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吸氧浓度公式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吸氧浓度计算(%)=21+4×氧流量(L/min)
吸氧即吸入氧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氧疗主要是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适量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
常用方法:
1、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鼻塞法是鼻塞放于一侧鼻前庭内,并与鼻腔紧密接触吸氧。鼻导管法是将一导管插入鼻腔顶端吸氧。
2、面罩吸氧法:将面罩掩盖病人口鼻吸氧,比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效果好些,但可能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3、经口吸氧法:如果患者鼻塞或张口呼吸,可以经口吸氧,即用一个较大的导管放入口腔吸氧。
(1)儿童氧流量和氧浓度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对人体来说,氧不能储存,况且人体血红蛋白携氧的能力也有限,因而吸氧并不能增加动脉血氧和改善脑的氧输出量,氧气只能起一种安慰剂的作用。
没有可靠的论据证明吸氧有极明显的保健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吸氧并不能益智,它仅是营养物质糖在氧化代谢时的“助燃剂”。脑是机体中耗氧量最高的器官,强度脑力劳动时,脑氧量会有所增加,但很有限,通过自主调节增加血液即可满足。
注意事项:
1、吸氧应该用医用氧气,不可使用工业氧气。
2、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时,高流量吸氧对局部鼻黏膜有刺激,氧流量不能大于7L/min。
㈡ 氧流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吸氧浓度=21+4x氧流量
氧气吸入浓度氧气在空气中占20.93%,二氧化碳0.03%,其余79.04%为氮气,氢气和微量的惰性气体。
掌握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着重要的作用,低于25%的氧浓度则和空气中氧含量相似,无治疗价值;高于70%的浓度,持续时间超过1-2天,则发生氧中毒。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若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可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故掌握吸氧浓度至关重要。
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熔点-218.8℃,沸点-183.1℃,相对密度1.14(-183℃,水=1),相对蒸气密度1.43(空气=1)。
饱和蒸气压506.62kPa(-164℃),临界温度-118.95℃,临界压力5.08MPa,辛醇/水分配系数:0.65。大气中体积分数:20.95%(约21%)。
同素异形体:臭氧(O3),四聚氧(O4),红氧(O8)。
㈢ 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公式是什么
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分)。
吸氧浓度等于21+4乘以氧流量,氧流量指的是吸氧时湿化瓶上小球中心所对的刻度。如果小球中心所对的刻度是2,那么氧流量就是2,代到以上计算公式,吸氧浓度就是21+4×2=29,这样就能计算出来吸氧浓度。这个氧流量是用来控制吸氧浓度的。
用氧气流量计测量,根据卡门原则,流量将交替产生旋涡时,通过钝体。 钝体具有广泛的,扁平的前。 在涡街流量计,旋涡发生体垂直延伸,到出油管流体。 流速成正比的旋涡频率,并通过的面积乘以管倍的流体流速的流量来计算。
在某些情况下,涡体需要矫直消除扭曲的流动模式和旋流叶片,或直链的上游管道使用。 低流量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因为这样的涡体倾向于不规则在低流量条件下以产生涡流。 氧气流量计的准确度是从中级到高级,根据型号和制造商。
㈣ 氧气浓度与氧流量的关系
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方法: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分钟)。氧气浓度与氧流量的成正比,氧流量越高氧浓度越大。
用氧气流量计测量,根据卡门原则,流量将交替产生旋涡时,通过钝体。 钝体具有广泛的,扁平的前。 在涡街流量计,旋涡发生体垂直延伸,到出油管流体。 流速成正比的旋涡频率,并通过的面积乘以管倍的流体流速的流量来计算。
在某些情况下,涡体需要矫直消除扭曲的流动模式和旋流叶片,或直链的上游管道使用。 低流量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因为这样的涡体倾向于不规则在低流量条件下以产生涡流。 氧气流量计的准确度是从中级到高级,根据型号和制造商。
(4)儿童氧流量和氧浓度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经过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有两种元素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称为氧化物。
一般而言,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在氧中剧烈燃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上曾将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指发生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反应。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