23 mol-1.粒子数N=n*NA
在1mol Na2CO3中,有粒子Na2CO3 1 mol,6.02×10^23 个。而钠原子2mol,12.04×10^23 个;碳原子1mol,6.02×10^23 个;氧原子18.06×10^23个。
水化学式是H2O,他由2个H原子1个氧原子组成,H2O是水的分子式,H原子里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氧原子是由8个质子和8个中子组成。
H2O电离成HO-(氢氧根离子)和H+(氢离子),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本身单质的氢气化合价为0,在水中失去电子化合价+1价,氧分子单质为0,在水中得到2电子为-2价。
(2)原子电子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原子在分子中的成键情形与空间排列:分子结构对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有决定性的关系。最简单的分子是氢分子,1克氢气包含1023个以上的氢分子。一个水分子中2个氢原子都连接到一个中心氧原子上,所成键角是105.3°。
分子中原子的空间关系不是固定的,除了分子本身在气体和液体中的平动外,分子结构中的各部分也都处于连续的运动中。因此分子结构与温度有关。分子所处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溶解在溶液中或吸附在表面上)不同,分子的精确尺寸也不同。
❸ 化学中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怎么计算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
2、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3、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之和)-所带电荷数)。
(3)原子电子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子数的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n为电子层序数)。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向外,排满了L层才排M层。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质子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子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子数
❹ 如何计算分子,原子,离子的电子数
首先明确:1.
原子
与原子结合形成
分子
的过程就是
电子
得失(
离子化合物
)或电子转移(公
价化合物
)的过程,因此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中只是电子发生变化,
质子
(
原子核
中)并没发生变化.
2.质子带
正电
,电子带
负电
,而分子是
电中性
因此:①分子的
质子数
=各原子质子数*各原子个数然后加和
②分子
的电子
数=分子的质子数(由上面的分析2可知)
所以,题中的NH3的质子数为:7*1+1*3=10;
电子数
为:10
另:对阴阳
离子
的质子数的求法和分子一样.(因分子在形成离子时质子不变)
电子数的求法:
阳离子
的为:质子数-
电荷
数
阴离子的为:质子数+电荷数
❺ 电子数是怎么计算
对于原子来说:电子数和质子数就是看几号元素。比如H是1号元素,就含有1个电子,1个质子。
中子数要知道质量数。如果还没学到这里,质量数可以简单的认为是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比如O是8号元素,就有8个电子和8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16,中子数=16-8=8
对于离子来说,质子和中子是同上面完全一样,电子有变化,得到变多,失去变少。方法差不多。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之和)-所带电荷数)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n为电子层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向外,排满了L层才排M层。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5)原子电子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中子以聚集态存在于中子星(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中。太阳系里的中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原子核中,元素的β衰变就是该元素中的中子释放一个电子变成上一个元素序列元素的一种变化。
中子可根据其速度而被分类。高能(高速)中子具电离能力,能深入穿透物质。中子是唯一一种能使其他物质具有放射性之电离辐射的物质。此过程被称为“中子激发”。“中子激发”被医疗界,学术界及工业广泛应用于生产放射性物质。
高能中子可以在空气中行进极长距离。中子辐射需要以富有氢核之物质掩蔽,例如混凝土和水。核反应堆是常见之中子放射源,以水作为有效之中子掩蔽物。
排布规律: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4、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后,再排第三层。
❻ 高中化学,电子数怎么算
要算电子数就直接把各个原子的电子数加起来,因为电子是不会消失的,就在这个分子中,得失电子是内部的事。判断是不是公用电子这要看是什么物质,不是凭化学式就看得出来的。
像酸碱盐一般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就是离子化合物,公用电子对的是共价化合物,如AlCl3就是共价化合物,虽然它是盐,但不是离子化合物。
❼ 怎样计算质子,中子,电子的个数
根据原子中的对应关系进行计算。
原子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质子、中子和电子是原子的组成成分,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合而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7)原子电子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质子相同中子不同构成同位素: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也是可以变化的,不过因为它们之间的力很强,所以需要很高的能量,当多个粒子聚集形成更重的原子核时,就会发生核聚变,例如两个核之间的高能碰撞与此相反的过程是核裂变,在核裂变中,一个核通常是经过放射性衰变,分裂成为两个更小的核。
使用高能的亚原子粒子或光子轰击也能够改变原子核。如果在一个过程中,原子核中质子数发生了变化,则此原子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元素的原子了。
❽ 原子个数,分子个数,电子个数,电子个数如何计算
分子个数就是物质的量乘以Na,原子个数就是分子个数乘以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如水分子中有两个氢一个氧。就是三个原子。电子个数就数每个分子中电子的个数咯,比如水吧,H2O氯有一个电子,两个氢就两个,一个氧有8个电子,所以一个水分子有10个电子。再乘以分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