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胡怎么造的
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等组成的。二胡各部构造的功能:二胡构件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功能分别介绍如下:琴筒琴筒
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一般为雕木花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筒,多用红木、紫檀或乌木制成,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开始使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其形状主要为六方形,长13厘米,前口直径(对边)8.8厘米。有些地区则制成圆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细,筒后口敞口或装置开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琴筒前口蒙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发声的重要装置。普及式二胡为蛇皮,中高档二胡多为蟒琴皮皮。蛇皮鳞纹细密,纹路排列规则,并富有韧性,但质地较薄。音质易受气候、室温等因素的影响。蟒皮鳞纹粗而平整,色彩对比协调,厚度适宜而有弹性,不易受虫蛀,发育共鸣较好。蟒皮又以肛门一带地方的最为理想,这个地方的蟒皮适应性广、发音浑厚圆润,并且性能稳定。新买的二胡无论是蛇皮的还是蟒皮的,发音往往空而带沙,并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悬殊较大。这是琴皮振动还不够协调的缘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拉奏后,琴皮的振动才有可能逐渐变为常态。
琴皮
有蟒皮和蛇皮两种,蟒皮为佳。它是二胡重要的发音体,也是振源的关键,对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莽皮的鳞片越大,音色越好。琴杆琴杆
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乌木或红木。一般用红木较多。红木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是支撑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长81厘米,直径约为0.55寸。顶端为琴头,上部装有两个弦轴,下端插入琴筒。琴头呈弯脖形,也有雕刻成龙头或其他形状的。衡量一把二胡的发音纯净与否与琴杆材料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通常把红木视为上品,乌木的也不错,其它木材的就要逊色一等了。选择时除了要仔细辨别琴杆的制作材料外,还要兼顾到质地紧密。木射线细密而均匀,无节、无疤,无明显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
琴轴
有上下两个(又名琴轸),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胶内弦,下轴缚绞外弦。琴轴有木质轴和机械轴两种,两者各有利弊。木质轴调音后稳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时紧时松,给调弦带来困难。机械轴调弦快而自如,音准也好,但目前制作质量没有完全过关,时而会出现松动、滑动等现象,容易导致跑弦走音。琴轴的类型:铜轸和木轸二胡的定弦音高主要是靠琴轴来调节。琴轴的类型有铜轸和木轸。琴轴就是与琴杆相互垂直那两个犹如圆锥体的部件,木质,前端细小,有一穿弦小孔,中间渐大,后端最大。轴后段外表刻有若干直条瓣纹,轴须加饰,用多层骨质与木质片粘合。它们与琴筒相对,上面的一个叫内琴轴,拴内弦,朝下的一个叫外琴琴轴轴,拴外弦。内外琴轴相距约为0.26尺。外琴轴距琴筒一般为1.45尺,这是二胡区别于大胡、中胡、高胡、板胡、京胡等"同族"乐器的显着标志之一。传统的琴轴是一个整体,纳外琴轴分别横插在琴杆上方指定的圆孔内,相应的琴弦直接缠绕在"出口"一端的末梢上。这种琴轴调弦的活动范围大,并能储存多余的琴弦线段,有利于琴弦的充分利用。但这种琴轴对材料的选择较为考究,多用黄杨木或黄檀木制成,与琴杆的接触面既要严密合缝,又要保持必要的松动,否则不是匿藏着极弦跑音的隐患,就是操作不自然。六十年代初,二胡开始装置螺丝弦轴(又称直行铜轴),外观上既保持了原来的民族形式,又克服了拧转费力、容易跑弦和日久损裂琴杆的缺点。如今市上出售的中高档二胡,其琴轴多为机械螺旋轴。弓子弓子
是二胡发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杆和弓毛两部分组成。弓杆是用细实的紫竹制成,粗细要适中。弓杆的软硬和弹性会直接影响到演奏效果。弓毛以前有用尼龙丝和马毛的,多用马尾,且白马尾为最佳,黑马尾次之。一般用细实紫竹缚上马尾,一端装有活螺丝(弓鱼)用来调整弓毛的松紧度。F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音效果。目前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且易变音。现在大多采用金属弦。弓子由弓杆和弓毛构成,全长76厘米,弓杆是支撑弓毛的支架,长度2.4尺,用江苇竹(又名幼竹)制作,两端烘烤出弯来,系上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马尾夹置于两弦之间,用以摩擦琴弦发音。弓毛多为马尾,也有用尼龙丝仿制的。有些简易二胡是用尼龙线来代替弓毛,这种音响效果较差。衡量弓毛能否经久耐磨,主要看弓毛是否排列得整齐平展,长度一致,粗细均匀。好的弓毛要求无断头、无纤柔、无蓬乱缠绞等。选择弓杆要注意长度符合标准,还要兼顾到质地坚实、老化、粗细协调、匀称、中段不呈弧形,与弓毛相互平行等情况。这样的弓子弹性适中,操纵顺手,易于控制。有的初学者把京胡的弓子拿来换在二胡上,这是不合适的。京胡弓子一般都较短,在二胡上拉奏没有回旋余地,是不符合二胡演奏需要的。现在市面上出售的中高档二胡的弓子多为松紧调节弓,它是在持弓一端装有机械螺旋装置,可根据演奏需要把弓毛调节到合适的松紧程度。但不可调得过松过紧,过松使弓子失去了应有的弹性,不易于操作;过紧则发音生硬,缺乏含蓄内在的成份,同时还容易使弓杆变形。千斤线千斤
又称千金,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的影响。它是用棉线、丝线、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千斤、线绕千斤、金属千斤等。较常用的是线绕千斤。琴杆上扣住琴弦的那个装置叫千金,千金一般是用铜丝或铅丝制成:"S"形的钩,再用丝弦或其它线绳套住这钩的一端并系在琴杆上,也有用丝弦、尼龙线或布条、皮条等直接把琴弦拴在琴杆上的。后面这种形式的千金其音质不够十分理想,因为内外弦被挤压得太近,使琴弦的充分很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制,不注意还易发生"碰弦"的现象。千金不可系得太长,也不可系得太短,合适程度要看演奏者指头的长短和琴杆的粗细。也就是说,指头长,琴杆细可将千金适当的放松一点;指头短、琴杆粗就酌情系紧一点。一般来说,琴弦距琴杆的宽度掌握到0.7寸左右较为适宜。千金在琴杆上的位置应求得大体固定,不可经常的移上移下。有些初学者喜欢拉高音,把千金一个劲的往下移。这样的"高音"音质很差,不但不利于运指的全面训练,而且有损于正常音高观念的培养。一般来说,千金应固定在距琴马1.3尺左右的位置上较为适宜。琴码琴码
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木马。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J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着装饰、稳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还装有可调底托,用尼龙扣调节,演奏时更为方便。琴马虽小,但它却是联结琴皮琴弦的枢纽。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动传导到蟒皮上。因此,琴马的选料、形状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二胡的音质。为了求得二胡声音的改善,发音沙哑的二胡采用纸马(即用牛皮纸或其它硬纸卷成严实的简状),声音就要显得柔和一些:发音沉闷的二胡改用竹马,就可使声音变得较为响亮,适合演奏活泼轻快的曲调,发音单调的二胡采用金属弹簧马,就可使发音变得较有共鸣。此外,象高粱秸秆、火柴签、铅笔(最好将笔芯抽掉)等材料制作的琴马也能改善一些二胡的音质,但中高档二胡还是宜用特制的木马,木马是用松节木做的,音色淳厚柔美,失真度小。另外还有钢丝马,但使用很少。如果是自己制作琴马,要注意到它的特有形状.不宜过长、过短、过高、过矮,因为这样都不利于琴皮振动的性能发挥。虽说一些发音沙哑的二胡,适当增长琴马,音质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音量却大为削弱了。一般来说,琴马长约0.4寸,高约0.25寸较为适宜。如果是竹制或木制琴马,当中最好挖空成拱桥形。
音响来源
二胡的声源来自于琴弦的振动。过去二胡大多用丝弦,由于丝弦具有伸缩性大、寿命短、发音不够清越细腻等缺点,它已逐渐被钢弦所淘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钢丝弦使用日益普遍。配套的二胡钢弦应是一粗一细,粗的一根称作内弦(也叫老弦),细的一根称作外弦(也叫子弦)。内外弦分别系在相应的琴轴上,一般是先上内弦,再上外弦。选购琴弦一定要注意配套,不可两根弦都为内弦或外弦,弦径也不可悬差过大,更不可用其它弹拨乐器的琴弦来代替二胡弦。内外弦采用同样粗细的,就会产生两弦张力不平衡,发音不协调,灵敏度差的问题;内外弦粗细比例过于悬殊。就会产生音色不统一,影响按指的问题;用弹拨乐器的琴弦来代替二胡弦,发音空而沉闷,失真度大,完全不符二胡的发音需要。
松香的作用
松香的作用是增大弓毛对琴弦的摩擦。以经过提炼的透明色块状松香为最好,油松上分泌凝固成的天然结晶松脂也可代用。民间流行的打松香方法是:事先将一竹片劈一裂缝,接着把松香夹于当中。然后用火点燃竹片,使松香烫化后滴在琴筒上。这种方法称为"烫香"。烫香对于拉奏虽然较为方便、省事,但有碍于某些运弓技法的性能发挥,同时琴筒琴皮也显得不够清洁。现在较为普遍流行的是"擦香",擦香即用松香直接在弓毛上来回的反复擦拭。这样擦一次松香后至少能拉一个钟头。实践证明,刚"擦香"后奏出的琴声并不十分理想,要在拉奏两三分钟后琴声才逐渐转为常态,擦香时,用力不可太重,以免擦断弓毛。
❷ 二胡初学者入门教程视频
学拉二胡怎么入门。
1、坐姿:两腿放平,两脚平放于地面,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2、持弓:右手放松,弯曲,弓根放在食指第三关节处,食指自然弯曲轻扶弓杆。
3、持琴:琴筒放在左腿靠紧小腹的位置上,左臂自然弯曲,将琴杆置于虎口中。
4、按弦:手指按弦的起落动作以左手的掌指关节运动为主。
5、运弓:右手拉弓时,以腕部为起动点向右拉出。
二胡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有两根弦,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二胡包括琴身、琴弦系统和弓。制琴师通常以木材制作二胡,如红木、小叶紫檀、乌木等。琴筒一端蒙以蛇皮,这是二胡独特音色的来源,一些高级的二胡则采用蟒蛇皮。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等。
❸ 二胡制作
周根虎是个制作二胡的师傅,周根虎的《大家好》这个帖子发表以后,在华音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踊跃跟帖,表示出对周根虎师傅的支持和对苏州二胡张等无耻奸商的唾弃。这说明华音网友是主持正义的,但二胡张等奸商不以此为戒,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而是疯狂注册马甲,报复华音网。今天更是自18:37分至19:02分疯狂在华音网上发表近40篇流氓恶意贴,进行恶意灌水,严重玷污了华音网这片神圣的净土,我已经通过苏州市公安局网络监管中心捕获到他的IP地址,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苏州二胡张--------张继红,就是这一连串流氓行为的始作俑者。强烈要求贺晓华先生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追究二胡张这个网络流氓的刑事责任。
我在此也衷心希望各位华音的网友联合起来,求大同,存小异,共同抵制苏州二胡张这个奸商、骗子、网络流氓。各位曾经购买过苏州二胡张产品的正义胡友,联合起来,拨打0512-12366(苏州市地税局举报热线),让这个苏州的二胡败类受到他应得的报应。
全华音的胡友们,联合起来吧!!!上面这些是我在网站里找到的,反正他就是个制作二胡的师傅
❹ 制作一个小二胡怎么做
材料有;木头、蛇皮、马尾、千金、海绵。不是专业人士的话真做不好。
❺ 二胡的机器有哪些 请问做二胡的工序有哪里,一个一个步骤是哪些呢
关于二胡的制作过程
二胡制作的基础是二胡琴壳的制作,要做好一个合格的木壳是非常不宜的,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对二胡工作原理的充分认识才能完成。依靠木工机械来完成是有一定局限的,因此在二胡制作中,制作人的个人技术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本人经过多年研究和累积,完善了乐器制作的工序要求,对弓弦乐和弹拨乐都形成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为了使二胡保持高质量、高要求,本人都亲自出马,完成高档二胡的选料和木壳的制作,为二胡的优美音色和精致工艺打下了结实的基础。我们仍然保持着手工制作的传统方式。为了让大家了解二胡,懂得二胡,学会调整二胡,特将有关二胡制作的工序和制作理论展现出来。对二胡制作的原理有些了解,可以方便自己的在使用中调整二胡,一把二胡可以通过各方面的调整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学会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制作二胡,应先将各部件做出,然后装配而成。各部件的制作过程如下:
[琴杆和琴头]
选好料后按尺寸加上加工余量锯出毛坯,将上部刨方(顶部至肩部),下部刨去棱角,用大尖木锉锉成上粗下细的圆锥体形。在琴杆上端要刨成四方形,一定要刨平,刨时除可用木工刨子(俗名二虎头刨),也可使用耪(制作红木产品的特殊工具),用耪比刨子还要好,不致出逆茬。耪的木制部分用色木制作,将底部平面锯出若干宽0.7毫米的锯口,锯口深20毫米,在锯口中嵌以薄钢片(钢片厚0.8毫米、长35毫米、宽25毫米),钢片露出5毫米,钢片刃部后角为30'一35',刃端不能锋利,要倒成圆角。嵌入钢片时,可在锯口中涂些生黄酱或醋,使钢片嵌入后生锈更加牢固。耪使用时,只可向前方推行,不可倒用。
琴杆的顶端要拼上足够雕刻琴头装饰(如弯脖、龙头、卷书等)的粗坯,待胶干后即可进行雕刻,最后在琴杆上部的方柱处钻轴孔,在杆下端锉方即可装配。琴头雕刻只作为装饰用,以增加美观,音乐爱好者自己制作时,如有条件可以雕出各种形象,没有条件的也可以做成平顶或弯脖形的。任何一款的二胡琴头都是拼上去的,并不是整体雕刻或制作的。琴杆制作很关键,是二胡受力的只要部件,因此在制作的时候,琴杆可以像后弯曲,径面向前挺出一些,但要掌握度,过分挺出会使二胡在正常演奏中失去弓学的作用,使琴杆失去有效弹性,琴杆在演奏中会向前弯曲,就像拉弓的原理,形成弹性,也是二胡音色丰富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在京胡制作中也是一样的。琴杆制作的很多技巧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知道原理就可以慢慢实践,这些技巧的运用都会使二胡的音色变得更好。
弦轴孔要顺着琴筒开,开时可先用麻花钻头钻一细孔,或使用自制的木工钻头钻出孔来,钻孑L可用木工拉钻或摇钻,用台钻当然更好,然后再用通条烙眼。烙眼通条可用直径1.5厘米的铁棍制作,烙眼的部位要作成1:12的锥度,也就是在2厘米的长度内,细端直径为10.3毫米,粗端直径12毫米。通条柄的长度可自由选取。
[琴筒] 制作琴筒要经过制板、堆筒、打凹、起线和平口等程序。
琴筒的六块板在长短、宽窄和厚薄上要求是一致的。每块板长131毫米,前口外边,宽度为51.9毫米,前口内边宽41.6毫米,后口外边宽46.2毫米,后口内边宽35.8毫米,厚度均为9毫米。六块板组合起来,才能成为正六方形,其每块板两边所刨成的角度均为60度。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首先要将木材锯成10毫米厚的板料,板的宽度为琴筒的长度。这样,琴筒的六块板就同取材于一块木料上,木材的纹理,密度也一致,六块板的质量也相同,六块板取料的宽度,应大于前口外边宽度,这就能防止在加工中尺寸不足。琴筒的六块板按规格尺寸加工,其关键部位是刨削板的角度,一定要达到60度,否则拼粘后就不成六方形了。刨板的角度要使用大的(约一尺半)木工刨子,这样缝隙才能严密。
二胡琴筒以六方形的居多,这是通过许多年前辈们不断研究探讨的结果,六角二胡的振动,音源的停留和传送的特性,使六角二胡的音色最为优美。也有八方形的,八方形的筒板角度为45度,圆形琴筒是先堆成八方形,然后再车圆。为了增加二胡的美观,也可以在每块板的两边贴上不同颜色木料的薄片,待胶合成琴筒后,就成其美丽的锒嵌线条。琴筒胶合时,胶水(101甲乙两组混合使用)要涂匀,用绳捆扎紧固,必须注意琴筒一定要方正,待干约24小时。
琴筒胶好后,要在中部锉出凹形(俗称打凹),可先用扁铲铲出筒凹或用大尖木锉锉出凹来,然后用半圆光锉将表面锉光,用砂布打磨光滑。
筒后口的起线,可先用铅笔划出标记,然后用小锯开出。琴筒里面如果不平,可用开齿锉(也称马牙锉,系用板钢锉退火后制成)锉平锉光。
圆筒二胡(或称高胡)要将琴筒车圆,筒后口车上三条阔狭线(称起线),并在筒的前中部车出长凹形(亦即打凹),最后将筒内径车圆磨平。
筒前口是蒙皮膜的部位,对发音有密切的关系。筒前口要求平,不平会使皮膜蒙上不平,同时要锉去各边的硬棱,以免损坏皮膜。琴筒蒙皮后,再在筒后口内装上音窗,即告完成。
[鞔皮]
二胡的鞔皮极为重要,其中包括皮的挑选、皮质的处理和鞔皮的松紧。蟒皮的厚薄对二胡整体振动,音色的优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鳞大皮厚。蟒皮处理的目的是稳定它的张力,并将皮质均匀拉开,去除皮上的肉和油使皮面均匀,使它的振动匀称。皮经过处理后会有漂亮的色泽,皮背呈均匀白色,柔软弹性好,皮质处理的完美会增加二胡的音色发挥和耐用性,也使二胡有更好的"前途",演奏时手感,压弦都很舒适。每一张皮质的处理都会有不同,从根本上也就是要将每一张蟒皮的特性充分的发挥出来,皮质的处理一直是二胡制作的关键工序。蟒皮变为琴皮是“质”的改变,改变的方式就是蟒皮的处理,怎样处理才是好是关键,也是一个二胡制作师需要不断研究和进取的,再好再漂亮的蟒皮,没有好的工艺去处理,永远不会变为一张好的琴皮。鞔皮的松紧度对二胡的出声很有关系,蟒皮是完全依靠制作人的听觉和手感,每一张皮和每一个筒子接触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是对二胡音色和演奏手感以及将来皮质音色变化的一种感觉,从理论上是无法言语的,也正是如此,周荣庭一开始就学习二胡演奏,寻找其中的奥秘和灵感,这种学艺方式已被后代所继承。这些因素常被行内人士称之为"高科技"。
[琴杆与琴筒的安装]
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如安装配合得不好,就会影响使用。在琴筒上,以距前口边缘(振动膜在内)37毫米~38毫米处为圆心钻上下孔,下孔钻好后烙方,安上琴杆必须严紧。琴杆与琴筒的垂直角度使非常关键的,直接影响二胡的振动和音色,按装不正确会导致有狼音和音色不统一,音量不平衡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琴壳制作对音色的重要关系。
[弦轴]
将选好的材料锯成小段,经修圆后粗端旋成粗坯,细端旋成1:12的锥度,然后粗端按照直瓣形刻出或铣出瓣纹(六瓣),再用小尖光木锉逐瓣清沟。瓣的大小必须均匀、分明、深浅一致。最后进行磨光而成。
[弦轴与琴杆的安装]
弦轴的锥度一定要和琴杆轴孔的锥度一致,使紧密结合,不能过紧、过松或锥度过大,以免发生跑弦、跳弦等现象。弦轴与轴孔有效配合部分的锥度为1:12。
[音窗]琴筒音窗的制作,是将选好的料刨光后,把各种花样的音窗图样贴在木板上,用搜弓锯搜出,经砂纸磨光后即成。
音窗四周的边不要过宽,宽了音发闷。音窗上的花要大些,雕的空隙也应大些。独
奏用二胡的音窗空隙宜密,合奏用的二胡音窗空隙宜疏,一般应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 空隙为宜,花纹应美观。
琴筒后口如不加音窗,则音响大而发空,加音窗才是二胡的味道。音窗一般镶在筒 后口里面5毫米左右处,音窗本身厚度为5~7毫米。
[琴弓]制作方法基本上与京胡弓相同,所异者仅弓的前弯头较大一些。同时,由于二胡运弓比较平稳,所以竹子的根部在弓尾(手握的一头),这与京胡弓恰恰相反。马尾的数量160~220根,装时应倒顺各半,上下弓音才会一致。现在的琴弓,在弓尾处大都加上了调节螺丝,便于张紧马尾。
[琴弦]拉弦乐器使用的琴弦,不论是丝弦或钢丝弦,其制作方法都和京胡弦完全 相同。丝弦为四种固定的规格;钢丝弦的规格则不固定。
[琴马]琴马中间的桥孔大小要适中,大一些可以使音量增大,但同时也会使声音发空,琴马底座可以做成椭圆,中间部分可以圆一点并突出一些,这样可以使琴马受压后与琴皮相对吻合一些,使弦的音源充分的通过琴马带动琴皮的振动传至琴筒。琴马以色木为好,琴马材料的要求是松紧适合,太紧的木料,例如红木,紫檀等会使音色发尖,影响了声源的传送,因此琴马并不是越高档的木料就越好的。琴马的底座,扁可以使音质发亮,通常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调整二胡下把位的音量,但一定要适中,不然音色就不甜美浑厚了。
❻ 自己在家怎么做手工二胡
1、未经加工的木料,寻找合适的尺寸,精挑细选,如果一根木料质量上好,但是略微弯曲,就需要用火烘烤之后将其压直,经过机器的切割和手工的出本初步雕琢,基本形状就出来了。
❼ 拉二胡拍户外视频怎么制作
摘要 亲~这道题由我来回答,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
❽ 急求。怎么制作简易的二胡(弦乐器)。材料要日常生活中的。越简单越好。
二胡的样子你应该见过的吧,照猫画虎。
二胡琴筒可以用圆的罐头盒,大概的尺寸和真二胡的琴筒差不多就行,
再找一根二胡杆,可以找家里废的金属拖把杆代替,
二胡的弦轴,可以找木头锤子把,锯成长短差不多的尺寸,
琴弦就要到乐器店去买了,很便宜的,顺便买个弦马子,乐器店也有的,块八毛的。
然后就是打孔了。琴筒上的2个孔要可以插入琴杆,琴杆上头打2个孔,可以插入弦轴,弦轴要加工成锥形,弦轴上再打2个小孔,是穿琴弦的,一定要小,比琴弦略大一点就行。
然后就组装了。这个不用介绍了吧,照猫画虎的装上。
注意琴杆中上部的“千金”可以用尼龙丝代替。
就是这么多了,不知道能否满意。等着你的作业上交了……
❾ 怎么制造二胡
A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一般为雕木花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
B琴皮:有蟒皮和蛇能上能下两种,蟒皮为佳。它是二胡重要的发音体,也是振源的关键,对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C琴杆: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乌木或红木。一般用红木较多。红木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D琴轴:有上下两个(又名琴轸),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胶内弦,下轴缚绞外弦。琴轴有木质轴和机械轴两种,两者各有利弊。木质轴调音后稳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时紧时松,给调弦带来困难。机械轴调弦快而自如,音准也好,但目前制作质量没有完全过关,时而会出现松动、滑动等现象,容易导致跑弦走音。
琴轴的类型:铜轸和木轸
E弓子:是二胡发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杆和弓毛两部分组成。弓杆是用细实的紫竹制成,粗细要适中。弓杆的软硬和弹性会直接影响到演奏效果。弓毛以前有用尼龙丝和马毛的,多用马尾,且白马尾为最佳,黑马尾次之。一般用细实紫竹缚上马尾,一端装有活螺丝(弓鱼)用来调整弓毛的松紧度。F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音效果。目前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现在大多采用金属弦。
G千斤:又称千金,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的影响。它是用棉线、丝线、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千斤、线绕千斤、金属千斤等。较常用的是红绕千对斤。
H琴马: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木马。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J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着装饰、稳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还装有可调底托,用尼龙扣调节,演奏时更为方便。
❿ 请教用蟒皮蒙二胡的具体方法~~谢谢啊
1、选用上好的问成年蟒蛇背皮,浸泡、拉伸,使其发挥出最好的弹性,琴筒涂上特制胶水,将蟒皮蒙上。
(10)二胡制作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二胡琴皮的保养对保持二胡的音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一位二胡演奏者最关心的。二胡琴皮如能得到精心保养的话,会有很长的使用寿命。
我们见到的琴皮已损坏的二胡大多是由于存放不当、不经常使用而引起的。经常使用的二胡,它的琴皮就会保持一定的弹性,二胡的发音质量也较稳定。
二胡的音色是在不断的使用中,慢慢拉出来的,平时经常使用二胡就是对二胡的一种很好的维护和保养。
在日常的二胡使用中不需要对琴皮上植物油、凡士林等,更不需要在琴皮背面封蜡。如在琴皮内外表面涂上油性物质,会影响琴皮的透气性和琴皮的振动。
琴皮蒙好后不能再对琴皮的背面进行处理,因为从琴筒后面对琴皮背面进行刮或打磨的处理,会导致琴皮的厚薄不匀,严重时还会引起琴皮的破裂。要想对二胡的音色局部有所改善,应该从琴弦、琴弓、千金和控制垫等方面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