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齿轮的计算公式
一、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
1、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
2、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
3、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5模数
二、M4 32齿
1、齿顶圆直径=(32+2)*4=136mm
2、分度圆直径=32*4=128mm
3、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
三、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
1、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 =齿轮外径÷(齿数-2)
模数是决定齿大小的因素。齿轮模数被定义为模数制轮齿的一个基本参数,是人为抽象出来用以度量轮齿规模的数。目的是标准化齿轮刀具,减少成本。直齿、斜齿和圆锥齿齿轮的模数皆可参考标准模数系列表。
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
从上述公式可见,齿轮的基本参数是分圆直径和齿数,模数只是人为设定的参数,是一个比值,它跟分圆齿厚有关,因而能度量轮齿大小,是工业化过程的历史产物。
⑵ 同步带轮的计算公式
V1=V2=V3=······=Vn
即R1W1=R2W2=R3W3=······=RnWn
所以各自的齿轮比也就是W1:W2:······:Wn:(1/R1):(1/R2):······:(1/Rn)
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步带上面的齿轮所转过的齿数,正好正比于同步带轮所转过的角度,所以齿轮数也就正比于其本身的角速度W。也由于各个同步带轮是被同步带V所接连起来的,所以各个同步带轮的线速度v也就是相同的。
同步带按材质可分为氯丁橡胶加纤维绳同步带,聚氨酯加钢丝同步带,按齿的形主要分为梯形齿和圆弧齿两大类,按带齿的排布面又可分为单面齿同步带和双面齿同步带。
同步带传动具有准确的传动比,无滑差,可获得恒定的速比,可精密传动,传动平稳,能吸震,噪音小,传动速比范围大,一般可达1∶10,允许线速度可达50m/s,传动效率高,一般可达98℅―99℅。传递功率从几瓦到数百千瓦。结构紧凑还适用多轴传动,张紧力小,不需润滑,无污染。
⑶ 怎样计算同步皮带的长度
计算技巧
设大滚轮的半径为r1,小滚轮的半径r2,2个滚轮中心距离d,则总长度为与大轮相贴的部分+与小轮相贴的部分+悬空长度,即r1*2arccos((r1-r2)/d)+r2*(2PI-2arccos((r1-r2)/d))+2*(d**2-(r1-r2)**2)**0.5,这里PI是圆周率,arccos是反余弦函数。
在制作同步带的时候需要注意同步带的带齿距离公差为1000±0.1,也就是指任意1000距离以内,同步带的长度公差是不可以超过±0.1。
选择技巧
1、在选择同步带的时候需要确定所需要多少个带齿。
2、在选择同同步带的时候需要确定带宽是多少,然后按照同步带的带宽还有型号选择同步带轮。
3、在选择同步带带的时候需要确定所需要的同步带轮的轴孔孔径的大小。
4、在选择同步带轮的时候需要先确定所需要的同步带轮的齿形,或者是确定同步带的齿形在根据同步带确定同步带轮的齿形。
5、最后我们在选择同步带轮的时候需要确定挡边的大小型号还有凸台的大小型号。
⑷ 齿轮的计算公式
齿轮传动比计算公式
传动比=从动轮齿数/主动轮齿数=主动轮转速/从动轮转速i=z2/z1=n1/n2
1、传动比是机构中两转动构件角速度的比值,也称速比。构件a和构件b的传动比为i=ωa/ωb=na/nb,式中ωa和ω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角速度(弧度/秒);na和n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转速(转/分)。
2、当式中的角速度为瞬时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瞬时传动比。当式中的角速度为平均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平均传动比。理论上对于大多数渐开线齿廓正确的齿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不变的;对于链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对于啮合传动,传动比可用a和b轮的齿数Za和Zb表示,i=Zb/Za;对于摩擦传动,传动比可用a和b轮的直径Da和Db表示,i=Db/Da。
3、多级减速器各级传动比的分配,直接影响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其体积、重量和润滑。传动比一般按以下原则分配:使各级传动承载能力大致相等;使减速器的尺寸与质量较小;使各级齿轮圆周速度较小;采用油浴润滑时,使各级齿轮副的大齿轮浸油深度相差较小。
4、低速级大齿轮直接影响减速器的尺寸和重量,减小低速级传动比,即减小了低速级大齿轮及包容它的机体的尺寸和重量。增大高速级的传动比,即增大高速级大齿轮的尺寸,减小了与低速级大齿轮的尺寸差,有利于各级齿轮同时油浴润滑;同时高速级小齿轮尺寸减小后,降低了高速级及后面各级齿轮的圆周速度,有利于降低噪声和振动,提高传动的平稳性。故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末级传动比小较合理。
5、传动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
6、传动比=主动轮转速除以从动轮转速的值=它们分度圆直径比值的倒数。
即:i=n1/n2=D2/D1
i=n1/n2=z2/z1(齿轮的)
⑸ AT10同步带轮33齿节径,外径是多少~
AT10同步带轮33齿节径是105.042mm的话,外径是101.34mm。
外径和齿数、节距以及节顶距有关,和节径没有关系。
同步带轮外径计算公式:
同步带轮外径=齿数×节距÷π-2×节顶距
那么,AT10 33齿轮外径:33x10÷3.1416-2x1.85=101.34
同步带轮一般由钢,铝合金,铸铁,黄铜,等材料制造。内孔有圆孔,D形孔,锥形孔等形式。表面处理有本色氧化,发黑,镀锌,镀彩锌,高频淬火等处理。精度等级依客户要求而定。
⑹ 同步带轮中心距算法
您说的传动中心距和中心距 其实是一个道理 只是说法不一样
同步带型号1400(皮带公制长度)-14M(齿型)-55(宽度mm)这是HTD圆弧齿皮带,在同步带发展史中是第二代的皮带,如HTD3M,5M,8M,14M 表示齿顶圆中心的间距为3mm 5mm 8mm 14mm,第一代是梯型齿,如:MXL,XL,L,H,XH,XXH,齿距分别为,2.032mm 5.08mm. 9.525mm,12.7mm,22.225mm.
你的中心距为412.78mm
⑺ 齿轮计算公式是什么
齿顶高系数 :ha* =1,齿顶间隙系数:c*=0.25。
齿顶圆直径=分度圆直径+2*齿根高齿根圆直径=分度圆直径-2*齿根高齿锯=π*模数齿厚=齿锯/2齿槽宽=齿厚标准中心距=分度圆直径之和/2=模数*(次数之和)/2。
1、齿顶圆直径=(32+2)*4=136mm。
2、分度圆直径=32*4=128mm。
3、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
压力角
α rb=rcosα=1/2mzcosα,在两齿轮节圆相切点P处,两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即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公切线(即P点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也称啮合角。对单个齿轮即为齿形角。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一般为20”。在某些场合也有采用α=14.5° 、15° 、22.50°及25°等情况。
⑻ 同步带传动齿数怎么定
看你需要多长,然后转换成多少个齿的嘛
假如你用的是8M的型号的同步带
需要运输大概4000
那就设计4000/8=500个齿
如果需要4004长的话 4004/8=500.5这样的话,设计时候要不就加多个齿,要不就减少个齿,缩短距离。设计成4010 501个齿或者4000 500个齿
其实做设计,这些最容易定的了,什么都是你说了算
⑼ 同步带轮的节圆直径如何计算
各种同步带轮的计算公式
同步带轮的节圆直径计算: Dp=p×Z/∏ Dp: 节径 Z : 齿数 ∏: 圆周率
同步带轮实际外圆直径计算: De= Dp-2δ Dp:节径 δ:节顶距
同步带轮中心距及同步带节线长计算
⑽ 2个L同步轮中心200,都是14齿,同步带要多长。
摘要 同步带的长度计算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