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方法分哪三种
计算等效水平地震作用是将地震作用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法分别来进行计算的。具体计算方法又分为反应谱底部剪力法和反应谱振型分解法两种方法。
Ⅱ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式有几种
计算等效水平地震作用是将地震作用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法分别来进行计算的。具体计算方法又分为反应谱底部剪力法和反应谱振型分解法两种方法。
地震作用计算是结构抗震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国自89抗震规范开始采用按多遇地震(小震)计算地震作用.国际上主要抗震国家和我国78抗震规范都采用按设防烈度地震(中震)计算地震作用.随着抗震规范在修订、发展和使用中不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学术界和工程界多次提出恢复到按中震计算地震作用,以解决现行抗震规范及其它结构设计规范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随着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这一问题又再次被提出.2004年编制出版的《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采用的是按中震计算地震作用.在介绍两种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我国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研究方向.
Ⅲ 水平地震综合系数aek怎么计算
αEK= γ η ζ1 ζ2 αmax
Ⅳ 地震震级计算公式
根据地震波记录测定的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用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各个地震的相对大小(强度)。震级与地震烈度的概念根本不同。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中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一)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二)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三)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四)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五)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六)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七)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Ⅳ 如何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砌体房屋的水平地震作用
答:( 1 ) 地震时, 多 层砌体结构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水平地震作用 引 起,由于多 层砌体结构的高度不超过 40m, 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 水平振动以剪切变形为主, 因此在进行结构抗震计算时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在计算时, 多 层砌体房屋可视为嵌固于基础顶面竖立的悬臂梁, 将各层质量集中于各层楼盖处。 计算地震作用 时, 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 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 标准值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和结构等效重力荷载的乘积。 对于多 层砌体结构结构等效重力荷载的乘积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 85%。 然后将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 标准值在各个质点上按照该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和其计算高度的乘积的比例进行分配。
( 2) 水平地震剪力在墙体中的分配: 对于横向水平地震剪力来说, 如为刚性楼盖, 按抗侧力构件等效刚度的比例进行分配; 对于柔性楼盖,按抗侧力构件两侧相邻的抗侧力构件之间一半面积上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 对于半刚性楼盖, 取上述两种分配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配。
Ⅵ 地震的震级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通常人们用震级来描述地震的大小。 地震震级是对地震本身大小的相对量度,用M 表示,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40—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规定了我国地震震级的计算和使用要求,即通过地震面波质点运动最大值(A/T)max进行测定,计算公式如下:
M = lg(A/T)max + 1.66 lgΔ + 3.5
式中:A——地震面波最大地动位移,取两个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单位为微米(μm);
T——相应周期,单位为秒(s);
Δ——震中距,单位为度(°)。测量最大地动位移的两个水平分量时,要取同一时刻或周期相差在八分之一周之内的振动。若两分量周期不一致,则取加权和:
T=(TNAN+TEAE)/(AN+AE)式中:
AN——南北分量地动位移,单位为微米(μm);
AE——东西分量地动位移,单位为微米(μm);
TN——AN的相应周期,单位为秒(s);
TE——AE的相应周期,单位为秒(s)。
在实际的地震观测工作中,地震震级M应根据多个台站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确定。 该标准还规定,各级地震部门提供地震信息,新闻机构报道我国地震新闻,各级政府发布地震预报,各级地震部门制定监测预报方案、防震减灾措施时以及在各种社会应用中,均应使用该标准规定的M来表示地震震级。
Ⅶ 地震的震级是怎么规定,怎么算出的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振幅来测定的,一般采用里氏震级标准。震级(M)是据震中100KM处的标准地震仪(周期0.8s,衰减常数约等于1,放大倍率2800倍)所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值的对数来表示的。
Ⅷ 试述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的步骤。为什么不能直接将各振型的效应相加
(1)计算步骤:a.将质量集中在楼层位置,n个楼层为n个质点,有n个振型。b.在组合前分别计算每个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其效应(弯矩、轴力、剪力、位移等)。c.进行内力与位移的振型组合。
(2)因为采用了反应谱,由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得到的等效地震力是振动过程中的最大值,其产生的内力和位移也是最大值,实际上各振型的内力和位移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一般并不相同,因此,不能简单的将各振型的内力和位移直接相加,而是通过概率统计将各个振型的内力和位移组合起来,即振型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