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筑力学受力分析计算一,请大侠帮忙啊,没学过分布力。。。。
这是简支梁的平衡问题
(正如上面各楼所言,此题根据对称性可一眼看出答案,但既然是受力分析计算,那我们就分析分析吧)
平衡问题就得列平衡方程,其实很简单,首先看下面的受力分析:
(A为固定铰支,有水平和竖直的支反力,B为活动铰支,只有竖直的支反力)
对梁列平衡方程如下:
∑Fx=0(表示水平方向合力为零):Fax=0;
∑Ma=0(各力对A点取矩合力矩为零):Fby·L=∫qx·dx=1/2(qL^2),解出Fby=1/2qL=25kN
(说明一下,qxdx表示在距A为x处取一微段dx,那么微段dx上受的力就是qdx,对A点的力矩就是qxdx,再从0到L长进行积分就是分布力q对A点的合力矩)
∑Fy=0(表示竖直方向合力为零):Fay+Fby=qL:解出Fay=qL-Fby=1/2qL=25kN
完!
㈡ 均布力怎么计算
当然是力了,均布力的意思就是单位长度或者单位面积上的力嘛,所以单位是L力了哦
㈢ 理论力学中,怎么求均匀分布载荷的力矩
可以将均布载荷看成一个集中力,这个集中力的大小就是均布载荷的面积(q·L),作用于分布区域的中点(L/2)处。
运用均布载荷计算弯矩的公式可以简单认为M=(q*x^2)/2,x是均布载荷的长度。其来历是:q*x是作用在结构上的合力F,单位为N,合力的作用点位于载荷作用的中点,故F的力臂为x/2米,从而弯矩M=(q*x^2)/2。
(3)分布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标注扩展阅读:
由于直接作用或者间接作用于结构上,在结构内部产生内力(如轴力,弯矩,剪力,扭矩等)和变形(如转角,裂缝),被称作为“结构效应”,也就是我们说的作用。
直流力矩电动机的自感电抗很小,所以响应性很好;其输出力矩与输入电流成正比,与转子的速度和位置无关;它可以在接近堵转状态下直接和负载连接低速运行而不用齿轮减速,所以在负载的轴上能产生很高的力矩对惯性比,并能消除由于使用减速齿轮而产生的系统误差。
㈣ 请问这样不均匀的分布荷载怎么计算大小和力距(到A点处)
这是个规则的三角形分布荷载,荷载总值为此三角形的面积数,作用在三角形的重心上。同样用静力平衡方程式计算支座反力和取脱离体求某截面上的内力。
㈤ 线性分布荷载怎样计算其集中力
这个和求三角形面积是一样的,q表示最大作用力点的位置,1/2*3l*q表示此线性荷载所受到的合力F1的值。
合力在三分之一处可能线性荷载是三角形分布,合力的求法和求面积是一样的。这个题中线荷载集中力F1为3/2*ql。在把分布力(线性用初等数学,非线性用积分)合成合力之后要考虑作用点的问题。大小是Q,就是合力。
作用点要保证集中力Q和原来的分布力等效,可以通过对一点的矩相同来确定位置,比如简支梁受均布荷载q,那么合力就是Q=ql,作用点在l/2处,就保证了合力与分布力等效(对端点矩为0)。
(5)分布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标注扩展阅读:
集中荷载:点荷载是集中荷载,是线荷载乘以作用的长度;
集中线荷载 这是两层意思 分为集中荷载和线荷载。集中荷载就是所有的荷载集中起来全部传递到一处的荷载。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这种理论假定材料各个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损伤是独立进行的,总损伤可以线性叠加。最具有代表性的是Miner法则,以及稍加改变的修正Miner法则和相对Miner法则。
㈥ 计算力的大小的公式力的公式:知道体积和速度,怎样求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力=质量×加速度,求力必须知道质量和加速度
㈦ 均布载荷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计算方法
运用均布载荷计算弯矩的公式可以简单认为M=(q*x^2)/2,x是均布载荷的长度。
其来历是:q*x是作用在结构上的合力F,单位为N,合力的作用点位于载荷作用的中点,故F的力臂为x/2米,从而弯矩M=(q*x^2)/2。
算出了弯矩就可以算出相应的变形等。
均布载荷名词定义
均布载荷,一般用
q
表示,简单的说,它就是均匀分布在结构上的力(载荷),均布载荷作用下各点受到的载荷都相等。其单位一般是牛每米,N/m。
有时候也将压强当作均布载荷。
比如说固支梁受到的重力就是均布载荷,或者物体受到的压强在压强作用面上也是均布载荷。
参考资料
刘鸿文.《材料力学》(第四版).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㈧ 理论力学中,怎么求均匀分布载荷的力矩怎么求三角形分布在载荷的力和力矩求解答,求图。
1、均匀分布载荷f、dx dy上的力fdxdy是常数、其产生的力矩为xfdxdy(x轴方向类)、对xfdxdy沿受力面积用二重积分积一下就解决了、如果是园形r径向类。
力矩为rrdrda,对rrdrda沿受力面积用二重积分积一下一样解决。对三角形分布在载荷的力和力矩,要确定力矩方向和受力面边界方程。
2、可以将均布载荷看成一个集中力,这个集中力的大小就是均布载荷的面积(q·L),作用于分布区域的中点(L/2)处。
运用均布载荷计算弯矩的公式可以简单认为M=(q*x^2)/2,x是均布载荷的长度。其来历是:q*x是作用在结构上的合力F,单位为N,合力的作用点位于载荷作用的中点,故F的力臂为x/2米,从而弯矩M=(q*x^2)/2。
力矩在物理学里是指作用力使物体绕着转动轴或支点转动的趋向。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力矩希腊字母是 tau。
力矩的概念,起源于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转动力矩又称为转矩或扭矩。力矩能够使物体改变其旋转运动。推挤或拖拉涉及到作用力 ,而扭转则涉及到力矩。力矩等于径向矢量与作用力的叉积。
力矩的性质:
1.力F对点O的矩,不仅决定于力的大小,同时与矩心的位置有关。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随之不同。
2.当力的大小为零或力臂为零时,则力矩为零。
3.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因为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均没有改变,所以,力矩不变。
4.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由于直接作用或者间接作用于结构上,在结构内部产生内力(如轴力,弯矩,剪力,扭矩等)和变形(如转角,裂缝),被称作为“结构效应”,也就是我们说的作用。
直流力矩电动机的自感电抗很小,所以响应性很好;其输出力矩与输入电流成正比,与转子的速度和位置无关。
它可以在接近堵转状态下直接和负载连接低速运行而不用齿轮减速,所以在负载的轴上能产生很高的力矩对惯性比,并能消除由于使用减速齿轮而产生的系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