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墙体内的拉结筋工程量该怎么计算呢
拉结筋,通过植筋、预埋、绑扎等连接方式,使用HPB300、HRB335等钢筋按照一定的构造要求将后砌体与混凝土构件拉结在一起的钢筋。
墙体拉结筋可按建筑面积0.6公斤/平方计算基槽土方=(基础宽+工作面*2+挖土深*放坡系数)*挖土深*长(基础宽度不是垫层宽);
在抗震地区,板底设有圈梁时,预制板应在板端每块板缝处设1Φ8的拉接钢筋,中间墙处钢筋每边伸入板中1000mm,端墙处伸入墙中并弯折。板跨大于4.8m的,还应在顺板跨方向靠墙边的第一块预制板的侧面,按1000mm的间距用1Φ8的钢筋拉接;
(1)圈梁拉筋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墙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
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6、7度时底部三分之一楼层,8度时底部二分之一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适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600mm 设2φ6 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 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 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贰’ 拉筋的长度怎么计算
分二种情况:
(1)拉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时,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拉筋长度=(h【梁宽】-保护层*2+2d1)+11.9【抗震弯钩长】*d*2 d1为箍筋直径
(2)拉筋只勾住主筋时,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拉筋长度=(h【梁宽】-保护层*2)+11.9【抗震弯钩长】*d*2
(2)圈梁拉筋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拉筋建筑名词,拉筋主要是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拉筋主要是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只是给出一个计算拉筋间距的算法。
例如,梁箍筋的标注为φ8@100/200(2) ,可以看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mm,则拉筋间距为200*2=400mm 。但是,有些人却提出“拉筋在加密区按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在非加密区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这是错误的理解。
‘叁’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按照数学方法计算体积,再乘以密度。“半径的平方”用“直径的平方除以4”表示,除直径外,都用数字直接计算,得到1米的重量是【0.00617千克/(毫米的平方)】乘以直径的平方。
设任意钢筋直径为D,每米重量为G1=7850*D*D*3.14/4 (Kg)
而直径10毫米的钢筋每米重量为 G2=7850*0.01*0.01*3.14/4 =0.617 (Kg)
G1/G2=D*D/(0.01*0.01)移项 G1=G2*D*D/0.0001=G2*D*D*10000
因 G2=0.617
故G1=6170*D*D (D的单位为米)
如果D的单位用毫米 则有 G1=0.00617*D*D
钢筋理论重量表是一种描述钢筋的直径与每米重量的参考表。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即钢筋重量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肆’ 圈梁中钢筋量如何计算
如果你只是入门,只想算出钢筋工程量的话。
1、算出圈梁的钢筋长度,一般圈梁由4根纵筋和按间距分布的箍筋组成,你汇总出长度。
2、按照重量计算公式Q=直径的平方(以厘米为单位)*0.617,结果单位是KG。
‘伍’ 梁的钢筋工程量怎么算啊
框架梁钢筋计算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算法为:hc-保护层+15d;取0.4LaE+15d。
下部通长钢筋计算: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同上框架梁下部纵筋可在柱支座外内力较小处搭接,即距边缘Ln/3范围内连接。抗震框架梁须避开箍筋加密区。
箍筋和拉筋的计算: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弧形梁箍筋加密区范围按弧形梁中心线,箍筋间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
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钢结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刚接即梁的两端与框架柱(KZ)固定相连。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据建筑材料的不同,框架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框架、钢框架、钢-混凝土框架。即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钢材或者钢-混凝土制作框架梁或框架柱。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第7.1.3条规定,两端与剪力墙刚接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照框架梁设计。
‘陆’ 圈梁钢筋怎么计算
计算圈梁混凝土时,将同截面圈梁的长度加在一起,计算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主筋时,按照计算混凝土时的长度乘以主筋根数再乘以1.08至1.1 的系数,这样计算出的钢筋用量,和实际用量相差无几,下面举例说明。
某建筑物一层外墙圈梁宽370mm,圈梁高200mm,计算外墙圈梁同截面总长200m,圈梁 筋主筋6φ12,箍筋φ6.5间距200。其主筋计算为。 φ12钢筋:重量=200m×6根×1.1×0.888×1.03=1207.32kg 式中: 200m——圈梁长度 6根——圈梁的主筋根数 1.1——系数(包括钢筋的锚固、搭接、附加筋及弯勾) 0.888—— 12钢筋的理论重量 (φ12钢筋0.888kg/m) 1.03——现浇钢筋的损耗(根据各地的有关规定有所不同) 箍筋的计算为: φ6.5钢筋:重量=200m÷0.2m×1.09×0.26×1.03=267.8kg 200m——圈梁长度 0.2m——箍筋间距 1.09——每个箍筋的长度 0.26—— φ6.5钢筋的理论重量 (φ6.5钢筋0.26kg/m) 1.03——现浇钢筋的损耗(根据各地的有关规定有所不同) 以上计算圈梁主筋时未含“圈梁兼过梁的附加筋”,若洞口需要附加钢筋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