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方程计算方法和思路

方程计算方法和思路

发布时间:2022-08-22 05:35:22

1. 解方程的技巧。

不少学生一提到解方程就苦恼,其实只要掌握了技巧,解方程并没有那么难。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我们可以把课本中出现的方程分为三大类:一般方程、特殊方程和稍复杂的方程。
形如:x+a=b , x-a=b , ax=b , x÷a=b 这几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一般方程;
形如:a-x =b,a÷x =b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特殊方程;
形如:ax+b=c , a(x-b)=c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稍复杂的方程。
对于一般方程,如果方程是加上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a;同样地,如果方程是减去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可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a。乘和除也是一样,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一般方程很简单,具体数字帮你办,加减乘除要相反。
对于特殊方程,减去和除以的都是未知数x。求解时,减去未知数那就加上未知数,除以未知数那就乘未知数,这样方程就变换成了一般方程,总结起来就是特殊方程别犯难,减去除以未知数,加上乘上变一般。
对于稍复杂的方程,可以采用“舍远取近”的方法,意思是离未知数x远的先去掉,离未知数x近的先看成整体保留,通过变换,方程就变得简单,一目了然。总结起来就是若遇稍微复杂点,舍远取近便了然。
当然,还有形如ax+bx=c等形式,能够学会上面这几种,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方程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第一种
x+a=b
x-a=b
ax=b
x÷a=b
此类题型可以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应的数。
示例:
x+3=5
解:x+3-3=5-3
x=2
x-3=2
解:x-3+3=2+3
x=5
3x=6
解:3x÷3=6÷3
x=2
x÷3=3
解:x÷3×3=3×3
x=9
第二种
ax+b=c
ax-b=c
关键是先把ax看成一个整体,明白先在方程两边同时加、减b,然后按第一种方法解方程。
示例:
3x+4=40
解:3x+4-4=40
3x=36
3x÷3=36÷3
x=12
3x-6=9
解:3x-6+6=9+6
3x=15
3x÷3=15÷3
x=5
第三种
a(x-b)=c
a(x+b)=c
这种类型题可以仿照第二种思路,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原方程转化为第二种形式的方程。
示例:
2(x-18)=16
解:2(x-18)÷2=16÷2
x-18=8
x-18+18=8+18
x=26
2(x-18)=16
解:2x-36=16
2x-36+36=16+36
2x=52
x=26
第四种
a-x=b
a÷x=b
这种题目的思路是引导学生把方程转化成x+b=a或xb=a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本题要在方程两边同时加或乘x,然后按第一种方法计算。
示例:
20-x=9
解:20-x+x=9+x
20=9+x
9+x=20
9+x-9=20-9
x=11
2.1÷x=3
解: 2.1÷x×x=3×x
2.1=3×x
3×x=2.1
3×x÷3=2.1÷3
x=0.7

2.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解法和思路

五年级的解方程是依据这些方法:
加数+加数=和可以推出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可以推出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乘数x乘数=积可以推出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被除数÷除数=商可以推出被除数=除数x商
除数=被除数÷商
如果是被除数÷除数=商有余数
故被除数=除数x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根据上面的思路就可以解出很多道方程题
最简单的x+2=4算出x=4-2=2
如果是含有多个x和数的五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比如x+2x+x+5+3=20 先把含有x的未知项移项,x就是1x,算出4x,带有数的移项,依据上面的定义加数+加数=和可以解出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即20-3-5=12算出4x=12,x=12÷4=3
如果方程左右两边都有数和未知数x,移项时要改变符号
比如6x-9=3x
左右移项右边3x正变负,变成6x-3x,-9移到右边变成正9,即3x=9,x=3
有括号要根据加减法交换律,乘除法交换律,结合律还有分配律去解方程

3. 解方程的具体步骤

解一元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和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如果是两元、三元的话那要把三元化为两元方程,把两元方程化为一元方程再解。解两元方程的方法有: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如果是二元二次方程组,可以把二元二次方程组转为多个一元一次方程组从而实现消元。总之,解多元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为:先去分母在移项,最后验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具体做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这也是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思路和做法。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解题步骤

①去分母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若遇到互为相反数时,不要忘了改变符号。

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

移项,若有括号应去括号,注意变号,合并同类项,把系数化为1,求出未知数的值。

③验根

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验根时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等于0,这个根就是增根。否则这个根就是原分式方程的根。若解出的根是增根,则原方程无解。

4. 小学解方程方法与步骤

一、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质方程都具有。
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3、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
二、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的解法
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可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先把原方程转化为一步求解的方程,在求出方程的解。
三、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1、根据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2、根据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3、根据乘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4、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解完方程后,需要通过检验,验证求出的解是否成立。这就要先把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得数和右边的得数是否相等。若得数相等,所求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若得数不相等,就不是原方程的解。

5. 解方程有几种方法如何才能轻松求解

在我们学习的生涯中,其实很多人对于数学都是非常恐惧的,尤其是对于大部分的女生来说,她们在学习数学这方面就感觉到没有天赋,而且学起来是非常吃力的。因此他们就会经常对数学上面的问题产生很大的困惑,所以有些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解方程有几种方法呢?如何才能轻松求解?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我个人看来,比如说有公式法,十字相乘法配方法,以及因数分解法等,我们要根据方程的具体形式来确定,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要更多的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每个人而言,了解这方面的问题都我们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而且现在如果我们学会更多的求职方向的方法的话,那么我们在今后遇到什么数学难题的话,他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

6. 方程计算有什么方法

方程计算有估算法,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合并同类项,移项。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等式的等式才叫方程。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方程的含义概况

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通过方程求解可以免去逆向思考的不易,直接正向列出含有欲求解的量的等式即可。方程具有多种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还可组成方程组求解多个未知数。

7. 小学的解方程方法

小学的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如下: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

(7)方程计算方法和思路扩展阅读:

一元一次方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1600年的古埃及时期。公元820年左右,数学家花拉子米在《对消与还原》一书中提出了“合并同类项”、“移项”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16世纪,数学家韦达创立符号代数之后,提出了方程的移项与同除命题。1859年,数学家李善兰正式将这类等式译为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如果仅使用算术,部分问题解决起来可能异常复杂,难以理解。

而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建立,将能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抽象成一元一次方程可解决的数学问题。例如在丢番图问题中,仅使用整式可能无从下手,而通过一元一次方程寻找作为等量关系的“年龄”,则会使问题简化。

8. 解方程式有哪些简单的小技巧

方程的意义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由此可见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等式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以小学方程为例,有以下几种技巧和方法:

一、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质方程都具有。

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3、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

二、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的解法

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可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先把原方程转化为一步求解的方程,在求出方程的解。

三、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1、根据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2、根据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在减法中,被减速=差+减数。

3、根据乘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例如: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4、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解完方程后,需要通过检验,验证求出的解是否成立。这就要先把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得数和右边的得数是否相等。若得数相等,所求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若得数不相等,就不是原方程的解。

(8)方程计算方法和思路扩展阅读

应用范围

1、根据问题变未知数

2、围绕未知数,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3、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

4、解方程,并作答

方程依靠等式各部分的关系,和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9. 解方程应该怎么

步骤:

1、有分母先去分母。

2、有括号就去括号。

3、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

6、开头要写“解”。

例如:

3+x=18

解:x=18-3

x=15

4x+2(79-x)=192

解:4x+158-2x=192

4x-2x+158=192

2x+158=192

2x=192-158

2x=34

x=17

πr=6.28(只取π小数点后两位)

解这道题首先要知道π等于几,π=3.141592……,只取3.14。

解: 3.14r=6.28

r=6.28/3.14

r=2

不过,x不一定放在方程左边,或一个方程式子里有两个x,这样就要用数学中的简便计算方法去解决它了。有些式子右边有x,为了简便算,可以调换位置。

(9)方程计算方法和思路扩展阅读:

二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

消元:将方程组中的未知数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

消元的方法有两种:

1、代入消元

例:解方程组x+y=5① 6x+13y=89②

解:由①得x=5-y③ 把③带入②,得6(5-y)+13y=89,解得y=59/7

把y=59/7带入③,得x=5-59/7,即x=-24/7

∴x=-24/7,y=59/7

这种解法就是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

例:解方程组x+y=9① x-y=5②

解:①+②,得2x=14,即x=7

把x=7带入①,得7+y=9,解得y=2

∴x=7,y=2

这种解法就是加减消元法。

10. 怎么解方程,方程的思路

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公式法;4、分解因式法。

一般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因式分解法,在应用因式分解法时,一般要先将方程写成一般形式,同时应使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直接开平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公式法和配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公式法适用于任何一元二次方程(有人称之为万能法),在使用公式法时,一定要把原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以便确定系数,而且在用公式前应先计算判别式的值,以便判断方程是否有解。
配方法是推导公式的工具,掌握公式法后就可以直接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了,所以一般不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但是,配方法在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时有广泛的应用,是初中要求掌握的三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一定要掌握好。(三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

阅读全文

与方程计算方法和思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快速查询个人征信的方法 浏览:804
男士冬天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浏览:729
农业产品研究方法 浏览:15
驯服蜥蜴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2
淘宝钻展怎么操作干货方法推荐 浏览:72
临床上最广泛的研究方法 浏览:467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么上环 浏览:868
电热板安装方法 浏览:170
中医治疗丝状疣的方法 浏览:711
正确梳头的方法免费学 浏览:89
斜齿轮的计算方法 浏览:331
如何写好行草方法 浏览:495
食用方法可以分为什么和什么 浏览:166
老伴按摩床使用方法 浏览:853
原始蜂蜜怎么食用方法 浏览:18
研究方法名词解释333 浏览:506
腿部伸展机使用方法 浏览:109
健腹轮训练正确方法 浏览:782
qq同步助手短信功能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29
风险识别分析方法培训 浏览: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