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9.16×1.53-0.053×91.6
=9.16×1.53-0.53×9.16
=9.16×(1.53-0.53)
=9.16×1
=9.16。
简便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ax(b+c)=axb+axc,其中a,b,c是任意实数。
相反的,axb+axc=ax(b+c)叫做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也叫提取公约数),尤其是a与b互为补数时,这种方法更有用,也有时用到了加法结合律,比如a+b+c,b和c互为补数,就可以把b和c结合起来,再与a相乘,如将上式中的+变为x,运用乘法结合律也可简便计算。
② 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的计算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目,简便计算是采用特殊的计算方法,运用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将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出结果。
主要用三种方法:加减凑整、分组凑整、提公因数法。
他们使用的都是数学计算中的拆分凑整思想。
主要步骤:
①遇见复杂的计算式时,先观察有没有可能凑整;
②运用四则运算凑成整十整百之后再进行简便计算。
加减凑整法
1、将计算式中的某一个数拆分,使其能与其他的数凑成整十,整百;
2、补上一个数,能够与其他数凑整,最后再减去这个数。
简便计算题怎么做?简便计算的方法规律技巧总结
分组凑整法
在只有加减法的计算题中,将算式中的各项重新分下组凑整,主要采用两个公式:
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简便计算题怎么做?简便计算的方法规律技巧总结
4
提公因数法
使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公因数,a x (b±c)=a x b±a x c;
如果没有公因数,可以根据乘法结合律变化出公因数。
a×b=(a×10)×(b÷10)。
③ 求100道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题要答案的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明确四点:A、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 ,没有括号时,先算 ,再算 ,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 。B、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C、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相同。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D、分数乘除法计算题中,如果出现了带分数,一定要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计算。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 a×b÷c=a÷c×b, a÷b×c=a×c÷b,)12.06+5.07+2.94 30.34+9.76-10.34 ×3÷×3 25×7×4 34÷4÷1.7 1.25÷×0.8 102×7.3÷5.1 17+-7 1-- , 二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a+b+c=a+ (b + c ), a+b-c=a +(b-c), a-b+c=a –(b-c), a-b-c= a-( b +c);933-15.7-4.3 41.06-19.72-20.28 7-3+ 8+2- 11+7+3 B、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a×b×c=a×(b×c), a×b÷c=a×(b÷c), a÷b÷c=a÷(b×c) , a÷b×c=a÷(b÷c),700÷14÷5 18.6÷2.5÷0.4 1.96÷0.5÷4 1.06×2.5×4 13×÷ 29÷× 三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a+ (b + c )= a+b+c a +(b-c)= a+b-c a –(b-c)= a-b+c a-( b +c)= a-b-c;19.68-(2.68+2.97) 5.68+(5.39+4.32) 19.68-(2.97+9.68) 7+(-) 5-(-) B、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a×(b×c) = a×b×c, a×(b÷c) = a×b÷c, a÷(b×c) = a÷b÷c , a÷(b÷c) = a÷b×c, 1.25×( 8 ÷0.5) 0.25×( 4 × 1.2) 1.25×( 213×0.8) 9.3÷(4÷) 0.74÷(71×) 四、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典型类型A,、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24×(--+) (12+) ×7 (7-)× B、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0.92×1.41+0.92×8.59 ×-× 1.3×11.6-1.6×1.3 ×11.6+18.4× 五、一些简算小技巧A、巧借,可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蛮。 9999+999+99+9 4821-998 B、分拆,可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3.2×12.5×25 1.25×88 3.6×0.25 C,巧变除为乘(除以相当于乘4, 除以相当于乘8,……)7.6÷0.25 3.5÷0.125=7.6÷=7.6×4。=D/注意构造,让我们的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1.8×99+1.8 3.8×9.9+0.38 ×103-×2- 1.01×9.6 102×0.87 2.6×9.9 ×31+ ×+÷ ×36 ×38 13.5×27+13.5×72+13.5 1.5×7.4+0.6×150%+2÷ 5.3×+2.7×25% 0.67×10.1-6.7 28×21.6-2.8×16 5.6×1.7+0.56×83
④ 小数除法计算题。
小数除法计算题,利用竖式进行计算,举例如下:48.14÷8.3=5.8
计算方法如下:
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10,把除数化成整数,再进行竖式计算,竖式计算如下:
48.14÷8.3=481.4÷83=5.8
(4)计算方法题扩展阅读:
除法计算是四则运算中的一种。
先要把除数化成整数,再进行竖式计算,这样比较方便计算。
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其它各有关知识的基础。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在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Jm数的运算。
乘法:求两个数乘积的运算。
1、一个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小数,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3、一个数乘分数,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
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竖式,指的是每一个过渡数都是由上一个过渡数变化而后,上一个过渡数的个位数乘以2,如果需要进位,则往前面进1,然后个位升十位,以此类推,而个位上补上新的运算数字。
竖式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列一道竖着的式子,使计算简便。
⑤ 180道简便计算方法是什么
(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例:256+78-56=256-56+78=200+78=278
450×9÷50=450÷50×9=9×9=81
说明: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二)、结合律
(1)加括号法
①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345-67-33=345-(67+33)=345-100=245
789-133+33=789-(133-33)=789-100=689
②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510÷17 ÷3=51÷(17×3)=510÷51=10
1200÷48×4=1200÷(48÷4)=1200÷12=100
(2)去括号法
①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注:去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②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⑥ 六年级简便计算题60道
一定要把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或相减。
(8+40)×25 125×(8+80) 48×(5+100) 24×(2+10) 75×(1000—2) 15×(40— 8)
例如:
(1)2.64×51.9+264×0.481
=264×0.519+264×0.481
=264×(0.519+0.481)
=264×1
=264
(2)9.16×1.53-0.053×91.6
=9.16×1.53-0.53×9.16
=9.16×(1.53-0.53)
=9.16×1
=9.16
小学数学简便方法归纳
1、提取公因式: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2、借来借去法: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3、拆分法: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⑦ 计算方法题
你的两个数计算的基数不同,一个是以成本来计算利润,另一个却是以销售价来计算折扣,所以你算出来的结果是不赚反亏。你1000元进价是,按成本利润率30%计算就是1300,反过来说,你用300/1300=23.08%,也也就是说你的销售利润率只有23%,现在你却下浮了25个点,也就是你本来的利润只有23个点,你却下浮25个点,所以你就亏本了约2个点。呵呵~
⑧ 简便方法计算题有哪些
如下:
1、24.6-3.98+5.4-6.02
解析:此题利用加法交换结合律,凑整再计算。步骤如下:
24.6-3.98+5.4-6.02
=(24.6+5.4)-(3.98+6.02)
=30-10
=20
2、27×17/26
解析:此题先用加法分配律,把27转换成(26+1),再利用乘法结合律,使得运算简便。
27×17/26
=(26+1)×17/26
=26×17/26+1×17/26
=17+17/26
=17又17/26
3、528-99
解析:利用凑整法和减法结合律计算,先利用凑整法把99变换为(100-1),再运用a-b-c=a-(b+c)来简便计算,步骤如下:
528-99
=528-(100-1)
=528-100+1
=428+1
=429
4、1.2×2.5+0.8×2.5
解析:运用提取公因数的方法,公式:ac+ab=a(b+c),提取公因数2.5,1.2和0.8相加正好凑整数,使得运算简便。
1.2×2.5+0.8×2.5
=(1.2+0.8)×2.5
=2×2.5
=5
5、2.96×40
解析:此题先利用乘法分配律,把2.96×40转换成29.6x4,再利用乘法结合律来简便计算。
2.96×40
=29.6x4
=(30-0.4)x4
=30×4+0.4×4
=120-1.6
=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