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方程怎么解( 五年级)
五年级解方程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同加同减解不变。
②方程两边同乘一个数解不变(乘的数不为零)。
③方程两边同除以一个数解不变(除以的数不为零)。
解方程简介
解方程就是求解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一个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叫做方程的解,而求解这个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对于解方程来说的话,一定是需要含有未知数的一个等式才叫做方程,所以就有了一个概念“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但是方程一定是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一个等式叫做方程,也就是说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等式能够成立的一个未知数的解叫做方程的解或者是我们也称之为是方程的根。而解方程及时求出方程中所有未知数值的一个过程。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并不一定是方程,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不叫做方程。
2. 五年级解方程计算题怎么做
解方程可以依据以下两点
1.可以依据加、减法、乘、除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
2.可以根据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同时减,或者同时乘,同时除一个相同的数,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性质来解方程。
3.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解法和思路
五年级的解方程是依据这些方法:
加数+加数=和可以推出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可以推出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乘数x乘数=积可以推出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被除数÷除数=商可以推出被除数=除数x商
除数=被除数÷商
如果是被除数÷除数=商有余数
故被除数=除数x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根据上面的思路就可以解出很多道方程题
最简单的x+2=4算出x=4-2=2
如果是含有多个x和数的五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比如x+2x+x+5+3=20 先把含有x的未知项移项,x就是1x,算出4x,带有数的移项,依据上面的定义加数+加数=和可以解出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即20-3-5=12算出4x=12,x=12÷4=3
如果方程左右两边都有数和未知数x,移项时要改变符号
比如6x-9=3x
左右移项右边3x正变负,变成6x-3x,-9移到右边变成正9,即3x=9,x=3
有括号要根据加减法交换律,乘除法交换律,结合律还有分配律去解方程
4.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技巧
在小学数学中方程可能是很多同学的一个难点,那么解方程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做一个总结,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要知道方程的意义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由此可见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等式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一、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质方程都具有。
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3、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
二、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的解法
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可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先把原方程转化为一步求解的方程,在求出方程的解。
三、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1、根据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2、根据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在减法中,被减速=差+减数。
3、根据乘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例如: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4、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解完方程后,需要通过检验,验证求出的解是否成立。这就要先把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得数和右边的得数是否相等。若得数相等,所求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若得数不相等,就不是原方程的解。
5. 五年级解方程简便方法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
要点回顾:
“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
“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复杂的绳结解开,因此一般要按照“绳结”形成的过程逆向操作(逆运算)。
过程规范:
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
注意事项:
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
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逆运算含未知数的部分。
二、两步方程
两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级运算,也可以先计算,后当做一步方程求解。注意要“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推。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就相当于简化成了一步方程。
四、其它方程(方程两边都出现未知数的情况)
要解决两边都出现未知数的方程,就必须通过“等式的基本性质”,消去一边的未知数,成为我们熟悉的一般形式。因此,常常要将若干个未知数看成整体,共同加上或者减去。
难点:方程两边都有未知数,且未知数是除数(即非0),则可以同时乘以未知数(这时方程的两边都各看作一个整体,里面的每一项都要乘以未知数),再消去一边的未知数。
6. 方程式怎么解五年级
解方程步骤:
1、有分母先去分母。
2、有括号就去括号。
3、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
6、开头要写“解”。
例如:
3+x=18
解:x=18-3
x=15
(6)小学五年级解方程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解方程方法:
1、估算法:刚学解方程时的入门方法。直接估计方程的解,然后代入原方程验证。
2、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
3、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
4、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5、去括号:运用去括号法则,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
6、公式法:有一些方程,已经研究出解的一般形式,成为固定的公式,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可解的多元高次的方程一般都有公式可循。
7、函数图像法:利用方程的解为两个以上关联函数图像的交点的几何意义求解。
7. 五年级解方程怎么解
五年级解方程有以下几种方法:
1、同加同减解不变。
2、方程两边同乘一个数解不变(乘的数不为零)。
3、方程两边同除以一个数解不变(除以的数不为零)。
解方程小技巧:
1、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解完方程后,需要通过检验,验证求出的解是否成立。这就要先把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得数和右边的得数是否相等。若得数相等,所求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若得数不相等,就不是原方程的解。
2、公式法和配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公式法适用于任何一元二次方程(有人称之为万能法),在使用公式法时,一定要把原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以便确定系数,而且在用公式前应先计算判别式的值,以便判断方程是否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