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压力容器的计算公式
P=pgh,液体压强计算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液体压强的计算h是深度(注意深度和高度的区别)特殊情况下,比如容器的形状不规则时,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这也是由压强推算出来的。一般液体的压力压强问题,都P=pgh先求压强,然后F=PS再求压力
⑵ 压力容器的常规设计法与分析设计法有何主要区别
目前压力容器的主要设计方法有常规设计法与分析设计法两种。
常规设计法,是以弹性失效为准则,以薄膜应力为基础,来计算元件的厚度。限定最大应力不超过一定的许用值(通常为1倍许用应力)。对容器中存在的较大的边缘应力等局部应力以应力增强系数等形式加以体现,并对计及局部应力后的最大应力取与薄膜应力相同的强度许用值。
GB150标准中的内压圆筒、球壳的厚度即是针对元件中的薄膜应力(一次总体薄膜应力),并控制在1倍许用应力水平进行计算的。而对椭圆封头、碟形封头的厚度则是计及封头及圆筒边缘效应的局部应力,并将其与薄膜应力叠加后的最大应力控制在1倍许用应力进行计算的。常规设计方法简明、但不臻合理,且偏保守。
分析设计法以塑性失效及弹塑性失效准则为基础,计及容器中的各种应力,如总体薄膜应力、边缘应力、峰值应力,进行准确计算,并对应力加以分类,按照不同应力引起的不同破坏形式,分别予以不同的强度限制条件,以此对元件的厚度进行计算。按该法设计的容器更趋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且可体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JB4732标准中对各种元件的厚度计算即是建立在应力分析基础上并采用了第三强度理论。其中内压圆筒、球壳的计算公式形式上虽与GB150的相应公式相同,但其计算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分析设计由于区别了各种应力的性质和作用,充分发挥材料的承载潜力,因此对材料和制造、检验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⑶ 哪位高手能告诉我压力容器设计详细过程,我可以给一些数据参数。
一、根据操作条件确定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
二、根据介质特性选择主体材料
三、按照主体材料的需用应力计算出各受压元件的结构尺寸
四、按照容器的总重(充满水的重量)设计容器的支撑结构
五、按照计算结果绘制施工图纸
有几点注意事项
1)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a)常温下液氨的设计压力是有明文规定的,设计压力为2.16Mpa,设计温度为50摄氏度。除非你的储罐有可靠的保冷措施能确保储罐温度不高于20摄氏度,否则就要按规定做。
b)液氨储罐的材料选用低碳钢就可以。
c)由于液氨有应力腐蚀倾向,所以容器最终要做整体热处理。
2)压力容器设计是要有设计许可证的。而且液氨储罐属于最高级别的三类容器。
3)350立方米一般要做成球罐了,除非你用几个大型卧罐。
⑷ 如何计算不规则容器容积
有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不规则的容器中注满水,然后将水倒入一个能测量容积的容器中,就能从中读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了。还有将装满水的不规则容器中放到台称上称出质量,然后将水倒出,再把圆桶称一下,两质量相减,一样可以算出圆桶的容积了
⑸ 压力容器设计方法有哪两种依据的强度理论和适用范围,特点各是什么
压力容器设计有常规设计和分析设计两种设计方法。
在压力容器规范设计(常规设计)法中,主要应用第Ⅰ强度理论,而在应力分析设计法中,主要应用第Ⅲ强度理论。
规范设计法的特点是:
①应用广泛,设计的绝大多数容器都是安全可靠的;②设计计算过程简单,容易掌握;③没有考虑各类应力对容器的危害程度,难以预测失效起源。因规范设计只计算主体应力,并以此为据,
其它局部结构均取标准或规范中的推荐结构,对容器各部位的受载条件及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不详细计算,不分析对破坏的影响,因而无法预测容器的失效起源,无法核算容器的疲劳寿命;④弹性失效准则不尽合理,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承载能力。弹性失效并不意味着承载潜力的耗尽,
不同性质的应力取统一的判据也是不合理的,实践证明,材料的型性承载能力是可以利用的;⑤较高的安全系数不仅掩盖了失效实质,也增加了材料消耗和成本。不仅如此,对压力容器来讲,增加壁厚也并非总是安全的,有时还会减小其安全性,例板越厚,性能越不均匀,存在缺陷的概率增大,并且对热应力也更加有害。
常规设计法主要适合于压力小于35MPa 的一般压力容器,且对其结构型式及尺寸有一定的限制,对于超出了规范设计法标准(GB150)的适用范围时,允许采用下列方法:①应力分析设计法(抱括有限无计算);②验证性试验(应力测试,水压试验等);③用可比的已投入使作的结构进行对比的经验设计。
⑹ 压力容器设计时板厚计算方式
需要确定的具体板厚(钢板名义厚度——这是有规定的)=计算厚度+腐蚀裕量+钢板厚度负偏差+向上园整量
ok!
⑺ 求多腔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法!
不需要分开计算,因为三个腔体的压力相同,隔板只是起到了一个间隔作用,并不受压,所以不需要按照封头进行计算。
按照普通容器用sw6计算即可。
⑻ 计算压力容器筒体的下料尺寸应该怎么计算
根据《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厚度公式是:δ=(P×D)÷(2δt×φ-P)+1
P是设计压力( 单位为MPa),D是直径(mm),δt是Q235B在该设备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113(MPa),φ为焊接系数(取1.0),1为腐蚀裕量。
计算得3mm钢管或4mm钢板焊接筒体就可以了,
搜狗问问
(8)容器的设计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中国《钢制压力容器》系我国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的综合性国家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制订,发布于1989年,全称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内容包括压力容器的板、壳元件设计计算;容器的制造、检验和检收。共有正文10章和附录12个。规范引用了当时最新的相关标准82个。
压力容器是一种能够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压力容器的用途极为广泛,它在工业、民用、军工等许多部门以及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以在化学工业与石油化学工业中用最多,仅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应用的压力容器就占全部压力容器总数的50 %左右。
压力容器在化工与石油化工领城,主要用于传热、传质、反应等工艺过程,以及贮存、运输有压力的气体或液化气体;在其他工业与民用领域亦有广泛的应用,如空气压缩机。各类专用压缩机及制冷压缩机的辅机(冷却器、缓冲器、油水分离器、贮气罐、蒸发器、液体冷陈剂贮罐等)均属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的分类方法很多,从使用、制造和监检的角度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承受压力的等级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
(2)按盛装介质分为:非易燃、无毒;易燃或有毒;剧毒。
(3)按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
①反应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
②换热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容器。
③分离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质量交换、气体净化、固、液、气分离的容器。
④贮运容器:用于盛装液体或气体物料、贮运介质或对压力起平衡缓冲作用的容器。
多腔压力分类
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但应当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对各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腔的设计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
1.同腔多种介质容器分类
一个压力腔内有多种介质时,按组别高的介质分类。
2. 介质含量极小容器分类
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小时,应当按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介质组别。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钢制压力容器》网络-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的筒体下料尺寸以圆形筒为例,按其中径展开即可,即筒体内径加筒体壁厚,然后再加上切割或加工的余量就是下料尺寸了。
比如,一个1米内径,500mm长,16mm厚的筒节,下料后需在长度方向留20mm余量,则下料计算尺寸为:展开(1000+16)*3.14=3190
最终下料尺寸:3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