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环孢素用量计算方法

环孢素用量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16 15:10:39

㈠ 是否需要调整环孢素用量//激素可以减量吗 ☆☆

中庸大哥您好,我是jiangyefan. 我现在的用药:激素10mg/d,骁悉1.25mg/d 早0.5mg晚0.75mg,环孢素 早5晚4隔两天为早4晚4 25mg/粒,每天早5晚4时C0222ng/ml,所以改为现在这样。

㈡ 西地环素成人口服量

本品每片含碘化钾和碘1.5毫克(以碘计)。辅料为:羟丙基-β-环糊精、蔗糖、微晶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薄荷脑、聚维酮K30、硬脂酸镁。

【性状:】 本品为浅棕黄色片。

【功能主治:】 用于慢性咽喉炎、白色念珠菌感染性口炎、口腔溃疡、慢性牙龈炎、牙周炎及糜烂型扁平苔癣等。

【规格:】 1.5mg*24片/盒

【用法用量:】 口含,成人,一次1片,一日3-5次。

【不良反应:】 长期应用碘和碘化合物可发生精神抑郁、神经过敏、失眠、阳痿和粘液性水肿。碘中毒或过敏的表现为头痛、唾液腺肿痛、结膜炎、喉头炎、气管炎、发热、乏力,可发生碘疹,呈轻度红斑、痤疮样疹、荨麻疹、化脓性或出血性疹。

【禁忌:】 对碘过敏患者。

【注意事项:】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儿童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3.连续使用5日症状未见缓解应停药就医。4.甲状腺疾病患者慎用。5.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代动力学:】 少量能经皮肤吸收,口服后迅即转成碘化物,以甲状腺球蛋白等形式贮存在甲状腺内,经弥散可通过胎盘。主要从尿排泄,少量从粪便、唾液、汗液和乳汁中排出。

㈢ 环孢素胶囊的注意事项

只有对本品适应症进行全身免疫抑制治疗富有经验的医师才能使用本品。必须由富有免疫抑制治疗和器官移植治疗经验的医师处方本品,并在实质器官移植中谨慎调整剂量。患者应该在实验室和支持性医疗资源配备齐全、人员充足的医疗机构内接受本品的冶疗。负责维持治疗的医师应当了解对病人进行随访所需的全部信息。本品作为全身性免疫制剂,可能会使感染机率增加并导致肿瘤形成。对肾、肝和心脏移植病人,本品可与其它免疫抑制剂一同给予。随移植病人免疫抑制程度增强,有可能导致感染易感性增加并可能产生淋巴瘤和其它肿瘤。本品的活性成分环孢素能够引起肾毒性和肝毒性。环孢素剂量增加时,风险升高。包括结构性(实质性)肾损害在内的肾功能障碍是使用本品的潜在后果,因此治疗期间必须监测肾功能。环孢素与具有肾毒性药物同时使用应务必谨慎。接受本品的病人需要经常监测血清肌酐(参见【用法用量】项下特殊监测)。应当特别小心地对老年病人进行监测,因为肾功能随年龄下降。如果病人监测不当、没有正确调整剂量,环孢素治疗可能会引起结构性肾损害和持久的肾功能不全。本品治疗期间血清肌酐和BUN可能会升高,这表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任何时候的肾功能受损都需要密切监测,并经常调整剂量。血清肌酐升高的频度和程度随环孢素治疗剂量和疗程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不降低剂量或停药,升高现象很可能加剧。因为本品与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生物不等效,若以1:1比例从本品转向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会导致环孢素血浓度降低。因此,从本品转向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时,应加强监测,防止剂量不足的可能性。肾、肝和心脏移植:本品的活性成分环孢素在高剂量能够引起肾毒性和肝毒性。环孢素治疗期间血清肌酐和BUN升高并不罕见。这些升高在肾移植病人并不一定意味着排斥,在剂量调整前,必须对每个病人进行充分评估。根据环孢素口服溶液的历史经验,25%肾移植病例,38%心脏移植病例、37%肝移植病例曾发生了环孢素肾毒性。一般在肾移植2~3个月后病人出现轻度肾毒性,包括术前较高的BUN和肌酐不再下降的,范围分别为35~45mg/dL和2.0~2.5mg/dL。这个两升高的指标通常对下调环孢素剂量有反应。移植术后早期更明显的肾毒性以BUN和肌酐的迅速上升为标志。因为这些现象与肾排斥反应表现相似,必须仔细加以区分。这种形式的肾毒性通常对下调环孢素剂量有反应。尽管人们尚未找到可靠的区分肾移植物排斥和药物中毒的特异性诊断标准,却有一些参数彼此显着相关。然而必须注意到,高达20%的病人可能会同时发生肾毒性和排斥。 环胞素引起的肾病表现的突出特点是肾功能持续恶化和肾脏形态学的改变。5%~15%接受环孢素的移植受者即使减少环孢素剂量或停药,其上升的血清肌酐仍无法下降。这些病人的活组织检查将表现出一种下述改变:肾小管空泡形成、肾小管微钙化、管周毛细管充血、动脉病及伴有肾小管萎缩的带状间质纤维化。尽管这些形态学改变无一是完全特异性的,但环孢素相关的结构性肾毒性的诊断需要这些发现作为证据。考虑环孢素引起的肾病的进展有时,应当注意到几位研究者报道的间质纤维化外观与环孢素较高的积累剂量或居高不下的循环谷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剂量最高的移植后头6个月内尤其明显,此时,肾接受者的器官最为脆弱,易受环孢素毒性的损害。导致这些病人发生间质纤维化的其它因素包括灌注时间延长、暖缺血时间延长、急性毒性的发作以及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间质纤维化的可逆性及它与肾功能的关系还未确定。据报道,停用环孢素或减少剂量后,动脉病可逆转。任何时候发生的肾功能损害均需密切监测,并经常进行剂量调整。对于严重而持续的排斥反应,当用脉冲式类固醇和单克隆抗体进行挽救治疗都无法逆转其发作时,最好改用其它免疫抑制治疗,而非过度增加本品的剂量。偶尔有病人会发生血小板减少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综合症,这可能会导致移植物衰竭。血管病可能在没有排斥反应时发生,并伴有移植物内部的avid血小板消耗,这已经铟111标记血小板研究所证实。这一综合症的发病机理和处置都不清楚。虽然在环孢素减量或停药并1)给予链激酶和肝素或采取2)血浆取出法后症状消退,但看来这有赖于用铟111标记血小板扫描的早期发现(参见【不良反应】)。在个别病人偶见显着的高血钾(有时与高血氯代谢性酸中毒相伴)和高尿酸血症。在4%肾移植病例、7%心脏移植病例和4%肝移植病例观察到了与使用环孢素有关的肝毒性。这通常见于应用大剂量环孢素治疗的第一个月,表现有肝酶和胆红素升高。化学指标的升高通常在药物减量后减弱。与接受其它免疫抑制剂的病人一样,服用环孢素的病人发生淋巴瘤和其它癌症(尤其是皮肤癌)的风险增高。增高的风险似乎与免疫抑制的强度和时程而非所用药物有关。由于过度抑制免疫系统会导致感染或患癌症的风险增加,采用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时务必慎重。曾有接受环孢素治疗的成年和儿童病人,尤其是合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的病人,发生惊厥的报道。环孢素与肾毒性药物合用时需小心。类风湿性关节炎:60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用环孢素平均治疗19个月后进行肾活组织检查,有6人(10%)发现了环孢素肾病。在这6个病人中,只有1个所用剂量≤每天4mg/kg。在停用环孢素后,除1人外其它病人的血清肌植有改善。“肌酐的升高的最大值”似乎是预测环孢素肾病的一个因素。与其它免疫抑制剂一样,使用环孢素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机率可能会增加。环孢素的风险是否大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或用细胞毒药物进行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还不清楚。发现了五例淋巴瘤:四例见于是对2300名用环孢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的调查,另外一例淋巴瘤是在临床试验中发现的。虽然这次调查还报告了其它一些肿瘤(12例皮肤癌、24例各种类型的实质瘤和1例多发性骨髓瘤),但除恶性淋巴瘤外,流行病学分析并不支持它们与环孢素的相关性。在用本品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必须对病人进行癌症发展的彻底的检查。此外,本品与其它免疫抑制剂一同使用时,可能会导致过度免疫抑制,而人们已知这将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特殊监测:在开始治疗前,应进行仔细的体检,包括量血压(至少测两次)、测定两次肌酐浓度以估计基线值。在头三个月应每2周测定一次血压和血清肌酐浓度,如果病人情况稳定,随后每月测定一次。用本品治疗期间,最好在每次增加非甾体抗炎药剂量后及开始新的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前监测血清肌酐浓度和血压。如与甲氨喋呤合用,建议每月监测一次CBC(完全血细胞计数)和肝功能。如果接受环孢素的病人发生了高血压,应将本品的剂量降低25%~50%。如果高血压持续,应进一步降低本品的剂量,或者用抗高血压药控制血压。在大多数病例,停用环孢素后,血压会降至基线。牛皮癣:因为环孢素是一个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很严重的副作用的强效免疫抑制剂,在开始对牛皮癣病人进行治疗前,必须考虑使用本品的风险和益处。本品的活性成分环孢素能够引起肾毒性和高血压,其风险随剂量和疗程增加而增大。使用环孢素有高风险的病人,如肾功能异常、伴有未控制高血压或癌症的病人,不应服用本品。肾功能障碍是本品的潜在后果,因此治疗期间必须监测肾功能。服用本品的病人需经常监测血清肌酐。老年病人需格外小心监测,因为肾功能也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如果病人监测不当或没有正确调整剂量,环孢素治疗可能会导致肾损害和持久的肾功能障碍。本品治疗期间血清肌酐和BUN可能会升高,这反映了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用环孢素治疗的牛皮癣病人发生皮肤和淋巴组织增生性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发生癌症的相对风险与那些用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牛皮癣病人相近。由于可能产生过度免疫抑制及由此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不应同时采用环孢素和放射性治疗如PUVA或UVB,其它放射性疗法或其它免疫抑制剂对病人进行治疗(参见【禁忌】)。还应警告病人,在日光下要恰当保护自己,并避免过度的阳光暴露。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应对病人进行彻底的癌症检查,检查过程中要记住,恶性肿瘤损害可能会被牛皮癣斑所掩盖。开始治疗前,应对非牛皮癣典型的皮肤损伤进行活检。只有在可疑损害完全消退后,并且没有其它治疗选择时,才能用本品对病人进行治疗。牛皮癣病人的特殊监测:在开始治疗前,应进行仔细的皮肤和体格检查,包括量血压(至少测两次)。因为本品是免疫抑制剂,应在第一次体格检查和本品治疗全过程中对病人进行隐性感染和早期肿瘤的检查。开始本品治疗前,应对非牛皮癣特有的皮肤损伤进行活检。皮肤有恶性肿瘤或癌前期变化的病人,只有在对这些损伤进行恰当治疗后及没有其它治疗选择时才能用本品治疗。基线实验室检查应包括血清肌酐(两次)、BUN 、CBC、血清镁、钾、尿酸和脂质检查。如果起始剂量较低(每天2.5mg/kg)并且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天4mg/kg,并在给予环孢素时定期监测血清肌酐,即使肌酐升高大于或等于病人治疗前水平的25%,那么环孢素肾病的风险也会降低。如及时降低本品剂量或停药,肌酐升高通常是可逆的。在头三个应每2周测定一次血清肌酐和BUN,如果病人的情况稳定,随后每月测定一次。如果血清肌酐升高大于或等于病人治疗前水平25%,应在两周内重复测定血清肌酐。如果血清肌酐变化持续大于或等于病人治前的25%,应将本品量降低25%~50%。任何时候血清肌酐升高大于或等于治疗前水平50%,应将本品剂量降低25%~50%。如果在两次剂量调整后,血清肌酐仍不可逆(基线水平25%内),应停用本品。治疗期间,最好在每次增加非甾体抗炎药剂量后及开始新的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前监测血清肌酐浓度。在头三个月应每2周测定一次血压,如果病人情况稳定,随后每月测定一次,在调整剂量时监测应更频繁。用本品开始治疗前无高血压史的病人,如发现有高血压,应将本品剂量降低25~50%,如果多次降低本品剂量后病人血压仍旧高,应停用本品。对已进行高血压治疗的病人,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应将其抗高血压药物调至能够在服用本品时控制血压。如果高血压处置变化无效或无法耐受,应停用本品。在治疗头3个月,还应每2周监测一次CBC,尿酸、钾、脂质和镁、如果病人情况稳定,随后每月测定一次,在调整剂时监测应更频繁。临床事件有任何异常时,应将剂量降低25%~50%。在牛皮癣病人的环孢素对照试验中,环孢素血浓度与症状改善或肾功能障碍等副作用的相关性都不好。疫苗接种:用环孢素治疗期间,疫苗接种可能会减效;应避免使用减毒活疫苗。对移植病人的血药浓度监测:移植中心发现,环孢素血浓度监测是病人处置中至关重要的要素。分析血药浓度时,重要的考虑因素是所用测定方法的类型、移植的是什么器官及同时使用的其它免疫抑制剂。虽然尚未确立固定的关系,但血药浓度分析可有助于临床评估排斥和毒性、进行剂量调整和评价依从性。人们曾采用多种方法测定环孢素血浓度。较老的、采用非特异性测定方法的研究所引用的浓度经常是特异性测定方法的两倍左右。因此,对文献上的浓度和用当前方法测定的具体病人的浓度进行比较时,必须对它们各自采用的测定方法有详尽的了解。当前测定方法的结果也不能互换,应在它们被认可的标示的指导下使用。临床生物化学年鉴(Annals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1994;31:420~446对不同测定方法进行了讨论。虽有几种测定方法和测定基质可供选择,但人们公认母体化合物特异性的测定方法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最好。在这些方法中,HPLC是标准参比,但单克隆抗体RIA和单克隆抗体FPIA方法也能提供灵敏度、重现性和便利性。大多数临床医师以环孢素谷浓度为监测基础。《应用药物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原则》(Applied Pharmacokinetics,Principles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1992)对环孢素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监测技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血药浓度监测并不能代替肾功监测和组织活检。

㈣ 新赛斯平环孢素的用法用量

1、器官移植: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时,起始剂量 6~11mg/kg/日,并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根据血药浓度每2周减量0.5~1mg/kg/日,维持剂量2~6mg/kg/日,分2次口服。 在整个治疗过程,必须在有免疫抑制治疗经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骨髓移植:
预防GVHD:移植前一天起先用环孢素注射液,2.5mg/ kg/日,分2次静脉滴注,待胃肠反应消失后(约0.5~1月),改服本品,起始剂量6mg/kg/日,分2次口服,一月后缓慢减量,总疗程半年左右。
治疗GVHD:单独或在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本品,2~3mg/kg/日,分2次口服,待病情稳定后缓慢减量,总疗程半年以上。
3、狼疮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初始剂量4~5mg/kg/日,分2~3次口服,出现明显疗效后缓慢减量至2~3mg/kg/日,疗程3~6月以上。
儿童用量可按或稍高于成人剂量计算。

㈤ 环孢素胶囊的药代动力学

注释: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和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是指较早应用于临床的产品,现《美国药典》第25版已收载环孢素胶囊,此类非改进品环孢素胶囊的内容物为乳化的药物溶液。环孢素胶囊(改进品)是指相对于非改进品而言。采取一定制剂工艺,改善临床疗效。此类产品应用临床相对较晚,尚未收载入《美国药典》,如半固体制剂工艺、微乳化制剂工艺等。金格福环孢素胶囊内容物为类白色至黄色不透明半固体,属于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口服给药后,环孢素吸收不完全。环孢素的吸收程度取决于病人个体、病人人群和制剂。环孢素主要通过胆道消除,仅6%剂量(母体药物和代谢物)通过尿排泄。环孢素在血液中的处置过程一般为两相,末端半衰期约为8.4小时(5~18小时)。静脉给药后,肾或肝同种移植成年病人的环孢素血清除率(采用HPLC测定)约为5~7mL/min/Kg。心脏移植病人的环孢素血清除率似乎稍慢。在治疗剂量范围内,给药剂量和暴露量(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成线性关系。肾移植病人给予环孢素胶囊(改进品)或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环孢素暴露量(AUC)的个体间变异(合计,%CV)约在20%~50%之间。由于个体间变异,为了达到最佳疗效,有必要进行个体化给药(参见用法用量)。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和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在肾移植病人的AUC个体内变异(%CV)分别为9%~21%和19%~26%。在这些研究中,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和环孢胶囊(非改进品)的谷浓度个体内变异(%CV)分别为17%~30%和16%~38%。吸收:与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相比,环孢素胶囊(改进品)的生物利用度更高。以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给予的环孢素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取决于病人人群,估计肝移植病人低于10%,某此肾移植病人能达到89%。尚未测定以环孢素胶囊(改进口)形式给予的环孢素在成人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在肾移植、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牛皮癣病人的研究中,与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相比,给予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后,平均环孢素AUC约高20%~50%,环孢素血峰浓度(Cmax)约高40%~106%。首次肝移植病人在移植术后28天服用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剂量标化AUC比给予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的病人高50%、Cmax高90%,心脏移值病人在服用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后的AUC和Cmax也比服用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高,但数据有限。虽然环孢胶囊(改进品)的AUC和Cmax比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高,但两种制剂的给药前谷浓度(剂量标化后)相似。口服给予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后、环孢素血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1.5~2.0小时。食物与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同服将使环孢素AUC和Cmax降低。在给予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前半小时内进高脂餐(669千卡,45g脂肪)使AUC下降13%,Cmax下降33%。低脂餐(667千卡,15g脂肪)的作用类似。在11名首次肝移植病人考察了T管引流胆汁对环孢素吸收的影响。当病人在伴有或不伴有T管引流胆汁时给予环孢素胶囊(改进品),测定相对给药前最大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环孢素吸收差异极微:T管闭合与T管开放时的比值为6.9±41%(-55%~68%)。 [sup]1[/sup]每日总剂量分两次给予,间隔12小时。[sup]2[/sup]AUC为一个剂量间隔的测定值。[sup]3[/sup]谷浓度于环孢素胶囊(改进品)晨剂量前测定,约在前一剂量12小时后。[sup]4[/sup]测定方法:TDx特异性单克隆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sup]5[/sup]测定方法:Cyclo-trac特异性单克隆放射免疫测定法。[sup]6[/sup]测定方法:INCSTAR特异性单克隆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布:环孢素很大程度上分布于血管外。据报道,实质器官移植受者静脉给药期间的稳态分布容积为3~5L/kg。在血液中,分布取决于浓度。约33%~47%在血浆内,4%~9%在淋巴细胞内,5%~12%在粒细胞内,41%~58%在红细胞内。在高浓度,白细胞和红细胞的结合力达到饱和。在血浆中,约90%环孢素与蛋白(主要是脂蛋白)结合。环孢素在人乳中有排泄(参见注意事项,乳母)。代谢:环孢素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ⅢA酶系广泛代谢,以较小比例在胃肠道和肾脏代谢。环孢素的代谢可为同时给予的多种药物所改变(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已从人胆汁、粪便、血液和尿液中鉴别出至少25种代谢物。这些代谢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对毒性的贡献远远低于母体化合物。主要代谢物(M1、M9和M4N)分别由1-β,9-γ和4-N-去甲基位的氧化而生成。口服给予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达稳态后,M1、M9和M4N血浓度的平均AUC分别为环孢素血浓度AUC的70%、21%和7.5%。基于肾移植稳定病人(一项交叉试验中给予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和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的13名病人)的血浓度数据及首次肝植病人(4名给予环孢素胶囊(改进品),3名给予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的胆汁数据,M1、M9和M4N代谢物的剂量百分数与给予环孢素胶囊(改进品)或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时相似。排泄:仅0.1%环孢素以原形自尿液排泄。主要经胆管消除,仅6%剂量(母体药物和代谢物)经尿排泄。透析和肾衰均不能显着改变环孢素的消除率。特殊人群儿科病人:给予环孢素胶囊(改进品)或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的儿科病人的药物动力学数据非常有限。15名3~16岁的肾植病人静脉注射环孢素后,环孢素的全血清除率为10.6±3.7mL/min/kg(测定方法:Cyclo-trac特异性RIA)。在一项对7名2~16岁的肾移植病人进行的研究中,环孢素清除率在9.8~15.5mL/min/kg之间。9名0.6~5.6岁肝移植病人的清除率为9.3±5.4mL/min/kg(测定方法:HPLC)。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在儿童中也表现出比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更高的生物利用度。7名1.4~10岁首次肝移植病人的环孢素胶囊(改进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3%(30%~68%),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8%(17%~42%)。 [sup]1[/sup]AUC为一个剂量间隔的测定值。[sup]2[/sup]测定方法:Cyclo-trac特异性单克隆放射免疫测定法。[sup]3[/sup]测定方法:TDx特异性单克隆荧火偏振免疫测定法。老年人:比较正常老年志愿者(N=18,平均年龄69岁)、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N=16,平均年龄68岁)单剂量给药数据与年轻成年志愿者(N=16,平均年龄26岁)的单剂量给药数据,药物动力学参数未见显着差异。

㈥ 环孢素的中国药典

环孢素
Huanbaosu
Cyclosporin
书页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306
[修订]
【检查】有关物质 取该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水(1:1)混合溶液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2.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环孢素对照品,精密称定,加上述混合溶液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12.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7/10(0.7%),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1.5倍(1.5%)(供试品溶液用任一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05倍的峰可忽略不计)。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前连接ф0.25mm×1000mm的不锈钢管);以乙腈-水-叔丁基甲醚-磷酸(430:52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不锈钢管和柱温70℃。取环孢素系统适用性对照品适量,用乙腈-水(1:1)混合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含2.5mg的溶液,取2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的色谱图应与标准图谱一致。
测定法 取该品适量,精密称定,用乙腈-水(1:1)混合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 中约含1.25mg的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环孢素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的C62H111N11O12的含量。

㈦ 环孢素胶囊的用法用量

应每日两次给予本品(BID)。建议以一贯的时间表给药,固定每日服药时间和与饮食的关系。葡萄柚和葡萄柚汁影响代谢,升高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因此需避免。新近实施移植术的病人:可在移植术前4~12小时或移植术后给予本品的起始剂量。本品的起始剂量随移植器官和免疫抑制方案中包括的其它免疫抑制剂而变化。对于新近移植的病人,本品的起始剂量与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相同。可从美国移植中心1994年的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应用调查中查到本品的起始剂量。肾移植病人的平均起始剂量为每天9±3mg/kg (75个中心),肝移植病人为每天8±4mg/kg(30个中心),心脏移植病人为每天7±3mg/kg(24个中心)。总日剂量平均分为两份。然后将本品的剂量调整至能够达到预定的环孢素血浓度。如果采用环孢素谷浓度,本品的靶范围与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相同。本品与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采用相同的环孢素谷浓度靶范围时,给予本品后的环孢素暴露程度更大(参见【药代动力学】),应根据临床对排斥和耐受性的评估仔细调整剂量。对于维持治疗来说,较低的本品剂量已足够了。一开始就采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进行辅助治疗的泼尼松逐渐减量方案似乎能够达到相似的效果。一个以病人体重为依据的代表性给药方案是:头4天从每天2.0mg/kg开始,在其后1周内逐渐减至每天1.0mg/kg,2周后减至每天0.6mg/kg,1月后减至每天0.3mg/kg,2个月后减至每天0.15mg/kg,并以此剂量为维持剂量.甾体药物的剂量应在病人状态和移植物功能的个体化基础上更加缓慢地逐渐减量。必须根据病人的临床状态调整泼尼松的剂量。移植病人从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转向金格福环孢素胶囊(改进品):对考虑从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转向本品的病人,应采用与以前使用的环孢胶囊(非改进品)相同的日剂量开始冶疗(1:1剂量转换)。随后,应将本品的剂量调整至能够获得换药前的环孢素血谷浓度。本品与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型)采用相同的环孢素谷浓度靶范围时,给予本品后的环孢素暴露程度更大(参见【药代动力学】)。怀疑对环孢胶囊(非改进品)吸收差的病人,需要不同的给药策略(参见对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吸收差的移植病人)。对某些病人,血谷浓度的升高更显着,可能有临床意义。在血谷浓度达到转换前水平前,强烈建议在转向本品后,每4~7天监测一次环孢素血谷浓度,此外,在转换后头2个月内应每两周监测一次临床安全性指标,如血清肌酐和血压。如果血谷浓度在理想范围之外且(或)临床安全性指标恶化,则必须相应调整本品的剂量。对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吸收差的移植病人:如果病人的环孢素血谷浓度比相应于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口服剂量的预期值低,则他们可能对环孢素胶囊(非改进品)的环孢素的吸收较差或不一致。转向本品后,这些病人的环孢素浓度很可能会更高。由于转向本品后环孢素生物利用度升高,环孢素血浓度可能会超过靶范围,若病人转向本品时剂量大于每天10mg/kg,必须格外谨慎。必须根据环孢素谷浓度、耐受性和临床反应个体化调整本品的剂量。对这一人群,应当更频繁地监测环孢素的血谷浓度,至少每周两次(如果起始剂量超过每天10mg/kg,应每天一次),直至浓度稳定在理想范围内。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品的起始剂量是每天2.5mg/kg,分两次(BID)口服。水杨酸酯、非甾体抗炎药和口服质皮质类固醇可继续使用(参见【药物相互作用】)。一般在4~8周内开始发挥作用,如果临床效果不充分,而耐受性良好(包括血清肌酐在基线上30%以内的情况),可在8周后将剂量增加每天0.5~0.75mg/kg,并在12周后再次增加,达到极限每天4mg/kg。如果治疗16周不见效果,应当终止本品的治疗。不论何时,为了控制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血清肌酐升高(超过病人治疗前水平的30%)、或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应将剂量降低25%~50%(参见【注意事项】)。如果减量对控制异常无效,或者不良反应异常严重,应停用本品。本品与推荐剂量的甲氨喋呤联用时,起始剂量和剂量范围不变。当合并使用剂量高达每周15mg/kg的甲氨喋呤时,大多数病人可以用剂量为每天3mg/kg的本品治疗。长期治疗资料有限。一般说来在停用环孢素4周内,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反弹明显。牛皮癣:本品的起始剂量应为每天2.5mg/kg,分两次(每天1.25mg/kg,BID)口服。病人应当保持此剂量至少4周,以避免不良反应。如果病人到那时还未表现出显着的临床改善,应以2周为一个间隔,增加病人的剂量。依据病人的反应,应当将剂量增加大约每天0.5mg/kg至最大每天4.0mg/kg。不论何时,为了控制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血清肌酐升高(超过病人治疗前水平的25%),或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应将剂量降低25%~50%。如果减量对控制异常无效,或者不良反应异常严重,应停用本品(参见【注意事项】,牛皮癣病人的特殊监测)。一般说来,病人的牛皮癣临床表现在2周内会表现出一些改善。达到疾病的满意控制和稳定化需花费12~16周。本品剂量调定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51%病人在8周后、79%病人在12周后,牛皮癣改善75%或更多(根据PASI计算)。如果以每天4mg/kg或病人的最大耐受剂量治疗6周不见效果,应当终止本品的治疗。一旦病人得到了充分的控制,表现稳定,则应降低本品的剂量,以能够维持足够反应的最低剂量对病人进行治疗。在临床试验中,推荐剂量范围低端的环孢素能有效地维持60%病人的满意反应,低于每天2.5mg/kg的剂量可能有相同效果。停止环孢素治疗后,大约6周(50%病人)到16周(75%病人)之间会出现复发,大多数病人停止环孢素治疗后不会出现反跳。有报告、13例病人由慢性斑块牛皮癣转变成为更严重的牛皮癣形式,有9例脓庖牛皮癣,4例红皮病牛皮癣。本品对牛皮癣病人的长期治疗经验有限,不推荐进行一年以上的长期连续治疗。应考虑采用其它的治疗方式对患有这种终身性疾病的病人进行长期治疗。或遵医嘱。

阅读全文

与环孢素用量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鱼烂鳍的治疗方法 浏览:845
鱼泵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210
四种属相的计算方法 浏览:3
宝宝感冒炒生姜的食用方法 浏览:373
停课不停学历史学科有什么方法 浏览:6
防溢乳垫使用方法 浏览:742
暖巢囊肿保守治疗方法 浏览:424
不用水咸鸭蛋腌制方法最快又简单 浏览:858
腰肌经络锻炼方法 浏览:672
电动洗脚盆使用方法 浏览:646
全站仪引点计算方法 浏览:172
咳嗽呕吐怎么办方法 浏览:957
酒店冷藏柜不制冷解决方法 浏览:574
怕体检测血压有什么方法 浏览:574
碧海金沙帐篷使用方法 浏览:463
2个大拇指好麻木用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355
站立检测骨盆前倾的方法 浏览:404
最简单双螺纹起针方法 浏览:253
种玉米的方法视频 浏览:12
双层楼梯尺寸计算方法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