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计算定额消耗量
定额是规定消耗在单位工程构造上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数量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格的基础。
人工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是人工定额的两种表现形式,算出时间定额,也就可以定出产量定额。
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的确定,其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时间定额中的工作延续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在计算时,由于除基本工作时间外的其他时间一般用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来表示,因此计算公式又可以改写为:
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其他工作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
2.产量定额。其公式如下:
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
3.计算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其计算公式为:
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时间定额*(1+人工幅度差系数)
材料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合理确定材料消耗定额,必须研究和区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性质。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需的材料消耗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
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材料数量,按用途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其他材料。其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标准规格及规范要求计算。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应记住,如:每立方米1砖墙砖的净用量计算公式为:
砖数=1/[(砖宽十灰缝)*(砖厚+灰缝)*砖长]
再如砂浆用量的计算公式为:
砂浆(m3)=(1 m3砌体—砖数的体积)*1.07
其中1.07是砂浆实体积折合为虚体积的系数。
(2)按设计图纸尺寸计算。
(3)对于配合比用料,可采用换算法。
(4)对于不能用其他方法确定定额消耗量的新材料、新结构,可采用测定法。
材料的损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消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损耗及施工过程损耗。
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材料净用量X(1+损耗率)
机械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机械台班预算定额消耗量的计算步骤及计算方法如下:
(1)确定合理的施工条件。这一点主要是拟定合理的工人编制所需要的。
(2)确定机械1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机械1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的确定方法,机械工作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对于循环动作机械,其计算公式为:
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循环次数*一次循环生产的产品数量
机械纯工作1小时循环次数=60*[60/1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秒)]
1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循环各组成部分正常延续时间)—交叠时间
(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是指机械在工作班内对工作时间的利用率。
(4)计算施工机械台班定额。其计算公式为: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工作班纯工作时间=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
施工机械时间定额=1/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5)计算预算定额消耗量。其计算公式为:
机械预算定额消耗量=施工机械台班定额*(1+机械幅度差)
⑵ ∑定额人工消耗量如何计算
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的确定,其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时间定额中的工作延续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在计算时,由于除基本工作时间外的其他时间一般用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来表示,因此计算公式又可以改写为:
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其他工作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
2、产量定额。其公式如下:
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
3、计算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其计算公式为:
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时间定额*(1+人工幅度差系数)
材料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合理确定材料消耗定额,必须研究和区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性质。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需的材料消耗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
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材料数量,按用途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其他材料。其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标准规格及规范要求计算。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应记住,如:每立方米1砖墙砖的净用量计算公式为:
砖数=1/[(砖宽十灰缝)*(砖厚+灰缝)*砖长]
再如砂浆用量的计算公式为:
砂浆(m3)=(1 m3砌体—砖数的体积)*1.07
其中1.07是砂浆实体积折合为虚体积的系数。
(2)按设计图纸尺寸计算。
(3)对于配合比用料,可采用换算法。
(4)对于不能用其他方法确定定额消耗量的新材料、新结构,可采用测定法。
材料的损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消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损耗及施工过程损耗。
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材料净用量X(1+损耗率)
(2)人工产量定额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定额消耗量的细分内容:
用工
(1)本定额的人工工日不分列工种和技术等级,一律以综合工日表示,内容包括基本用工、超远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人工幅度差指定额项目以外所必须增加的直接生产用工附加工时。具体指:
① 工序交、搭接停歇的时间损失;
② 机械临时维修、小修、移动不可避免的时间损失;
③ 工程检验影响的时间损失;
④ 施工收尾及工作面小影响的时间损失;
⑤ 施工用水、电管线移动影响的时间损失;
⑥ 工程完工、工作面转移造成的时间损失。
人工消耗指标是指为完成该定额单位分项工程所必须的各个工序的用工量,它包括:
(1) 基本工: 基本工是指完成单位分项工程所需要的主要用工量。例如,各种墙体工程中的砌砖、调制砂浆和运砖的用工量。
由于预算定额是综合性定额,包括的工程内容较多,不同工程内容的工效也不一样。例如墙体砌筑工程中包括门窗洞口、附墙烟囱、垃圾道、各种形式的砌砖等。
其用工量比砌筑一般墙体的用工量多,需要另外增加用工量,这部分用工也属于基本工的内容。基本工用工量是以统一劳动定额(或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而成的。
(2) 超运距用工:它是指预算定额中材料和半成品的运输距离超过劳动定额规定的运输距离时需要增加的工日数。超运距用工=Σ(超运距材料数量×时间定额)。
(3) 辅助用工,是指预算定额中材料加工等用工,要按加工的材料数量和时间定额进行计算。
(4)人工幅度差: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在正常施工组织的情况下,土建各工种工程之间的工序搭接及土建工程与水电工种之间的交叉配合所需停歇时间。
场内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交换位置及临时水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移动所发生不可避免的工人操作间隙时间; 工程质量检查及隐蔽工程验收而影响工人的操作时间。
场内单位工程之间操作地点转移,影响工人的操作时间; 施工过程中工种之间交叉作业,造成损失所需要的修理用工; 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少数零星用工。
⑶ 人工定额的制定方法有哪些
①以时间表示的工时定额。即规定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时间。
②以产量表示的产量定额。即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③以看管机器设备的数量表示的看管定额。即在单位时间内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同时看管机器设备的台数。
④以服务量表示的服务定额。即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服务项目的数量。为了适应生产上的需要,劳动定额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特点和条件,采取不同的形式。
(3)人工产量定额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定额编制原则:
1、平均先进原则: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大多数生产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和超过水平,企业施工定额的编制应能够反映比较成熟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
有利于降低工料消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达到鼓励先进,勉励中间,鞭策落后的水平。
2、坚持实事求是,动态管理的原则:企业施工定额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确定工料机各项消耗的数量。
对影响造价较大的主要常用项目,要多考虑施工组织设计,先进的工艺,从而使定额在运用上更贴近实际、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使工程单价真实反映企业的个别成本。
3、企业施工定额的编制还要注意量价分离,独立自产,及时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原则。
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具体作用:
1、劳动定额是企业编制计划的基础,是科学地组织生产的依据;
2、劳动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3、劳动定额是贯彻按劳分配合理奖励的依据;
4、劳动定额是推广先进劳动经验的工具;
5、劳动定额是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
⑷ 直接人工预算怎么计算啊
直接人工预算的计算:直接人工预算=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时×小时工资率。
直接人工预算是根据已知标准工资率、标准单位直接人工工时、其他直接费用计提标准及生产预算等资料,对一定预算期内人工工时的消耗和人工成本所作的经营预算。
其主要内容有预计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预计产量"数据来自生产预算。单位产品人工工时和每小时人工成本数据来自标准成本资料。人工总工时和人工总成本是在直接人工预算中计算出来的。
基本编制程序:
(1)计算某种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工时;
某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工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该产品预计产量.
(2)计算某产品耗用的直接工资;
某产品耗用的直接工资=单位工时工资×该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工时.
(3)计算某种产品计提的福利费等其他直接费用;
某种产品计提的其他直接费用=某产品耗用的直接工资×计提标准.
(4)计算预算期某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
预算期某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该产品耗用的直接工资+计提的其他直接费用.
(5)计算预算期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
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直接工资+计提的其他直接费用×支付率.
拓展资料:
预算:
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它规定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数量、财政支出的各项用途和数量,反映着整个国家政策、相关部门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预算(Budget)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预测,它还涉及到有计划地巧妙处理所有变量,这些变量决定着公司未来努力达到某一有利地位的绩效。
预算的作用:
分权式的预算结构:
预算(或利润计划)可以说是控制范围最广的技术,因为它关系到整个组织机构而不仅是其中的几个部门。
一个预算就是一种定量计划,用来帮助协调和控制给定时期内资源的获得、配置和使用。编制预算可以看成是将构成组织机构的各种利益整合成一个所有各方都同意的计划,并在试图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说明计划是可行的。贯穿正式组织机构的预算计划与控制工作把组织看成是一系列责任中心,并努力把测定绩效的一种系数与测定该绩效影响效果的其他系数区别开来。
预算控制体系:
预算又有施工图设计预算和施工单位预算之分。基本建设工程预算是估算、概算和预算的总称。
计划制定以后,就为评价以后的绩效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毫无疑问,预算的绩效是一个比过去的绩效更好的基准。这是因为受通常隐藏在过去绩效中的低效率及不断变化的条件的影响。
预算形式的区别:
有两种基本的预算形式--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时间的长短将两者明显区分开来,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预算使用者要受到常规会计年度的适当影响,对每一公司最具意义的预算期应被采纳。例如,某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其引入期到淘汰期,从很多方面来说,与其说是日历期间不如说是自然预算期,因为它在统一的基础上将销售、生产和财务计划联系在一起。实际的预算期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准确预测的能力。典型的预算是以年度为基础来编制的,然而,往往由于报告、时间安排和控制的原因,这一时间跨度又被分解为更小的时间间隔(例如在生产和销售活动中,按照半年、季度、月份甚至是星期来做预算)。
⑸ 如何计算产量定额和时间定额
产量定额也可称“工作定额”,是劳动定额的一种,是在单位时间内(如小时、工作日或班次)规定的应生产产品的数量或应完成的工作量。如对车工规定一小时应加工的零件数量、对装配工规定一个工作日应装配的部件或产品的数量;对宾馆服务员规定一个班次应清理客房的数量。
人数:4651200/(16*8*95%*365)=1人。
⑹ 定额工怎么算的,怎样用定额人工费套算定额
人工单价×人工工日=定额人工费
但定额只能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工程量消耗。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按定额规定得出的定额人工费不能很正确的反映当前的实际工程消耗。所以实际取费时要加上费率。
定额工日与计时工日通常是相对的,在建筑业当中普遍的施行,它讲的是一个泥工,每一个工作日要完成多少砖的砌筑才算完成了一天的任务,一个木工要制作安装多少块门窗才算完成一天的任务。
(6)人工产量定额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单位合格产品,就要消耗一定的人工、材料、机具设备和资金。由于这些消耗受技术水平、组织管理水平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所以其消耗水平是不相同的。
因此,为了统一考核其消耗水平,便于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均消耗标准,于是便产生了定额。
⑺ 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1)建筑建工程预算定额计量单位的确定--按照分项工程的形体特征和变化规律来确定
①凡物体的长、宽、高三个度量都在变化时,应采用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②当物体有一固定的不同厚度,而它的长和宽两个度量所决定的面积不固定时,宜采用平方米;
③如物体截面形状大小固定,但长度不固定时,应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
④当体积和面积相同,但重量和价格差异很大,应以重量单位千克或吨计算;
⑤有的还可以个、组、座、套等自然计量单位计算。2)预算定额消耗量指标的确定--根据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来确定消耗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