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淫洋藿 有别的名字吗
淫羊藿--又名仙灵脾,属于甘温的补阳药,主要作用于肝肾,有补肝温肾、去风除湿、益气强志之功效
放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刚前。
OK?????????????????????????????
㈡ 有谁知道不'洋藿'的学名是什么啊
羊藿--又名仙灵脾,属于甘温的补阳药,主要作用于肝肾,有补肝温肾、去风除湿、益气强志之功效 。放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刚前。
㈢ 淫洋藿的淫羊藿介绍
【拼音名】Yín Yánɡ Huò
【英文名】Herb of Shorthorned Epimedium, Herb of Sagittate Epimedium, Herb of Pubescent epimedium,Herb of Korean Epimedium,Epimedium Herb
【别名】
刚前、仙灵脾、仙灵毗、黄连祖、放杖草、弃杖草、三叉风、桂鱼风、铁铧口、铁耙头、鲫鱼风、羊藿叶、羊角风、三角莲、乏力草、千两金、干鸡筋、鸡爪莲、三枝九叶草、牛角花、铜丝草、铁打杵、三叉骨、肺经草、铁菱角。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前叶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朝鲜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等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2.Epimedium sagittatum.3.Epimedium wushanense.4.Epimedium koreanum Nakai.5.Epimedium pubesens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割取茎叶,除去杂质,晒干。 出自《神农本草经》。
1.《本草图经》:淫羊藿,今江东、陕西、泰山、汉中、湖、湘间皆有之。叶青似杏叶,上有刺。茎如粟秆。根紫色,有须。四月开花,白色,亦有紫色碎小独头子。五月采叶晒干。湖、湘出者,叶如小豆,枝茎坚细,经冬不雕,根似黄连。关中谷呼三枝九叶草,苗高一、二尺许,根叶俱堪使。
2.《纲目》:淫羊藿,生大山在,一根数茎,茎粗如线,高一二尺,一茎三桠,一桠三叶,叶长二三寸,如杏叶及
淫羊藿 (《本经》)
【异名】刚前(《本经》),仙灵脾(《雷公炮炙论》),仙灵毗(《柳柳州集》),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日华子本草》),三枝九叶草(《本草图经》),牛角花、铜丝草、铁打杵(《贵州民间方药集》),三叉骨、肺经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
㈣ 淫洋藿的根有什么药效
淫羊藿根含甲基淫羊藿甙治虚淋白浊白带月经调雀盲痈疽脓溃淫羊藿味辛、甘性温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功效适用于肾虚阳痿育、孕腰膝酸软力风寒湿痹及手足麻木等证近发现淫羊藿含雄激素明显促进性功能作用所药伟哥称淫羊藿降血糖降血脂抗骨质疏松抗炎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㈤ 吃洋藿有什么好处
淫羊藿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应用】1. 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痿软、肢冷畏寒。治阳痿遗泄,可配仙茅、山萸肉、肉苁蓉等品;治腰膝痿软,可配杜仲,巴戟天、狗脊等品。
2. 用于寒湿痹痛或四肢拘挛麻木。治风湿痹痛偏于寒湿者,以及四肢麻木不仁或筋骨拘挛等,可与威灵仙、巴戟天、肉桂、当归、川芎等配伍。
适宜人群
1. 适宜阳痿、宫冷不孕、阳虚性高血压、更年期症人群。
2. 阴虚火旺阳强易举者禁服。
食疗作用有雄激素样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扩张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增加冠脉流量;有镇咳、祛痰、抗缺氧、镇静、抗惊厥作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多种肠道病毒有抑制作用。
[用途]用于肾阳虚,阳痿尿频,不孕;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拘挛,筋骨痿软,步履艰难;肾阳虚,喘咳短气。
㈥ 凉拌洋藿的做法有多少
凉拌洋藿就一种凉拌做法,具体加什么配料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这里推荐西红柿凉拌洋藿的做法,详细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洋藿、青椒、西红柿、大蒜
1、将洋藿、青椒、西红柿用火烧通透;
㈦ 洋藿是几月才长出来
淫羊藿是头一年的7~8月份把种子种下,来年的一月份出苗
㈧ 洋霍种植需要遮荫吗
应该需要的,淫洋藿是一种生态幅度大的温带及亚热带药用植物,喜阴湿,土壤湿度25%-30%,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对光线较为敏感,忌烈日直射,要求遮光度80%左右。喜中性酸或稍偏碱,疏松,含腐殖质,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为好。
㈨ 洋霍是什么菜
洋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
㈩ 淫洋藿的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茎长,横走,质硬,须根多数。叶为2回3出复叶,小叶9片,有长柄,小叶片薄革质,卵形至长卵圆形,长4.5~9厘米,宽3.5~7.5厘米,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锯齿先端成刺状毛,基部深心形,侧生小叶基部斜形,上面幼时有疏毛,开花后毛渐脱落,下面有长柔毛。花4~6朵成总状花序,花序轴无毛或偶有毛,花梗长约1厘米;基部有苞片,卵状披针形,膜质;花大,直径约2厘米,黄白色或乳白色;花萼8片,卵状披针形,2轮,外面4片小,不同形,内面4片较大,同形;花瓣4,近圆形,具长距;雄蕊4;雌蕊1,花柱长。蓇葖果纺锤形,成熟时2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于多荫蔽的树林及灌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江西、湖南、广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
形与上种相似,但小叶片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5~5厘米,宽2~4厘米,先端宽阔锐尖,边缘具锯齿,基部深心形,侧生小叶不对称,外侧有小尖头。花成聚伞状圆锥花序,花梗有腺毛;花通常白色。
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于阴湿的山沟中。分布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广西、湖南、安徽等地。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根茎匍行呈结节状。根出叶1~3枚,3出复叶,小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边缘有细刺毛,基部心形,侧生小叶基部不对称,外侧裂片形斜而较大,三角形,内侧裂片较小而近于圆形;茎生叶常对生于顶端,形与根出叶相似,基部呈歪箭状心形,外侧裂片特大而先端渐尖。
花多数,聚成总状或下部分枝而成圆锥花序,花小,直径仅6~8毫米,花瓣有短距或近于无距。
花期2~3月。果期4~5月。
生于山坡竹林下或路旁岩石缝中。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50-80cm。根茎结节状,质硬,表面被褐色鳞片,四周多须根。一回三出复叶,基生或茎生,具长柄;小叶3,小叶具柄。叶片革质,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9-23cm,宽1.8-4.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呈刺齿,顶生小叶基部具均等的圆形裂片,例生小叶基部的裂片偏斜,内侧裂片小,圆形,外侧裂片大,三角形,浙尖,下面被绵毛或秃净长茎具2枚对生叶。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偶达50cm,具多数花,花序轴无毛;花便疏被腺毛或无毛;花淡黄色,直径35cm;外萼片4,近圆形,长2-5mm,宽1.5-3mm,内萼片宽椭圆形,长3-15mm,宽1.5-8mm,先端钝;花瓣呈角状距,淡黄色,有时基部带紫色,长0.6-2mm;雄蕊长2—4mm;心皮斜圆柱状,有长花柱,含10-12颗胚珠。蓇葖果长约l.5cm。花期4-5月,果期6月。
生于溪边、沟谷,分布于陕西、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根茎横走,长而硬,生多数须根。茎直立,稍上升,有棱,基部包有2-3枚近国形鳞片。基生叶通常无,稀有1-2,与茎近等长;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l枚,生于茎顶,有长柄,与茎连接处具关节;小叶9,小叶柄短于一回叶柄.小叶片卵形,花期长约5cm,宽约3cm,花后增大,长约10cm,宽约7cm,基部深心形,常歪斜,先端锐尖,边缘具制毛状微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幼时被伏毛,其后毛渐脱落。总状花序比叶短,与茎叶对生于茎顶两侧,单一或由基部分歧,有长梗,具关节,无毛,基部具2枚小苞,顶生4—6朵花;小花梗长约Icm,花较大,直径2cm;萼片8,卵状技针形,长3-4mm,带淡紫色,外轮4片,较小,内轮4片,较大,长6-9mm;花瓣4.淡黄色或黄白色,近圆形,长7-8mm,先端尖;子房1室,花柱伸长,柱头头状。蓇葖果纺锤形,长约6mm(带花柱),2辩裂,小裂瓣脱落,大者宿存,内有6-8颗种子。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果期5月。
生于多明的林下或灌丛间,喜富含腐殖质并较湿润的土壤,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多年生草本,高动20-60cm。根茎短租,给节状,直径3-5mm。茎微具条棱,无毛或与叶柄相交接部有细柔毛。一回三出复叶,茎叶2片对生;小叶革质,卵形至披针形,长3-20cm宽2-8cm,先端短渐尖或渐尖,基部深或浅心形,裂片常圆形,边缘有刺齿,上面有光泽,下面密被灰色柔毛或卷柔毛,沿叶脉及叶柄处尤多。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轴及花梗有腺毛;花白色,直径lcm;花梗长五1-2cm;外萼片4,宽卵形,长2—3mm,带紫色,内萼片披针形,长5-7mm,宽1.5-3.5mm,白色,有数脉;花瓣小,短于内萼,长约2mm,束状;雄蕊长4mm,花药长约2mm。蓇葖果长圆形,先端有长喙。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于山坡、林下草丛中,喜阴湿地带,分布于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安微、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以上几种植物的根茎(淫羊藿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在云南地区应用的淫羊藿,其原植物为尖叶淫羊藿,叶为3小叶或单叶,小叶片狭长,叶背有柔毛。
总状花序具10~15朵花,小花梗长而无毛,距较内部的花萼长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