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受力钢筋弯勾长度如何计算
1、一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变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0)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0)的3倍(见图3.3.3.1);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时,其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0)的3.5倍;
2、二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
0)的4倍;级钢筋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0)的5倍(见图3.3.3.2)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以下为计算的精细和准则:
1、上部通长筋的计算
通长钢筋伸入支座应不小于Lae,平直端长度自支座外边缘扣除一个保护层(25mm),并扣除一根框架柱钢筋直径(一般取25mm);
弯钩长度应不小于15d,当不满足锚固长度时可延长,见下式:
梁的外包尺寸-(25+25)*2
当框架梁跨度过大或为连续梁时,通长筋在跨中1/3处连接,并相互错开,连接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绑扎接头:连接区段长度:1.3l1e;
机械连接:连接区段为35d;
焊接接头:连接区段为35d且≥500mm;
同一区段钢筋连接要求详见06G101-6第41页。当受拉钢筋为三级钢时不宜采用焊接,采用搭接或机械连接均可;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等强对接焊接,(闪光对接焊)。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与结构的抗震等级、砼的强度以及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有关,具体见03G101-1第34页;如是在做钢筋的预决算,不计算钢筋的搭接长度,只计算钢筋两端的锚固长度,钢筋的搭接计算在钢筋用量的损耗当中。在安徽省2000年综合定额对钢筋用量调整,其中对于非预应力钢筋损耗率为2.5%,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为5%,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为13%。当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钢筋时,其架立筋的下料长度一般为:ln/3+150*2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50mm,钢筋的计算要求详见03G101-1第54页。
2、上部支座负筋及二排负筋的计算
一排支座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3处断开,二排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4处断开,锚固长度的计算同通长筋;当在中间支座相邻两跨不相等时,延伸到短跨的长度应与长跨相等,即为2/3的净长跨长度加支座的宽度,当图纸设计有三排钢筋时,三排负筋深入梁内的长度为净跨的1/5,锚固长度的计算规则都是一样;以上钢筋的构造要求在03G101-1第54页都有具体要求。
3、框架梁下部受力钢筋的计算:
框架梁下部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同上部钢筋的计算规则一样,当框架梁为高度相等的连续梁或
支座的截面积比较大,满足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可以直锚,但同时钢筋深入支座的
长度不应小于0.5hc+5d。梁为受拉构件,下部受拉钢筋,严禁在跨中连接,如需连接时可在梁的1/4范围内连接,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4、框架梁侧面构造钢筋(G打头)与抗扭钢筋(N打头)的计算框架梁侧面构造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为15d,且不小于250mm,并伸入支座中心线,也可才用搭接的方式,不考虑搭接的位置;当梁腹板hw≥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抗扭钢筋锚固长度应满足Lae,同时不小于250mm,并伸入支座中心线。
Ⅱ 钢筋焊接计算公式 懂的来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
一、 抗弯承载力(强度)验算: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为:
M≤Mu=fyAs(ho-fyAs/2a1fcb)
当砼强度等级超过C50,a1取1.0.
钢筋代换后的截面强度:
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
fy2---拟代换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1---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2---拟代换钢筋的截面面积
As1---原设计钢筋的截面面积
ho2---拟代换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ho1---原设计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fc---砼抗压强度设计值
b---构件截面宽度
二、钢筋代换抗剪承载力(强度)验算:
钢筋砼受弯构件,当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
v≤0.7ftbho+1.25fyvAsvho/s+0.8fyAstysinαs,
αs---斜截面上弯起钢筋与构件纵向轴向的夹角,一般取αs=45°,当梁截面较高时取αs=60°
即钢筋砼受弯斜截面所承受的剪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砼承担的剪力;2、箍筋承担的剪力;3、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
其中:
箍筋所承担的剪力为:
vsv=1.25fyvAsvho/s, 所以,
(1)、箍筋代换应满足:
fyv2Asv2/s2≥fyv1Asv1/s1
fyv2---拟代箍筋换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v1---原设计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v2---拟代换箍筋截面积
Asv1---原设计箍筋截面积
s2---拟代换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
s1---原设计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
弯起钢筋所能承载的剪力为:
vsb=0.8fyAsbsinαs,所以,
(2)、弯起钢筋代换后应满足:
fy2Asb2≥fy1Asb1
fy2---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1---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b2---同一弯起平面内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截面积
Asb1---同一弯起平面内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截面积
当fy2Asb2<fy1Asb1时,即拟代换弯起钢筋抗力小于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力时,可通过适当增强箍筋的方法补强。
(3)、箍筋代换量计算:
Fyv2Asv2/s2≥fyv1Asv1/s1+2vj/3ho
Fyv2---拟代换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v1---原设计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v2---拟代换箍筋截面积
Asv1---原设计箍筋截面积
s2---拟代换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间距
s1---原设计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间距
ho---构件截面有效高度
vj---弯起钢筋代换引起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强度)
(4)、降低值的计算式:
Vj =0.8(fy1Asb1-fy2Asb2) sinαs
三、 钢筋代换抗裂验算:
构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ωmax =αcrΨσsk(1.9c+0.08deq/ρte)Es
ωmax---构件最大裂缝宽度
αcr---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对受弯构件取αcr=2.1)
Ψ---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Es---钢筋弹性模量
deq---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eq =Σnid²i/Σniυidi
ρte---按有效受拉砼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ρte<0.01时,
取0.01;ρte=(As+Ap)/Ate
c---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mm):当c<20时,取20;当c>6时,取65
当:Ψ<0.2时,取0.2;Ψ>1时,取1;
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Ψ=1;
Ψ=1.1-0.65ftk/ρteσsk
σs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钢筋砼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对受弯构件:
σsk =Mk/0.87hoA
N1*(3.14*D1^2/4)*fy1=N2*(3.14*D2^2/4)*fy2
N为钢筋数量
D为直径
fy1为设计钢筋的强度
fy2为替换钢筋的强度
直径的平方乘长度再乘系数0.00617,使用相关工具分别测量出钢筋长度和直径,例如钢筋直径为4毫米,其长度为10米,套用公式可计算得出其重量为4*4*10*0.00617≈0.99kg。
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钢筋使用禁忌
在施工中,已确认工地不可能供应设计图要求的钢筋品种和规格时,才允许根据现有条件进行钢筋代换。代换前,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构件特征和代换钢筋性能,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办理涉及变更文件。
代换后,仍能满足各类极限状态的有关计算要求,以及必要的配筋构造规定(如受力钢筋和箍筋的最小直径、间距、锚固长度、配筋百分率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在一般情况下,代换钢筋还必须满足截面对称的要求。
对抗裂性要求高的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屋架下弦等),不宜用HPB30O级光面钢筋替换 HRB335、HRB400 级变形钢筋,以免裂缝开展过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钢筋
Ⅳ 钢筋焊接时,接头处在焊接前应进行预弯,具体应该弯多少度应该如何计算
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规定:电弧焊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根据搭接长度,以及保证焊接后的钢筋中心线处于一条直线上的要求,用三角函数就可以算出来了。
弯度主要根据钢筋直径和单双面焊有关,单面焊一般焊接倍数为10d,双面焊接倍数为5d,不管是多少d,只要保证焊接完成两根钢筋同心就行,保证焊接后的钢筋处于一条直线上,就可以了,具体角度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注:钢筋焊接时,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4)钢筋焊接弯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钢筋焊接规则:
1、根据设计要求,工程钢筋连接采用焊接连接,焊接方法为电弧焊和闪光对焊,以电弧焊为主。
2、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和切除。
3、带肋钢筋闪光对焊、电弧焊时,应将纵肋对纵肋安放焊接。
4、钢筋闪光对焊应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工艺参数确定后不得随意改变。
5、工程电弧焊采用搭接焊形式,在不具备搭接焊条件时,采用帮条焊。
Ⅳ 如何计算钢筋焊接接头的预弯角度
HRB235单面焊≥8d,双面焊≥4d;
HRB335、HRB400、RRB400单面焊≥10d,双面焊≥5d;
预弯角度我还真没注意过有什么规定,但要求两钢筋轴线在同一轴线上。
建议看看《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你要是没有的话留个邮箱,我发给你。
Ⅵ 钢筋弯钩角度如何确定
钢筋弯钩角度的确定:
一般是在各个构件中是依据来规范强制所定,没有专门列出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角度的。这都是实验室得出的结果。是具体看构件来定夺的。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构件弯钩配筋砌块砌体柱,混凝土柱,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宜采用封闭箍筋,其末端,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弯钩箍筋或拉结钢筋端部的弯钩不应小于135。
冷轧扭钢筋不得采用焊接接头,钢筋网和钢筋骨架均应采用绑扎,钢筋末端弯起135。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中当连梁采用配筋砌块砌体时,箍筋宜为封闭式,双肢箍末端弯钩为135°;单肢箍末端的弯钩为180°,或弯90°加12倍箍筋直径的延长段。板的弯起钢筋可由一排或两排组成,其弯起角可根据板的厚度在30°~45°之间选取。
Ⅶ 钢筋焊接时打弯打多长怎样计算
钢筋焊接 双面焊、单面焊 要求钢筋打弯 15° 请问来自于
钢筋手工电弧焊工艺标准》
规范 (411-1996)表4-15第2项规定:单面焊大于等于10d,双面焊大于等于5d。
Ⅷ 钢筋下料时弯钩长度的计算规则
1、上部通长筋的计算
通长钢筋伸入支座应不小于L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详见03G101-1第34页),
平直端长度自支座外边缘扣除一个保护层(25mm),并扣除一根框架柱钢筋直径(一般取25mm);
弯钩长度应不小于15d,当不满足锚固长度时可延长,见下式:
梁的外包尺寸-(25+25)*2
当框架梁跨度过大或为连续梁时,通长筋在跨中1/3处连接,并相互错开,连接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绑扎接头:连接区段长度:1.3l1e;
机械连接:连接区段为35d;
焊接接头:连接区段为35d且≥500mm;
同一区段钢筋连接要求详见06G101-6第41页。当受拉钢筋为三级钢时不宜采用焊接,
采用搭接或机械连接均可;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等强对接焊接,(闪光对接焊)。
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与结构的抗震等级、砼的强度以及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有关,具体见03G101-1第34页;
如是在做钢筋的预决算,不计算钢筋的搭接长度,只计算钢筋两端的锚固长度,
钢筋的搭接计算在钢筋用量的损耗当中。在安徽省2000年综合定额对钢筋用量调整,
其中对于非预应力钢筋损耗率为2.5%,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为5%,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为13%。
当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钢筋时,其架立筋的下料长度一般为:
ln/3+150*2
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钢筋的计算要求详见03G101-1第54页。
2、上部支座负筋及二排负筋的计算
一排支座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3处断开,二排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4处断开,
锚固长度的计算同通长筋;当在中间支座相邻两跨不相等时,延伸到短跨的长度应与长跨相等,
即为2/3的净长跨长度加支座的宽度,当图纸设计有三排钢筋时,三排负筋深入梁内的长度为净跨的1/5,
锚固长度的计算规则都是一样;以上钢筋的构造要求在03G101-1第54页都有具体要求。
3、框架梁下部受力钢筋的计算
框架梁下部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同上部钢筋的计算规则一样,当框架梁为高度相等的连续梁或
支座的截面积比较大,满足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可以直锚,但同时钢筋深入支座的
长度不应小于0.5hc+5d。梁为受拉构件,下部受拉钢筋,严禁在跨中连接,如需连接时可在
梁的1/4范围内连接,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4、框架梁侧面构造钢筋(G打头)与抗扭钢筋(N打头)的计算
框架梁侧面构造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为15d,且不小于250mm,并伸入支座中心线,也可才用
搭接的方式,不考虑搭接的位置;当梁腹板hw≥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
造钢筋。抗扭钢筋锚固长度应满足Lae,同时不小于250mm,并伸入支座中心线。
Ⅸ 钢筋搭接焊搭接弯曲处弯曲角度是多少
双面焊缝长4d的斜度就是4:1、5d的斜度就是5:1;单面焊缝长8d的斜度就是8:1、10d的斜度就是10:1。
两根钢筋相互有一定的重叠长度,用扎丝绑扎的连接方法,适用于较小直径的钢筋连接。一般用于混凝土内的加强筋网,经纬均匀排列,不用焊接,只须铁丝固定。
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5取用;
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如采用滑升模板和爬升模板等方式施工),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对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7取用。
当带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三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8取用。
(9)钢筋焊接弯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5取用,对三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05取用,对四级抗震等级的结构构件不作调整;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当主筋为Ⅰ级钢筋时,不应小于主筋截面面积的1.2倍;当主筋为Ⅱ、Ⅲ级钢筋时,不应小于主筋截面面积的1.5倍。为了便于施焊和使帮条与主筋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钢号,同直径的钢筋制成,如帮条与主筋级别不同时,应按设计强度进行换算。帮条的长度应满足相应的焊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