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物的给药方法包括哪三种
1注射给药法
皮下注射
皮内注射
肌肉注射
腹腔注射
静脉注射
淋巴囊注射
2经口给药法
口服法
灌胃法
3 其它途径给药方法
呼吸道给药
皮肤给药
脊髓腔内给药
脑内给药
直肠内给药
关节腔内给药
2. 常用动物的抓持和给药方法 的实验的实验效果怎么办
:便于组织、简单易行、简单随机抽样 优点:当总体内观察单位数与样本例数都不大时拥有实施:易于理解。 3、时间,均数及其标 准误的计算也比较简单,使得抽样误差比较小、整群抽样 优点。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 2,节省人力:由于分层后各层内的个体同质性质增强、物力。 4,容易控制调查质量、分层抽样 优点、系统抽样 优点
3. 怎样给狗、猫喂药
一般医生开的药物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胶囊或颗粒,第二种是液体药水,第三种是药粉。宠主可以根据狗狗的习惯或宠主喂药的方便性,与医生讨论该选择哪一种药物喂食。
胶囊及颗粒药物喂食方法:
1、胶囊及颗粒都属于固体的药物,为了避免药物哽住喉部,喂药时如果狗狗表现出抗拒、害怕,甚至龇牙咧嘴地表现出凶悍摸样时,可以先和狗狗说说话,等狗狗的情绪缓和后再开始喂。
2、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胶囊或颗粒药丸抓牢。
3、用另外一只手把狗狗的嘴巴打开,让嘴巴朝上。
4、将药丸塞到狗狗的舌根部,并且赶快把狗狗的嘴巴合起来。
5、在狗狗的喉咙处轻轻地拍几下,也可以对着狗狗的鼻孔轻轻地吹气,帮助狗狗顺利吞咽药物。最后,观察狗狗几分钟,看药物是不是真的吃进去了。
药水喂食方法:
1、喂食药水时,采用少量喂食的方法,可以让狗狗习惯喂药和吃药。如果你的狗狗对药很排斥,可以要求医生把混合药水用的糖浆浓度调高一点。
2、先将药水瓶轻轻地摇均匀。
3、用针筒吸入要喂食的药水。
4、将针筒伸入狗狗的颊囊,在犬齿和臼齿间有一个空隙可以将针筒伸进口腔内。
5、把药从这个位置注射到口腔内,注射的速度不要太快,应该慢慢地给予。
药粉喂食方法:
1、家中的狗儿如果排斥胶囊、颗粒及药水,可以选择喂食药粉,比较容易成功,而且也不用担心噎住的问题。
2、如果单独把药粉喂给狗狗吃,狗狗会因为药味很苦而排斥,可以与狗狗专用营养膏或罐头混合,一并食用。
3、将药粉与食物混合均匀后,让狗狗自己进食或把混合物塞到狗狗嘴里,让狗狗慢慢吞下去即可。
4. 动物吸收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
如果说动物给药吸收特别快的途径的话,那当然还是血液吸收了。血液吸收吸收的特别快,因为血液随着动物的身体循环。从静脉到动脉到心脏。循环,一个循环还是很快的。所以如果给动物扎针还是给静脉推注药物。那说的个要快,吸收的快。当然如果加不上的话,可以把动物的毛的地方就是先摸血管,摸到了之后把毛的地方。稍微提一点,然后再消毒,再扎针。这样的话就很容易扎进血管里再推出药物了。并且给药的时候也要注意,有的药可以快速的推出。但是有的药物并不能推的那么快,也是需要稀释一下的。所以给药的时候一定要看说明书,咨询兽医之后才可以给药的,静脉给药吸收的速度最快。
5. 水产养殖用药的给药方法有哪几种
为了充分发挥药物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作用,必须正确的选择药物和适当的给药方法。
水产养殖用药的给药方法主要有:
(1)泼洒法是采用对某些病原体有强大杀灭效果,而对鱼、虾等动物安全的药物浓度,均匀的泼洒在养殖池内的一种方法,故又称全池泼洒法。全池泼洒法必须正确计算出养殖水体的体积和用药量,均匀泼洒。
(2)悬挂法又叫挂篓(袋)法。即将药物装在有微孔的容器或布袋中,悬挂于食场周围,利用水产动物到食场摄食的习性,达到给药的目的。
(3)浸浴法又称浸洗法。即将养殖动物集中在较小的容器或水体内,配置较高浓度的药液,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制用药,以杀死其体表和鳃上的病原微生物。
(4)浸沤法即将采集到的中草药扎成捆,投放在养殖池食场附近或池塘进水口处、上风头处等位置浸沤,利用浸泡出药物有效成分扩散到养殖池中,抑制或杀死水中及鱼体表、鳃上的病原微生物。
(5)涂抹法也称涂擦法。捕起患病的水产动物,用湿纱布或湿毛巾将水产动物包裹住,然后直接将药液滴在病灶处或用棉花蘸药液涂抹,以杀死病原微生物或防止伤口被感染。
(6)内服法又叫投喂法。将药物均匀地混合到饲料(饵料)中,制成适口的药物饵料投喂。此法常用于增加营养、体内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后恢复等,特别是对细菌性肠炎和寄生肠虫病疗效较好。具有用药量少,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对不患病水产动物不产生应激反应等特点。但其治疗效果受病情轻重和摄食能力的影响,对重病和失去摄食能力的个体无效。
(7)灌服法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内服法。即将水产动物麻醉,然后用橡胶导管把调制好的药液灌入胃和肠,灌毕将其放于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暂养,视病情进行第二次灌药,直至病愈。
(8)注射法主要有肌内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要依据水产养殖动物的病情、病原体的特征、水产动物的状况、池塘的养殖条件等,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适宜的药物剂量、科学的用药时间和次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6. 动物试验给药剂量怎么定
观察一种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动物用多大的剂量较合适。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
1. 先用少量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 或取致死量的 若干分之一作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 1/10~1/5。 2. 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
3. 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 特别是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剂量。
4. 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用药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 5. 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防止动物中毒死亡,开始的剂量可采用鼠类的 1/15~1/2,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
6. 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 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龄动物,剂量应减小。如以狗为例:6 个月以上的狗给药剂量为 1 份时,3~6 个月的给 1/2 份, 45~89 日的给 1/4 份,20~44 日的给 1/8 份,10~19日的给1/16份。
7. 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 以口服量为100时,皮下注射量为 30~50,肌肉注射量为 20~30,静脉注射量为 25。 二、人与动物的用药量换算方法
人与动物对同一药物耐受性不同,一般动物的耐受性要比人大,单位体重的用药量动物比人要高。必须将人的用药量换算成动物的用药量。一般可按下列比例换算:
人用药量: 1
小鼠、大鼠: 50~100 兔、豚鼠: 15~20 狗、猫: 5~10
以上系按单位体重口服用药量换算。如给药途径为静脉、皮下、腹腔注射,换算比例应适 当减小些。
7. 动物实验中常用给药方法有哪些
静脉给药,灌胃给药,皮下给药
8. 大鼠鼻腔给药
灌胃很方便的,也安全。我们这儿经常一两百只老鼠连续两个多月灌胃。
有一种微泵,如果经费充足的话,建议考虑
一、大鼠灌胃
大鼠灌胃是最常见的给药方法之一。灌胃所用的针头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操作方法和小鼠灌胃大同小异,只是由于大鼠体积较大,抓大鼠的手法和小鼠有所不同。
大鼠灌胃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的,不需要麻醉。大鼠的灌胃针长约6~8cm,直径约1.2mm。
大鼠灌胃时,右手持灌胃注射器,左手拇指和食中二指相对,抓住大鼠颈部皮肤,使大鼠的头部和颈部及躯干呈一直线,不需要固定大鼠的尾巴,就可以实施灌胃操作了,其余的操作均和小鼠一样。
大鼠一般灌胃量为1ml/100g体重,因此一般大鼠灌入2ml是可以的。大鼠的灌胃给药体积一般为5~10ml/kg。但是药物的浓度是需要自己按照动物实验方法学的方法进行换算:200g大鼠对应70kg人的折算系数为0.018。
二、大鼠腹腔注射
腹腔注射是常见的给药方式,尤其是在麻醉时。常见的麻醉方法均是麻醉药物腹腔注射。
大鼠腹腔注射的方法和小鼠基本相同。
1.大鼠腹腔注射可以用5ml的注射器,配合5.5~7号针头。
2.腹腔注射时右手持注射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抓住大鼠的尾巴,另外三个手指抓住大鼠的颈部,使大鼠的头部向下。这样腹腔中的器官就会自然倒向胸部,防止注射器刺入时损伤大肠、小肠等器官。进针的动作要轻柔,防止刺伤腹部器官。
3.尤其是对于体重较小的大鼠,腹腔注射时针头可以在腹部皮下穿行一小段距离,最好是从腹部一侧进针,穿过腹中线后在腹部的另一侧进入腹腔,注射完药物后,缓缓拔出针头,并轻微旋转针头,防止漏液。
4.大鼠腹腔注射的给药容积一般为5~10ml/kg。
三、大鼠尾静脉注射
这也是常见的操作,稍微有点难度,没有指导的话,一开始可能会感觉有点手足无措。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只要掌握了方法,大鼠的尾静脉注射还是很容易的。总的来说,大小鼠的尾静脉注射难度相当,熟练后,大鼠应该比小鼠注射更容易,因为大鼠的尾巴较粗,而且血管也较粗,进针的手感比较好找。但是大鼠年龄增大后,尾部鳞片也较厚,此时尾静脉注射难度会加大,进针点宜选择两个鳞片的间隙,以利于针尖顺利刺入。
操作步骤:
1. 首先要固定大鼠,最简单的固定方法就是把大鼠麻醉,然后大鼠躺在那里不动,就可以顺利操作了。但是我们往往需要多次给药,就是单次给药的话,每只都麻醉的话,也很麻烦,而且还要考虑麻醉对实验结果和动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找另外的方法固定了。
再有的固定方法就和小鼠类似,做一个圆筒,最好是金属做的,(可以在当地的铁匠铺,或者买白铁铺里面定做)首先是金属比较结实,而且可以用来固定在铁架台上,方便操作。圆筒的一段有个盖子可以拿下来,盖子中间有个小孔,可以让大鼠的尾巴伸出来(中间的小孔可以用胶布缠一下,防止锐利的边缘割伤大鼠尾巴)。另外一段可以用金属网的结构,网的形状可以做成子弹头的头端形状。网状结构可以让光线透近来,方便大鼠钻进圆筒里面。圆筒的长度约15~20cm,直径约5~8cm,可以做个系列长度和直径的圆筒,适合不同大小的大鼠。操作的时候,可以把圆筒固定在铁架台上面,有铁丝网的一面稍微向上,拔下另外一头的盖子,抓住大鼠的尾巴,悬空大鼠,让大鼠的头部靠近圆筒,稍微引导一下,大鼠就会钻进圆筒,将大鼠的尾巴穿过盖子中间的小孔,盖上盖子,向外拉直大鼠尾巴,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了。
也有直接利用大鼠笼盖的铁丝网固定大鼠,向上面小鼠固定的方法固定大鼠,那是高手所为,总共只需要一次到两次的静脉注射时可以试用,不推荐使用。
2.固定好大鼠后就是注射了,一般用一次性的5ml的注射器,去除针头,接上5.5号的头皮针,用头皮针穿刺,个人感觉比较方便,而且便于固定针头。
3.注射前首先要让大鼠的血管充盈。可以采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的方法或者采用温水浸泡的方法,(一般水浴温度45度左右),大概2分钟就可以让尾部左右二侧静脉充分扩张,用电吹风的热风吹大鼠尾部,这种使静脉扩张的方法不但快而且操作方便,但要控制好吹的方式,不要弄伤动物。若大鼠的血管很不清楚,推荐采用温水浸泡的方法,水温以不烫手为宜。温水浸泡2~3分钟后,取出大鼠尾巴,用干棉球擦拭。等一会儿,待血管充盈后,酒精棉球擦拭后就可以进针了。若血管还不充盈,可以反复用温水浸泡,切不可冒险注射,除非你手法很熟练,另当别论。
4.大鼠尾部共有四条血管,一般认为左右的两条静脉比较容易注射,多采用这两条静脉进针。一般要求进针部位靠近大鼠的尾端,这样若注射失败的话,还可以再向上选择进针点。但是进针部位也不可以太靠下,因为越往下,静脉越细,操作越难,一般以大鼠尾巴下三分之一的位置比较好。
5.最关键的就是进针了。进针时操作者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住大鼠的尾巴,让大鼠的尾巴在经过拇指后向下弯曲,进针点靠近拇指指甲。针头和血管呈约30°角,针尖斜面朝上,轻轻挑刺入皮肤后针头立即和血管平行,一般情况下一次就可以进入血管,可以将针头刺入血管一大半,轻轻回抽针栓,看见有明显的回血,就可以推注药液了,正常情况下,推注的过程应该没有明显阻力,血管也不会鼓起。推液时动作宜轻柔,若发现血管鼓起,那是针头没有刺入血管,需立即拔出针头,重新注射。(正常情况下,均可以看见回血,若没有回血,9成是没有进入血管,不要推药,拔出针头,重新穿刺,以防推注药液导致大鼠尾巴皮下水肿,加大穿刺的难度,若是带有颜色的液体,如伊文斯兰,就更要注意)
6.注射结束后,轻轻拔出针头,可以用干燥的棉球压一下进针点,防止液体回漏。
四、大鼠舌静脉注射
大鼠的舌静脉给药比较少见,因为他需要在麻醉状态下方可以操作。不麻醉的情况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若不麻醉的话,既不符合动物福利,也很容易失败,而且操作人员也容易受伤。
一般在做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肌缺血的实验中,垂体后叶素的静脉注射采用舌静脉注射。
1.舌静脉注射一般采用1ml注射器,配4号针头。
2.大鼠麻醉后,仰卧位固定在鼠板上,牙齿也固定好。右手持眼科镊,轻轻拉出大鼠舌头,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舌尖,可见大鼠舌头两侧均有一条很清楚的静脉,一般右侧的比较顺手(我是右撇子),左手稍微绷紧大鼠舌头,不要绷的太紧,这样静脉会看的不清楚,以能拉直大鼠舌头,且能清楚看见血管为宜。
3.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朝上,和舌头血管呈15°角,挑刺入血管。(舌静脉非常浅,针尖挑刺舌面皮肤后就进入血管了),轻轻推注药液,若发现舌头有鼓起,则是注射失败。这样注射点很容易出很多学,形成血肿,这侧静脉想再次注射就很困难了,那么最好就选用另外一侧静脉了。
4.舌静脉血流很丰富,拔针时一定要用干棉球压迫注射点,帮助止血。
5.正常的舌静脉注射不影响大鼠的进食。
五、大鼠经皮肤给药
首先需要脱毛可以配制8%的硫化钠溶液,也可以自配脱毛剂,配方:硫化钠:肥皂粉:淀粉为3:1:7,加水混合成糊状软膏。用棉签将脱毛剂涂在要脱毛的部位,观察看见区域内鼠毛发粘用干净棉签沾洁净的水将脱毛部位清洗干净,大鼠一般用腹部皮肤,小鼠可用背部皮肤。
六、大鼠鞘内给药
鞘内给药有两种方式:一是急性给药,二是长期慢性给药。慢性给药,具体的说应该是在暴露出寰枕膜后将PE10管插入蛛网膜下隙,至有清亮脑脊液反流后可确定位置正确,然后将PE10管插入7.5cm达腰膨大水平,固定并缝合即可。注射反意寡核苷酸,所以直接在L4~5椎间隙进针就可以对于长期给药宜选慢性套管给药,选做好插入深度标记的PE-10导管,根据动物大小和所需埋置的脊髓节段,决定好插入深度,一般270~320g的大白鼠腰骶部约7.5cm,胸段约5~5.5cm。给药:将4号注射针头锯断,并磨尖,插在PE-10导管上,导管另一端接在另一接又注射器的4号针头上,给药时只需将钢管另一端与动物身上埋植好的PE-10导管相接即可。
七、大鼠阴道给药
大鼠阴道给药方法类似于小鼠,而且大鼠的生殖道比小鼠要长一些,会比小鼠操作相对容易一些。小鼠阴道内感染,是往小鼠阴道内注射感染菌液,开始感染时采用的是用小儿科的头皮针改做的软管向小鼠生殖道内注射,但因为小鼠生殖道很浅,而且软管本身占有小鼠生殖道的一部分体积,导致主入的菌液易漏,后来尝试用50ul的加样器每次取20ul,采取多次注射的办法。
做此类实验主要是注意感染的药物或液体不要漏出来,可以采取多次注射的办法。
八、大鼠鼻腔给药
1.有滴鼻和喷雾两种常见方式
喷雾其实就是雾化吸入。
滴鼻给药没有办法达到雾化吸入的效果。
雾化吸入需要有雾化设备,一般医院的都有,但是医院的如果借不出来,自己家里的加湿器也可以凑合。
雾化给药的时候,要把大鼠放在一个相对比较密闭的的容器中(当然要有透气孔),让大鼠尽可能多地接触药物,但是好象没有专门的这种容器,一般都是自制的,材料最好是有机玻璃。如果需要一只一只给药的话,那么大鼠固定器也可以着用。
雾化的时间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来说是半个小时。
从药物进入体内分布的部位来看,滴鼻应该作用于局部为主,而喷雾/雾化吸入等给药方式可使药物进入气管,肺等部位,吸收情况应该有比较大的不同。
2.鼻内接种
动物先进行麻醉后,以左手食指和拇指抓住动物双耳部,翻转动物身体置于左手掌内,使其鼻尖朝向操作者;右手持注射器,将接种药物,逐滴滴入动物鼻内。接种量不宜过多:大鼠为0.05~0.1ml(小鼠为0.03~0.05ml;豚鼠与兔可为2ml)。
回答怎么样呢?
嘿嘿。
分~~~~
9. 关于《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实验中的小白鼠注射尼可刹米实验数据结果
作用潜伏期的不同:灌胃法给药时出现惊厥时15分钟,最后吐血身亡;而皮下给药是8分钟,未观察到死亡,也出现惊厥反应;而腹腔注射是5分钟,未观察到死亡,惊厥最严重。惊厥与药物过量有关、。尼可刹米又称阿拉明或尼可拉明,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以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剂量过大可引起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