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测量纱织密度
简单的来说,就是数下1CM长度内经纬线的根数。
我们常见的什么200X163等表示方式是英制的,所以结果都是乘以2.54换算成英制。200X163的布没有问题的话,你测量出来就是79X64左右。
② 关于纺织 纱支、密度、克重常用公式
一般有:纱卡,卡其,府绸,贡缎,一般:40S*32S 143*90 67英寸 坯重275克!成品*90% =247克!
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
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两点,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举例:40S*40S/133*72 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
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
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
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③ 纱织密度里面60*22d/3是什么意思
纱织(应该为纱支)密度里面60*22d/3表示一英寸里有60根纱线,每一根纱线是由喷丝孔数为3孔的喷丝孔喷出的三根涤纶丝凝固而成.每根纱线的粗细程度为22旦.
1)纱支:纱支数是纱线表示的一种方式,通常以“定重制”(此计算方法又分为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两种)中的英制支数(S)表示,即:在公定回潮率条件下(8.5%),重量为一磅的细纱中,有多少个每绞长度为840码的绞纱,即为多少支数。支数跟纱的长度和重量有关。 打个比方,一两棉花做成30根长度为1米的纱,那就是30支;一两棉花做成40根长度为1米的纱,那就是40支;1两棉花做成60根长度为1米的纱,那就是60支。所以纱的支数越高,纱就越细,均匀度越好,织出的布就越薄,布相对越柔软舒适。显然支数越高的布要求原料的品质就越高,并且对纱厂和织布厂也要求比较高,所以布的成本就越高。一般来讲30S以上称为高支纱,(20S-30S)为中支纱,20S以下为低支纱。 2)密度:是指每平方英寸中排列的经纱和纬纱的根数,也称为经纬密度。一般用“经纱数*纬纱数”表示。常见的几种密度如110*90,128*68,65*78,133*73,说明每平方英寸经纱分别为110根,128根,65根,133根;纬纱分别为90根,68根,78根,73根。
3)符号d:旦尼尔(Denier)制 旦数ND的定义和计量单位:在公定回潮率时,以9000m长度的重量克(g)数来表示,称旦数,用ND表示,其单位为旦尼尔,简称旦(D).旦数通常用表示纤维的细度.
ND=G/L*9000
式中:G——纤维、纱线(包括半制品)试样的重量(g);
L——纤维、纱线(包括半制品)试样的长度(m).
④ 怎么根据纱织密度算克重
1.经纬纱支相同的情况:
(经密+纬密)/纱支x24.45(常数)=每平方米克重
2.经纬纱支不同的情况:
A经密/纱支x24.45(常数)=经向每平方米克重
B纬密/纱支x24.45(常数)=纬向每平方米克重
C克重=A+B
⑤ 服装面料纱织密度
你用克盘称下,这克下来的是平方克重,乘门幅是每米克重,比用纱支算密度方便多了
⑥ 色织布有了纱织有了克重,怎么算密度公式
你好!色织布的克重计算公式是 ((经密/经纱纱支)+(纬密/纬纱纱支))*24.165。按照这个公式倒推过去就是 密度=克重/24.165*纱支。望采纳!
⑦ 床单的纱织数是指什么怎么计算
支数的义思是,一磅纱的长度有多少个840码.
国内还有一种单位,"号",它与支数相乘是一个固定值,现在很少用它了.
可以看出,支数标示出纱线的粗细:支数越高,纱线就越细.
C133*75*250cm
C:表示纯棉,类似的还有TC(涤棉混纺),这是指纱线的用料,
133*75:这是经纬密度,表示一平方英寸内,有133根经线,75根纬线.
250cm:这是幅宽,表示布面的宽度是250公分.
40s的纱经密133,并不是高密度的布面,而纬密75则是相当稀了,整个布面并不是十分坚实.
标准一点的标示应该是这样的:
C(50s*40s)133*75*98(1/3)
这就可以作为一个格式来解释了:
C(50s*40s)133*75*98(1/3)
C:纱线原料类型 纯棉
50s:经纱支数 50支
40s:纬纱支数 40支
133:经密度 133经每英寸
75:纬密度 75纬每英寸
98:幅宽 98英寸
(1/3):纹样(一枚三飞斜纹,四根经纱一下三上循环)
⑧ 布料中的扣数、梭数、支数、经纬密度等是什么
扣数和穿数决定了面料径向的密度,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穿数。
梭数是面料纬向每厘米纱织的根数。
支数是指纱织的粗细,常见的指数有:16S、12S、40S、45S、32S、30S、20S等。
经纬密度顾名思义是指面料径向和纬向每英寸的范围内,径向纱织的根数和纬向纱织的根数。
可以用密度尺量一下,上面是梭数,下面是密度。
(8)纱织数密度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织物密度的计算单位以公制计,是指10cm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
一般经纬密度的测定方法有以下两种:
1、直接测数法
直接测数法是凭借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来完成。在分析织物密度时,移动镜头,将玻璃片上红线和刻度尺上红线同时对准某两根纱线之间,以此为起点,边移动镜头边数纱线根数,直到5cm刻度线为此。输出之纱线根数乘以2,即为10cm织物的密度值。
在点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超过0.5根,而不足一根时,应按0.75根算;若不足0.5根时,则按0.25根算。织物密度一般应测得3-4个数据,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2、间接测试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大的,纱线特数小的规则组织的织物。首先经过分析织物组织及其组织循环经纱数(组织循环纬纱数),然后乘以10cm中组织循环个数,所得的乘积即为经(纬)纱密度。
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织物的外观,手感,厚度,强力,抗折性,透气性,耐磨性和保暖性能等物理机械指标,同时他也关系到产品的成本和生产效率的大小。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织物密度是衣物选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同样支数的物品,密度越高越好,高支才能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