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是什么样的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
泥浆护壁灌注桩按照成孔工艺不同,分为正(反)循环钻机、冲击钻机、旋挖钻机、多支盘灌注桩机、扩底机械钻具等桩机设备。
(1)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整平压实,当场地为深水区或淤泥层较厚时,应搭设工作平台。应建立附合于结构物整体测量控制中的子控制网(包括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且所有测量必须有多余观测。对拟施工桩位进行放样,并在另一测站进行复核。
有条件时,应用钢尺对前后左右的桩位进行相互校核。在灌注桩施工中桩位的控制必须高度重视,确保无误,一旦发生桩位错误将难以弥补。
㈡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流程哪位大侠详细说下,最好附带每一段流程的图片
泥浆护壁主要还是看你施工地方的地址如何,正确的控制泥浆比重
㈢ 泥浆护壁灌注桩需要注意些什么,具体的施工步骤是什么
泥浆护壁成孔:1、平整场地,不管采用何种机械成孔,所需的场地比承台大许多,尤其还要考虑设计标高,一般要比设计标高高0.5m至2m左右较为经济。2、施工放样,放出桩基中心位置,并采取措施确定钻孔过程中桩中心位置。3、埋设护筒,保证施工中不漏浆。4、成孔过程中泥浆的比重要达到1.4左右。5、成孔过程中观察石子岩石,分辨出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以满足设计嵌岩深度要求。6、达到设计要求时,开始清孔,清孔时注意泥浆比重是逐渐降低,约6~12小时泥浆比重达到设计要求。7、下钢筋笼,设置保护层垫块,按照实际深度和设计深度焊接吊筋固定钢筋笼。8、下导管,检查密水性,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在20±2cm,首盘混凝土量能够形成封孔,浇筑时缓慢提升导管,拆除导管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埋住导管深度2m以上。9、浇筑混凝土时,及时测量深度,混凝土面比设计面高0.5m~1m。10、开挖土方至设计标高,凿出多余桩头。
㈣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有怎样的工艺流程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是利用泥浆护壁,钻孔时通过循环泥浆将钻头切削下的土渣排出孔外而成孔,然后吊放钢筋笼,水下灌注混凝土而成桩。成孔方式有正(反)循环回转钻成孔、正(反)循环潜水钻成孔、冲击钻成孔、冲抓锥成孔、钻斗钻成孔等。(1)施工工艺流程。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1)测定桩位。清理好施工场地后,设置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根据桩位平面布置施工图,定出每根桩的位置,并做好标志。施工前,桩位要检查复核,以防止被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偏移。
2.埋设护筒。
3.泥浆制备。
4.成孔方法。
5.清孔。
6.吊放钢筋笼。
7.水下浇筑混凝土。
㈤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有哪些
工艺流程:钻孔机就位→钻孔→注泥浆→下套管→继续钻孔→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射水清底→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拔出导管→插桩顶钢筋。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钻孔及注泥浆: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事先调制好的泥浆,然后继续进钻。厂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到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
㈥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钻孔灌注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采用冲击钻成孔。该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对保证桩基质量十分有利。
1测量放线及高程控制
采用全站仪坐标控制的方法确定桩位平面位置。高程测量由建设方提供基准点,用水准仪测定各桩孔的井口标高,并在钻机上挂牌记录。
2设备安装调试
钻机就位前,须将基础垫平填实,钻机按指定位置就位,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摆平放稳,保证冲锤垂直对准桩位。钻机安装就位后,应精心调试,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位等影响施工质量的情况。
3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坚实不漏水的钢护筒,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护筒坑,坑尺寸为护筒直径增加1m,基坑挖掘完毕,人工安装护筒,护筒直径比桩径大200mm,其位置校核无误后,护筒周围分层回填粘土并夯实,护筒埋设深度为2~4m。
4泥浆池
机械开挖泥浆池,用检验合格的粘土制备泥浆。合理规划泥浆池的深度、尺寸及设置位置,以满足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为保护施工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农田,钻孔桩废弃的泥浆应在施工完成后,用汽车或罐车将泥浆池中的泥浆清运到指定的排放地点。
5钻孔施工
冲击钻机稳固后其钻头吊钻杆绳应与桩位中心线相互重合,方可开钻,以后每班核对位置一次。
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及时处理改正。同时,要注意岩层变化,及时捞取渣样,认真做好记录,与地质剖面图进行核对。如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及主管部门,核对并确认后,报请设计单位等上级主管部门。
为提高成孔质量,成孔过程中,钻机的钻进速度应严格控制。
6清孔
在终孔检查孔深达设计标高后,且成孔质量符合图纸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应迅速清孔,清孔方法采用抽渣法。清孔时必须保证孔内水头,提管时避免碰孔壁,防止坍孔。清孔后的泥浆性能指标、沉渣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清孔后用检孔器测量孔径,检孔器的焊接可在工地进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工作。
7安放钢筋笼
8导管法混凝土浇筑
水下砼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导管内径30cm,导管使用前要进行闭水试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合格的导管才能使用,导管应居中稳步沉放,不能接触到钢筋笼,以免导管在提升中将钢筋笼提起,导管可吊挂在钻机顶部滑轮上或用卡具吊在孔口上,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0.25~0.4m,本工程采用混凝土罐车对导管漏斗直接卸料的施工方法,首批混凝土导管漏斗容积1m3以内即可,当漏斗活门提升打开后,罐车紧跟连续向漏斗中快速卸料,保证首批混凝土体积达6m3左右,保证埋管深度。
剪球后向导管内倾倒砼宜徐徐进行防止产生高压气囊。施工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砼。随着砼的不断浇入,及时测量砼顶面高度和埋管深度,及时提拔拆除导管,使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保持2~6m间。砼面检测锤随孔深而定,一般不小于4Kg。每根导管的水下砼浇筑工作,应在该导管首批砼初凝前完成。砼的坍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砼浇筑应连续进行,为保证桩的质量,应留比桩顶标高高出0.80m左右的桩头,可在砼初凝后、终凝前破除。技术人员应对钻孔灌注桩各项原始记录及时整理签认。
9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护筒 预面位置 50mm 测量检查
2 倾斜度 1%
3 孔位中心 群桩 100mm
4 单排桩 50mm
5 倾斜度 1%
2.10钻孔桩施工流程图
㈦ 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施工工艺
按桩位固定钻机,调整钻杆垂直。核对坐标和高程。设置护筒。
开钻,打开护壁泥浆泵,开导流沟。检测泥浆比重。
钻至设计深度,侧桩长、桩底沉渣厚度。
下钢筋笼,下混凝土导管(管内下橡皮球清管)。混凝土灌注,提导管,护筒。记录灌注量,计算充盈度。桩孔防护。
规范要求泥浆的比重控制在1.15~1.20g/cm3之间(用比重计测,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处取样),泥浆的粘度18~22Pa·s,泥浆的含砂率应不大于4%。钻孔泥浆质量差将造成以下后果:
(1)无法形成护壁泥膜或形成泥皮粘附力差,易于脱落,导致孔壁稳定性差,易塌孔和缩颈。
(2)泥浆的稠度大,比重大,含砂率高,形成的泥皮质量差,厚度大,降低桩的侧摩阻力。
(7)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开孔时应低锤密击,锤高0.4~0.6m,并及时加石块或粘土泥浆护壁,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孔深达护筒下3~4m时,才加快速度,加大冲程,将锤提高到1.5~2m以上,转入正常连续冲击,在造孔时要及时将孔内残渣排出孔外,以免孔内残渣太多,出现埋钻现象。
桩机冲进过程中应进行两次验收,分别为遇岩深度验收和入岩深度验收,根据地质报告的资料与实际冲机施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岩样是否一致。
当钢筋笼过长时可进行分段吊装,需要焊接时,可先将下段挂在孔内,吊高第二段进行焊接,而后放下。骨架外侧应绑扎水泥垫块或在钢筋笼主筋上焊有一定数量的加筋环用以确定保护层。
吊放时应垂直放入,避免钢筋笼末端碰到孔壁造成土块塌落至孔低。若钢筋笼在泥浆面以下,应在钢筋笼顶端焊接标志物,露出泥浆面,以确定钢筋笼是否到底。吊入后校正位置垂直,勿使扭曲变形。
混凝土面灌到预定高度,一般可用测量绳检查,检查时要注意:
1、必须保证测量绳准确,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或其他原因,测量绳上的标尺数字可能模糊不清或发生滑动,这样会影响测量精度。
2、测锤必须重些,且体积不能过大,否则会浮在泥浆表面,影响测量精度
3、测量时如泥浆较稠,一定要上下抖动测量绳,使测锤靠自重向下移动,接触到真正的混凝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