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根号加减法怎么算,举例说明
先把根号里的数字能开出来的尽量开出来再同类合并。化成最简根号。
不相等的根号下不能相加,及根号2加根号3不能化简。就是根号2加根号3。就是1.414+1.732=3.147
但是根号75和根号125相加就是3*根号5加5*根号5最后的答案就是8*根号5.
如此而已。
❷ 根号的计算方法!
手工开根号法,只适用于任何一个整数或者有限小数开二次方.
因为网上写不出样式复杂的计算式,所以只能尽量书写,然后通过口述来解释:
假设一个整数1456456,开根号首先要从个位开畅揣扳废殖肚帮莎爆极始,每两位数做个标记,这里用'表示,那么标记后变成1'45'64'56.然后根据你要开的小数位数在小数点后补0,这里的举例开到整,则补2个0,(原因等明白该做法后自会理解),解法如下:
解法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算式中的....没有意义,是因为网上无法排版,为了能把版式排得整齐点而加上的
2,为了区别小数点,所以小数点用。表示,而所有的.都是为了排版需要
3、除了1'45'64'56中的'有特殊意义,在解题中有用处外,其他的'都是为了排版和对起位置,说明数字来源而加的,取消没有任何影响
...........1..2..0..6.8
.........-----------------------
.....1../..1'45'64'56.00........(1)
.............1
............--------
.......22..|.45.................(2)
..............44
..............--------
........240.|.1'64..............(3)
....................0
...............---------
.......2406.|.1'64'56...........(4)
..................1'44'36
.................-----------
........24128.|.20'20'00........(5)
....................19'29'74
..................----------
.......................10'26
其中第(1)步的意思是对左起第一个'号前的数字进行开方,即本题中的1进行开方.并将数字写在上面.
第(2)步的意思是将第二个'号和第一个'号之间的数字,即45,写下来作为被除数,把上一步已经得到并写在上面的数字1乘以20作为除数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就得通过判断,得到一个数字a,使得除数为(1*20+a),同时商也为a,本步骤中,判断得到a应为2,所以除数是22,而2作为商写到了上面,1的右边.
第(3)步,把上一步除法计算的余数1移下来,同时把第三个'号和第二个'号之间的数字64也移下来,组成数字164作为被除数,然后重复上面的方法,把之前写到上面的数字12乘以20再加上一个可以作为本步骤的商的数字,组成除数.因为经过判断,本步骤只有0符合条件,所以除数是240,而商是0写到上面,164作为余数向下移.
第(4)步,如果前面能看懂的话,这一步其实只是前面的重复,把164和56都移下来组成被除数16456,然后120乘以20再加上6组成除数,同时6本身就是商,得到余数2020.
第(5)步依然是重复,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对于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用0补位数就可以了,依然是两位加个'号,做法不变.
上面就是基本步骤了,总结起来就是先分位数,然后对第一个分位数字进行开方,如果有余数就想下移,和第二个分位组成被除数.而除数是之前已经得到的商乘以20加上某数字组成,而这个数字要在这个步骤中作为商出现的,所以这个数字是0-9中的哪个数字,得进行心算或口算来判断,得到余数再下移,一直重复到得到答案.
其中还要说明的是每一步得到的余数一定不能比除数大,也不能小于0,不然是无效的,说明选择做商的数字是不对的.
❸ 根号的计算方法
分解该数字,并找出其中包含的完全平方数,将根号内部变成完全平方形式,再开方。如果该数字是偶数,除以2。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意味着寻找一切可以通过相乘得到该数字的数字,看看你是否可以继续将它分解为因数的乘积。
(1)如果下面是个有理数,一般会选择先化到整数,就是根号里面上下都乘以分母,然后把分母先开根号开出来,然后在处理里面的整数,一般是看出哪个因数的平方就把它先提出来,直接点的方式就是将那个整数写成因式分解后的式子。
(2)如果下面也是无理数的话,比如√(4+2√3)的话,我没什么好办法,就是靠感觉看了,比如给出的这个就等于1+√3,大概就是看看能不能凑成完全平方项的形式。我曾经试过假设展开后式子平方和原来比较来试图解出方程,结果发现好和原来的还是差不多,你可以再试试。
(3)补充:如果下面是代数式的话,方法也差不多,因式分解后找到因式次数大于2的提出来一项,这样就可以达到化简后的式子,不过要注意的是开出来的部分是需要绝对值的。
根号简介
根号是一个数学符号。根号是用来表示对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进行开方运算的符号。若aⁿ=b,那么a是b开n次方的n次方根或a是b的1/n次方。开n次方手写体和印刷体用表示,被开方的数或代数式写在符号左方√ ̄的右边和符号上方一横部分的下方共同包围的区域中,而且不能出界。
1、偶次根号下不能为负数,其运算结果也不为负。
2、奇次根号下可以为负数。
❹ 根号运算法则
√a+√b=√b+√a√a-√b=-(√b-√a)√a*√b=√(a*b)√a/√b=√(a/b)
❺ 根号怎么算
1、√ab=√a·√b﹙a≥0b≥0﹚ 这个可以交互使用.这个最多运用于化简,如:√8=√4·√2=2√2
2、√a/b=√a÷√b﹙a≥0b﹥0﹚
3、√a²=|a|(其实就是等于绝对值)这个知识点是二次根式重点也是难点。当a>0时,√a²=a(等于它的本身);当a=0时,√a²=0;当a<0时,√a²=-a(等于它的相反数)
4、分母有理化:分母不能有二次根式或者不能含有二次根式。当分母中只有一个二次根式,那么利用分式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二次根式。如:分母是√3,那么分子分母同时乘以√3。
当分母中含有二次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使分母有理化。具体方法,如:分母是√5 -2(表示√5与2的差)要使分母有理化,分子分母同时乘以√5+2(表示√5与2的和)
在实数范围内,偶次根号下不能为负数,其运算结果也不为负。奇次根号下可以为负数。不限于实数,即考虑虚数时,偶次根号下可以为负数,利用【i=√-1】即可
网络-根号
❻ 根号运算公式
计算公式
4、成立条件:a≥0,b>0,n≥2且n∈N。
(6)加根号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二次根式运算注意事项:
1、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常用乘法公式或除法公式来简化计算,运算结果一定要写成最简二次根式。
3、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化简。利用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的性质,被开方数开方出来后,等于它的绝对值。
❼ 根号和根号相加怎么算
根号内的数可以化成相同或相同则可以相加,不同不能相加。
如果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如果根号里面的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相加减,能够化简到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了。
三种情况分别举例如下:
(1)2√2 +3√2=5√2(根号里面的数都是2,可以相加)
(2)2√3 +3√2(根号里面的数一个是3,一个是2,不同不能相加)
(3)√5+√20=√5+2√5=3√5(根号内的数虽然不同,但是可以化成相同,可以相加)
(7)加根号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同理我们可以得到根号下减法的运算,根号内的数可以化成相同或相同则可以相减,不同不能相减。
(1)3√2-2√2=√2
(2)√20-√5=2√5-√5=√5
根式是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一种含有开方(求方根)运算的代数式,即含有根号的表达式。按根指数是偶数还是奇数,根式分别称为偶次根式或奇次根式。
❽ 如何计算根号+根号求方法
手工开根号法,只适用于任何一个整数或者有限小数开二次方.
因为网上写不出样式复杂的计算式,所以只能尽量书写,然后通过口述来解释:
假设一个整数1456456,开根号首先要从个位开始,每两位数做个标记,这里用'表示,那么标记后变成1'45'64'56.然后根据你要开的小数位数在小数点后补0,这里的举例开到整,则补2个0,(原因等明白该做法后自会理解),解法如下:
解法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算式中的....没有意义,是因为网上无法排版,为了能把版式排得整齐点而加上的
2,为了区别小数点,所以小数点用。表示,而所有的.都是为了排版需要
3、除了1'45'64'56中的'有特殊意义,在解题中有用处外,其他的'都是为了排版和对起位置,说明数字来源而加的,取消没有任何影响
❾ 根号加减法怎么算
根式加减法法则是根式的运算法则之一,若干根式相加减,先把各根式化成最简根式,再合并同类根式,并将不同类的根式用运算符号连写在一起。
(9)加根号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根式的加减法法则各个根式相加减,应先把根式化成最简根式,然后合并同类根式。
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分别合并。
同类根式亦称相似根式,是代数学术语,指做加减法时允许合并的诸根式,当几个根式化成最简根式后,如果它们的根指数和被开方数分别都相同,那么这些根式称为同类根式。
❿ 根号加减法的运算公式
根号内的数可以化成相同或相同则可以相加减,不同不能相加减。
如果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如果根号里面的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相加减,能够化简到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了。
举例如下:
(1)2√2 +3√2=5√2(根号里面的数都是2,可以相加)
(2)2√3 +3√2(根号里面的数一个是3,一个是2,不同不能相加)
(3)√5+√20=√5+2√5=3√5(根号内的数虽然不同,但是可以化成相同,可以相加)
(4)3√2-2√2=√2
(5)√20-√5=2√5-√5=√5
(10)加根号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一个数有多少个方根,这个问题既与数的所在范围有关,也与方根的次数有关。在实数范围内,任一实数的奇数次方根有且仅有一个,例如8的3次方根为2,-8的 3次方根为-2。
正实数的偶数次方根是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例如16的4次方根为2和-2;负实数不存在偶数次方根;零的任何次方根都是零。在复数范围内,无论n是奇数或偶数,任一个非零的复数的n次方根都有n个。
当根式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称为最简根式。
①被开方数的指数与根指数互质;
②被开方数不含分母,即被开方数中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③被开方数中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有理化分母”,是指通过适当的变形划去代数式分母中根号的运算。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根式运算及把一个根式化成最简根式时,都要将分母有理化,两个含有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根号,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