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什么去除大棚膜上的水珠
具体如下:
1、棚内外的温差较大,大棚薄膜上常附着一层水滴,严重影响棚膜的透光率,使棚内温度降低。如果每平方米棚膜用7.5-10克细大豆粉(越细越好),对水150克,浸泡2小时,用细纱布滤去渣,然后装入喷雾器内,对着棚膜均匀喷雾。可使大棚薄膜上的水滴迅速滑落下来,并可保持棚膜15-20天不再结水滴,经济上不仅方便,还可以省工省力,且对棚内作物无任何不良影响。
2、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从本质上降低水雾的产生,那就是采用消雾膜,不过这种方法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并不是特别推荐
‘贰’ 大棚膜边缘怎么固定视频
大棚膜边缘怎么固定?这种情况你可以使用一些长一些的钉子。把木板压在大棚的塑料上。然后把钉子定在木板上就可以了。
‘叁’ 大棚的搭建方法
要点一:选址。与建造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无立柱蔬菜大棚选址同样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照条件优良。区别之处,无立柱蔬菜大棚的南北跨度以12米为宜,若过小,必然加大钢架的拱度,钢架拱度加大,反而不利于人工拉放草苫或给卷帘机上卷草苫增加难度。若超过12米,钢架拱度小,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一是大棚棚面采光受影响,太阳光照入射量少,棚温提高慢,蔬菜生长易受影响;二是钢架拱度小,遇到大雪天气,棚面积雪过多,易出险情;三是无立柱蔬菜大棚的跨度越大,对钢架的承载力要求就越大,投入的建造成本也就高。
要点二:墙体的建造。实践证明,无立柱蔬菜大棚对墙体的建造要求更高,这是因为其整个棚面均采用钢架支撑,一般3—3.5米一架钢架,钢架上端通过后砌柱子与后墙相连,其总体的重量明显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骨架重量要重。因此,我们建议建棚户,墙底先用推土机压实(南北宽度要求在6-8米),以防地基下沉。然后,再用挖掘机上土,并且每上70厘米厚的松土,就用挖掘机来回滚压2—3次。后墙的高度以4.5米为宜,最后把墙顶压实。另外注意,用挖掘机切棚墙时,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上窄下宽,倾斜度在6-10度为宜。
要点三:上钢架。为了提高无立柱蔬菜大棚的抗压力,在建造时要求,棚内需添加两排立柱,分别是后砌立柱 (也就有立柱蔬菜大棚中的第一排立柱)和前排立柱。建议菜农,在埋设立柱前,需先用挖掘机对棚底进行平整,然后再大水漫灌,以防埋好立柱时下沉。后砌立柱选用高5.5米的加重立柱 (下埋50厘米),前排立柱选用2米普通立柱即可。按照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立柱埋设方法,将这两排立柱安装好后,便可上钢架。
其方法为:
1.在东西墙的中部(东西向)拉一条钢丝,并打地锚,以此作为上钢架的标准线。
2.需7—8个成年人合力将钢架拉上预定位置,而后,一人用铁丝将钢架捆绑在标准线上,以防倒伏。
3.站在大棚后墙顶部的一人再将钢架的上端捆绑在后砌柱子上,注意铁丝头要向下弯,以避免扎坏后屋面上的薄膜。而站在大棚前脸处的两人,除了将钢架固定在前排立柱上外,还应纠正好钢架的上下方向,从而使钢架保持上下一致。
要点四:拉棚面钢丝。与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无立柱的蔬菜大棚要求棚面钢丝更密集些,以增加其抗压能力。专家提倡,大棚放风膜下的钢丝排布距离为15厘米左右,因为白天大棚草苫卷起后,草苫均集中在该处,所以该处钢丝间距比棚面钢丝间距(20—30厘米)要小。注意:棚面上的所有钢丝均要用铁丝固定在每一钢架上,以此来增强钢架的牢固性。
另外,棚室的最南端要多拉一条钢丝,以备方便安装托膜竹。
要点五:上托膜竹。为增强棚面承载力,保护棚膜,托膜竹可选用实心竹竿,且每排上下各一根(竹竿粗头朝外,细头对接),棚室每间安装5排托膜竹为宜。托膜竹的下端可通过两根钢丝将其夹住、固定,其它的部分应一一用铁丝捆绑在棚面钢丝上。
‘肆’ 常用大棚膜的性能如何应该如何选择棚膜
常用的塑料大棚薄膜有多种,但基本类型主要有聚氯乙烯膜(PVE)和聚乙烯膜(PE),其他类型基本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特殊物质和改进工艺而制成。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供选择:
聚氯乙烯(PVC)棚膜:保温性、透光性、耐候性好。缺点是比重大,成本相对较高;低温下变硬、脆化,高温下易软化、松弛;助剂析出后,膜面吸尘,影响透光。目前通过添加物质和改进工艺,生产出的聚氯乙烯棚膜的主要产品有:①普通PVC棚膜;②PVC长寿膜2;③PVC长寿无滴膜(PVC双防棚膜);④PVC耐候无滴防尘膜,所谓长寿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防老化的一种特殊物质后再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
聚乙烯(PE)棚膜:质地轻,柔软,易造型,透光性好,无毒,适于做各种棚膜、地膜。缺点是耐候性及保温性差,不易黏接。主要产品有:①普通PE棚膜;②PE防老化膜(长寿棚膜);③PE无滴防老化膜(双防农膜);④PE保温棚膜;⑤PE多功能复合膜。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棚膜:EVA树脂是近年来应用于农业的新型农膜材料,用其制造的农膜,透光性、保温性及耐候性都强于PVC或PE农膜。
塑料薄膜的种类多种多样,每种薄膜均有其自己的优缺点,但综合考虑,栽培生姜以选用价格低廉的聚乙烯棚膜及聚氯乙烯棚膜较为实用。
目前,PE和(PVE)两大类的新膜透光率一般在90%左右,但PVE较PE抗老化程度差,易被污染,使用两月后PVE透光率下降到55%,而PE为82%。聚氯乙烯普通膜比重大,呈蓝色。聚乙烯普通膜比重轻,呈灰色,透光率和耐低温性优于PVE。与PVE相比,等重量的PE膜覆盖面积大24%,适于大、中、小棚,而PCE适于日光温室,但不耐老化,导热率高,保温性低。
在两种普通膜的基础上经过不同的工艺,又产生了许多类型的膜,如聚氯乙烯无滴膜,是在聚氯乙烯普通膜上加入表面活性剂、防雾剂,使膜不聚水滴,保温性好,但寿命短、易吸尘、比重大、成本高。聚乙烯长寿膜,在PE上加防老化剂,防紫外线与氧化,寿命长达13月,成本低。聚乙烯长寿无滴膜,是聚乙烯普通膜上加了防雾剂,成本低,寿命长(高达于18个月),透光和无滴效果好。与PVE比,耐污染、比重轻、成本低、膜幅宽、使用方便、适于各种棚型使用,目前多用此类膜。通常所用薄膜的厚度一般为0.06~0.12毫米。
另外,还有聚乙烯复合多功能膜,三层复合防老化膜或三层共挤膜,加入多种特异功能的辅助剂,外、中、内分别为防老化层、保温层和无滴层三层挤成一层,与普通PE膜比,具有耐候性、无滴性、保温性、透光率高等特点,较普通PE膜一般可提高温度2~5°C,提高地温1~2°C,温度变化平缓,适于各种棚形。聚乙烯紫光膜加入调光剂,将短波光转化为长波光(蓝紫光、红光等),增加了棚内光量,透光好、升温快、降温慢、保温好,适于日光温室。还有醋酸乙烯膜(EVA)、无滴长寿膜、聚酯镀铝膜、多种有色膜、多功能复合耐候膜等。
目前我国生产的塑料薄膜普遍存在不耐污染、不耐老化、透光率低的问题,寿命一般一年左右,与国外的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日本、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生产的多功能膜使用寿命多在4年以上,其耐候性明显优于我国生产的农用薄膜。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我国塑料工业的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
‘伍’ 大棚膜的粘接方法
塑料大棚膜的粘接方法主要有三种:
1、剂粘法。主要是用过氯乙烯树脂塑料胶可粘接修补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可用聚氨脂粘胶剂修补,有时也可用烧热的小钢锯条烫扎。
2、泥浆粘补法。大棚膜在使用的过程中,如出现刮坏、吹皱等小破损,可剪取一块塑料,粘上泥浆水贴在破损处即可。
3、热粘法。先准备一根平直光滑木条作为垫板,钉上细铁窗纱,并将其固定在长板凳上,为防止烙合时伤及塑料,要用刨子将木条的侧楞削平呈较圆滑的平面。把要粘接的两幅薄膜的各一个边缘对合在木条上,相互重叠约4-5厘米。由3-4人同时操作,由2人分别在木条两旁负责对缝,第3人则在已对好缝的薄膜处放一条宽8-10厘米、长1.2-1.5米的牛皮纸或旧报纸条,盖好后用已预热的电熨斗顺木条一端,凭经验用适当的压力,慢慢地推向另一端。所用电熨斗的热度、向下的压力、以及推进的速度都应以纸下的两幅薄膜受热后有一定程度的软化并粘在一起为度,然后将纸条揭下,将粘好的一段薄膜拉向木条的另一端,再重复地粘接下一段,循环往复,直到把薄膜接到所需的长度。
其中粘接薄膜时要掌握好电熨斗的温度,粘接聚乙烯薄膜的适温为100-110℃,聚氯乙烯为120-130℃,温度低了粘不牢,以后易出现裂缝,温度过高,易使薄膜熔化,在接缝处会出现孔洞或薄膜变薄。
所用的压力和电熨斗的移动速度要与温度配合好,温度高时用的压力要小,移动速度要快,温度低时用的压力大,移动速度减慢。当所垫的纸条上出现油渍状斑痕时,说明温度过高,塑料已熔化,此时不能马上将纸条取下,应冷却一会,当纸条不烫手时再取,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粘接质量。
烙合旧的薄膜时,应将接合部的薄膜擦干净,而且应以报纸轻度地与薄膜粘连在一起为粘接适度的标准,否则接缝易开裂。
‘陆’ 新一代大棚做法
新型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温室大棚。
技术背景现有的温室大棚在北方地区很不适用。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冬天最低温度要25°C 以下,所以呼市地区的温室不另外加采暖设备的要停5个月。而使用燃煤、燃柴、电能等设备供暖,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降低了温室大棚的经济效益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太阳能,实现零排放,无污染的新型温室大棚。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新型温室大棚,其包括前墙、后墙和山墙, 在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的顶端上设有支架,在所述支架上部活动覆盖有透明大棚膜;所述后墙内侧的墙体上设有相变材料层,其还包括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在所述相变材料层上设有所述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的集热支管;所述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的散热支管分别埋设在所述前墙、所述后墙和所述山墙内侧的墙脚下、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之间的地面以下;所述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的温感探头安装在所述后墙上。所述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包括集热管、散热管、保温箱、温感探头、温度控制器、集热管水泵、散热管水泵;所述集热管包括集热总出水管、所述集热支管和集热总回水管,所述集热总出水管和所述集热总回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保温箱连通,在所述集热总出水管和所述集热总回水管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所述集热支管,所述集热总出水管、所述集热支管、所述集热总回水管和所述保温箱形成闭合回路;在所述集热总回水管上设有所述集热管水泵;所述散热管包括散热总出水管、所述散热支管和散热总回水管, 所述散热总出水管和所述散热总回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保温箱连通,在所述散热总出水管和所述散热总回水管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至少五根或五根以上的所述散热支管,所述散热总出水管、所述散热支管、所述散热总回水管和所述保温箱形成闭合回路;在所述散热总回水管上设有所述散热管水泵;所述温感探头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集热管水泵和所述散热管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相变材料层采用相变保温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充分吸收白天的太阳能热量,并进行储存,在夜晚将储存的太阳能热量释放,提高温室大棚内的温度,达到零排放,无污染效果,结构简单、运营成本低廉,降低了农民的种植成本,提高了温室大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为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连接框图。前墙1、后墙2、支架3、透明大棚膜4、相变材料层5、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6、集热管7、散热管8、保温箱9、温感探头10、温度控制器11、集热管水泵12、散热管水泵13、集热总出水管14、集热支管15、集热总回水管16、散热总出水管17、散热支管18、散热总回水管 1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其包括前墙1、后墙2和山墙,在前墙1和后墙2 的顶端上设有支架3,在支架3上部活动覆盖有透明大棚膜4 ;后墙2内侧的墙体上设有相变材料层5,相变材料层5采用相变保温材料制成;其还包括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6,如图 2所示,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6包括集热管7、散热管8、保温箱9、温感探头10、温度控制器 11、集热管水泵12、散热管水泵13 ;集热管7包括集热总出水管14、集热支管15和集热总回水管16,集热总出水管14和集热总回水管16的一端分别与保温箱9连通,在集热总出水管14和集热总回水管16的另一端之间设有9根集热支管15,集热总出水管14、集热支管15、集热总回水管16和保温箱9形成闭合回路;在相变材料层5上设有集热支管15 ;在集热总回水管16上设有集热管水泵12 ;散热管8包括散热总出水管17、散热支管18和散热总回水管19,散热总出水管17和散热总回水管19的一端分别与保温箱9连通,在散热总出水管17和散热总回水管19的另一端之间设有5根散热支管18,散热总出水管17、散热支管18、散热总回水管19和保温箱9形成闭合回路;散热支管18分别埋设在前墙1、后墙2和山墙内侧的墙脚下、前墙1、后墙2之间的地面以下;在散热总回水管19上设有散热管水泵13 ;温感探头10安装在后墙上;温感探头10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11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控制器11的输出端分别与集热管水泵12和散热管水泵13的输入端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温室大棚,其包括前墙、后墙和山墙,在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的顶端上设有支架,在所述支架上部活动覆盖有透明大棚膜;所述后墙内侧的墙体上设有相变材料层,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在所述相变材料层上设有所述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的集热支管;所述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的散热支管分别埋设在所述前墙、所述后墙和所述山墙内侧的墙脚下、所述前墙和所述后墙之间的地面以下;所述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的温感探头安装在所述后墙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包括集热管、散热管、保温箱、温感探头、温度控制器、集热管水泵、散热管水泵;所述集热管包括集热总出水管、所述集热支管和集热总回水管,所述集热总出水管和所述集热总回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保温箱连通,在所述集热总出水管和所述集热总回水管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至少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所述集热支管,所述集热总出水管、所述集热支管、所述集热总回水管和所述保温箱形成闭合回路;在所述集热总回水管上设有所述集热管水泵;所述散热管包括散热总出水管、所述散热支管和散热总回水管,所述散热总出水管和所述散热总回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保温箱连通,在所述散热总出水管和所述散热总回水管的另一端之间设有至少五根或五根以上的所述散热支管,所述散热总出水管、所述散热支管、所述散热总回水管和所述保温箱形成闭合回路;在所述散热总回水管上设有所述散热管水泵;所述温感探头的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集热管水泵和所述散热管水泵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层采用相变保温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温室大棚,其包括前墙、后墙和山墙,在前墙和后墙的顶端上设有支架,在支架上部活动覆盖有透明大棚膜;后墙内侧的墙体上设有相变材料层,其还包括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在相变材料层上设有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的集热支管;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的散热支管分别埋设在前墙、后墙和山墙内侧的墙脚下、前墙和后墙之间的地面以下;热能储存和转换装置的温感探头安装在后墙上。优点在于充分吸收白天的太阳能热量,并进行储存,在夜晚将储存的太阳能热量释放,提高温室大棚内的温度,达到零排放,无污染效果,结构简单、运营成本低廉,降低了农民的种植成本,提高了温室大棚的经济效益。
‘柒’ 大棚薄膜烂了用什么方法能补住破洞
大棚薄膜的修补方法分为临时修补和永久修补,详见下:
临时修补常用的三个方法:
一是水补法。把破损处擦洗干净,剪一块比破损地方稍大的无破洞的薄膜,蘸上水贴在破洞上,排净两膜间的空气,按平即可。
二是纸补法。农膜轻度破损,用纸片蘸水后趁湿贴在破损处,一般可使用10天左右。
三是糊补法。用白面加水做糨糊,再加入相当于干面粉重量1/3的红糖,稍微加热后即可用来补膜。
永久修补常用的三个方法:
一是缝补法。适用质地较厚的薄膜发生破损,可用质地相同的薄膜覆盖在上面,用细线密缝连接。
二是热补法。把破损处洗净,用一快稍大的薄膜盖住破洞,再蒙上2~3层报纸,用电熨斗沿接口处轻轻熨烫,两膜受热熔化,冷却后便会粘在一起。
三是胶补法。把破洞四周洗干净,用毛刷蘸专用胶水涂抹,过3~5分钟后,取一块质地相同的薄膜贴在上面,胶水干后即可贴牢。
永久修补三法中,热补法和胶补法补膜效果好。缝补法不但漏气,而且容易拉开,对质地不是较厚的薄膜最好不用。
补充大棚扣膜注意点:
霜降前后,天气逐渐变冷,为防早霜危害,设施生产的蔬菜、果树等要及时扣膜。扣膜前须埋好地锚,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固定压膜线,以保证扣膜效果。
测量棚膜长度 大棚骨架搭建完成之后,需要测量大棚长度,以确定棚膜的长度。正常情况下,棚膜的长度为大棚全长再加上1米。
压膜线的固定位置 为了进一步使棚膜与大棚紧密结合,确保大棚的稳固性,需要使用压膜线对棚膜和大棚进行固定。在固定压膜线时,需注意固定的位置,应该把压膜线交替固定在地锚和压膜槽上。
地锚的安装方法 地锚的作用是保持大棚的稳固性,一般使用砖块 (混凝土)与不锈钢丝连接,深埋入地表50厘米深,不锈钢丝部分露出地表,与压膜线相连接。
来源:中国农业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