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想让孩子沉迷手机,用哪些方法能帮他养成好习惯
这几种方法让孩子不再依赖手机,家长学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小柔最近很烦恼,因为儿子最近沉迷在了手机游戏中,只要让他摸到手机,他就不会撒手了。如果不给他玩,他就会大哭大闹,都已经五岁了,不管怎么说都不听,每次都是只要他一哭,大人就妥协。
而家长的一次次妥协,就是在给孩子做出一个暗示:只要哭闹,他就能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3.规定时间
他要玩手机你可以给他,如果他今天不遵守规矩,拿了手机就不放手,那你明天开始没收手机,三天不让他碰手机,当然,作为家长的你也不能在他面前玩手机。同时,惩罚一件他比较在乎的事情。
例如,明天开始电视也不能看,不带他出去玩等等。你要让他意识到你是认真的,你开始讲规矩了,他也应该要遵守规矩,这样才可以每天都愉快地玩耍。
⑵ 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教育
1.培养兴趣爱好,做到有效陪伴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
父母应该尽可能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同时做到有效陪伴,而不是陪在孩子身边,但是做自己的事情。应该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一些互动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
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又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孩子对手机的需求就会慢慢降下来。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各种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小朋友互动的活动,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越是枯燥空虚的时候,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大。
例如,让孩子看一些有趣的图书,多听音乐,或是带孩子到户外玩,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转移孩子在手机上的注意力。
2. 与孩子建立“约定”
切记不要家长单向制定规则强制孩子执行,建议家长先和孩子沟通,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双方共同建立“约定”,这样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执行的时候主动性会更强。
双方可以进行如下约定:
1) 什么情况下可以玩,例如每天写完作业可以玩;
2) 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段,和可以玩多长时间,例如放学写完作业16:00-20点之间,可以玩1小时;
3) 还有哪些可以玩,哪些不能玩;
4) 什么场景不能玩,例如吃饭、上厕所等情况下不能玩。
5) 按照约定执行多次时间,可以获得什么奖励。
在双方建立约定以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家长不能如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在孩子达成约定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给孩子承诺的奖励,进而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
家长和孩子的约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先松后紧,循序渐进。
3. 家长以身作则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孩子天生会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行为。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告诉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那么家长就要每天让孩子看到自己在读书,哪怕是装模作样也好,不超过3天,孩子就会主动拿起书读起来。
可以想象,总玩手机的家长,在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机的时候,孩子一定是非常疑惑,甚至会反问家长你也是经常玩手机啊。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
家长教育指导孩子的过程是漫长的,所以父母亲要有足够的耐心。
其实孩子玩手机不是因为手机有很大的吸引力,而是时间没有更有好的利用,注意力自然就集中在了手机上,所以家长要想戒掉孩子手机瘾,就要多陪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毕竟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⑶ 对沉迷手机的小学生,都有哪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沉迷于手机一定要尽快建立网络界限,建立网络界限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约定,但是这个界限的建立不单单是约定那么简单,家长需要先系统学习导致孩子网瘾的从心向到结果的底层逻辑链条的拆解,之后演练建立界限,做好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问题的预防措施,接下来就开始着手帮孩子建立界限,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在引导下坚持执行。
第四步:开始引导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每天1--2个小时看书学习时间,慢慢增加。培养广泛的兴趣,天文地理琴棋诗画课外户外都可以。
⑷ 对沉迷手机的小学生,有什么有效的教育方法
经常带孩子出去玩,互相交流你们成年人应该少玩手机。这对你们的孩子有好处。慢慢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孩子沉迷手机真的不好,简单没收的效果几乎为零。我个人认为说服是关键,让他正确认识到使用手机要适度,可以设置奖惩制度。我们可以提前和孩子做三个约定,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不玩,玩多久等等。
在饭桌上了解一些孩子的日常生活,每天在学校都有哪些有趣或者讨厌的事情发生。让孩子敞开心扉和父母交谈,对于维护亲子关系非常有效。允许孩子适度玩手机,可以给孩子设定每天玩手机的时间。那个孩子不喜欢玩吗,何况孩子。每天定时间,什么时候玩,玩多久,是对孩子自控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训练。作为父母,尽量用其他东西代替手机游戏。孩子大部分时间选择用手机陪伴自己。
⑸ 怎样让孩子少玩手机有什么好的办法
引言:家长如果不想让孩子一直玩手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以身作则。如果家长不能帮孩子戒掉玩手机,孩子就没有办法好好学习。家长要明白一件事情,孩子学习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不能好好学习,孩子就会非常的难过。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如何让孩子少玩手机?
⑹ 如何让小孩合理的玩手机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互联网时代,孩子很容易就能接触到手机和网络游戏,而孩子一旦接触了手机,他们就会让你容易被手机里的各种视频和游戏所吸引,从而对手机上瘾。很多低幼龄的孩子,已经能很从容地打开手机里的各种APP软件,并且去搜索到自己想看的动画片和游戏了。所以,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是需要我们去关注的一件事情,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合理的玩手机呢?
⑺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每个家庭都会有多余的手机,让孩子拿着看视频或者玩游戏,也有不少家长会给孩子买手机,让孩子上学的时候带手机。孩子使用手机本身不是坏事,但是如果孩子自制力差,不能控制玩手机的时间,过度沉迷于游戏、视频等,那么负面影响就太大了!
清华大学的一位心理学专家指出,美国有一项研究让人“触目惊心”,在100个孩子当中,有一半是平时接触不到手机的,另一半是对手机沉迷的,对这些孩子跟踪调查十年后发现,沉迷手机的那些孩子只有两个人考上了大学,不玩手机的孩子只有三个没考上大学!
这个数据给很多中国家长敲响了警钟,当你还在纵容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手机给孩子带来的负面负面影响?在中小学生当中,现在很少有不接触手机的,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放松一下没问题,但是下面这些沉迷手机的后果你考虑到了吗?
过度沉迷手机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1.智能手机影响儿童心理
智能手机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颈椎,导致孩子颈椎变形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伤害都是有形的,可以眼见为实的。另外,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影响生长发育。
2.手机让孩子患上抑郁症
有专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往往都不喜欢和其他人交流,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的孩子。
3.孩子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的电磁波辐射,对健康状况和认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手机耽误孩子学习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对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职责后更需要在手机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整天沉迷手机世界里,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必然下滑。
知道了孩子沉迷手机的后果之后,相信很多家长都有些担忧,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直接制止孩子玩手机,把手机没收,孩子肯定会反抗,如果继续纵容,又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长。恩诺教育一级心理专家林老师认为,家长应该做到合理引导和干预,可以让孩子适当使用手机,但是一定要合理使用,防止沉迷手机。
家长们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干预呢?恩诺教育一级心理专家林老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希望家里有中小学生的家长,都认真看看,帮孩子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不要沉迷手机。
家长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对孩子玩手机进行干预和引导:
1-3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主要原因有二:
1.幼儿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
2.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游戏电视)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比如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正确的做法:
1.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2.父母手机中拒绝下载任何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
3.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认知。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正确的做法:
1.父母家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会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
2.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绘本的颜色和故事性,对孩子吸引力也比较大。)
3.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7-12岁: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阶段,即儿童叛逆期。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变的固执又脾气暴躁,有时讲起来道理,怼的爸妈都无语。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强压;二是用亲子关系威胁。这两种方法,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正确做法:
1.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作为责罚手段。
2.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
3.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
12-18岁: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坚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直接没收或生气吼骂、甚至是暴打一顿,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正确做法:
1.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父母可试探询问并委婉教育,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识等。
2.有了沟通和信任后,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
3.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
⑻ 很多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很多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事实上,如果你不让你的孩子不玩手机,不要碰你的手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怎么能让你的孩子正确地使用你的手机,你不会说你只想每天玩你的手机。然后我必须看看我们的父母是如何做到的。事实上,有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听我,让你介绍它,让我们学习。
当孩子上学时,这次我们不应该说它太强大,总是不要让孩子们玩手机,因为她现在有自己的想法,我不会说我正在听你倾听你。这么多父母喜欢为孩子们玩手机,他永远不会让你玩,我说你不能再玩,或者使用父母之间的关系来威胁你,说你这样做。我讨厌它,我不喜欢你。我不喜欢你。我只会让孩子害怕,我对你感到非常烦人。我甚至会摧毁渔民和父母之间的良好关系。当您可以播放手机或将手机作为奖励播放时,它应该相互协调。
⑼ 作为大学生如何正确利用手机
手机也是当今社会尤其敏感的话题,手机作为一款智能化通讯工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微信等社交软件也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互相了解的有效途径之一,手机网络在生活中也是有利有弊,合理使用,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往往都是以娱乐游戏为主,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如果不合理使用手机有可能影响大学几年的学业。
正确利用手机方法:
第一、合理安排用手机时间,健康用手机,绿色上网,不当低头族,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用手机的方式方法。电话只是生活一部分我们在玩电话的同时,千万不要被电话玩了。
第二、阅读书籍时不要边读书边看手机,分散注意力,当我们备考时某些知识点不会,不要急于用手机帮助自己思考,更重要的是自己锻炼自己的大脑,不要产生依赖。
第三、不要用手机消磨时间,刷视频啊,微博,网购等,不妨在闲暇时间多做运动,多锻炼身体,也不是打游戏就能让身心更加愉快。
第四、不要下载安装过多软件,手机网络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会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平时不怎么用的软件最好卸载了,手机软件多了,手机运行速度也会变慢。
第五、睡觉时禁止带手机上床,培养自律的生活作息。使用手机时考虑周围环境,音量不要太大以免影响他人,同样也损伤自己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