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双闭环计算方法

双闭环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04 18:06:22

Ⅰ 双闭环系统怎么调节pi参数

这应该看你的 比例积分器 电感电容的值怎么设定,具体步骤应参考陈伯时的 《运动控制》中,双闭环系统 ASR、ACR的参数计算

Ⅱ 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负载怎么设置

在分析电压负反馈电流补偿直流调速系统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主电路中增加了串联的取样电感,用来提取电枢自感电动势产生的压降。改进后的电流正反馈能补偿由电枢内阻和自感电动势产生的压降,提高了动态电流变化时电流补偿的精度。根据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方法,用Simulink做了带电流补偿的电压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证明,增加取样电感后可以消除电流补偿的滞后,在忽略参数变化的影响下精确地补偿电枢压降,改进后的电压负反馈电流补偿能够获得跟转速负反馈同样的效果。 关键词:电流补偿 电枢压降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中图分类号:TM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6)09-0071-02 一、引言 在励磁电流不变的前提下,直流电动机的转速与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成正比。利用电压负反馈电流补偿来代替转速负反馈,可以节省测速装置,降低调速系统成本。 采用主电路串入取样电阻Rs,形成电流正反馈,只能补偿电枢内阻产生的压降,而不能补偿电枢自感产生的压降。文献[1]提出利用电桥法检测电枢电动势来代替转速负反馈,这种法可没有考虑电枢自感电动势的影响。在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调速过程中,电枢电流变化率很大,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也大,因此电流补偿的误差也很大。针对电流补偿的缺点可以做以下改进,在主电路中增加一个串联电感,来提取由电枢自感电动势产生的压降,这样就可以保证在电流变化率很大时,电流补偿能精确地补偿电枢压降。 二、电流补偿的改进 如图(1)为改进后的电压负反馈电流补偿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针对电流补偿电路不能补偿电枢自感电动势产生的压降,可以在调速系统的主电路中增加一个取样电感Ls,和取样电阻Rs一起提取电枢压降信号。L0为平波电抗器,Ra为电枢电阻,La为电枢自感,当它们满足如下关系时: M Un R0 R1 Rf Uct L0 Rbal B A Ls Rs R1 R2 C D 图(1) 带电流正反馈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原理图 (1) k为分压电阻的分压比,根据以上比例关系就可以计算出电枢的反电动势: (2) (3)[2] (4) Ea为电枢反电动势,Ia为电枢电流。将(1),(2),(4)代入(3)可得 (5) (6) 由(6)可知UAB的大小跟电枢反电动势成正比,将UAB经过电阻Rf引入到给定电压的反向输入端,形成电动势负反馈,来代替转速反馈。通过调整反馈电阻Rf的大小,可以调节电动势反馈的强度。与普通电流正反馈电路相比,加入了取样电感,只要满足(1),在电枢电流变化时也能精确地测量出电枢电动势,提高调速系统的快速性。电压负反馈加上电流补偿,形成电动势负反馈,电动势的大小跟转速成正比。 三、电动势负反馈的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 对于经常需要正反转运行的可逆调速系统,为了提高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节。 调速系统基本参数如下: 直流电动机:220V,136A,1460r/min,Ce=0.132min/r,允许过载倍数λ=1.5。晶闸管放大倍数Ks=40、电枢电阻Ra=0.5Ω、时间常数:Tl=0.03s,Tm=0.18s、电流反馈系数:β=0.05V/A、转速反馈系数:α=0.007Vmin/r 转速和电流调节器都采用PI调节器,转速调节器的限幅值为:V 主电路增加串联电感后,能够获得根转速成正比的电动势负反馈信号,因此可以根据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3]来设计仿真。图(2)为电动势反馈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图,在仿真模型中引入电压信号代替转速信号。 由于仿真比较复杂,可以将框图分解成若干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子系统[4],两个PI调节器都用到了子系统模块。仿真还用到了Simulink/Power System模块[5]。 为了减小超调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在电动势负反馈中加入适当的微分环节。微分反馈系数太小时效果不显着,系数太大时,调速过程延长,容易引起振荡,使系统不稳定。微分反馈系数可以采用试凑法来确定,也可以根据经验公式求出来,再用仿真来检验和调整。 图(2) 电动势反馈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模型图 仿真采用ode23s算法,给定转速设为1400转,负载设为10%额定负载,仿真时间设为2秒,设好各模块的初始值之后,运行仿真,可以得到如图(3)、图(4)的电流曲线和转速的曲线。 2 1 2 图(3) 电流曲线 3 4 图(4)转速曲线 在图(3),(4)中,曲线1,3分别为加入了取样电感的电流时间曲线和转速时间曲线,在起动过程中电流快速上升或下降、电流变化率很大时,补偿电路仍然能精确地补偿电枢压降。起动时,转速偏差很大,转速调节器迅速达到饱和状态,由电流调节器来调节电枢电流,电枢电流从零迅速增加到所允许的最大值,然后保持最大值基本不变,电机在最大允许转矩下快速起动。当转速达到给定值时,转速调节器仍处于饱和状态,电机电磁转矩大于负载转矩,转速继续增加,出现一定的超调,然后转速调节器退饱和,转矩迅速减小,转速回落到接近给定值。 然后去掉取样电感,图(2)中BA两点的电压跟电枢的互感电动势与自感电动势之和成正比。其它参数不变,运行仿真,得到如图(3)和图(4)的电流时间曲线(2)和转速时间曲线(4),在电机起动过程中,电流变化率比较大,电枢自感电动势产生的压降也很大,而分压电阻只能补偿电枢电阻产生的压降,不能补偿电枢自感的压降,因此起动过程不能迅速达到并保持最大允许电流起动,起动过程延长。 为了验证电压负反馈电流补偿调速系统的能达到和转速负反馈一样的效果,可以去掉电动势负反馈,改用转速负反馈,其电流曲线和转速曲线和曲线(1)、(3)几乎相同。 电动势反馈采用的是跟转速成正比的互感电动势信号代替转速信号,构成闭环调速系统,使用PI调节器可以达到转速无静差。但电动势负反馈依赖参数的比例关系,易受干扰。 电动势反馈存在以下缺点: (1)不能抑制励磁电流变化对转速的影响。 (2)负载很小,电枢电流很小甚至为零时,电动势反馈信号容易受到干扰。 (3)电动温升引起电阻和电感变化而产生误差。 (4)电压负反馈电流补偿电路要消耗一定的电功。 因此,要保证系统散热良好,使用相同材料的电阻,减小温度变化对电阻比例变化的影响。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电压负反馈电流正反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规律,对电流正反馈做了改进,在主电路中增加了取样电感,来抵消电枢自感电动势的影响。按照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了电动势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仿真,主电路增加串联取样电感后,电流正反馈能够补偿由电枢内阻和自感电动势产生的压降,仿真结果表明电压负反馈电流补偿能达到和转速负反馈一样的效果。

Ⅲ 运动控制系统的作品目录

第1篇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第1章单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21.1直流调速的预备知识21.1.1直流调速的可控电枢电源21.1.2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机械特性51.1.3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调速要求及性能指标61.2比例(P)调节的单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81.2.1开环控制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81.2.2P调节的单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及机械特性91.2.3P调节的单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稳态参数设计101.2.4P调节的单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分析141.3PI(比例积分)调节的单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201.3.1PI调节器的性能201.3.2PI调节器与P调节器的对比221.3.3PI调节的单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231.4单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限流保护271.4.1问题的提出271.4.2限流保护电路的实现281.4.3带限流保护的单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28习题31
第2章双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与调节器的工程设计332.1双闭环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332.2双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静特性和稳态参数计算352.3双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372.3.1双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372.3.2双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启动特性382.3.3双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抗扰性能分析392.4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402.4.1工程设计方法与步骤402.4.2典型系统412.4.3非典型系统的典型化532.5双闭环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56习题66
第3章可逆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683.1V-M可逆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683.1.1V-M系统的可逆线路683.1.2V-M可逆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主回路及环流703.1.3不同控制方式下的V-M直流可逆调速自动控制系统753.2直流PWM可逆调速自动控制系统803.2.1直流可逆PWM变换器803.2.2微机控制的PWM可逆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813.2.3直流PWM功率变换器的能量回馈82习题83
第2篇交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第4章基于稳态模型的交流异步电机调速自动控制系统874.1异步电机稳态数学模型及机械特性874.2异步电机的调压调速894.3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924.3.1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924.3.2变频调速时的机械特性934.4电力电子变压变频器974.4.1变频器概述974.4.2变频器的主要类型984.4.3变频器的脉宽调制技术1034.5基于稳态模型的变压变频调速自动控制系统1134.5.1转速开环变压变频调速自动控制系统1134.5.2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自动控制系统114习题117
第5章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机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矢量控制系统1185.1异步电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1185.2异步电机的三相数学模型1195.3坐标变换1225.3.1坐标变换的基本思路1225.3.2三相-两相变换(3/2变换)1245.3.3静止两相-旋转正交变换(2s/2r变换)1265.4异步电机在正交坐标系上的动态数学模型1265.4.1静止两相正交坐标系中的动态数学模型1265.4.2旋转两相正交坐标系中的动态数学模型1285.5异步电机在正交坐标系上的状态方程1295.5.1状态变量的选取1295.5.2以ω-is-ψr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1305.5.3以ω-is-ψs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1325.6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自动控制系统1355.6.1按转子磁链定向的同步旋转正交坐标系状态方程1365.6.2间接矢量控制系统1395.6.3直接矢量控制系统141习题143第3篇数字控制的调速自动控制系统
第6章数字(计算机)控制的调速自动控制系统1466.1数字控制的特点1466.1.1离散和采样1466.1.2连续变量的量化1476.1.3数字式速度检测及量化1486.1.4电压、电流等模拟量的量化1526.1.5数字调节器1556.1.6开环前馈补偿(预控)1566.2数字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数字控制器1576.2.1数字控制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1586.2.2数字控制器的软件系统1616.3数字调速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数字化设计1616.3.1变量的相对值1616.3.2直流双闭环调速自动控制系统全数字化设计1636.3.3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全数字化设计173习题178
第4篇交直流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第7章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1807.1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在电动车中的应用1807.1.1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1807.1.2无刷直流电机的位置传感器1817.1.3无刷直流电机运转原理1827.1.4换向时序1827.1.5系统总体控制方案1827.1.6系统硬件电路1827.1.7系统的控制算法实现1877.1.8系统的软件设计1887.2交流运动控制在风机节能中的应用1907.2.1风机的风量-压力特性1917.2.2应用变频调速的要点1927.2.3风机变频调速举例1947.3交流运动控制在生产线传送带上的应用1957.3.1概述1957.3.2传送带对变频器提出的要求1957.3.3变频器的选用原则1967.3.4变频调速应用实例198参考文献201

Ⅳ 双闭环比值控制比值计算

双闭环比值控制可以用两个闭环单回路代替,其设定值比值就是工艺要求的比值

Ⅳ 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电机拖动课本可以帮忙

Ⅵ 双闭环调速系统

首先要搞清楚,双闭环调速只是一种新型的调速方法,一般会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利用PID算法。
你所说的这个直流电机,应该就是带电刷的普通直流电机,它的调速是指在工业生产中,因为不同的生产需求,需要改变电机的转速。就相当于我们开车,需要开的快,或者慢,可以利用油门来调节。这个直流电机的调速是指改变转速。而双闭环调速一般用在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假如我们设定电机的转速为1000转,但是由于无刷电机的驱动和霍尔元件的误差,会导致电机的转速不能准确地在1000转上运转,所以我们就需要检测它的速度,并采取措施调节它。这就是现在的双闭环控制。所谓双闭环就是两环,其中一环是检测到电机转速后,与设定的速度比较,如果快了,就减小电压等方式降速;慢了就加压。但是这种传统的调节方法会产生较大的超调量,而且调节时间也很长,很难迅速使电机速度稳定在规定的转速,于是就出现了第二环,这一环利用先进的PID算发和模糊算法,使调速不再是传统的加压减压,而是科学地、函数式的。一般双闭环调速会基于DSP,或者dspic系列芯片。

Ⅶ 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中负载电流idl怎么计算

先是电流增大,内环的稳流作用时电流不至于增加太多,转速上升,外环的稳速作用起作用,最终转速稳定不变。

阅读全文

与双闭环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仿真树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503
如何使用四种方法识别高考试卷 浏览:652
美的十匹空调e1解决方法 浏览:607
常用的冷作强化方法 浏览:201
卢戈氏碘液使用方法 浏览:355
在哪里咨询征信消除方法 浏览:374
腰椎支架使用方法 浏览:22
脓疱疹最好的治疗方法 浏览:142
操场单杠安装方法 浏览:707
子宫憩室药物治疗方法 浏览:380
财务管理数据分析的方法 浏览:182
蛋糕展示柜使用方法 浏览:118
痛风的西医治疗方法 浏览:700
斑饼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240
厨房漏水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203
十一个月宝宝湿疹快速消退方法 浏览:240
螺丝刀撬开保险柜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153
失眠有效简单的方法 浏览:72
蜜俏的使用方法 浏览:693
修丽可发光瓶使用方法 浏览: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