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构造柱主筋长度计算
构造柱主筋长度计算公式为:柱高-保护层厚度*2+锚固长度。
构造柱的作用是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
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等。
(1)房屋构造柱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构造柱混凝土工程量:
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m3)其中柱高是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
2、构造柱的计算规则:
(1)构造柱只适用先砌筑墙后浇注的情况,如构造柱为先浇注后砌墙者,不论断面大小,均按周长1.2米以内捣制矩形柱定额执行。墙心柱按构造柱定额及相应说明执行。
(2)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内体积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构造柱
❷ 构造柱中钢筋怎么计算
既然是构造柱,就是不受力的,也就不需要计算,按照构造要求做就可以了。
构造柱最小截面180x墙厚,通常为墙厚x墙厚。纵向钢筋4根12,箍筋可以采用6直径的,间距最大250。如果抗震要求比较高的场合,纵筋4根14,箍筋间距200。房屋4角的构造柱截面和配筋要进一步加强。
具体见抗震规范GB50011-2010第7.3.2条。
❸ 怎样计算构造柱混凝土工程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
(3)房屋构造柱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设置规范
1、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2、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3 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4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当墙长大于 5m(或墙长超过层高 2 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高布置。
❹ 构造柱模板怎么算
(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
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 S=(K×3+D×2)×H
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
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构造柱的计算规则:
1、构造柱只适用先砌筑墙后浇筑的情况,如构造柱为先浇注后砌墙者,不论断面大小,均按周长1.2米以内捣制矩形柱定额执行。墙心柱按构造柱定额及相应说明执行。
2、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内体积计算。
(4)房屋构造柱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构造柱作用
1、它可以加强纵横墙间的连接。
2、它可以提高砖砌体的抗剪能力,虽然提高的比例不很大,试验表明:能提高砖体的抗剪承载力约为10~30%(提高幅度与墙体的高宽比,竖向压力应力,开洞情况等因素有关)能约束墙体的开裂,对限其裂缝开展,起一定作用。
3、它与圈梁共同作用,加大了建筑物的整体度,类似框架结构,可称为“弱框架”,对墙体起了约束作用,墙体的四周处于双向双压状态使墙体横向变形减少,改善墙体受压的稳定性能从而提高墙体的承载力。
4、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配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衔接,可加强修建物的稳定性,构造柱从竖向增强墙身的衔接,与圈梁一同组成空间骨架,从而了修建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延性,束缚墙身裂痕的开展,从而加强修建物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
❺ 构造柱的高度如何确定
构造柱高度和墙体高度一致,即用与构造柱接触的上部构件底部标高减下部构件的上部标高,就可以计算出。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
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50mm。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一起作用形成整体结构。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结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5)房屋构造柱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设置规范:
1、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2、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3 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 4m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当墙长大于 5m(或墙长超过层高 2 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高布置。
❻ 构造柱应该在哪里设置,加强筋根数应该怎么计算
构造柱应该在砌体转角或纵横交接处以及砌体过长时设置。加强筋根数不用计算的。需要按构造设置:间距500毫米两根直径6毫米长度1000毫米,伸入墙体即可。
构造柱是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加强筋是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结构体悬出面过大,或跨度过大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件本身的连接面能承受的负荷有限,则在两结合体的公共垂直面上增加一块加强板,俗称加强肋(在工程上念JIN筋),以增加结合面的强度。
❼ 何谓构造柱工程量如何计算
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1、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2、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当墙长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高布置。
❽ 砖混结构中,构造柱、圈梁如何计算详细。
关注,明天看了定额书给你回答
定额规定构造柱应包括马牙搓的体积在内,以立方米计算
梁按设计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
1.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2.次梁与主梁连接时,次梁算至主梁侧面
3.伸入墙内的梁头 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4.梁的高度算至梁顶,不扣除板的厚度
❾ 构造柱断面面积怎么算
F=aXb+0.03X(aXn1+bXn2)
n1和n2 分别为 a,b两边的方向的咬接边数。其数值为0 ,1 , 2.
因为构造柱的有"L" 型 “一”字型 “十”字交叉型。“T” 型。 所以n1和n2的取值也是不一样的。
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