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解方程五年级
五年级方程式例子3x+18=102
解题思路:计算一元一次方程,需要将未知数移动到左边常数移动到右边,完成移动后最终算出未知数的结果。
解题过程:
3x+18=102
3x=102-18
x=84÷3
x=28
(1)方程式计算方法五年级的视频扩展阅读{竖式计算-计算结果}:将被除数从高位起的每一位数进行除数运算,每次计算得到的商保留,余数加下一位数进行运算,依此顺序将被除数所以位数运算完毕,得到的商按顺序组合,余数为最后一次运算结果
解题过程:
步骤一:8÷3=2 余数为:2
步骤二:24÷3=8 余数为:0
根据以上计算计算步骤组合结果商为28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贰’ 方程式怎么解 数学 五年级
使得方程中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也可以说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叫方程的根。
x=2 是方程2x-4=0的解,也是该方程的根。
通过给出的图我们可以看出,一共有9个,左边是x个,右边是3个,两者之和就是9,所以可以得到一个式子:x+3=9。我们这里是借助天平来讲解,等号左边相当于天平的左边,等号右边相当于天平的右边,利用等式的型之一:等式两边同时加或者减去相同的数,等号不变。
所以两边同时减去3,得到x+3-3=9-3,因为要求x是多少,所以可以利用天平把左边已知的3个减去就只剩下x了,所以要减去3,而且是同时减去3.最终得到x=6。
这里要明白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具体数值,而解方程是求出方程的解这个数值的过程。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解方程的最后一步,检验。检验的方法是把求解的答案带回原来的式子检验,也就是方程的左边=x+3=6+3=9=方程的右边,这样就说明我们之前解方程的过程是正确的。例1学习的是利用等式的性质一进行解方程,两边同时加或者减的问题。注意:解方程先写上解、等号要对齐。
‘叁’ 五年级解方程简便方法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
要点回顾:
“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
“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复杂的绳结解开,因此一般要按照“绳结”形成的过程逆向操作(逆运算)。
过程规范:
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
注意事项:
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
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逆运算含未知数的部分。
二、两步方程
两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级运算,也可以先计算,后当做一步方程求解。注意要“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推。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就相当于简化成了一步方程。
四、其它方程(方程两边都出现未知数的情况)
要解决两边都出现未知数的方程,就必须通过“等式的基本性质”,消去一边的未知数,成为我们熟悉的一般形式。因此,常常要将若干个未知数看成整体,共同加上或者减去。
难点:方程两边都有未知数,且未知数是除数(即非0),则可以同时乘以未知数(这时方程的两边都各看作一个整体,里面的每一项都要乘以未知数),再消去一边的未知数。
‘肆’ 解方程怎么算五年级
多项式长除法。
因式分解。
‘伍’ 3.6÷x=0.4云小学五年级解方程的方法怎么样解球视频
3.6÷x=0.4
x=3.6÷0.4
x=9
那么这里可以通过上面的解方程的过程运算,进行详细计算得到x=9。
‘陆’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视频教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优酷教学视频:网页链接
解方程常用基本方法:
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质方程都具有。
(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3)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同-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2,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可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先把原方程转化为一步求解的方程,在求出方程的解。
3,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1)根据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2)根据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在减法中,被减速=差+减数。
(3)根据乘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6)方程式计算方法五年级的视频扩展阅读:
解方程依据:
1,移项变号:把方程中的某些项带着前面的符号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并且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以,除以变乘;
2,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一
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则:(1) a+c=b+c (2) a-c=b-c
性质二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不为0)。则:a×c=b×c 或 a/c=b/c
性质三
若a=b,则b=a(等式的对称性)。
性质四
若a=b,b=c则a=c(等式的传递性)。
‘柒’ 小学五年级上课本里的解方程的教学视频,谁有的
这个其实不难 以后的话你上网搜搜 我个人没有 你只要听进去 记好 同加同减 就行 给满意吧亲!
‘捌’ 方程式怎么解五年级
解方程步骤:
1、有分母先去分母。
2、有括号就去括号。
3、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
6、开头要写“解”。
例如:
3+x=18
解:x=18-3
x=15
(8)方程式计算方法五年级的视频扩展阅读:
解方程方法:
1、估算法:刚学解方程时的入门方法。直接估计方程的解,然后代入原方程验证。
2、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
3、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
4、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5、去括号:运用去括号法则,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
6、公式法:有一些方程,已经研究出解的一般形式,成为固定的公式,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可解的多元高次的方程一般都有公式可循。
7、函数图像法:利用方程的解为两个以上关联函数图像的交点的几何意义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