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钓鱼提竿正确的方法视频

钓鱼提竿正确的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08-12 12:15:58

㈠ 钓鱼提竿技巧,如何提竿最准确

钓鱼提竿技巧方法步骤
1、黑漂后迅速恢复原状,漂相为一粒粒斜向入水,然后恢复原状。多为小杂鱼咬钩捣乱。
2、浮漂在水面微微连续点颤、轻送或轻沉,是鱼咬钩,应及时提竿。
3、浮漂在水下忽闪一下。这鱼儿碰线所致,不用提竿。
4、浮漂偶尔慢慢下沉。不可忽视,动作愈慢,]鲫鱼愈大。
5、星漂微微颤动后,略沉半粒至一粒,漂动即停止。这时提竿时机是浮漂刚刚下沉,其过程很短,垂钓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迟缓,即可痛失良机。
6、浮漂一点一点,连续点动,动作很小。也是鲫鱼已吃稳的迹象,即提竿。
7、浮漂点动后,接着慢慢上送。动作愈慢鲫鱼愈大,动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鲫鱼。
8、浮漂轻轻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沉,都要及时提竿。
9、浮漂有力猛点时。只点一下动作大,不下沉也不上送,鱼饵已吃到嘴里,鱼儿较大应及时提竿。
10、浮漂横向移动,还有点向下的动作,即提竿。
11、浮漂横移。不送漂也不黑漂,只作平行横向移动,此时鱼已咬钩。
12、未见浮漂下沉,但送漂时往往是大鱼。说明鱼已吞饵,提杆必获鱼。
13、浮漂微微颤动时,连续不停,鱼已咬钩。
14、浮漂突然快速下沉,或快速上送,多半是小鲫鱼咬钩。
15、浮漂横卧水面不沉不动。这往往是大鲫鱼半路咬钩,及时提竿起鱼。
16、浮漂微微上升一点,徐徐下沉一目半目。说明鱼已吃稳,起竿。
17、找窝试点时,空钩下送,浮漂不下沉或突然下沉。这往往是鱼咬空钩,不可忽视,及时提竿可得鱼
18、送漂后浮漂迅速恢复原状,漂相为一粒送平后又恢复原状。出现这种现象多为虾蟹脚爪拨动所致,起竿多为空钩。
19、浮漂轻点轻触。多为鲫鱼在试探,连点连触则提竿。
20、尾漂缓缓顶起,只送半粒最多一粒,然后浮漂不动(有时被误认为是小鱼闹或碰线),是提竿时机。

㈡ 鱼咬钩提竿技巧

正确提竿不脱钩,先了解鱼怎么咬钩,看漂都有哪些反应

钓鱼门道多,提竿时机还因鱼而异
话不多说直接入正题,分别介绍几种常见鱼类的咬钩方式,喜欢的钓友可以关注我们钓友之声,去我们首页查看更多内容,视频区更加精彩,有我们原创的视频评测,为大家钓具选择提供客观参考。

鳊鱼鲫鱼:鲫鱼吃东西的时候,翘着尾巴趴着头,吃到东西后马上抬头上游,漂会先是轻微抖动,然后明显上浮,适合在上浮时提竿。鳊鱼和鲫鱼类似,漂的反应也是急促上下,然后快速上升,然后倾斜横在水面,需要赶早提竿。

草鱼鲤鱼:这两种鱼有些类似但是也不一样,鲤鱼吃东西的时候比较谨慎,会先嘬几下然后再把饵料吸入口中,吃完便游走,漂的反应是先晃动几下,然后猛地被拉下去,漂大幅度下沉时提竿比较合适。草鱼,也是先慢慢的吃,然后吞入口中拉走,但是漂的反应是有沉有浮且沉多于浮,等漂没入1-2秒提竿合适。

青鱼鲇鱼:青鱼鲇鱼见饵就吞,比较凶猛,吃完就走,漂的反应会比较明显,迅速斜着下沉,此时提竿十拿九稳。

鲢鱼鳙鱼:鲢鱼鳙鱼在气温低的时候口比较轻,吃东西比较斯文,漂的反应不会很大,需要一有动静就立即提竿。天气热的时候鲢鱼鳙鱼吃东西也比较粗鲁,咬着就跑,漂的反应也会比较大

㈢ 钓鱼提竿正确的手法,钓鱼提竿正确的时机

在提竿的时候,首先要抖动腕部,使用腕部的力量让鱼竿也抖动起来。这样鱼竿就会上抬,上抬的距离控制在20-30厘米是比较合适的。此时若是发现线绷紧了,则说明有鱼;若是发现线处于松弛的状态,那么就说明没有鱼上钩。若是有鱼上钩,可以继续用手臂和上半身的力量向后上方提竿,直到将鱼拉上来为止。


一、钓鱼提竿正确的手法

在钓鱼的时候,每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就包含发现鱼上钩时的提竿过程。提竿是有技巧的。首先,需要抖动腕部,使用腕部的力量让钓竿抖动起来。一般来说,抖动时上抬的距离控制在20-30厘米就是比较合适的,这样钓竿抖动的时候可以让鱼钩钩到鱼的嘴巴上。此时可以通过一些迹象来判断是否有鱼,若是有鱼的话线就是绷紧的,没有鱼的话线则是松的。最后一个步骤则是向上方、后方提竿。
在这个过程之中,需注意抖动腕部和提竿虽然可以分为两个动作,但不能完全脱节,要衔接好才行,不然也不容易钓到鱼。

二、钓鱼提竿正确的时机

在提竿的时候,不仅需要把握正确的方法,还应该掌握具体的时机。若是时机不对,那么即使提竿方式是正确的也可能会让鱼儿跑掉。具体来说,在不同的情况下提竿的具体时机是不同的:
1、根据鱼儿的种类判断时机:需要了解不同鱼类的摄食特点,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提竿是最合适的时机。比如,对于鲫鱼来说,它们会先将食物吸入口中,发现异样之后会马上吐出来,因此钓鲫鱼时的提竿时机则是在看到鱼漂抖动、之后下沉再上浮的时候。
2、根据季节来判断时机:在不同的季节钓鱼,提竿的时机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早春的时候,最好早一些提竿;在晚春时尽量晚一些提竿;夏季同样也是晚提竿;秋冬则需要早一些提竿。
3、根据水域情况判断时机:在不同的水域之中钓鱼,提竿的时机也不同。比如,若是在水比较深的情况下,则需要晚一些提竿;水比较浅时则早一些提竿。

㈣ 钓鱼提竿正确的方法

优势一、始终可以精准的控制铅坠离底距离

以调二钓二举例,调目2目,理论上钩饵离底的距离,也就是2目左右,然后我们称饵,除非浮漂特别的大,鱼钩钩型小、钩号也小,正常的钩饵配比,肯定会导致钩饵沉底,也就是说,浮漂应该是黑漂状态;此时想要调整到钓目2目,就需要上推浮漂,一直推到漂目露出两目为止;

钓目是多少,因为还没有正钓,所以并无所谓,关键就在于铅坠离底的距离,因为钓目和调目相等,其实就相当于铅坠没有怎么变,这一点,在实战中非常重要,铅坠离底2目,不管子线有多短,都会双钩躺底;

这样一来,任何细、杂、碎的漂讯,都会被弯曲躺底的子线过滤掉,但是,因为铅坠没有躺底,鱼吞食钩饵时,受到的阻力其实并不大,所以也不影响钩饵的适口性;

优势二、修剪铅皮增加钓目目来改变钓组的灵敏度

按理说,任何调钓,都是可以通过增加调目来改变钓组的,但是,铅坠这个东西,肯定是修剪比增加容易,举个例子,跑铅改铅坠沉底容易,沉底坠比悬坠容易,调目越高越好调;比如调二钓二,铅坠离底也就是漂尾2目的距离;

如果鱼口不好,又或者鱼口太好,需要子线由弯曲转为紧绷,减少饵团体积,亦或者推漂,都是没什么用处的,这个时候,如果是调高钓低,调低钓高,都需要重新做铅坠来增减调目,甚至需要再次称饵;

调钓同目,则可以直接修剪铅皮,让钓目直接发生变化,比如调二钓二,我们需要子线紧绷,我们修剪铅皮,让钓目变成4目、5目,来增加钩饵的适口性;而无需调整钓目;如果钩饵的体积不发生变化,至少底钩会一直触底;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这种改变呢?当小鱼闹窝,导致漂讯杂乱,我们直接用调二钓二来守钓,但是随着进窝鱼密度越来越大,子线弯曲提竿抓口就很容易丢口,就可以直接修剪铅皮,让钓目增加,子线相应的会紧绷,自然抓口的成功率会更高;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调钓同目,都有这种效果呢?那倒也不是,调目越高,铅坠离底的距离越高,当然,也没有人用调10钓目这么奇葩的调钓,毕竟这种调钓,对子线长度的要求还是有要求的;

最后,调钓同目,多见于野钓守体型的较大的鱼,黑坑、竞技打滑口、轻口鱼,水底淤泥越少,调目越低,水底淤泥多,调目就越高,只要调钓到位。,漂动就提竿,提竿必中鱼。

㈤ 提竿的正确姿势

1、手掌朝上或侧握等方式抓竿,只要个人习惯都行。关键的是挥竿、压线、扬竿、中鱼、称鱼、飞鱼(或遛鱼、抄鱼)要自然连贯、一体。扬竿称鱼后,决定飞鱼时,要果断,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让鱼击打水面,否则,一者无倒刺钩容易跑鱼,二者由于鱼的争扎,另一未中鱼的子线和钩容易旋转或上扬,子线容易缠绕在一起。

2、提竿力度要控制。刺鱼速度当然要跟上,但其力度不能过火。力度的大小以能把钩刺进鱼嘴,子线、钩等不会出水面为准。鱼讯来时,千万不要过猛抖腕扬竿,否则容易钓上鱼嘴,或跑鱼、缠线、断线。记得笔者初学竞技时,一有鱼迅,就把竿抽得威威作响。认为如此才够味,象钓鱼。常把鱼嘴钓起来不说,还常让钓组在空中飞舞,打结,或钩住他人竿线,会影响别人。

㈥ 钓鱼正确的提竿方法

提竿时机,是钓技中非常难掌握的一环,也是钓鱼成败的一环。提竿的最佳时机,是鱼儿摄食入口将要游走的一刹那。若错过这一时机则会失于“早”或失于“晚”。

有位师傅曾经对我说过,当浮标出现有效吃口信号后,娴熟地操作一套的连贯动作,在竞技或野钓当中才能够获得很好的收获,经验是:首先要了解各种鱼的习性与吃钩方式和对提竿时机有影响的诸多因素,经过长期的垂钓实践,无数次从“提空失误”中去摸索、体验,从而逐步地掌握其技巧。总结以下几点共享:

1、见鱼有吃钩迹象时,身体前倾同时手握竿向前推。比如常见的几种漂相:送漂,漂向上升,这是鱼吞钩后抬头、上浮产生的现象。闷漂,漂向下沉。这是鱼吞钩后溜底游去所致。漂移位(或变向),漂不送不闷,只是平行地移动。这是鱼吞钩后原地调转方向,或缓慢地向前、向后滑行。漂又送又闷,连续点动、上下抽动或左右颤动。这是鱼吞钩后裹食钓饵牵动鱼线所致。

2、一旦吃钩,用手腕的力迅速提竿,应做到轻、快、手腕抖动有力、动作幅度一定要小。如果来不及做准备动作,就身体前倾的同时提竿。刺鱼动作过轻,则无法钩住鱼嘴,容易跑鱼;动作过重,则够破鱼嘴唇造成跑鱼,或者增加鱼的疼痛感,鱼挣扎力度过大,造成脱钩、破唇。因此刺鱼要迅猛,点到而止。

3、中鱼时,顺势继续提杆,将鱼带出窝。以免搅窝,惊吓窝内的鱼。要轻轻地在鱼还没有感觉痛(就像护士打针那样轻巧),刺鱼动作轻,鱼还没有挣扎就被带出鱼窝,操作也轻松。带鱼时不能过激,并感觉下鱼的分量(俗话叫称鱼)。

4、一旦鱼感觉不妙发力的时候,此时也不要手软,及时一手托住竿的底部尽量往下压,一手扶住竿的上部往上举(两手的距离大概50~60公分左右,具体操作是要依据鱼的大小、竿长及身高自行调整),立刻把竿抬起与水面呈直角。这一步也是考验竿的关键,也是提竿起鱼的关键。如感觉竿、线受不起,就只有丢失手绳了。

5、中鱼提竿后,如果鱼大要及时向后退步,一旦鱼发力好有回旋的余地。同时也可以借力用力的方式与鱼进行周旋:比如八字遛鱼、来回倒竿溜鱼、抖动手竿溜鱼,通过绷紧杆稍及线组、呛水等方法消耗鱼的体力,待鱼乏力后用抄网抄鱼,避免断线断竿的现象发生。如果鱼翻肚了,可准备拿抄网抄鱼。

6、最后,竿子基本直立,这个时候,个人认为操作不当,是最易断竿了,若鱼竿已直立,此时的鱼竿承载力基本全在第一节,其二节作用都不大,这个时候的力度不要向上顶,因为此时的竿子成大概“问号”形状,要保持有向后的拉力,不能因鱼不出水面,而消除向后的力量,直接将鱼竿向上顶,你非要把鱼竿的一节或二节顶成直角弯,哪节稍逊,必断,道理好像你拿着鱼竿直接向墙上怼,是一样的!

需注意的是:如果鱼没有溜翻之前,千万不要用大力气把鱼提出水面。鱼一旦出水面,必定会惊慌乱窜,一旦把握不住,造成断竿、断线跑鱼。此外,抄鱼不能去兜尾巴,要抄鱼头。这是很多新手都容易犯的错误。

㈦ 钓鱼怎么拉方法才正确

新手钓鱼提竿技巧一:提竿要找准时机

1、如果鱼饵为素饵,则有鱼咬食时提竿要快,否则鱼很快吃完就会跑掉。如果为荤饵,则等鱼咬食一会儿再提竿。

2、事先掌握好水深,在1.5米以内的浅水垂钓时,漂与钩、坠的距离短,漂反应灵活,鱼一吞钩,漂立即上送或下托,因此浅水域提竿要稍晚,在2米以上深水垂钓时漂上送或下移应立即提竿。

3、掌握对象鱼来提竿。比如个头小的鱼身手敏捷提竿要快。其次也要根据不同鱼的咬钩习性来提竿,鲫鱼摄食时俯头翘尾,吸入口内抬头上游,漂反应是轻微拌动,明显上浮。钓鲫宜在漂缓缓上浮时提竿。草鱼(属中下层鱼)摄食先缓后急,开始慢慢品尝,随后将饵吞入口中拉着走,漂的反应沉多于浮。等漂全部没入水中一两秒提竿为适合。

新手钓鱼提竿技巧二:掌握好提竿的力度

很多新手提竿时因为过于心急会用力提竿,不仅会使鱼儿大力挣脱跑掉还可能把竿子弄断。提竿越重鱼越是会用力挣脱,鱼儿跑掉的几率很大,提竿力度太小钓钩并没有刺入鱼儿身体。在提竿时要等待鱼咬食之后顺势慢慢往岸边牵引,鱼感觉不到危险时就已经拉上岸。

新手钓鱼提竿技巧三:提竿的方向

很多人认为鱼类逃跑的一定是往深水区,其实不然,鱼会顺着提竿的反方向逃窜。我们可以作一个很简单的试验:你把钓点不要选择在竿身的延长线上,而是前方偏左一点,你今天提竿后鱼的第一反应都是向左前方跑。因为你的钓点偏左,提竿力的方向就偏右,鱼肯定就向偏左的方向跑,左撇子则刚好相反。你往左面提竿,鱼就往右面跑;你往右面提竿,鱼就往左面跑;我们经常是向正后方提竿,鱼也是经常向正前方跑。如果你能垂直的向上挑竿,鱼就原地打转。

提竿不同于钓具、钓点的选择,它更多的偏向实践性,因此每一次的提竿都要学会总结和学习。为何提竿没找准时机,为何鱼就要到了岸边还是挣脱跑了。在提竿的学习和实践中需要不断的向其他钓友进行取经,希望所有钓友都能百发百中。

㈧ 钓鱼提竿正确的手法

提竿,是手竿垂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往往决定你的功败垂成。好的提竿,应该是鱼钩刺中鱼嘴的上部正中,于嘴环和头骨之间的薄膜处透出,钩弯正好兜住嘴环为标准(指鲫、鲤、鳊、鲌等口唇可伸缩的鱼种,其它无嘴环鱼种,也要刺中上膛正中),就是所谓的正口,并能顺利擒鱼入护。而实战中,很多钓友常常出现脱钩、钓上个鱼嘴环、拔河、车祸、钩子上天挂树枝或缠竿乱线、切线、断竿等情况,究其根源,有读漂判断不准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没有掌握合理的提竿要领,故有必要予以指出、更正。老宋不才,愿与钓友探讨之。

一、提竿前的心理准备:

1.用心观察浮漂信号,根据漂相,正确判断出吃饵鱼的种类和大小,以便采取相应的提竿力度和速度;

2.明确钓竿的长短、调性与提竿的关系,长竿、软竿提竿速度和挥臂动作幅度宜大,短竿、硬竿提竿幅度宜小;

3.熟悉线组的性能,根据线组的实际最大承受拉力,合理掌握提竿的爆发力;

4.明确钓点远近与提竿动作的关系,钓点远,提竿幅度宜大,应有向前上挥的意识。钓点近,应注意加快挥杆的速度;

5.也要考虑到钩子的大小、钩型和钩条粗细,钩子细小,幅度宜小,钩子粗大,力度宜大。

二、提竿动作的分解:

提竿的动作,可分解为挥杆刺鱼、提鱼离窝、控鱼,以及根据鱼的大小,采取直接飞鱼或溜鱼抄鱼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是连贯的,但各个阶段的技术把控要点和目的,是有明显区别的。鱼越小,动作连接越紧密连贯;鱼越大,动作分解越明显。钓者可以结合实践,细心体会。

1.挥杆刺鱼:这是整个提竿过程的关键,也是后续几个动作的伏笔。提竿的前提,是正确判断漂相,及时把握提竿时机。提竿的目的,首先是保证将鱼钩刺入鱼嘴的正确位置和足够的深度,既而根据刺中瞬间传到手上的反向拉力,判断鱼的大小,从而采取后续动作,尤其是力度把控。挥杆刺鱼的技术要领,是瞬间大臂上挥,手至头部上方45度以上停止,类似于大臂一振。刺鱼的实质内涵,是利用竿子瞬间的弹性恢复力,将鱼钩刺入鱼嘴。速度、方向为主,力度为辅。有的钓友光有力度,而没有速度,就等于是在拉鱼而非刺鱼,所以往往钩刺入不实导致跑鱼或拔河。也有钓友动作幅度和力度过大,造成将鱼嘴拉豁,或断竿、断线和缠竿。

2.提鱼离窝:为防止被刺中的鱼释放惊扰信号,惊散窝子里的鱼,必须第一时间将其提离窝点。提鱼离窝的要点,是在手臂挥杆刺鱼停顿后,根据判断鱼的大小,再施加适当的力度,将鱼提离窝底。力度

㈨ 钓鱼正确提竿姿势

手握钓竿向前延伸,上抬,举过头顶。要注意这一系列动作是一气呵成的,并且在上抬的过程中,距离不要太大。

㈩ 台钓提竿正确动作图解

扬竿,是指在钓鱼的过程中,鱼在咬钩的时候,钓手抬臂扬竿将鱼钩住的行为,也是对钓手扬竿技术的考验。使用何种扬竿方式,除了个人习惯外,还需要根绝对象鱼的大小、使用的钓组来确定。

台钓的正确扬竿要领:以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用腕力做出短促有力的抬腕动作,钓竿调幅度地向上抬起,使鱼钩迅速刺入鱼嘴。扬竿的角度不宜太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在20~40度的角度为宜;接着向上提竿控鱼或将鱼拉到跟前或者举竿遛鱼。

若未中鱼,空竿以铅坠不出水为宜,则扬竿换饵,所以,扬竿是以两个步骤连贯完成的,第一步是抖竿,第二步才是提竿。

台钓时一般的扬竿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前推上扬式
前推上扬式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扬竿方式,其一招一式循规蹈矩,但是由于动作机械,而且提竿的幅度大,容易过度消耗体力。

要领:
1.持竿的手臂呈“V”字形,肘部靠在膝盖上,身体前倾,眼睛注视浮标。

2.发现鱼讯后,作好提竿准备,信号出现后,手臂迅速前推,无论中鱼与否,钩坠都不能出水。

3.完成刺鱼动作,手臂快速向上伸举,若无鱼,手臂也应保持上举姿势,将钩坠荡回身前。
二、转腕式
转腕式是拉饵钓小鱼的一种扬竿方式。因小鱼的唇薄,又接近水面,力量大容易把鱼嘴拉豁,也会中途掉鱼。使用转腕式扬竿,主要抑制力量,也能减缓抬臂速度,可有效地控制飞鱼的角度。

要领:
1.持竿的手臂与前推上扬式相同

2.鱼讯出现后,手腕轻轻一转,刺鱼动作完成。

3.中鱼后手臂顺势抬起,将鱼脱离水面。
三、后撤式
后撤式是与前推上扬式用力方向相反的扬竿方式,特点是通过手往后带竿来达到刺鱼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以控制刺鱼的力量,减少拉豁鱼唇的几率。

要领:
1.持竿的手臂与前推上扬式相同。

2.发现鱼讯,立即收臂回撤刺鱼。

3.中鱼后抬臂上举,完成鱼儿入护的动作。
四、上扬式
上扬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扬竿方式,其特点是将手臂的力量集中到手腕,以瞬间的发力完成刺鱼动作。上扬式扬竿动作快、力量强,加上摆动的幅度不大,有助于中鱼后的掌控。

要领:
1.持竿手臂微曲,风线不压入水中,肘部稍稍下沉,眼不离浮标。

2.鱼讯出现瞬间,应立即转腕抬竿。

3.中鱼后抬臂飞鱼入护。

阅读全文

与钓鱼提竿正确的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猪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600
骨架稳定的正确锻炼方法 浏览:127
离散型数据适合什么方法分析 浏览:386
ph的测量方法必须满足的条件 浏览:350
化学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37
钢筋根数有哪些表示方法 浏览:229
食品分析介绍过的方法类型 浏览:994
去火的治疗方法 浏览:622
动作连接方法 浏览:241
曲面屏手机防爆方法 浏览:764
干天麻的简单食用方法 浏览:82
肾虚怎么恢复正确方法 浏览:676
双阳鹿茸片正确食用方法 浏览:543
金刚藤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 浏览:456
小红瓦安装方法 浏览:180
研究内容方法有什么 浏览:833
装修墙面方法有哪些 浏览:328
增强腹部锻炼方法 浏览:829
货车发动机左右摇晃解决方法 浏览:321
电灯带插座安装方法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