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泽泻的主要价值
1、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咸,无毒。
⑨《药性论》:味苦。
④《医学启源》:气平,味甘。
⑤《本草蒙筌》:甘酸,气寒。
2、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
②《本草衍义补遗》:入足太阳、少阴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
④《本草经巯》:入肾、脾。
3、功效: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②《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③《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
④《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
⑤《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
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
⑦《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4、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5、用药禁忌:肾虚精滑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海蛤、文蛤。
②《别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
⑤《医学入门》:凡淋、渴,水肿,肾虚所致者,不可用。
④《本草经疏》:病人无湿无饮而阴虚,及肾气乏绝,阳衰精自流出,肾气不固精滑,目痛,虚寒作泄等侯,法咸忌之。
6、常见方剂:
①《素问病机保命集》白术散:治臌胀水肿:白术、泽泻各半两。上为细末,煎服三钱,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服三十丸。
②《金匮要略》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
③《纲目》三白散:治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头晕引饮: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水-盏,姜五片,灯心十茎,煎八分,温服。
④《妇人良方》泽泻散:治妊娠遍身浮肿,上气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泽泻,桑白皮(炒)、槟榔、赤茯苓各五分。姜水煎服。
⑤《千金方》:治湿热黄疸,面目身黄:茵陈、泽泻各一两,滑石三钱。水煎服。
⑥《外科正宗》:治寒湿脚气,有寒热者:泽泻、木瓜、柴胡、苍术、猪苓,木通、萆薢各五钱。水煎服。
⑦《宣明论方》泽泻散:治小儿齁蛤,膈上壅热,涎潮:泽泻一分,蝉衣(全者)二十一个,黄明胶(手掌大一片,炙令焦)。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米汤调下,日进二服,未愈再服。
⑧《素问》:治酒风,身热解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⑨《圣济总录》泽泻散:治风虚多汗,恶风寒颤:泽泻、防风(去皮)、牡蛎(煅赤)、苍术(米泔浸,去皮,炒)各一两,桂(去租皮)三分。上五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温粥饮调下,不计时。
⑩《经验方》:治肾脏风生疮:泽泻、皂荚,水煮烂,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以温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7、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泽泻,其功尤长于行水。《本经》又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涩,诚为行去其水。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②《医经溯洄集》: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之功。
③《本草蒙筌》:泽泻,多服虽则目昏,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目昏。二者不可不知。
④《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复云久服轻身、面生光,陶、苏皆以为信然,愚窃疑之。泽泻行水泻肾,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谬可知。
⑤《本草汇言》:方龙潭云,泽泻有固肾治水之功,然与猪苓又有不同者。
⑥《本草通玄》:盖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
⑦《药品化义》:凡属泻病,小水必短数,以此(泽泻)清润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治水泻湿泻,使大便得实,则脾气自健也。因能利水道,令邪水去,则真水得养,故消渴能止。
⑧《本草正义》: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 1、降血脂作用:泽泻的脂溶性部份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由其中分离得的泽泻醇A、B及泽泻醇A、B、C的乙酸酯,除泽泻醇B外,都有显着的降胆固醇作用。以0.1%的含量加入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饲料中,可使血胆固醇下降50%以上,其中以泽泻醇A-24-乙酸酯作用最强。泽泻的乙醇提取物、乙醇浸膏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等,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和大鼠都有降血脂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和其不溶于醋酸一水中的残留部分作用最强。醋酸乙酯提取物每日口服1g/kg,对饲以普通饲料的正常大鼠亦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用同位表标记法证明,泽泻醇A有抑制小鼠小肠酯化胆固醇的能力,并可使胆固醇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率降低34%,但不影响亚油酸的吸收。
2、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泽泻醇A乙酸酯、泽泻醇B乙酸酯和泽泻醇C乙酸酯可保护因四氯化碳中毒的小鼠肝脏,其中以泽泻醇C乙酸酯效果最好。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泽泻浸膏给犬和家兔静脉注射,有轻度降压作用,并持续约30分钟左右。泽泻摩醇对各种实验动物有轻度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并不明显影响血浆肾素和ACE活性或醛固酮水平。泽泻醇提物在体外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兔离体主动脉条件收缩有缓慢的松弛作用。泽泻摩醇可抑制由血管紧张素引起的家兔主动脉条的收缩,其收缩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泽泻摩醇用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可见减少心输出量和心率以及左心室压力,但可增加冠脉流量。
4、利尿作用:用盐水负载的小鼠或大鼠做利尿实验,小鼠皮下注射泽泻醇A乙酸酯100mg/kg能增加尿液中K+的分泌量,但口服同样剂量则无效。大鼠口服泽泻醇A乙酸酯或泽泻醇B30mg/kg剂量时,明显增加Na+的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P<0.05和P<0.01。 泽泻,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茎、叶中含有毒汁液,牲畜皮肤触之可发痒、发红、起泡;食后产生腹痛、腹泻等症状,还能引起麻痹。小鼠静脉注射泽泻提出物中一新物质TLD50为780mg/kg,腹腔注射为1270mg/kg。 毒性T(1.1.1.1)对小白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780mg/kg,腹腔注射为1270mg/kg,口服为4000mg/kg。按0.1%及1%浓度混于饮食中,饲大鼠2个半月,体重、内脏重量、肝脂肪量均无明显改变。泽泻含有刺激性物质内服可引起胃肠炎,贴于皮肤引起发泡,其叶可作为皮肤发红剂。羊吃此植物无害,而牛可引起中毒,表现血尿。 泽泻甲醇提取物小鼠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0.98和1.27g/kg。口服4.0g/kg。按1%比例拌于饲料中喂大鼠75天,未见明显毒性。以泽泻醇浸剂100mg/kg小鼠腹腔注射,观察72小时,无一死亡。以泽泻浸膏粉1g和2g/kg(相当临床用量的20和40倍)拌于饲料中喂大鼠,共3月,动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增长,血清谷一丙转氨酶活性及血红蛋白量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但病理检查发现肝细胞和肾近曲小管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浊肿和变性,给药组比对照组明显,大剂量组比小剂量组明显,提水可能与给药有关,但心脏组织未见明显变化。
㈡ 泽泻是一样什么东西啊
种名: 泽泻 学名: Alisma orientale 英文名:Water plaintain 别名: 水泽、天鹅蛋、一枝花、如意花 科: 泽泻科 属: 泽泻属 产地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新疆、云南等地。原苏联、日本、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叶通常多数。沉水叶条形或披针形;挺水叶宽披针形、椭圆形至卵形。花莛高78-100cm,或更高;花序长15-50cm。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00厘米,地下茎球形或卵圆形,密生多数须根。单生叶、数片单生基部,叶片椭圆形,有明显弧形脉5~7条。花丛自叶丛中生出,为大型轮生状的同锥花序,小花梗长短不一。果环状排列,扁平倒卵形,褐色。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茎、叶中含有毒汁液,牲畜皮肤触之可发痒、发红、起泡;食后产生腹痛、腹泻等症状,还能引起麻痹。小鼠静脉注射泽泻提出物中一新物质TLD50为780mg/kg,腹腔注射为1270mg/kg。 生长习性 生于湖泊、河湾、溪流、水塘的浅水带,沼泽、沟渠及低洼湿地也有生长。泽泻为水生植物,喜生长在温暖地区,耐高湿,怕寒冷,土壤以肥沃而稍带黏性的土质为宜,幼苗期喜荫蔽,移栽后则喜阳光充足,通常栽培于水田或烂泥田里,前作多为早稻。 园林用途 用于园林沼泽浅水区的水景布置,整体观赏效果甚佳。在水景中既可观叶、又可观花。 繁殖培育 多采取有性繁殖。首先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3-4月或8-9月进行播种。无性繁殖即块根繁殖,3-4月将地下茎挖出洗净,去除不定根,然后切成块状,每块留1-3个芽作繁殖材料,进行集中繁殖。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中草药 【英文名】 RHIZOMA ALISMATIS 【别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 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 【来源】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 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 【制法】 泽泻: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盐泽泻:取泽泻片,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干(每100斤加盐2斤半用开水化开)。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7cm,直径2~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及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状芽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鉴别】本品粉末淡黄棕色。淀粉粒甚多,单粒长卵形、类球形或椭圆形,直径3~14μm,脐点人字状、短熳椿蛉 孀矗桓戳S?~3分粒组成。薄壁细胞类圆形,具多数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内皮层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较厚,木化,有稀疏细孔沟。油室大多破碎,完整者类圆形,直径54~110μm,分泌细胞中有时可见油滴。 【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用法用量】 6~9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备注】(1)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症,常与茯苓、猪苓、车前子等配伍;治泄泻及痰饮所致的眩晕,可与白术配伍。此外,本引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配地黄、山茱萸等同用,有泻泄相火作用。泽泻利水力佳,实有伤阴之可能,更无补阴之效用,张景岳谓:“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可资参考,故临床应尚须注意。 【摘录】《中国药典》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毒性 泽泻的安全性非常高。副作用远低于常见的食品及调料,如食盐、花椒,甚至西方人喜欢吃的高脂肪食物。在临床用量200倍的时候依然可以表现安全。即使如此,泽泻如同很多粮食一样,提取物严重超量使用仍然可以见到副作用。 【文献】 1、《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泽泻60天大鼠喂养试验研究 段雪英;王军波;尹喜玲;闫少芳;肖颖 为评价泽泻的安全性 ,采用大鼠 6 0d喂养的方法 ,动物经口灌胃给予泽泻水煎液 ,以研究其亚慢性毒性。结果显示 :泽泻水煎液的低、中、高 3个给药组 (剂量分别为 8 3、16 7和33 3g kgBW,相当于临床用量的 5 0、10 0和 2 0 0倍 )与对照组相比 ,体重和食物利用率组间的差异无显着性 (P >0 0 5 ) ;血尿素氮 (BUN)有升高的趋势 ,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着性 (P <0 0 5 ) ,但均未超出正常范围 ;中、高剂量组大鼠尿γ -谷氨转移酶 (γ -GT)活性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着性 (P <0 0 5 ) ,血、尿常规及生化指标无与所给受试物相关的异常变化 ;高剂量组大鼠肝 体比值和肾 体比值高于对照组 ,但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大鼠肝脏、肾脏、脾和睾丸均无明显的病理性损伤。以上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 ,泽泻中、高剂量组大鼠尿γ -GT指标有异常改变 ,但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病理性损伤。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100083 (段雪英;王军波;尹喜玲;闫少芳);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100083(肖颖) 基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2 0 0 1BA80 4A0 6)~~ 2、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通讯,1976,(7):314 饲喂含泽泻提取物的饲料3个月,使大鼠的肝脏出现混浊肿胀和玻璃样变性,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变性。 注:此资料显示,正常使用的泽泻与提取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3、 Yuen MF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6, 24(8):1179-86 有乙肝患者因服用含泽泻的中药,导致血液、肝、肾多种器官中毒而死亡。 注:这说明国外制药工艺经常可以使原本安全的中药变得不再安全,这一点提示我国进口国外中药制剂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能只看原料来源。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食疗 [选作食品的理由] 《神农本草经》:“久服,耳目聪明,不饥、 延年、轻身,面生光。”[清]孙星衍注:“陆玑云∶今泽写也。其叶如车前草大,其味亦相似,徐州广陵人食之。” [用于消渴例证分析] 按《神农本草经》记载,泽泻初服可让人肥健,久服则可使人轻身。这说明,短期对人产生的效果可能与长期效果相反。能调整体重,自然先可以调整人的代谢功能。所以泽泻可以用于消渴病人。临床虽有时用在复方中,还是觉得泽泻有一些作用特点。《本草纲目》:“宗曰∶泽泻之功,长于行水。张仲景治水蓄渴烦,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方用泽泻,故知其长于行水。”(聂文涛:《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泽泻,其功尤长于行水。 张仲景曰,水蓄渴烦,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方 用泽泻,故知其用长于行水。《本经》又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涩,诚为行去其水。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凡服泽泻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2.《医经溯洄集》: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寇宗奭《本草衍义》云,不过接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愚谓地黄、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皆肾经之药,固不待泽泻之接引而后至也。附子乃右肾命门之药,官桂能补下焦相火不足,亦不待乎泽泻之接引而后至矣。唯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然其功亦能强阴,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原,原既有滋,流岂无益?且泽泻虽咸似泻肾,乃泻肾邪,非泻肾之本也,故五苓散用泽泻者,讵非泻肾邪乎?白茯苓亦伐肾邪,即所以补正耳。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之功。 3.《本草蒙筌》:泽泻,多服虽则目昏,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目昏。二者不可不知。 4.《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则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阴潜耗,安得不目昏耶?仲景地黄丸,用茯苓、泽泻者,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非引接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至偏胜之害也。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复云久服轻身、面生光,陶、苏皆以为信然,愚窃疑之。泽泻行水泻肾,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谬可知。 5.《本草汇言》:方龙潭云,泽泻有固肾治水之功,然与猪苓又有不同者,盖猪苓利水,能分泄表间之邪;泽泻利水,能宣通内脏之湿。泽泻,利水之主药。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谓能利膀胱、包络之火,膀胱包络有火,病癃闭结胀者,火泻则水行,行水则火降矣,水火二义,并行不悖。 6.《本草通玄》:《别录》称其止遗泄,而寇氏谓泄精者不敢用,抑何相刺谬也?盖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 7.《药品化义》:凡属泻病,小水必短数,以此(泽泻)清润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治水泻湿泻,使大便得实,则脾气自健也。因能利水道,令邪水去,则真水得养,故消渴能止。又能除湿热,通淋沥,分消痞满,透三焦蓄热停水,此为利水第一良品。 8.《本草正义》: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本经》气味虽曰甘寒,兼以其生长水泽,因谓之寒,其实轻淡无味,甘于何有?此药功用,惟在淡则能通,《本经》称其治风寒湿痹,亦以轻能入络,淡能导湿耳,云治风寒,殊非其任。其能治乳难者,当以娩后无乳者言,此能通络渗泄,则可下乳汁,非产乳百病之通用品。其兼能滑痰化饮者,痰饮亦积水停湿为病,惟其滑利,故可消痰。总之,渗泄滑泻之药,必无补养之理。《本经》养五脏,益气力云云,已属溢美太过,而甄权竟谓可治肾虚精自出,大明且谓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洁古亦谓入肾经,去旧水,养新水。皆非药理之真。 9.《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10.《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11.《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通水道。 12.《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孪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 13.《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诀》云, 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 14. 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 15.《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㈢ 湿泽泻水份含量
相对湿度就是当前空气中水蒸汽含量为水蒸汽的最大含量的百分之多少
由于空气中最大水蒸气含量受到温度与压强的影响 题干未给出的话是不能计算的
㈣ 请问你能帮我做中国药典么分数可以追加!我分多的是!如果满意一定再加100!
1.①乙醇的贮藏:遮光,密封保存。2005药典二部8页。
② 略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30-不到100ml中溶解。2005药典二部凡例ⅩⅢ(2005药典一部凡例Ⅹ)
③阿莫西林胶囊的鉴别:取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含量测定: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莫西林0.125g),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成梅1ml中约0.5m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照阿莫西林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5.0)-乙腈(9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约1ml;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阿幕西林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测定法 取本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阿莫西林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供试品中C16H19N3O5S的含量。即得。〕2005药典二部296-197页
2.①Flos Chrysanthemi Indici野菊花,2005药典一部219页
②煎膏剂又叫膏滋,指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2005药典一部附录8页
③乙型肝炎病毒的英文名称缩写是HBV,药典上没有
3.①丙型肝炎病毒的英文名称缩写是HCV,药典上没有
②冰浴:指约0℃,2005药典二部凡例ⅩⅤ(2005药典一部凡例ⅩⅡ)
③六味地黄丸的处方: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2005药典一部401页
4.①甲基红指示液的pH变色范围是4.4-6.2,药典上没有
②温水:系指40-50℃,2005药典二部凡例ⅩⅤ(2005药典一部凡例ⅩⅡ)
③微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100-不到1000ml中溶解。2005药典二部凡例ⅩⅢ(2005药典一部凡例Ⅹ)
5.①左金丸的制法:取黄连600g、吴茱萸100g,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2005药典一部412页
②淀粉的类别是药用辅料、赋形剂。2005药典二部910页
③单糖浆的制法,药典上没有,不过药剂课本上讲过,回去翻翻。等会给你。
找到了,单糖浆的处方:蔗糖850g、蒸馏水加至1000ml。
制法:取蒸馏水450ml,煮沸,加蔗糖搅拌溶解后,继续加热至100℃,趁热用几层纱布或薄层脱脂棉保温过滤,自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㈤ 中药的泽泻如何泡制
炮制方法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微火烘干,再撞去须根及粗皮。
1.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2.麸制:取麸皮,撒入锅内,待起烟时,加入泽泻片,拌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泽泻片100kg,用麸皮10kg。
3.盐麸制:取泽泻片,用盐匀润湿,晒干,再加入蜜制麸皮,按麸炒制法炮制,每泽泻500kg,用盐6kg;用麦麸60kg。水适量。
4.酒制:在100度热锅中加泽泻片,翻炒数次,用酒喷匀,炒干,取出放冷即可。每泽泻100kg,用酒5kg。
5.盐泽泻:取泽泻片,用盐水喷洒拌匀,稍闷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至表面略现黄色取出,晾干。(每泽泻片100斤,用盐二斤八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雷公炮炙论》:细锉,酒浸一宿,漉出,暴干任用。
品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总灰分不得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5%。
㈥ 计算公式(含量)
含量计算公式:很多物都是含水化合物,液相检测出来的就是它本生物质的峰面积,计算出来的含量是含水时的含量,但是中国典规定中,很多物的含量要求都是以无水物计算,这就得把含水的那一部分去掉。比如水分测得1%,用对照品测无水物含量时就得把水的那部分去掉,最后乘以(1-1%)。
含量就指特定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量。
㈦ 泽泻是什么
泽泻你有听说过吗?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都会觉得非常的奇怪,其实它是一种中草药,而且价值也是非常高的绿色植物,是中草药当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这种药材,它具有哪些的作用以及食用价值和方法,大家在以后身体出现不适合的时候,也可以对症用药。
泽泻这个奇怪的名字的药物,通过介绍后都应该对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它不仅能作为一种可食用的菜品,还可以用作药物进行治疗疾病。但在用药方面需要听从医师的嘱咐,需要通过医生详细检查,才能更好的针对性用药,也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㈧ 含量计算公式怎么推得的
含量计算公式:很多药物都是含水化合物,液相检测出来的就是它本生物质的峰面积,计算出来的含量是含水时的含量,但是中国药典规定中,很多药物的含量要求都是以无水物计算,这就得把含水的那一部分去掉。比如水分测得1%,用对照品测无水物含量时就得把水的那部分去掉,最后乘以(1-1%)。
含量就指特定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