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树修剪枝芽很重要,修剪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回缩就是剪去多年生枝的一部分。可以增强弱枝生长势头,降低结果部位。对于延长枝,可以调整角度以及调整生长方向,控制树冠、枝组的培养更新,降低养分的消耗。生长期修剪,首先4/5月份抹芽。5/6月笫一次动剪,控旺,改善光照,通风透光。第二次动剪,7月下旬,新梢缓慢生长期。笫三次动剪,8/9月,新梢停止生长时。
2. 如何种植桃树
桃树是喜光树种,分枝力强,生长快,如管理不周,容易徒长,影响光照、引起枯枝空膛,结果外移,造成树势早衰,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抓好与修剪相关的措施,特别是夏剪十分重要。
新梢摘心
在夏季当桃树新梢长到30—50厘米时候,进行第一次摘心,选择在正确方向、位置、角度,适当的副悄或芽的上方摘去顶心,控制外围延长枝生长。对树冠空间有利用价值的徒长枝,进行早摘心,或在角度较大的分枝处短截,使其从直立生长转为斜向生长,形成良好的结果枝,达到稳产的目的。
疏枝剪枝
开张角度疏除徒长枝对生长旺盛,分枝角度小的主枝,侧枝在未充分木质化前,采取吊、拉、撑的方法,开张角度,分枝均匀,树冠开张,生长缓和,结果能力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增强。在抽梢期,及时剪除丛生蜜枝。剪除影响树冠通风透光的弱密枝、徒长枝、病虫枝、苦枝等,节省养分,改善光照,增强内膛枝抽梢、结果能力,促进果实着色成熟,增强含糖量,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桃树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延长结果期,增加经济效益。
拿枝扭枝
按时拿枝、正确扭枝。在夏季生长期,将直立半木质化的徒长枝,用手从基部到顶端向下慢慢弯曲,重复2—3次,或将枝梢基部扭转19—180度,使之下垂或成水平状态,缓和树势生长,促进花芽形成,增加结果枝,扩大结果面,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抹芽定位
抹芽定位也叫掰芽子,在桃树叶芽萌发,抽出3—5厘米长的嫩枝时,对位置生长不当,数量过多的嫩芽,可及时用手抹去。抹芽是新栽幼树高接换头,和老树更新枝处理的重要手术。抹芽宜早不宜晚,太晚了不仅桃树不容易抹去而且容易留下伤疤,导致流胶病的发生,并增加防治费用,影响果品质量。
施肥技术
桃树对养分的需要[9]
各地的试验资料表明,桃树每生产100千克的桃果需要吸收的氮量为0.3~0.6千克、吸收的磷量为0.1~0.2千 克、吸收的 钾量为0.3~0.7千克。由于养分流失、土壤固定以及根系的吸收能力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肥料的施用量因土壤类型和桃树品种的差异、管理水平的高低等,有较大的差异,一般高产桃园每年的氮肥施用量以纯氮计为20~45千克,磷肥的施用量以五氧化二磷计为4.5~22.5千克,钾肥的施用量以氧化钾计为15~40千克。桃树也需要微量元素和钙镁硫等营养元素,它们主要靠土壤和有机肥提供。对于土壤较瘠薄、施用有机肥少的桃树可根据需要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等。
肥料的施用:桃树的肥料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树龄、品种、产量、气候因素等灵活确定。土壤肥力低、树龄高、产量高的果园,施肥量要高一些;土壤肥力较高、树龄小、产量低的果园施肥量适当降低。品种较耐肥、气候条件适宜、水分适中施肥量要高一些,反之,施肥量应适当降低。若有机肥的施用量较多,则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就应少一些。
桃树的施肥时期有:基肥、促花肥、坐果肥、果实膨大肥。
1.基肥的施用
根据桃树不同品种的差异,施肥时间最好在果实采摘后尽快施入,如当时不能及时施肥,也可在桃树落叶前1个月左右施入。
在基肥的施用中,最好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用量较少的情况下,氮肥用量可根据树龄的大小和桃树的长势,以及土壤的肥沃程度灵活确定。一般基肥中氮肥的施用量约占年总施肥量的40%~60%,每株成年桃树的施肥量折合纯氮为0.3~0.6千克(相当于碳酸氢铵1.7~3.4千克或尿素0.6~1.3千克或硝酸铵0.9~1.9千克)。一般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如果同时施入较多的有机肥,每株折合纯五氧化二磷为0.3~0.5千克(相当于含磷量的15%的过磷酸钙2~3.3千克或含磷量40%的磷酸铵0.75~1.25千克)。一般基肥中的钾肥施用量折合纯氧化钾为0.25~0.5千克(相当于含氧化钾量50%的硫酸钾0.5~1千克或含氧化钾量60%的氯化钾0.4~0.8千克)。注意施肥时不要靠树体太近,施肥时要适当与土壤混合,以免造成烧根。土壤含水量较多、土壤质地较黏重、树龄较大、树势较弱的桃树,在施用有机肥较少的情况下,施肥量可取高量;反之则应减少用量。
2.促花肥的施用
促花肥多在早春后开花前施用,施用的肥料以氮肥为主,约占年施肥量的10%左右 ,多结合开春后的灌水同时进行,每亩的氮肥用量以纯氮计为2~5千克(约合尿素为 4.3~10.9千克或碳酸氢铵11~28.6千克)。若基肥的施用量骄高或冬季施用的基肥,则促花肥可不施或少施。
3.坐果肥的施用
坐果肥多在开花之后至果实核硬化前之间施用,主要是提高坐果率、改善树体营养、促进果实前期的快速生长。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少量的磷钾肥。用量约占年施用量的10%左右,每亩的氮肥用量以纯氮计为2~5千克(约合尿素为4.3~10.9千克或碳酸氢铵11~28.6千克)。
4.果实膨大肥的施用
果实膨大肥在果实再次进入快速生长期之后施用,中晚熟品种的果实膨大期与花芽分化期基本吻合,此时追肥对促进果实的快速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生产打好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果实膨大肥以氮钾肥为主,根据土壤的供磷情况可适当配施一定量的磷肥。施肥用量约占年施用量的20%~30%左右,每亩的氮肥用量以纯氮计为4~10千克(约合尿素为8.6~20.8千克或碳酸氢铵22~57.5千克);钾肥的每亩施用量以氧化钾计为6~15千克(约合含氧化钾量为50%的硫酸钾12~30千克或含氧化钾量为60%的氯化钾10~25千克)。根据需要可配施含五氧化二磷14%~16%的过磷酸钙10~30千克。
桃树对微量元素肥料的需要量较少,主要靠有机肥和土壤提供,如有机肥施用较多,可不施或少施;有机肥施用较少的可适当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实际的微肥用量以具体的肥料计作基肥施用为:硼砂亩用量0.25~0.5千克,硫酸锌亩用量2~4千克,硫酸锰亩用量1~2千克,硫酸亚铁亩用量5~10千克(应配合优质的有机肥一起施用,用量比为有机肥与铁肥5:1),微肥也可进行叶面喷施,喷施的浓度根据叶的老化程度控制在0.1%~0.5%,叶嫩时宜稀,叶较老时可浓一些。
疏花疏果
座果多,影响树体生长发育,树势衰弱,果实个小,品质降低,并影响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在综合管理的前提下,合理疏花疏果成为桃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1.疏花:人工疏花,一般在蕾期和花期进行。疏花方法,先疏结果枝基部花,留中、上部花,中、上部则疏双花,留单花。预备枝上的花全部疏掉。
2.疏果:通常在第二次落果后座果相对稳定时进行,在硬核开始时完成。座果过多时,于谢花后1周进行第一次疏果,约留最后应留果量的3倍。早熟品种可以适当早疏,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晚疏。留果量应根据历年产量,当年的生长势,座果情况而定。一般长果枝上大型果留1个,中型果留2个,小型果留4个。中果枝上大型果留1个,中型果留1个,小型果留2个。短枝上大型果不留或2个。预备枝上不留果。
疏果方法:人工疏果时,先疏掉萎黄果、小果、畸形果、并生果、病虫果、果枝基部果。疏果顺序按由上而下、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
套袋
1.套袋时期:在疏果3-4周后进行,在主要蛀果害虫进果以前完成。套袋前应进行喷药。
2.撕袋时期:鲜食用果于采前3-4天,将袋撕开以促进上色。
病虫害防治
桃对病虫害虽有较强的抗性,但在花前果后仍时有发生,危害花蕾幼果,造成落花落果现象,必须及时防治。桃植株对药剂颇为敏感,一些渗透性和内吸性强的有机磷药剂不宜使用,因为容易发生药害。
①鸟羽蛾 又称红丝虫、吊丝虫,危害花及小果。在6—7月繁殖迅速,严重时可使花蕾及小果全部落光。防治方法可用90%的敌百虫800倍液、鱼藤精等相应浓度,在开花前喷药,数天一次,每造花3—5次,至幼果转蒂下垂时才停止。
②黑点褐卷叶蛾 俗称蛀心虫,以幼虫蛀入果心蛀食果肉,致使落果或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防治方法是要注意清除病果,摘除深埋受害果实;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用90%的敌百虫喷杀。
③炭疽病 该病在果园多发生于果实成熟期。贮藏期发病多因伤口诱致,是真菌性病害,受害果实表面有暗褐色圆斑,果肉内部组织腐烂,有酒味。病源菌在烂果内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从果实的伤口入侵。防治方法主要做好清园工作,清除并深埋病果落果;采收装运尽量减少果实的机械伤;在病园中喷洒倍量式15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一次,连续3—4次。
④赤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属真菌性病害,受害叶片初时有极细的小黄点,后扩大成病斑,病斑中部暗赤褐色,边缘赤红色。造成大量落叶,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及品质。防治方法与防治炭疽病同。
值得注意的是,桃果皮薄而且与果肉合一,食时连皮,故施药时要特别注意,禁止使用剧毒及残效期长的农药;按规定可施用的农药,也不要在果实成熟期施用;应抓好清园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虫源、病源。防治上多采用农业措施,多使用植物性农药。
3. 桃树夏季是怎样修剪抹芽和除萌的
抹芽包括树冠内膛的徒长芽、剪口下的竞争芽、南方品种群副梢基部的双生节,留副梢芽等。
除萌是掰掉5厘米左右的嫩梢。一般双枝“去一留一”,即在一个芽位,上如发出两个嫩梢,留位置、角度合适的嫩梢,掰掉位置、角度不合适的嫩梢。幼树要除强留弱,以缓和树势(图75)。
图75抹芽、除萌
4. 怎样对桃树进行抹芽
萌芽后,抹除树上无用的芽,新植的幼树,主要抹去砧木上萌发的“野芽”及成苗定植的整形带以下的芽,幼年树及初果树主要抹去各级骨干枝延伸枝附近的竞争芽,以及锯口附近的徒长芽和部分背上有徒长趋势的芽。
5. 春天嫁接的桃树成活了下边主干芽能抹吗
你要残留嫁接的品质,就要抹去原树的芽。
6. 如何做好桃树的春季抹芽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大部分果农抹芽、摘心、疏花蕾工作已过半,服务中心的技术老师们到田间进行实地走访,发现很多果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在跟着张相文老师的镜头,检查一下你们家的操作做对了吗?
一、存在问题1
春季抹芽:许多果农抹芽不规范,芽子密度还是有点大。
正确的做法:
一是当主花蕾与侧花蕾生长分离后,即可疏除结果枝上根部裸花蕾(没有叶片的花蕾);二是等花蕾完全分离后疏除结果枝上叶腋处主花蕾两边的侧花蕾,俗称“摘耳朵”。如果花蕾分离不充分时就摘除,可能对花柄造成伤害,影响果实生长。三是等授粉后花蕾坐住果再彻底疏除病果、弱果,保证合理的商品果率。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春季不论是抹芽、摘心、疏花蕾,都要考虑气候情况、品种特性、树龄树势等因素。不可过早,也不能太迟。正确的应是先摘心,再抹芽,然后再疏除花蕾。应该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但有些果农在管理措施应用上,往往是本末倒置,前后颠倒,最后管理上效果出不来,影响果树正常生长,影响果品产量和品质。
7. 桃树生长期修剪有何作用常用哪些修剪手法
桃树生长期修剪包括春、夏、秋三季的修剪。生长期修剪可以调节新梢生长,减少无效生长,节省养分,改善光照,加强养分的合成,调节主枝角度,平衡树势,促进新梢基部花芽饱满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
桃树生长期的修剪方法主要包括抹芽、除萌、摘心、扭梢、拉枝等。
(1)抹芽、除萌
抹芽指在萌芽后抹掉树冠内膛的徒长芽,剪口下的竞争芽、双生芽。除萌指芽萌发后生长到5厘米左右时,把这个嫩梢掰掉。一般双梢:“去一留一”,即一个芽位上如发出两个新梢,留位置、角度合适的嫩梢,掰掉位置、角度不合适的嫩梢。抹芽、除萌具有节省养分、改善光照、促进保留新梢生长的作用。
(2)摘心
摘心是指把正在生长的新梢顶端一小段连同幼叶一起摘除。摘心的主要作用:控制新梢的加长生长,节省养分,促使保留新梢部分充实,促进花芽的分化;对强旺新梢摘心,可以定位发枝。多用于利用副梢整形或枝组的培养。桃树摘心是生长期修剪必不可缺的技术措施,对快速整形与枝组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图18)。
图20 不正确拉枝
拉枝方法可因地制宜,采用拉、撑、吊等方法均可。
8. 葡萄、苹果、桃树抹芽方法有何异同
他们在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植物的芽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用法也是不一样的。
9. 桃树修剪时间和方法是什么
一、桃树的修剪时间
桃树的修剪时期分为夏季修剪(生长期修剪)与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夏季修剪是芽萌动后到停梢均可进行,一般为5-8月,早摘心,新梢形成早,发枝部位低,芽充实饱满,内膛光照状况,易控制徒长。
冬季修剪在秋季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均可进行,一般是初冬11月-12月进行,对桃树伤害最小,又无树叶遮挡,对修剪树形方便把握。
二、桃树的修剪方法
1、抹芽:是在春季叶芽萌发后,待其长到3-5厘米时开始,主要目的是为了保留一个强枝来吸收养分,进行时对一个芽位上萌发2-3枝的,保留一个生长旺、方向合适的强枝,其余全部抹去,使强枝能够迅速发育成熟。
2、剪枝:是根据树形的特点,对树冠上部和外围过旺的枝条,根据“去弱留强”的原则进行修剪,还要剪除树体内膛的背上枝,过密枝,以促进花芽分化的果实发育、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
3、扭梢:是对树冠上部抽发的旺枝、主枝延长枝上生长过旺的新枝、冬季修剪部位萌发的强枝进行,在这些枝条没有完全木质化、长至30厘米的时候进行,扭梢的部位大约是在与萌发部位15cm处,通过扭梢能够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新梢旺长。
4、摘心:需要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是对长度在30厘米左右的旺梢摘心,6月上旬左右进行;第二次是对未停止生长的旺梢继续摘心,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左右进行;第三次是剪去主、副梢的顶端嫩尖,使枝条发育充实,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左右进行。
5、拉枝:在幼树塑形阶段进行,能够塑造理想树形,扩大开展角度,注意拉枝时角度控制在80°以内为好,还需注意拉枝力度,避免因力度过大引起枝条开裂。
(9)幼桃树抹芽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桃树修剪注意事项:
1、修剪应当按照“轻剪少去”的原则进行,避免因一次修剪过重,影响树势,从而增大后续管理难度。
2、桃树夏季修剪要避免在雨天或者晨露未干时进行,一般在新梢长至20-60cm时进行,减少病菌感染几率,冬季修剪在落叶后最佳。
3、桃树叶果比在40-60:1时,果实个大、味美,修剪时要注意果实旁边的直立枝条,可以适当保留,不建议立即进行短截或疏除,待冬季修剪时进行再次修剪。
10. 猕猴桃如何抹芽,为自己园区的增产增收打下基础
猕猴桃树的抹芽,是猕猴桃树一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当年结果枝的正确去留和下年结果母枝的预留和培养;也关系到整个园区的通风透光和光能利用;还关系到果子的大小和品质。
抹芽对树杆的使用寿命、树势和总产量都是一定的危害,有效按时的恰当抹芽,可以节省营养物质,防止不必要芽多余的营养耗费,提升树木营养的合理有效使用和加强树势,可让架面透风透光性优良,为中后期果实的高产高品质提色造就良好条件。
对曾经的产销量和收益起着关键性功效。望众多果农朋友多互相沟通交流、多观查丶多实践活动、多学习培训,恰当把握好猕猴桃树的抹芽方法,给自己产业园区的农民致富奠定基础。下边谈一下猕猴桃树抹芽我的看法和手法,仅作各位参照。
对于营养充沛的强壮树,可尽可能多留芽,每过15公分上下留一个壮花蕾以保证企业范围的收益实现最大化,与此同时对过盛树多留花幼叶,可做到以果压势的目地,进而做到树势均衡,年年超高产。
对于弱树和留枝密的树,抹芽时要很,尽量避免留花果芽,每过20至25公分留一个花幼叶,既有利于透风透光性,又可缓和树势,与此同时也可提升产品果率。
因为低凹处芽体易受冻害,发芽率低,发芽少。这就要根据枝条的尺寸而定,只需所发芽子的营养耗费低于枝条的营养提供,就可采用不抹芽。举个例子而言,假如一个1.5米长的强枝,能留8至10个果芽,但枝条萌生的芽子一共不上8个,或是更少,那就要所有保存,不进行抹芽。
因此,抹芽决不能死搬硬套用同一个方法去抹芽,只有灵活机动的抹芽,才能确保园区的产量和效益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