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背古诗最快的方法
方法一:明确目的,集中精力
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必须掌握的语句,最忌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如果是一篇很简单的文字,背了几天后仍是出错,这肯定是用心不专的缘故。至于出现“前记后忘”的现象,则是正常的,这时千万不要向这种暂时困难屈服而打退堂鼓。
方法二:分层理解,要记一首诗,先要弄懂它的含义。比如,根据叙事、写景、抒情的几个层次,归纳一下,了解全诗的大意,再反复读,印象就深。
方法三:确定任务,寻找窍门,背诵一篇短文,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熟读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行。开始时可短一些,容易一些,然后作一定幅度的调整。此外,背诵时还必须讲究一定的技巧,熟读内容,理解意思,不仅不会记错和混淆,而且记住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方法四:要理解好古诗词的意思再去背诵。
理解古诗词,最好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所创作的古诗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容易理解诗的内涵。
了解完背景之后,再细细地把古诗读一遍,联想古诗中描述的情景,把情感融进诗中。
‘贰’ 理解古诗的方法。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古诗的学习方法
学习古诗可以采取“四步走”的方法:
一、初读古诗,知其概貌。
它要求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
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意思弄清楚。
三、诵读古诗,品味诗境。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通过诵读,咀嚼诗味,想象诗的意境。
四、体味情感,勾画诗境。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当你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时,可通过自身的丰富想象,用笔简要地勾画出诗的意境。
这样,由诗到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就会逐步取得学习古诗的最佳效果。
‘叁’ 背古诗的方法
我觉得右脑图像记忆结合左脑的逻辑思维是最持久的背诗方法,你可以边背边画,边想象诗人当时作诗的意境,想象你现在就是个导演,你要把这首诗排出一段好看的视频。然后这样思考完,你的诗也就背的差不多了。
下面这首《悯农》你可以试一下,尤其是对于画面联想经验还不够的孩子来说,是很有效果的。
《画说古诗》
‘肆’ 该如何精读和理解古诗
十岁左右的孩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这时候可以开始精读诗词了。精读诗词很难,却是诗词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说背诵是种下一颗种子,那么精读、理解便是给予种子土埌、养分和生长环境。
精读诗词,对孩子平时的学习帮助也非常大。可以通过精读诗词,积累词汇量,提升理解能力,还可以了解很多历史知识,甚至是地理知识。
精读诗词,可以提升孩子的见识,可以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涵养,也可以从诗中学会很多为人处事之道。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一诗中写道: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孔圣人也说过: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伍’ 小学生背诵古诗词如何快速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
要记忆一首古诗词,一定要理解这首诗词的内容,了解诗词的思想,把握内在的逻辑.这样在用到的时候,就容易复原成诗词的语言,使我们能够回忆起来.
例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句诗,如果你不理解它的意思,是很难记住的.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而五津,泛指四川.那么这句诗的意思就是,巍巍长安城,雄踞三秦之地,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着四川.
用理解记忆法〞背诗,不仅记住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还学会了历史、地理知识.
方法二、图画联想法
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诗的标志.因此,如果我们能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一首诗所反映的画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记忆就会更加牢靠,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这类方法尤其适合背诵景物类诗文.
比方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空山新雨后工寂静的,空荡荡的,山林里刚刚下过了雨天气晚来秋〞 ,天气到了晚秋这个时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工这情景简直是一个活的画面.方法三、比照诵读法
相对之美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天对地、 日对月、东对西、昼对夜……中
1/4页
国古人把这些现象演化为文字形式来抒发情感、表达意愿,可谓一种伟大创举,其中就有很多比照.我们可以把古诗文中具有对比的局部找出来,记住这个比照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例如?岳阳楼记?,一段是淫雨霏霏工就是阴天下雨,天气很不好;另外呢,是春和景明〞 ,这两个一比照,背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更加鲜明的印象.下雨了怎么样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天晴怎么样呢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多么美丽祥和.
再比方背?愚公移山?,要比拟对话双方的语气智叟的话句句是嘲讽,愚公那么先斥后驳.这样,从比拟中折抓住了特点,背得快,记得牢,有效果.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 、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着的词语.
背诵时常有这种情况,一些本来记得很熟的诗,忽然在某个环节上卡壳.这时如果有人提示一下领头字〔或词〕 ,就会很快地接上.这说明每句诗的领头字,都具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所以,要下功夫尽可能将它记牢.
关键的字就像是一个渔网,渔网里面还有绳子打结儿的地方,那些关键的点你提起来,所有的其他的点就能表达,这个叫纲举目张.为什么古诗难背?有人会把原因全部归于,古诗读起来拗口、意思难懂。但是,仔细想想好像又说不通,因为有些孩子背古诗就很快。所以,古诗难背最主要不是古诗的问题,而是你没有找到方法。如果你家孩子也被背古诗的事情困扰,可以来学学聪明的家长是怎么教孩子背诵古诗,过目不忘的。
我从身边一些学霸的父母身上,学到了他们教孩子背古诗的方法,发现孩子把古诗背得又快又牢,主要分这几个步骤:背诵古诗前做好准备工作,然后用准确背诵和意义背诵相结合的方法记忆,最后是抵抗遗忘曲线,有目的地安排复习。接下来再为家长讲一下,这三个步骤具体是怎么实施的。
背诵古诗的前期准备
有研究表明“在小房间里记忆之后,一些人到大房间进行测试,另一些人在小房间测试。结果小房间测试的人,成绩更好”。这说明了,人的记忆力,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的。
所以,家长想要孩子在背诵古诗时,拥有好的记忆效果,在前期做准备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空间小的环境,不要让孩子受到过多的打扰。
用精准背诵和意义背诵相结合的方法记忆
由于古诗对背诵的精准度要求很高,背诵的时候,一个字都不能错,错一个字古诗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意义性的背诵能够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和体会,有深化记忆的作用。所以,被古诗要用用精准背诵和意义背诵相结合的方法记忆。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先理解,后记忆”,两者结合能够加快记忆。
具体操作为: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把古诗当中出现的字,准确地认清,避免孩子误读、误认;然后家长再带孩子理顺古诗中,每一句话的意思。孩子把古诗中的字都认全了、意义也理解了,其实古诗的大部分内容,已经悄悄地被孩子记忆了。最后,只要努力地诵读,把古诗读通顺、读到朗朗上口,要背诵基本上就很轻松了。如果,整首诗当中,有个别困难的词句或者孩子还不太理解的意义,家长就要避免孩子在当天或者短时间内背诵下来。可以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反复阅读、反复理解记忆。
‘陆’ 有没有什么赏析讲解古诗词的视频
可以看看《唐之韵》,这个视频特别好。我们高中时晨读统一看。
‘柒’ 幼儿古诗词如何学习
一、选择适宜的、艺术性和情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让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
1、分主题选择、整理适合幼儿特点的古诗 如春天:《江南春》、《咏柳》、《春夜喜雨》、《清明》;夏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秋天:《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行》;冬天:《冬景》《江雪》。
2、选择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意境美妙、感染力强的古诗
如《咏鹅》、《一望二三里》、《悯农》、《望庐山瀑布》、《枫桥夜泊。》、《登鹳雀楼》《相思》等。 选择这些音韵优美、意境美妙、语言凝练的作品,使幼儿欣赏到一幅幅富有色彩和流动感的四季画面,让幼儿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引起幼儿强烈的情感共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了情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也让幼儿知道了古代的一些诗人,如李白、杜甫、杨万里、孟浩然、贺知章、王之涣等。
3、选择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内容
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幼儿学起来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吭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脑海里。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好作品。
二、古诗教学环境的灵活性
幼儿的生活、学习、成长离不开周围环境的作用,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灵活利用周围环境来学习古诗。
1、在自然环境中学古诗
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当我带幼儿户外活动时,会随时选择情景教幼儿学古诗。如在学校里观察柳树活动,让幼儿看看讲讲柳枝、柳叶的颜色,学习贺知章的《咏柳》,高高的柳树像美女一样,袅娜多姿,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我启发说:“小朋友们,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然后教幼儿朗读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接着进行解释,这样幼儿玩玩、看看、念念学得轻松愉快。
2、在正规教学活动中学古诗
课堂活动是老师有目的地选择好古诗内容,准备好教具,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由表及里,让幼儿在自觉状态中学会、学好。如中班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我先出示四幅画,让幼儿观察画中人物形象的变化,想象这是怎么回事?然后用故事解说古诗含义,让幼儿理解。再出示有节奏的文字,学习有节奏的朗诵。接着创编动作加深印象,最后倾听配乐吟唱古诗,体会它的意境,这样的学习过程幼儿轻松愉快,兴味盎然。
3、在日常生活中学古诗
将古诗教学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通过学习,受到教育。如每天吃饭时幼儿会将米粒洒到桌子上、地上,无意中浪费了粮食。于是餐前我与幼儿一起学习古诗《悯农》,让幼儿了解我们每天吃的米饭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我们小朋友要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以后小朋友在吃饭时不小心把米粒掉在桌子上,会情不自禁地说:“粒粒皆辛苦”并将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掉。
三、古诗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古诗内容比较深奥,而幼儿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使幼儿对古诗感兴趣的关键。在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讲述故事法
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我常把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古诗内容编成一个个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讲述,让幼儿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
2、图示、图文结合法
图示、图文结合法是将所要学的古诗的图片、图示、文字先后出示在幼儿面前,给幼儿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这种方法幼儿理解接受起来容易。如我教古诗《一望二三里》先出示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幼儿感受一下自然优美的田园风景画,然后讲述画中的自然景色有些什么,再出示图示,这样幼儿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同时出示文字,让幼儿看看有几句,数一数每句有几个字,并用空格表示出节奏,让幼儿有节奏地诵读。
3、动作表演法
动作表演法是教师在幼儿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现内容,既可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且能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
‘捌’ 古诗词赏析方法
行文构思(【X句+作用】
修辞特点(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比喻,反复)【运用了XX修辞+作用(表达XX感情 ,XX意境)】
表达方式(描写和抒情)
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
修辞的作用
比喻: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或突出特点.
拟人: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赋予人的思 想和感情,表意丰富.
夸张: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强烈感情;引起联想;烘托气氛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偶:形式上看整齐匀称,节律感强;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性强.
反复: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
反问:表达更鲜明,更强烈.加强肯定的意思.
描写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时代背景;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气氛.
美点品析
从语言
的角度
从表达方式
的角度
从表现手法
的角度
用词之美
动词,形容词,叠词
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
作用
色彩词
作用
绚丽多姿
成语
作用
增添文学色彩
修辞之美
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反问
句式之美
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
叙议结合
寓情于景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
我们要鉴赏诗词,其前提便是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曾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白居易也说:“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只有做到知人论世,才能穿越时空,追随诗人的思想轨迹,领悟诗人想要倾吐的心声,从而产生审美共鸣。
推荐的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一字千金法,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对所鉴赏的古诗词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信息,每个字词都值千金,包括所给出的诗题、作者、注释及问题;二是抓关键词。
1、关注诗题、作者和注释
有些诗词写得相当含蓄,把握内容时要充分注意诗题及有关背景。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看诗的内容写的是新妇早上要上堂拜公婆而精心打扮一番,仍不放心地问新郎自己打扮的如何。看诗题“近试上张水部”我们知道,作者以新妇自比,把张水部(张籍)比作新郎,把主考比作公婆,表现自己考前期待与不安的心情,诗的主旨是向张籍征询意见。
另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诗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创作风格,对我们理解古诗词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豪放乐观、陆游的爱国情感、辛弃疾的慷慨愤世、姜夔的感喟哀时、李清照后期的伤时念旧等。
考题后的注释是鉴赏中必须加以关注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有意识提供给我们的必要暗示。介绍写作背景,那是暗示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那是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介绍作者,那是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仔细研读,一字千金,切不可等闲视之。
2、把握景和物
①抓景明情。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是有情的。因而一切自然界的景物,在诗人的笔下都会被染上人的感情色彩,抓景明情就为我们鉴赏古诗词提供了最基本的切入点。
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前四句写景,通过声、形、色、态的描写,写出哀惋、凄清、冷落、寂寥的氛围,隐含着无限的“悲”、“苦”;后四句写情,通过直抒“悲”、“独”、“苦”、“恨”,写出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之感。
②缘物知意象
古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是自然造化赋予的,因而他们很自然地将人的品德才性与物的特点相比方,出现了许多以物喻人、借物写人的咏物诗。鉴赏咏物诗要重视物的特征和物背后的隐喻意,要抓住物与人的契合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些典型意象有: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柳谐音“留”,寓离别思乡之意;莲谐音“怜”,借以表达爱情;大雁表相思;桃花喻美人;大鹏象征思想自由;杜鹃象征悲哀;鹧鸪表离情别绪;松、竹、梅代表坚贞与高贵;荷、兰、菊代表高洁与清高等。
3、抓住关键词
①“诗眼”。诗眼是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对“诗眼”的鉴赏要把握词义、词性、修辞,理解句意,明确意境,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写出了春花怒放的艳阳景色的气氛。“绿杨楼外出秋千”的“出”字写秋千高现于绿柳朱楼、粉墙白壁之间,因春风而倍增骀宕的神情意态。
②动词。动词往往是诗意所在,值得品味。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写得很有气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用字新颖,增添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③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孤”写尽环境孤苦,由此可达人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给人细密绵绵的感受,写出大自然在夜雨中滋润万物的特殊景象。
④叠词。汉字中的叠词一般表示“……的样子”的意思,起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渲染强调气氛的作用。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漠漠”、“阴阴”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十四个叠字,强调作者内心的无限凄楚悲凉。
在注重策略方法的同时,鉴赏古诗时一定还要注意多读几遍,抓住每一个信息,去整体感知,并根据所给意象充分发挥联想想象,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
在网上粘贴的,
我个人赏析古诗词的方法是了解作者生平,结合诗词,还有作者的其他诗词,不求甚解啊,呵呵! 17
‘玖’ 理解古诗词的方法有哪三种
理解古诗词的三种方法:
1、紧扣诗题,了解内容有些古诗,诗题便是内容的眼,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中主要写了夏夜词人在黄沙道上见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再如:查慎行的《夜书所见》,这首诗写诗人夜晚在船上的见闻。学习这类古诗时,应先理解题目,然后紧扣题目,让学生猜想内容,在猜想过程中了解诗人写作的内容。
2、围绕诗句,猜想主题由于古诗短小、精悍,因而留给我们联想的空间极为广阔,也正因为诗歌以极简略表现极丰富,所以读诗时难免靠“猜想”,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握住有限的诗句,去了解诗歌的主题:或反映民间疾苦,或抒发个人胸臆,或痛斥朝政腐败,或自怜悲惨身世……如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面是写残花并不是无情的,到来年春天它便化作泥土去滋养、保护花朵,其实是在暗喻自己,虽然遭到危害,但理想与信念是不会变的。这一点是需要学生去猜想的。
3、把握重点,品味意象中国古代诗歌形象,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如:花、草、山、河等表现主观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还应透过这些事物的表象,看到内蕴的情感。如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何“烟”会“直”?为何“长河”会“圆”?其实这诗句写出了边塞烽烟的坚毅、劲拔之美,同时“圆”字给人以亲切而略带苍茫的感受,这也是当时被排挤出京城的王维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