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率计算方法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心率不用进行计算,可以通过数脉搏或者进行心脏听诊一分钟内的心跳次数进行明确人体的心率是多少的数值。一般正常成人在静息的状态下,其心率多为60到100次每分钟为正常。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测心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测脉搏来代替测心率,测脉搏的时候,首先身体要放松,上身要直立坐好,左手前臂自然的放到桌子上,掌面朝上,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轻轻地触手腕外侧的桡动脉上,感觉脉搏的搏动,数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就是心跳的次数,也就是心率;二、可以用心率表,现在市场上都有一些测量心率的手表,通过监测心率,可以了解患者心率变化情况;三、最准确的测心率的方法,是通过听诊器测心率和心电图进行测量心率。
心律失常的患者要注意天气的变化,要随着季节或者是气候的变化,来对生活起居以及衣食住行做调整,要及时的增减衣物,以免出现病情加重。心律失常通常是因为器质性心脏病所引起的,要配合医生积极的服用药物来做治疗。在平时的生活中,最好不要喝浓茶以及咖啡,同时还要戒烟以及戒酒,有效的预防心律失常频繁的发作,另外还要学会调整情绪,不要太过激动或者是愤怒。
㈡ 看心电图怎样计算心率
计算心率前先要判断是否有心律不齐。
判断的方法是:计算所有相邻的PP或RR间期相互间的差值,如果大于0.12秒即为心律不齐,如果小于则为齐。
▲若心律齐,用公式算:
心率=60/(PP或RR间期)
▲若心律不齐:
需要先测量五个波形的PP或RR间期,除以5得到一个PP或RR间期,然后再用公式:心率=60/(PP或RR间期)
㈢ 身体锻炼最佳心率的计算公式
一、简单法
适宜运动负荷(心率)=180-年龄数(适于中老年);
最大心率=220—年龄数(适于青少年);
锻炼时最大心率=(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70%+安静时心率(适于各年龄结构的人);
最适宜负荷=[(本人最高脉搏频率-运动前安静进脉搏频率)/2+运动前安静时脉搏频率](联邦德国学者提出,目前被广泛应用)。
二、卡沃南法
锻炼时心率=(最高心率-安静时心率)*x%+安静时心率。
X%:老年为50%;中年为60%;
少年为70%;青年为80%。
三、博格法
系美国生理学家博格设计的一种体力自我感知表(简称RPE表)。见表2-1。
此法的优点在于可凭自我感觉控制自己的心率,并根据心率调整自己的负荷。其心率的计算公式是:第一,表中6-13段用数码*10+20或30;第二,表中14-19段用数码*10+10。
例如:锻炼时自我感觉“累”,表中数字为14、15,按公式二计算,此时心率为150~160次/分左右。一般说,最佳心率阈值在120-150次/分之间,正是自我感觉稍累和累的时候。
表4-2 体力自我感知(RPE)表
数码 自我感知
6、7 非常轻松
8、9 很 轻 松
10、11 轻 松
12、13 稍 累
14、15 累
16、17 很 累
18、19 精疲力竭
㈣ 心率的计算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方法一:
在手腕上1-2横指处触及到的动脉搏动 ,数一分钟有多少次 ,脉搏与心率是 一致的。
方法二:
用食指和中指按住颈部喉管的任意一侧,测量10秒钟内的心跳次数,然后乘以6即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既心率。
方法三:
最大心率=220-年龄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
生理性原因
(1)运动原因
(2)情绪激动、紧张
(3)喝浓茶或咖啡
心率变化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如果心率超过160次/分钟,或低于40次/分钟,大多见于心脏病患者,如常伴有心悸、胸闷等不适感,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心动过速
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超过1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或见于感染、发热、休克、贫血、缺氧、甲亢、心力衰竭等病理状态下,或见于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后。
2.心动过缓
成人安静时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一般在45次/分钟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和运动员;或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钟,应考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如果脉搏强弱不等、不齐且脉率少于心率,应考虑心房纤颤。
㈤ 心电图的心率怎么计算
判断的方法是:计算所有相邻的PP或RR间期相互间的差值,如果大于0.12秒即为心律不齐,如果小于则为齐。
▲若心律齐,用公式算:
心率=60/(PP或RR间期)
▲若心律不齐:
需要先测量五个波形的PP或RR间期,除以5得到一个PP或RR间期,然后再用公式:心率=60/(PP或RR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