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管道破损用什么公式来计算其漏水量的多少
一、这个在CJJ-2016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中第25-26页可以看到。
二、但是其中要注意的H-孔口压力的单位是米。不是压力的单位MPa和kg/cm2。所以H应该是水压高程,即H=10倍供水压力(kg/cm2)。
三、例如 :供水压力为0.3Mpa,即3kg/cm2,则H应该取30。
㈡ 如何计算排水管道允许渗水量
查GB5026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查表《无压力管道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
闭水实验也叫蓄水试验,要放满水,水要有足够容积。 蓄水试验的蓄水深度应不小于20mm,蓄水高度一般为30-100mm,蓄水时间为24小时,水面无明显下降为合格。一般在屋面、卫生间或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做此试验。蓄水试验的前期每1小时应到楼下检查一次,后期每2-3小时到楼下检查一次。若发现漏水情况,应立即停止蓄水试验,重新进行防水层完善处理,处理合格后再进行蓄水试验。
㈢ 小区供水用水量怎么计算
用这个公式:qh
=
khqd/t
式中
qh-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m3/h);
qd-最高日用水量(m3/d);
t-每日(或最大班)使用时间(h/d);
kh-小时变化系数,一般可取2.2。
㈣ 供热管网失水率如何计算
一个供热行业的数据,选配补水泵按照循环流量4%选配,运行期间失水率不能高于1%,新建小区失水率不能高于0.5%。
单位都控制在0.3%以内了,其实0.3%还有降的余地。例如:这个系统循环流量400t/h,补水泵选型16t/h,运行中失水不准超过4t/h。
(4)小区总用水漏水率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以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网,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悬浮物 小于或等于5mg/L。
总硬度 小于或等于0.6mmol/L。
溶解氧 小于或等于0.1mg/L。
含油量 小于或等于2mg/L。
5 pH(25℃) 7~11。
开式热水热力网补给水质量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3.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
蒸汽热力网,由用户热力站返回热源的凝结水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总硬度 小于或等于0.05mmol/L。
②含铁量 小于或等于0.5mg/L。
③含油量 小于或等于10mg/L。
㈤ 总用水量的三个计算公式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Q1=k1q1N1k2/8*3600 这是其中之一。
㈥ 如何计算小区给水系统的给排水量
根据公式:最大小时用水量:Q=n*q*k/24000(m3/h)可以计算出给水量;Q=qNK/86400(L/s)就可计算出排水量了。四川博海供水有一篇文章是专门介绍给排水量计算的http://www.bhgongshui.com/html/978450318.html,可以看看。
希望采纳
㈦ 漏损率怎么算
城市供水管网主要肩负着为城市输送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其对城市供水管网建设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对此现况,如何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就成了重中之重。
管网漏损的原因
1、管网老化:供水管网使用年限比较长,管网老化较为严重,较为容易导致管材接口漏水以及爆管现象。
2、管材质量比较差:依据当前使用的管道管材分析,预应力水泥管、钢筋砼压力管管材组织较为疏松、质脆、易生气孔、结垢严重以及粗糙系数比较大;玻璃夹砂管则较为疏松、质脆、强度低抗压性能差等等,导致其在装卸以及安装使用过程之中较为容易出现裂缝,致使出现漏水。
3、施工技术比较落后:因为供水管材自身的特点所导致的施工工艺,其会给管材安装施工带来诸多的不便。因为前期的施工方法比较单一、形式复杂、技术落后。加之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其安装质量在一定程度之上比较难保证,就会给供水管网带来事故隐患。
4、支墩后背土质比较松动:其在大管径的弯头以及三通等处,推力较大,一旦当支墩后背土质松动,就会促使其弯头或三通处的接口拉开,导致漏水问题的出现。
5、管道附属设施:阀门锈蚀、磨损以及污物嵌住,导致管道没有办法关紧,原因一是因为长期不维修,管理不当引起的漏水;二是因为施工人员没有依照图纸施工阀门井,导致井壁直接压在管道上,井壁沉降压坏管道而形成的。
6、温度变化应力:供水管道随着温度的改变会发生弹性变化,产生温变应力。当供水管网长时间运转,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时,会出现裂痕甚至损坏的问题。
当气温低于0℃时,土壤中孔隙水冻结且体积发生改变,对供水管网产生了冻胀力,加上力与温度的正比关系,导致供水点之间存在温差。在此期间,如果对供水管网进行加压、补水,供水管道将会受到应力损坏,从而引发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
降低漏损率控制措施
控制供水管网漏损时,可以通过计量管理、管网管理、用水管理等科学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率。
1、采用DMA分区计量供水管理技术。通过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分区,对各区供水管网流量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对各分区进行压力管理、统计和流量分析,进而快速准确定量各区漏损水平以及漏水的大致范围,最终精确定位漏水部位,修复漏水点,达到减少漏失水量,控制漏损目的。
以力通水务为例,其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系统通过对各DMA(独立计量区域)内的流量和压力节点实施远程实时监测,既可及时发现管网供水异常,又可测算出区域的漏损情况、并辅助查找漏点,为供水系统的漏损降低、漏损评估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为供水企业降低漏损、分析漏损提供了最方便、最实用的分析平台。
2、加强供水管网故障监测技术及设备使用,增加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中的高新科技含量。通过在供水管网“节点”上安装传感器,获取在线实时水力数据,将水力数据上传云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确定供水管道的实时情况,预测后续可能出现的漏水点和爆管位置等,以便供水部门进行及时处理,从而降低供水管网的漏损率。
3、加强用水管理。在日常防漏工作中,主动对接如钢铁、石化、能源、汽车制造等高耗水的企业,建立主动防控机制,把被动抢修和主动防控结合,建立防漏查漏的完善机制;完善用水计量系统,针对市政公用行业建立计量机制如消火栓等安装计量水表,合理计量消防和环卫用水;配合执法部门,严控偷水行为,完善供水稽查制度。
总之,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改善供水管网运行状况的过程中,应重视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的应用,确保有效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