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员劳动生产率怎么算
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有两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
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人数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1)劳动生产率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劳动生产率(Labor proctivity)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反之,则越低;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参考资料:劳动生产率_网络
㈡ 劳动生产率的公式到底是哪一个
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也就是求每个单个的职工在一定劳动时间内对工业产值的贡献是多少。
工业增加值是一定时期内工业的产值与此前的产值之差,也就是是工业总产值较之前的增加额,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所得到的是每个单个职工在一定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比之前提高了多少,它反映的增加额,而并非单个职工全部的产值。
㈢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有两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 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人数。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其他公式:
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期初数量×当月销售单价。
㈣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如何计算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建筑业劳动者在报告期内生产出建筑业产品的效率。它以建筑产品产量或价值和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来表示,是考核建筑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劳动节约情况的重要指标。
1、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即平均每个从事建筑业生产活动的人员的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公式为:
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
2、按建筑业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建筑业增加值/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
此法以某项劳动定额的完成程度,反映单项工种工效或工程队以及企业的综合工效水平,只局限于有定额的工作项目范围内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建筑业劳动生产率
㈤ 劳动生产率是怎么计算的
计算公式为:总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体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劳动生产率有两种算法:
(1) 直接(direct)劳动生产率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量为单位计算,即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产量时间,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额
(2) 劳动生产率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计算,即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生产数量产品。说明:直接(direct)算法的值越大,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越高。逆算法的结果越小,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就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拓展资料: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应的劳动消耗量之比。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相同劳动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越高。特定劳动生产和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
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相同劳动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亦然;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亦然。总劳动生产率是指根据产品价值指数计算出的单位时间内每名员工的平均产品产量。
它是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体现。中国总劳动生产率是用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期所有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计算的。计算公式为:总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体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㈥ “工业劳动生产率”怎么计算
劳动生产率:指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从事劳动的效率,即活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的2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㈦ 全员劳动生产率怎么算。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9.5933乘以10000,说明原来工业增加值计量单位是万元,乘以10000就换算成元了
拓展资料
劳动生产率(Labour proctivity)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劳动生产率按其计算的范围可分为: (1)个别劳动生产率。包括个人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劳动生产率。前者按个别劳动者的劳动耗费来计算;后者按个别企业的劳动耗费来计算。 (2)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以全社会为单位来计算单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全社会范围内生产先进和落后的根本尺度。
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量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反之,则高于社会必要劳动量。
㈧ 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公式如下: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在这个计算公式中,工业增加值有两种核算方法:一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二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职工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
㈨ 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怎么计算
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6.15%。
解答:已知月、2月、3月、4月,产值分别为4000、4200、4500、-,月初人数60、64、68、67。
可得: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一个季度的总产值÷季度参加生产的总人数)×100%
=(4000+4500+4200)/(64+60+68)×100%
=(12700/192)×100%
=0.661458×100%.
=66.15%
(9)劳动生产率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劳动生产率有两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例如10件/小时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例如:2小时/件
㈩ 劳动生产率应该如何计算
劳动生产率的2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即: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人数。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劳动生产率(Labour proctivity)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补充资料:
1、工时利用率
工时利用率=(实际工作工时-加班工时)/工作工时*100%=实际工作工时/工作工时*100%
2、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3、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